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
2023(152)
2022(114)
2021(105)
2020(92)
2019(190)
2018(206)
2017(219)
2016(47)
2015(66)
2014(79)
2013(75)
2012(72)
2011(52)
2010(67)
2009(57)
2008(51)
2007(32)
2006(40)
2005(27)
作者
(372)
(309)
(285)
(284)
(190)
(146)
(134)
(119)
(115)
(113)
(105)
(102)
(100)
(100)
(100)
(94)
(90)
(90)
(87)
(84)
(81)
(77)
(75)
(73)
(69)
(69)
(68)
(68)
(68)
(67)
学科
管理(382)
教学(339)
学法(267)
教学法(267)
理论(264)
学理(227)
学理论(227)
(192)
(181)
经济(181)
(179)
企业(179)
学校(158)
实验(154)
技术(135)
中国(120)
技术管理(108)
业经(80)
教育(74)
(68)
组织(68)
环境(64)
(58)
产业(54)
地方(53)
信息(51)
总论(51)
方法(51)
计算(51)
信息产业(49)
机构
大学(1535)
学院(1392)
工程(448)
管理(417)
研究(362)
中国(344)
科学(339)
(326)
工程学(321)
工程学院(318)
理学(303)
理学院(300)
中心(299)
实验(294)
(290)
经济(279)
管理学(260)
管理学院(259)
业大(239)
(225)
北京(206)
(206)
技术(201)
(201)
实验室(193)
(191)
科技(186)
教育(171)
师范(168)
(159)
基金
项目(1231)
科学(821)
研究(812)
基金(717)
(662)
国家(660)
科学基金(600)
教育(570)
(542)
大学(483)
自然(472)
自然科(465)
自然科学(465)
自然科学基金(458)
基金项目(402)
(395)
教学(381)
(346)
改革(342)
社会(305)
重点(300)
社会科(293)
社会科学(293)
课题(286)
教学改革(281)
(274)
资助(270)
(246)
创新(244)
实验(237)
期刊
管理(858)
技术(814)
实验(708)
中国(413)
教育(340)
研究(308)
(262)
经济(262)
学报(170)
会计(142)
大学(141)
科学(134)
(123)
学学(119)
(115)
会计师(105)
(105)
(105)
注册(105)
注册会计师(105)
(96)
农业(79)
图书(72)
科技(66)
高等(63)
职业(61)
财经(59)
(56)
(54)
书馆(51)
共检索到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焜  纪秋颖  董超俊  
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0年初,地处广东省的五邑大学提出基于"综合实验班"的校企"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探索,改革初见成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岳永胜  孙冬  曹卫锋  陈晓雷  
介绍郑州轻工业学院创新人才实验班教育改革,在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研究了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模式,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同时探讨了实验班和创新实践基地的管理模式,通过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管理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实践结果表明,创新人才实验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综合实验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双主体"合作联盟,共同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以及评价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质量监控,让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产业或行业背景下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灵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院校作为"教师的摇篮"已经不再是社会的期待。更多的人们把基础教育领域优秀教师的短缺,归咎于师范教育质量低下。诚然,师范院校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面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师职业培养,选择了追求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淡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尴尬。更有与社会发展和培养目标不相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陷入了人才培养脱离基础教育需要的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效新  蒋凤英  
理科实验班集中学校优势教学资源,是全校理工科专业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试点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数理化基础扎实、学科基础面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培养模式具有特殊性。大学英语课程也应该通过教学改革促成理科实验班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探讨通过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知识结构完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庆兴  
创客时代,地方高校如何培养艺术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艺术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班"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本文对开设艺术教育的地方高校组建"实验班"的可行性、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研究和探索,对"实验班"的目标定位、课程机制、教学模式给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炎平  田茹  
开设数理实验班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之菲  
本文从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复旦大学附中、交大附中四所学校率先开展的上海高中"创新素养教育实验项目"出发,在分析优秀高中学生特质的基础上,阐述了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对象的选拔方式,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立足点及其范围,同时提供了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持系统,以为资优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一定的参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献忠  王淮亭  万爱霞  沈学东  
技术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等综合素养的人才。上海电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通过设立"创新实验班",强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核心要素,提出培养计划应注重专业能力,培养过程应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能力等,同时完善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红菱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实例研究来探讨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的多维培养模式。作为思维活动的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与语言及语言学习密不可分。时代的变革需要大量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人才,要求大学英语教育摒弃旧有的习惯性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同时培养学生乐思、善思、敢思、勤思的创新思维品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向东  
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明确无缝衔接的核心理念,通过开设科技试验班探索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培养方式、硬件资源等方面的方法和机制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人才发展持续性属性的基本要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胜洲   郑展   封雪韵  
在“四新”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商业环境的剧变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现实需求,河北经贸大学率先提出新财经教育改革,并通过新财经实验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解析新财经概念和新财经人才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财经人才培养面临专业融合不足、批判性思维不够、理论滞后于实践、教学改革不到位等挑战,阐明了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开放共享的组织平台和多元融合的治理体系上,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智慧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胜洲   郑展   封雪韵  
在“四新”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适应商业环境的剧变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的现实需求,河北经贸大学率先提出新财经教育改革,并通过新财经实验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解析新财经概念和新财经人才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新财经人才培养面临专业融合不足、批判性思维不够、理论滞后于实践、教学改革不到位等挑战,阐明了人才培养应建立在开放共享的组织平台和多元融合的治理体系上,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智慧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国俊   申伟宁  
新财经是新文科的重要类型,新财经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值得关注。基于河北经贸大学2020年两个学期的两次调查数据,尝试构建五维能力指标,并利用雷达图及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新财经本科实验班成效。横向对比发现,新财经实验班在五维综合能力及国际视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家国情怀维度均明显超过非实验班,信息技术两者持平,而各实验班的成效具有异质性。纵向对比发现,半年后实验班的专业知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职业素养及五维综合能力均有提升。这些阶段性成效启示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深化新财经本科教育改革、差异化补齐实验班人才培养短板、引导师生持续提升信息技术并巩固职业素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柴国俊   申伟宁  
新财经是新文科的重要类型,新财经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值得关注。基于河北经贸大学2020年两个学期的两次调查数据,尝试构建五维能力指标,并利用雷达图及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新财经本科实验班成效。横向对比发现,新财经实验班在五维综合能力及国际视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家国情怀维度均明显超过非实验班,信息技术两者持平,而各实验班的成效具有异质性。纵向对比发现,半年后实验班的专业知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职业素养及五维综合能力均有提升。这些阶段性成效启示地方财经院校继续深化新财经本科教育改革、差异化补齐实验班人才培养短板、引导师生持续提升信息技术并巩固职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