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1)
2023(6561)
2022(5525)
2021(4988)
2020(4231)
2019(9378)
2018(9065)
2017(17339)
2016(9474)
2015(10488)
2014(10688)
2013(10493)
2012(10002)
2011(9107)
2010(9390)
2009(8561)
2008(8624)
2007(7648)
2006(6851)
2005(6517)
作者
(27641)
(23265)
(22775)
(21953)
(14762)
(11277)
(10628)
(8936)
(8497)
(8246)
(7899)
(7826)
(7607)
(7542)
(7295)
(7175)
(6910)
(6867)
(6795)
(6585)
(5894)
(5745)
(5534)
(5340)
(5303)
(5122)
(5113)
(5007)
(4739)
(4655)
学科
(41980)
经济(41930)
管理(23980)
(22185)
(18481)
贸易(18471)
(17919)
(17781)
企业(17781)
方法(16416)
数学(13859)
数学方法(13690)
地方(13152)
中国(10825)
(9788)
(9352)
(8895)
金融(8894)
(8667)
(8332)
业经(7929)
(7876)
银行(7869)
地方经济(7679)
(7586)
关系(7536)
(7372)
理论(6269)
农业(5894)
环境(5887)
机构
大学(135634)
学院(135057)
(59868)
经济(58653)
研究(50496)
管理(46988)
理学(39688)
理学院(39154)
中国(38644)
管理学(38491)
管理学院(38228)
科学(29370)
(28595)
(27877)
(25688)
研究所(23247)
中心(23098)
(21813)
(21798)
财经(21772)
(19706)
经济学(19047)
(18831)
师范(18661)
(18594)
业大(18056)
北京(17968)
(17567)
经济学院(17310)
农业(17204)
基金
项目(87881)
科学(69232)
研究(64311)
基金(64151)
(56560)
国家(56146)
科学基金(47065)
社会(41591)
社会科(39701)
社会科学(39695)
(33571)
基金项目(33115)
教育(29600)
自然(29528)
(28920)
自然科(28863)
自然科学(28853)
自然科学基金(28322)
资助(26606)
编号(25180)
成果(21334)
重点(20686)
(20099)
(20063)
(18472)
课题(18352)
(18030)
国家社会(17797)
教育部(17128)
科研(17101)
期刊
(66277)
经济(66277)
研究(43635)
中国(26820)
学报(21509)
(20791)
(19241)
科学(18859)
管理(17647)
(16516)
金融(16516)
大学(16136)
教育(15526)
学学(15061)
(14857)
国际(14666)
农业(12964)
经济研究(11855)
财经(10490)
问题(10253)
业经(10059)
技术(10007)
(9119)
世界(7796)
(7545)
(7317)
贸易(7317)
商业(6937)
(6243)
图书(6236)
共检索到21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光  
我国外贸体制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一直是我国外贸理论界和外贸实际工作者研究和讨论的热点。笔者认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可把视野再拓宽一些,思想再解放一点,对国有外贸企业现行的组织形式再进一步作调整,组建区域性国际贸易集团,就深化我国外贸企业改革进行一个大胆尝试。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海波  
FDI影响我国国际贸易有两种途径:第一,外资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第二,通过溢出效应等途径对包括内资企业在内的整体国际贸易产生作用。本文沿着这两种路径,首先对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就各区域内FDI对当地进出口的整体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贸易平衡等角度对今后我国利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敏  李秀婷  
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被理论界所证实,但对其区域性差异的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此,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短期和长期中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促进作用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游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作为全新区域单元参与国际贸易,综合反映国家外贸水平;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又是城市群外贸水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我国十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观察各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结合贸易引力模型建立空间权值矩阵,运用ARCGIS和GEODA软件检验,发现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呈现较好集聚和辐射效应,中西部内陆地区效应并不明显,并明确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布局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宪民  
国际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交往中一个值得观注的问题。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交往中纷纷采取了措施,一方面以地理位置为依托,在数个国家之间范围内酝酿或制定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区域自由贸易集团,形成共同贸易市场。另一方面,以各自区域性贸易集团为基础,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强化贸易壁垒,抵制外国产品对共同市场的冲击。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有,“1992年欧洲共同体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区”;“南锥体共同市场”;美洲首脑的迈阿密会议和亚太经济组织的茂物会议都通过了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涂勤  
1992年,世界贸易增长缓慢、根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主席拉尔斯·邓克尔1992年12月2日为GATT年会所准备的报告中估计,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1992年的全球世界贸易增长率将可能低于5%。同时,区域性的贸易集团迅速发展,GATT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尹希果  孙惠  
本文通过建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我国1996~200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银行业竞争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等差异后,各省份国际贸易的增长符合条件β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各省份对外贸易差异的原因,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结构差异,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银行的发展,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度有利于国际贸易差距的减小。本文为通过改善银行业的结构关系可以促进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建设提供了理论及实证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黎红  
伴随《服务贸易总协定》及相关附件的达成,越来越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将服务贸易纳入自由化进程。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对多边规则造成一定的冲击,而《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之规定存在一定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铁水  
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卓有成效地实施了100多个合作项目,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工程,促进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既是次区域合作的受益者,也为次区域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在次区域的法律框架内,没有具体的执行机制,影响到经济合作的进程。为此,需要将次区域各国的优惠性贸易安排提升为法律,将各项贸易安排及具体执行措施法律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区域性法律体系,作为次区域合作的规范和保障,以营造一个鼓励和便利贸易与投资的法制环境,推动次区域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渝琳  郭嘉志  
本文在对C-D模型和标准贸易理论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从出口、进口过程中经济要素的不同转移方向的分析角度说明了中国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对主要贸易伙伴福利水平的影响及作用途径。基于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揭示了中国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贸易伙伴福利水平影响的差异性。从静态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对欧美经济体福利水平提升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而与亚洲近邻则呈现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格局,对其福利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贸易对主要贸易伙伴居民消费水平的作用呈现持续放大的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平  
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地区进出口贸易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深化更加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金融效率的提升对进口贸易的推动效应更明显,但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解释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的波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法稳  
在构建粮食灌溉用水对区域水资源影响的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匡算了粮食国际贸易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量,并分析了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区域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99~2007年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平均值为0.2767,有23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8个省(区、市)的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同期,中国水资源要素累计出口量为420.35亿立方米,水资源要素累计进口量为2039.31亿立方米,19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要素的净进口,其余12个省(区、市)表现为水资源的净出口。粮食国际贸易所带来的水资源要素流动对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丹  毛传新  
本文采用2001-2010年全国31省、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各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全国和东部地区,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两者之间呈现转折点之左的"正U型"曲线,即在全国范围和东部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的速度会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放缓;而在中、西部地区,受制于我国对外开放的非均衡战略,贸易发展比较落后,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表现为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平  
文章采用VAR模型,针对福建省的金融发展对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金融发展与地区进出口贸易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深化更加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金融效率的提升对进口贸易的推动效应更明显,但总体而言,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解释福建省进出口贸易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