- 年份
- 2024(7798)
- 2023(11371)
- 2022(10071)
- 2021(9560)
- 2020(7954)
- 2019(18372)
- 2018(18523)
- 2017(35419)
- 2016(19566)
- 2015(22109)
- 2014(22298)
- 2013(21897)
- 2012(20140)
- 2011(18237)
- 2010(18105)
- 2009(16467)
- 2008(15882)
- 2007(13906)
- 2006(12033)
- 2005(10574)
- 学科
- 济(73657)
- 经济(73562)
- 管理(55623)
- 业(50918)
- 企(43342)
- 企业(43342)
- 方法(33660)
- 数学(27969)
- 数学方法(27641)
- 农(19968)
- 中国(19457)
- 学(19175)
- 财(17866)
- 业经(16928)
- 地方(15241)
- 理论(15046)
- 制(14629)
- 和(13230)
- 农业(13023)
- 贸(12863)
- 贸易(12856)
- 易(12432)
- 教育(11831)
- 技术(11731)
- 银(11605)
- 银行(11557)
- 体(11503)
- 融(11362)
- 金融(11354)
- 务(11175)
- 机构
- 大学(275043)
- 学院(272327)
- 管理(108952)
- 济(102561)
- 经济(100110)
- 理学(94404)
- 研究(93814)
- 理学院(93302)
- 管理学(91658)
- 管理学院(91165)
- 中国(68135)
- 京(59855)
- 科学(59641)
- 所(47890)
- 财(46416)
- 农(45932)
- 研究所(43780)
- 业大(42435)
- 中心(41881)
- 江(39355)
- 北京(38021)
- 范(37579)
- 财经(37265)
- 师范(37179)
- 农业(36107)
- 院(34389)
- 经(33885)
- 州(32028)
- 技术(30530)
- 师范大学(30111)
- 基金
- 项目(188560)
- 科学(146995)
- 研究(138202)
- 基金(135057)
- 家(118119)
- 国家(117121)
- 科学基金(99769)
- 社会(83666)
- 社会科(78949)
- 社会科学(78928)
- 省(73957)
- 基金项目(72365)
- 自然(66289)
- 自然科(64700)
- 自然科学(64685)
- 教育(63588)
- 自然科学基金(63496)
- 划(62660)
- 编号(57515)
- 资助(55589)
- 成果(47539)
- 重点(41909)
- 部(41047)
- 课题(39706)
- 发(39490)
- 创(39099)
- 创新(36359)
- 科研(36044)
- 项目编号(35586)
- 大学(34952)
- 期刊
- 济(114171)
- 经济(114171)
- 研究(81054)
- 中国(52929)
- 学报(46160)
- 农(41675)
- 科学(41502)
- 管理(41039)
- 教育(35569)
- 大学(34298)
- 财(33837)
- 学学(31924)
- 农业(29003)
- 技术(23621)
- 融(20912)
- 金融(20912)
- 业经(18904)
- 经济研究(17604)
- 财经(17273)
- 图书(17024)
- 经(14687)
- 业(14666)
- 问题(14442)
- 科技(14254)
- 理论(14089)
- 实践(12966)
- 践(12966)
- 版(12872)
- 技术经济(12438)
- 现代(12351)
共检索到39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宇清 周浩
随着组织公正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分维度概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一些学者呼吁回归整体组织公正感研究。本文对整体公正感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整体公正感的形成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组织公正 整体公正感 公平启发理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德鹏 高晗 高翔宇 常玥 赵广军
组织公正动态研究关注公正相关变量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变化、变化的触发因素、以及变化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组织公正领域在实施者视角、接受者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现状,得到以下结论:实施者的动态研究大多使用个体视角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互动公正;接收者的动态研究更多关注触发因素,并且研究周期更长;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由于其不直接涉入具体的公正事件,因此要考虑这一特殊性等。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化效应尚未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大都仅使用基于间隔,却忽视掉基于事件和信号的数据收集方式。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发展旁观者视角及横跨多个领域和视角的研究、构建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化效应以及发展中国情境的组织公正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和可行方向。
关键词:
动态研究 组织公正 转换 消涨 起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德鹏 高晗 高翔宇 常玥 赵广军
组织公正动态研究关注公正相关变量随着时间推移自身的变化、变化的触发因素、以及变化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组织公正领域在实施者视角、接受者视角以及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现状,得到以下结论:实施者的动态研究大多使用个体视角的理论,更多关注的是互动公正;接收者的动态研究更多关注触发因素,并且研究周期更长;旁观者视角的动态研究由于其不直接涉入具体的公正事件,因此要考虑这一特殊性等。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化效应尚未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大都仅使用基于间隔,却忽视掉基于事件和信号的数据收集方式。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发展旁观者视角及横跨多个领域和视角的研究、构建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化效应以及发展中国情境的组织公正动态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和可行方向。
关键词:
动态研究 组织公正 转换 消涨 起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忠卫 潘莎
组织公正感理论近4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其侧重点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本文就组织公正感维度划分及其相互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承诺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等三大研究焦点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预测。
关键词:
组织公正感 分配公正 程序公正 互动公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培伦 林芳
组织对于员工的关心和重视是导致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内部,并为组织做出贡献的重要原因。组织支持感高,员工就会为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本文通过分析组织支持感的研究状况,评述相关的研究文献,分别从组织支持感的内涵、测量量表、影响因素和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关键词:
组织支持感 员工行为 组织承诺 工作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军梅 唐春勇 向倩雯
本文以四川企业员工为样本,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组织公正感和组织承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后发现:组织公正感与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之间正相关,但对持续承诺没有影响。
关键词:
组织公正感 组织承诺 持续承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莎 陈忠卫
基于来自实地访谈回收的280份有效问卷,验证了组织公正感的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以及互动公正的三维结构,并实证分析了这三个维度在人口特征变量上的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分配公正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除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方面,其它的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程序公正感程序公正感在年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文化程度、职务以及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互动公正感在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及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组织公正感 分配公正 程序公正 互动公正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凌茜 温碧燕 汪纯孝
近年来,欧美企业管理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团队集体工作满意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团队的集体工作满意感会对团队的集体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以及团队成员个人的工作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集体工作满意感定义、形成过程、计量方法、影响因素和作用的研究概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邓志伟
由“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Advancement of CurriculumStudies)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于2003年10月27~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大会汇集了近年来世界中小学课程研究和改革的新成果,展现了未来世界中小学课程研究的若干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楠 李若芷
科研成果社会影响评估是近年来各国科研评估框架中的重要维度,也是我国科研评估改革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等不良评价导向、建立多元评价标准的重要抓手。全面系统梳理科研成果社会影响评估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前沿,及时总结研究新趋势,对于深化理论研究、推动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梳理近20年国内外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评估相关文献,从评估导向、评估理念、评估方法、评估主体4个维度对该研究领域文献进行述评,发现研究趋势主要包括:评估导向过程化,即从关注影响结果到关注互动过程;评估理念人本化,即从关注绩效到关注受益人;评估方法综合化,即从线性评价到非线性评价;评估主体多元化,即在学术同行中纳入非学术评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佳艺 胡安安
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以下简称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1]工作幸福感可以拓展员工的智力、生理和社交资源,进而提高工作绩效,增加组织公民行为,并且降低缺勤率和离职率。本文探讨了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质因素、外部激励因素和工作特性因素),并且指出了相关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工作幸福感 积极情感 工作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宋萌 黄忠锦 胡鹤颜 綦萌
随着新生代员工进入并主导劳动力市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受到了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概念上,研究者主要从工作特征取向、价值观/态度取向和感受/体验取向三种视角界定工作意义感,结构与测量工具由传统的单维度向多维度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但在结构的统一性、工具的有效性和文化适用性方面有待继续考证。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研究从个体/工作特征、领导方式和组织情境等方面考察了工作意义感的前因,后续研究应更多关注不同层次影响因素的交互效应;影响效果上,现有研究表明工作意义感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和情绪稳定具有"双刃剑"效应。最后,文章从概念与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效果、研究设计和本土化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构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智华 彭剑锋
心理安全感是员工认为表现和展示自我及从事人际风险行为是安全的信念。研究表明,高心理安全感能够增加个体工作投入和卷入,促进学习和创新行为及提高个体、团队和组织的绩效,因此,心理安全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主题。文章对心理安全感的概念、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作用机制、影响的边界条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