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3)
- 2023(11315)
- 2022(10039)
- 2021(9613)
- 2020(8010)
- 2019(18797)
- 2018(18771)
- 2017(35735)
- 2016(19607)
- 2015(22146)
- 2014(22268)
- 2013(22008)
- 2012(20359)
- 2011(18592)
- 2010(18541)
- 2009(17044)
- 2008(17001)
- 2007(14868)
- 2006(13079)
- 2005(11571)
- 学科
- 济(78945)
- 经济(78846)
- 管理(59137)
- 业(54024)
- 企(47554)
- 企业(47554)
- 方法(37384)
- 数学(30618)
- 数学方法(30162)
- 学(20526)
- 中国(19785)
- 农(19660)
- 财(18602)
- 业经(18463)
- 理论(16924)
- 地方(14926)
- 和(14567)
- 制(13568)
- 贸(13492)
- 贸易(13484)
- 技术(13063)
- 易(13052)
- 农业(13020)
- 教育(12232)
- 务(12065)
- 财务(11996)
- 财务管理(11972)
- 划(11676)
- 环境(11366)
- 企业财务(11353)
- 机构
- 大学(287448)
- 学院(281506)
- 管理(114195)
- 济(106277)
- 经济(103718)
- 理学(99082)
- 理学院(97986)
- 管理学(96190)
- 管理学院(95698)
- 研究(93461)
- 中国(68202)
- 京(62352)
- 科学(59776)
- 财(48565)
- 所(47271)
- 农(43432)
- 研究所(43114)
- 业大(42116)
- 中心(41812)
- 江(40295)
- 北京(39598)
- 范(39585)
- 师范(39217)
- 财经(39204)
- 经(35560)
- 农业(34062)
- 院(33836)
- 州(33277)
- 师范大学(31964)
- 经济学(30674)
- 基金
- 项目(191990)
- 科学(150080)
- 研究(140919)
- 基金(138473)
- 家(120279)
- 国家(119256)
- 科学基金(102291)
- 社会(86439)
- 社会科(81667)
- 社会科学(81646)
- 省(74349)
- 基金项目(73780)
- 自然(67261)
- 自然科(65667)
- 自然科学(65651)
- 教育(64864)
- 自然科学基金(64459)
- 划(62804)
- 编号(58380)
- 资助(57246)
- 成果(48685)
- 重点(42380)
- 部(41961)
- 发(39758)
- 课题(39644)
- 创(39636)
- 创新(36840)
- 项目编号(36651)
- 科研(36471)
- 大学(36079)
- 期刊
- 济(118263)
- 经济(118263)
- 研究(83751)
- 中国(52680)
- 学报(46410)
- 管理(42771)
- 科学(42444)
- 农(39355)
- 教育(36401)
- 财(36234)
- 大学(34985)
- 学学(32292)
- 农业(27626)
- 技术(25010)
- 融(20577)
- 金融(20577)
- 图书(19389)
- 财经(18875)
- 业经(18554)
- 经济研究(17760)
- 经(16079)
- 问题(15081)
- 理论(14996)
- 科技(14389)
- 技术经济(13887)
- 实践(13811)
- 践(13811)
- 业(13787)
- 版(13258)
- 情报(13251)
共检索到410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庆红 仝嫦哲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重要的组织资源,逐渐成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知识分享作为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归纳了知识分享研究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个体、团队、组织等不同层次的知识分享研究,并系统梳理了知识分享的前因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知识分享未来研究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知识分享 理论基础 前因 结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秦向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广泛地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但因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功能经常受到质疑,也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实证扣理论研究的高潮。大量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求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试图把前人对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介绍,挖掘它们的异同,以推动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偏好 贸易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志伟 张保胜
网络治理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结为交易成本、社会网络和资源基础三个方面的研究。交易成本理论主要研究界于层级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企业间网络交易成本的降低问题,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的是任务复杂性引起的社会机制的多元结构性嵌入,资源基础观则寻求网络中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以及网络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网络治理 交易成本 社会网络 资源基础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磊 刘洪涛 李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沈洪涛
本文通过回顾国外有关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目标和理论基础的研究,梳理了在反思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决策有用性目标的过程中发展出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的受托责任目标的思想脉络,分析了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合法性理论、相关利益者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的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最后总结了公司社会责任和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三个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施若 顾宝炎
收益管理理论是提高企业收益能力的重要理论和方法。文章对收益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基本内涵、应用特征以及发展的必要条件等基础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以协同管理等理论来深化收益管理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
收益管理 协同理论 管理学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祥
本文回顾了上个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的诸多理论成果,介绍了实证会计的发展历程,并有效地把经济学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分析、概括了这些经济学理论对实证会计理论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经济学已经渗透到会计学的各个领域,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会计研究中应加大对经济学理论的借鉴;但另一方面,会计学不应受限于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会计学视野中的经济学应该是一种解释会计现象与拓展会计新领域的工具。
关键词:
经济学 实证会计 理论综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凌 龚蛟腾
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发展的根基。自1984年“杭州会议”以来,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都探讨了理论基础问题,尤其是2017年于湘潭大学召开的第七届研讨会将其列为研讨分主题之一,并开展了深入讨论。目前中国图书馆学在理论基础内涵、定位与作用等方面保持着多元发展的态势,学者们从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图书馆哲学、信息哲学的哲学视角,资源认知、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信息知识视角,宏观文化、公共文化、传统文化、信息文化、人文文化的文化视角,社会学、交流理论、中介理论、制度理论的社会视角,管理学、公共管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理论基础 中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鹏
民国时期的中美图书馆交流史不仅是理解中国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缘起的重要议题,在回应图书馆领域史学研究的"双重困境"方面,也具有其特殊的价值。梳理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的相关文献和研究主题发现,本课题难点在于庞杂的线索、社群与诸多政治、经济因素的介入等。由此,本研究吸收"世界体系理论""书籍交流圈"等跨学科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组成的理论视角,并阐述这一理论视角如何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界对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史研究的整体理解和把控能力。研究发现,"专业交往"到"文化外交"的视角渐变是民国时期中美图书馆交流的核心轴线,以此可以将这段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帮助我们把握不同时期的交往脉络、主要成就和基本特点。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后卿 柳晓春
图书情报理论基础中的知识论研究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知识基础论是图书情报知识论研究的基础 ,知识交流、知识组织、知识集合是知识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环节与分支 ;知识管理论是图书情报学知识论中集大成者。参考文献 2 1。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文庭孝 刘晓英 刘进军
知识单元(包括文献、人脑等知识载体和概念、词语等知识内容)间存在着各种关联,揭示和利用知识关联是知识组织、知识管理、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的起点。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小世界现象、科学发展的统一性和继承性、学科综合与交叉、知识引用理论和相关性原理等为我们探讨知识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知识计量 知识关联 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 蓝海林 陈伟宏
企业注意力基础观提出已过去整整20年,相较于国际主流学术社区对该理论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应用,国内学者则是知之甚少,而应用者则更少。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国内外247篇文献进行述评,通过重点回答过去20年注意力基础观研究的知识基础是什么、研究前沿在哪里、演化过程又是怎样三个问题以揭示"来龙",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已有研究不足和研究发展态势,提出未来国内注意力基础观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即"去脉",借此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更为系统、全面、动态和客观的注意力基础观研究文献述评,以期推动未来注意力基础观研究的深化和注意力基础观的完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春平 景颖 安世民
全面薪酬是一种综合性整体薪酬设计系统,它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多方面需求,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本文首先对全面薪酬的起源、构成要素、概念内涵、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提炼;然后从组织视角对全面薪酬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归纳出现有研究框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从组织管理视角研究全面薪酬设计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此为依据优化设计组织的全面薪酬体系;接下来指出对全面薪酬的研究呈现从组织视角向个体视角转变的趋势,并梳理了从管理者和员工个体视角进行的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全面薪酬研究的未来框架,指出未来的研究趋势是从员工和管理者个体视角探索个人特质、领导方式、文化等对员工在组织既有全面薪酬框架下获得的全面薪酬结构和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立新
作为一种利他、利组织的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Dennis Organ教授及其同事在1983年首次提出。与组织公民行为有关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理性行为、契约关系和动机等理论。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文章希望通过自身的研究,为当前组织公民行为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