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2)
- 2023(15081)
- 2022(12807)
- 2021(12172)
- 2020(9800)
- 2019(22203)
- 2018(21810)
- 2017(42045)
- 2016(22338)
- 2015(24839)
- 2014(24293)
- 2013(23606)
- 2012(21136)
- 2011(18820)
- 2010(18694)
- 2009(17542)
- 2008(15733)
- 2007(13551)
- 2006(11704)
- 2005(10051)
- 学科
- 济(81540)
- 经济(81449)
- 管理(63864)
- 业(61873)
- 企(52083)
- 企业(52083)
- 方法(36364)
- 数学(31184)
- 数学方法(30824)
- 中国(28256)
- 融(26921)
- 金融(26918)
- 银(25271)
- 银行(25238)
- 行(24338)
- 农(23600)
- 财(23032)
- 业经(20710)
- 地方(19013)
- 制(17866)
- 学(16743)
- 农业(16420)
- 务(15705)
- 财务(15637)
- 财务管理(15612)
- 理论(15542)
- 贸(15319)
- 贸易(15304)
- 技术(14904)
- 易(14894)
- 机构
- 学院(299645)
- 大学(297468)
- 管理(120448)
- 济(115958)
- 经济(113331)
- 理学(104912)
- 理学院(103827)
- 管理学(102105)
- 管理学院(101580)
- 研究(95444)
- 中国(76286)
- 京(61823)
- 科学(58868)
- 财(53803)
- 所(45745)
- 中心(45654)
- 农(44045)
- 财经(43811)
- 业大(43126)
- 研究所(41886)
- 江(41668)
- 经(39852)
- 范(39431)
- 师范(39103)
- 北京(38739)
- 州(35340)
- 院(35283)
- 经济学(34835)
- 农业(34249)
- 财经大学(32859)
- 基金
- 项目(210993)
- 科学(166340)
- 研究(159300)
- 基金(151602)
- 家(130403)
- 国家(129259)
- 科学基金(112001)
- 社会(99436)
- 社会科(94223)
- 社会科学(94202)
- 省(83643)
- 基金项目(80828)
- 教育(72678)
- 自然(71359)
- 划(69676)
- 自然科(69673)
- 自然科学(69660)
- 自然科学基金(68370)
- 编号(66760)
- 资助(60987)
- 成果(53439)
- 重点(46921)
- 发(45703)
- 部(45691)
- 创(45351)
- 课题(45250)
- 创新(42105)
- 项目编号(41806)
- 国家社会(40244)
- 科研(39961)
- 期刊
- 济(123147)
- 经济(123147)
- 研究(87246)
- 中国(55076)
- 学报(44076)
- 管理(42590)
- 科学(41398)
- 农(40596)
- 财(39902)
- 融(37599)
- 金融(37599)
- 教育(35572)
- 大学(33725)
- 学学(31729)
- 农业(27997)
- 技术(25331)
- 业经(22135)
- 财经(20361)
- 经济研究(20084)
- 经(17309)
- 科技(16142)
- 图书(15834)
- 理论(15657)
- 问题(15403)
- 实践(14574)
- 践(14574)
- 现代(13693)
- 技术经济(13475)
- 业(13437)
- 商业(13417)
共检索到429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涌 孙姣
金融科技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鲜有文献对地区金融科技影响因素的多重互动关系展开研究。鉴于此,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基于组态视角探索经济基础、政府行为及技术环境层面三类复杂生态要素对各省域金融科技发展的联动效应及驱动路径。结果表明:非高政府干预程度是金融科技水平得以提升的必要条件,政府干预市场过多可能会成为制约金融科技发展的瓶颈;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路径可概括为技术-经济双轮驱动型、技术市场支撑驱动型、经济-技术-监管协同驱动三种发展模式;非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路径同样有三条,且与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关系,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对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具有普适的作用;无论是高金融科技还是低金融科技水平,都由经济基础、政府行为和技术环境层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驱动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多样化组态。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条件组态 路径分析 QCA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会 徐文燕
科技人才是实现区域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分类评价视角将科技人才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研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三个类别,从创新主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科技人才类别与区域创新差异的分析框架,并以中国31个省份为样本开展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三类科技人才驱动区域创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主要基于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立足于创新个体的基本素质、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业类科技人才侧重创新个体的影响力和创新环境。(2)三类科技人才与区域创新发展之间呈现九种组态路径。基础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组织—环境共同主导型,应用研究类科技人才为组织主导型、环境主导型、个体—组织共同主导型、个体—组织—环境均衡发展型,创新创业类人才为个体驱动型、环境主导型。(3)三类科技人才既有环境主导型这一通用性驱动路径,也有各自不同的专用性驱动路径;不同组态路径的替代关系中创新环境“硬条件”支持尤其重要。最后,本文基于三类科技人才个体、组织和环境的要素组合,为驱动区域创新高水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区域创新 分类评价 组态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传林 王丽萍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日益提升及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渐渐提上日程,我国科技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动力。但科技金融发展也面临不少难题,如科技金融体制有待完善、微观动力不足、风险投资渠道不畅、中介组织发育迟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缺失、产权保护不力等。为促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在未来一段时期应从组织结构创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占勇 曹焕焕 夏爽 刘广东 纪博雅
基于北京市22家公立医院能效提升调研,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医院建筑能效提升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研究表明:按照医院建筑能效提升所处的阶段,存在“引导型”“激励型”“自发型”组态驱动路径分别对应于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医院在制定个性化能效提升路径时应首先确定合理定位;“规划管理类政策”对各个阶段的医院建筑能效提升都有影响,应将规划管理类政策完善作为提升能效的实施重点。最后,提出健全管理政策规制、强化行为意识引导、完善经济激励机制、促进市场有效等能效提升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制造业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不仅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而且应适应制造业新发展趋势,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模式和经验,打造适应国情和本土制造业升级的科技金融体系,有力支撑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制造业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既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内外部发展形势。目前,我国科技金融体系在支持服务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与全球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足,在助力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方面仍有薄弱环节。对此,本文认为我国应着力研究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资本市场与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以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为中长期规划目标,依托科技金融政策与制度改革、银行投融资服务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金融科技发展,共同助力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婷伟 苏梽芳 李嘉政
发展数字经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驱动路径缺乏深入探讨。鉴于此,文章基于我国287个地级市相关数据,采用NCA与fsQCA相结合的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驱动路径。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营商环境呈现出非均衡性以及地区分布差异的特征。单个条件变量并非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普适的作用。3条组态路径可以产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包括产业升级型市场驱动、技术与金融服务型驱动以及政府助力的创新型驱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各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背后多重因素间联合效应的理性认识,并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带来多元解决方案和有益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继成 王宪明
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从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视角出发,探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通过设立跨部门协作制度,建设"政产学研金介"协同联盟,建设和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科技金融融资工具,发展和完善产权交易市场等具体措施实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快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创新驱动 产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文泳 钱铤锴 周新晔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根基。基于“要素—政府—市场”理论框架,以2011—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fs 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对基础研究驱动因素展开路径研究。结果发现:(1)存在3种驱动基础研究发展的路径构型,分别是以财税资源、计划配置、科技基础设施为保障的税收支撑型,以人力资源、计划配置、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提的意愿推动型,以人力资源、国际交流、技术市场为牵引的知识交流型;(2)组态路径在时间维度上呈稳定发展态势,但在空间分布上,东部地区路径较为多样,中西部地区由于财税支撑不足,更多依赖地方政府的意愿推动;(3)基础研究发展是要素、政府、市场协同作用的结果,需结合要素禀赋,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研究结论有助于阐释我国区域基础研究多因素联动机制,为地方政府更好地把握基础研究发展着力点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基础研究 组态分析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春晓 唐敏
基于SOR理论构建红色旅游情境下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模型,以问卷工具在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开展调研并获取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进一步运用fsQCA方法整合条件因素,探索代际差异下红色旅游对政党认同行为的影响机制与差异化组态路径。研究表明:第一,红色文化氛围正向影响红色旅游体验,促进政党认同在行为层面的表达。第二,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氛围、旅游认知体验和旅游文化体验任意一项因素均无法单独构成政党认同行为的充要条件。第三,红色旅游实现政党认同行为的代际差异显著,红色文化氛围对0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了最核心的作用;红色旅游体验对90后政党认同行为发挥的作用最强;旅游认知体验是80后政党认同行为最重要的条件,物质文化氛围作为核心条件、制度文化氛围作为辅助条件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物质文化氛围是70后和60后产生政党认同行为的核心条件,旅游文化体验同时存在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最大。本文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依萍 宋京妮
从组态视角,在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交通运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交通投资、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污染治理和政府支持7个影响因素对交通运输GTFP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①必要性检验表明单个变量不能构成交通运输GTFP变化的必要条件。②促进型组态结果显示存在3种交通运输GTFP提升路径:L1:交通投资-信息化支撑型路径,L2:经济主导-环境规制型路径,L3:社会经济-环境规制-政府支持型路径。③抑制型组态结果显示存在6条交通运输GTFP抑制路径。北京、天津和重庆可通过加强污染治理力度以避免进入低效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 高维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都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研究表明,大幅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与能力;改变和完善科技资金的投入方式,也能起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能力的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民间金融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鼓励科技企业主动利用股权投资、新三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IPO等方式融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担保、再担保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平台。
关键词:
金融新业态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玲玲 李烨 陈松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制度理论,分析多层面的组态效应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多重并发机制和复杂因果路径。结论表明,企业领导力和知识产权管理分别从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层面为解决数字赋能和制度逻辑差异外部性的负效应提供思路,同时互补性资产是数字赋能开放式创新核心条件,基于资源基础观,提出互补性资产对开放式创新的润滑剂作用。
关键词:
数字赋能 创新绩效 IT悖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煜华 向子威 胡瑶瑛 褚祝杰
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领域的路径依赖理论、路径突破理论和区域产业演化路径模型,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模型,结合TOE理论框架,从组态视角构建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收集汇总的27份先进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模型,从路径依赖视角探讨组态路径检验结果。研究表明,各维度任意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促成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关联度和环境适应度在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其它类型路径相比,突破型组态路径更有可能实现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依赖型组态路径并不能促进先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碧云 杨鸿涛
本文在Feldstein和Horioka研究基础上,建立固定影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使用中、美、英等10个国家的总储蓄率与总投资率和中、美两国分经济部门储蓄率与投资率以及中国分省储蓄率与投资率数据,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从总量、分部门、分地区3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国际比较。实证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储蓄率与投资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率仅处于中游偏上水平,高于欧美国家,低于亚洲主要国家,存在转化效率不高和部门间、地区间不平衡等问题。由于金融转化机制是储蓄-投资转化的核心机制,因此中国应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路径储蓄-投资转化的总体效率;扩大金融开放,引导储蓄资源流入投资效率较高的创新创...
关键词:
储蓄-投资转化率 金融改革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求索
[作者]
乔海曙 杨彦宁
金融科技正成为推动传统金融业向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将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价值,并以更为智能的手段淬炼传统金融的所有环节,带来金融"成本推动"和"效率拉上"。金融机构有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提供廉价、即时、可得的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说,金融智能化依然属于金融范畴,其发展与监管必须遵从金融规律,否则将面临巨大隐患。在推动金融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贯彻以智能化为技术核心,产品研发、用户体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推动金融智能化的渐进式创新。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智能化 渐进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