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1)
- 2023(10045)
- 2022(9063)
- 2021(8730)
- 2020(7228)
- 2019(16838)
- 2018(16882)
- 2017(32484)
- 2016(17933)
- 2015(20364)
- 2014(20372)
- 2013(20187)
- 2012(18661)
- 2011(16840)
- 2010(16707)
- 2009(15329)
- 2008(15032)
- 2007(13215)
- 2006(11456)
- 2005(10062)
- 学科
- 济(69280)
- 经济(69193)
- 管理(52947)
- 业(49092)
- 企(42628)
- 企业(42628)
- 方法(33661)
- 数学(28166)
- 数学方法(27751)
- 农(17975)
- 学(17595)
- 中国(17204)
- 财(16723)
- 业经(15736)
- 理论(13885)
- 地方(13535)
- 和(12429)
- 贸(12168)
- 贸易(12159)
- 制(12021)
- 农业(11821)
- 易(11779)
- 技术(11107)
- 务(11101)
- 财务(11035)
- 财务管理(11014)
- 教育(10883)
- 环境(10446)
- 企业财务(10429)
- 划(10383)
- 机构
- 大学(257804)
- 学院(253577)
- 管理(103382)
- 济(93810)
- 经济(91539)
- 理学(90071)
- 理学院(89061)
- 管理学(87405)
- 管理学院(86966)
- 研究(82732)
- 中国(60273)
- 京(55660)
- 科学(53723)
- 财(42339)
- 所(41850)
- 农(40040)
- 业大(38983)
- 研究所(38248)
- 中心(37294)
- 江(35864)
- 北京(35253)
- 范(35103)
- 师范(34772)
- 财经(34478)
- 农业(31459)
- 经(31313)
- 院(29924)
- 州(29721)
- 师范大学(28249)
- 技术(27172)
- 基金
- 项目(174419)
- 科学(136107)
- 研究(127360)
- 基金(125690)
- 家(109140)
- 国家(108221)
- 科学基金(92880)
- 社会(77434)
- 社会科(73142)
- 社会科学(73122)
- 省(67864)
- 基金项目(67525)
- 自然(61994)
- 自然科(60545)
- 自然科学(60531)
- 自然科学基金(59414)
- 教育(58659)
- 划(57314)
- 编号(52888)
- 资助(52199)
- 成果(43499)
- 重点(38286)
- 部(38061)
- 发(35874)
- 创(35833)
- 课题(35795)
- 科研(33408)
- 创新(33289)
- 项目编号(33058)
- 大学(32805)
- 期刊
- 济(103884)
- 经济(103884)
- 研究(74700)
- 中国(46504)
- 学报(42542)
- 科学(38563)
- 管理(38422)
- 农(36570)
- 教育(32028)
- 大学(31987)
- 财(31139)
- 学学(29684)
- 农业(25799)
- 技术(22014)
- 融(18268)
- 金融(18268)
- 业经(16791)
- 图书(16760)
- 财经(16217)
- 经济研究(15416)
- 经(13731)
- 理论(13653)
- 科技(13311)
- 问题(13161)
- 业(12732)
- 实践(12610)
- 践(12610)
- 技术经济(12214)
- 版(12165)
- 情报(11737)
共检索到365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若勇 牛琬婕
由于认同"焦点"的差异,组织中的个体对不同实体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多元认同,对多元认同的研究已成为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从多元认同的形成、分类、前因、结果、关系等方面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学者们应该更加关注多元认同的组合和多元认同之间的协调与转化问题。
关键词:
组织 多元认同 综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庆宏 牛琬婕 陈琳
基于文献回顾,从关系认同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梳理后发现:关系认同的概念基础为关系身份,其测量方式并不统一;关系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关系认同结果的研究则侧重于个体层面;提出关系认同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对其他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庆宏 牛琬婕 陈琳
基于文献回顾,从关系认同的概念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梳理后发现:关系认同的概念基础为关系身份,其测量方式并不统一;关系认同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关系认同结果的研究则侧重于个体层面;提出关系认同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对其他研究领域的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韩雪松 江云 袁冰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在西方已成为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概念和关键变量,而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必要对组织认同的概念内涵进行辨析,并对组织认同的前因和结果变量以及组织认同的类型进行系统研究。还要对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初步成果进行系统回顾,并提出我国组织认同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组织认同 前因变量 结果变量 类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海志 刘凤英
组织认同的测量能使研究者更精确地把握个体对组织认同的程度,并运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组织认同的前因与结果。本文介绍了当今学术界主流的组织认同测量工具,并对每种测量工具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本文指出组织认同测量有必要从确定组织认同的构念、减少国家文化差异及扩展现有的测量方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组织认同 测量 量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宝贡敏 徐碧祥
组织认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认同的前因可归纳为个体特性、组织特性和环境特性三类;组织特性又集中表现为组织形象、组织氛围、工作特性和文化特性。组织认同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对合作意图、满意度、基于组织的自尊(OBSE)、组织公民行为(OCB)和离职意图的影响。本文在对组织认同理论进行全面述评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组织认同 测量方法 前因与结果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攸立 李璐
自恋型领导是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领导类型。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分析了自恋型领导的魅力、利己主义、欺骗动机和知识抑制四个关键内容,介绍了自恋型领导的测量方法,从特质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和结构因素四个方面解释了自恋型领导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了自恋型领导可能对组织产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尤其是在决策、领导力、组织氛围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未来的自恋型领导研究有必要关注的主要议题。
关键词:
自恋 自恋型领导 领导特质 领导效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小平 田喜洲 郭小东
不同于亲组织行为、利他行为和主动性行为,组织中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个人为促进或保护他人、团队、组织福祉所采取的行为,具体包括亲社会组织行为、组织公民行为、指导、知识共享等。基于量表与实验测量的独立研究和多样本元分析发现:亲社会行为不仅有利于员工职业成功,改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而且还能促进组织创新、降低员工流失率、提升组织有效性;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则有个人特质、领导风格、同事因素、工作设计等。本文构建了亲社会行为循环管理机制,并提出未来理论研究应侧重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影响机制、非线性影响、本土研究;而管理实践应重点关注亲社会行为的识别、评估与干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琛琳 郑晓明 李丽源
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和想法的感知、理解和体验。共情对组织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组织管理中的共情研究也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共情的定义,厘清了组织管理中共情的概念。从团队层面的群体共情和个体层面的个体共情入手,本研究从不同理论视角厘清共情在不同层面上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形成组织管理中共情的多视角多层面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基于组织管理中的两个重要行为主体(即,领导和员工),对领导共情与员工共情的研究进行细分;基于横向视角,关注领导特质对领导共情的影响;基于纵向视角,关注领导共情对员工共情的垂滴效应,以及员工个体共情对群体共情的影响;探索组织中共情的负面作用及其边界条件;优化相关研究方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焕喜
"关系"是在中国社会广泛存在而又有独特的文化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本文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与整合,并尝试回答这些问题。通过对关系的内涵、关系的文化特殊性、关系的质量、关系的消极影响以及关系的效力等问题的回顾,期望对未来的研究者们提供借鉴,并启发更多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关系 本土化 人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慧军 席燕平 刘金菊 王宏
过度胜任是指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知识水平、技能水平、能力及其它与工作相关的资质条件超过工作岗位需要的情形。文章围绕过度胜任的概念内涵、结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过度胜任 资质过高 过度教育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燕红 廖建桥
"反馈"作为组织提高员工绩效的常用手段,有助于员工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然而,自上而下的反馈在出现的时间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未必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有时甚至会导致"反馈真空";而员工主动向领导和同事寻求反馈的反馈寻求行为则能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员工和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反馈寻求行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反馈寻求行为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反馈寻求行为的概念内涵和测量方法,阐述了反馈寻求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反馈 反馈寻求 信息寻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菊华 李进军
消费者参与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方向。消费者参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对自身位置的感知和对期望价值的追求,因此,心理学中关于个体的理论和群体的理论为消费者参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这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参与的原因、消费者参与的程度以及消费者参与对其他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