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
2023(323)
2022(269)
2021(237)
2020(211)
2019(436)
2018(497)
2017(655)
2016(457)
2015(491)
2014(519)
2013(480)
2012(529)
2011(387)
2010(408)
2009(330)
2008(360)
2007(511)
2006(412)
2005(329)
作者
(1382)
(1178)
(1095)
(1064)
(677)
(533)
(501)
(451)
(426)
(411)
(410)
(406)
(365)
(362)
(358)
(356)
(351)
(350)
(313)
(310)
(304)
(303)
(291)
(285)
(284)
(278)
(265)
(262)
(252)
(250)
学科
教学(721)
(676)
管理(676)
经济(676)
理论(664)
学法(576)
教学法(576)
学理(530)
学理论(530)
(408)
教育(398)
中国(363)
(362)
贸易(362)
(360)
研究(327)
审计(300)
(276)
(269)
企业(269)
建设(250)
水利(250)
(243)
地方(232)
研究生(225)
工程(224)
(220)
特种(213)
方法(204)
技术(178)
机构
大学(5293)
学院(4746)
工程(2261)
管理(2088)
研究(1931)
公司(1715)
中国(1590)
(1575)
(1473)
经济(1383)
理学(1331)
理学院(1322)
管理学(1300)
管理学院(1295)
有限(1127)
北京(1113)
(1042)
(1023)
有限公司(1022)
科学(981)
技术(945)
业大(886)
(852)
中心(830)
(761)
工程学(756)
(750)
工程学院(738)
研究所(737)
建设(715)
基金
项目(2935)
研究(2366)
科学(1978)
基金(1623)
(1450)
国家(1434)
教育(1373)
(1233)
科学基金(1180)
(1059)
工程(985)
课题(932)
编号(929)
自然(877)
自然科(858)
自然科学(857)
社会(845)
自然科学基金(836)
基金项目(831)
社会科(774)
社会科学(774)
(772)
资助(753)
成果(742)
重点(734)
大学(620)
计划(586)
(581)
(575)
(563)
期刊
(4323)
经济(4323)
建筑(2069)
中国(1815)
教育(1672)
研究(1491)
技术(1141)
管理(1014)
国际(769)
国际经济(712)
合作(711)
经济合作(711)
大学(651)
学报(644)
(640)
科学(616)
(571)
职业(543)
农业(496)
学学(482)
(409)
技术经济(406)
高等(385)
技术教育(384)
职业技术(384)
职业技术教育(384)
资源(354)
会计(328)
科技(323)
(320)
共检索到10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侃  冯文全  熊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家相关部署,促进北京地区高等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北京市教委的倡议下,北京航空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子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校企合作成为"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易受到企业、专业、教育体制限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体现不足;培养方案有待完善;实习岗位多向高年级倾斜;"N+1"的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等等。针对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建设周期长的实际,应从各角度全面推动校企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子辉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突出建筑类专业特点,从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运行机制、布局设计、制度建设5个方面对中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中心+平台、学校+企业"的建设模式,突出建筑、水、暖、电等学科专业融合,打破学科界限,资源共享,建设交叉实训项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荣  唐新来  李健军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了社会需求。本文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探讨了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娜  邸书灵  段淑凤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实践的特点,结合我国社会人才模式的需求,文章提出从基础理论、科技活动和科研实践"三维体"教学模式,优化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应用和就业的自信心,为我国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计算机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杨翠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高校(以下简称石化卓越高校),这七所高校图书馆在外文资源建设及服务方面发展不均衡。根据石化卓越高校对外文资源的实际需求,围绕"卓越计划"的特点,七所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应构建"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联盟",建立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卓越计划"的外文资源建设体系,并以行业企业为依托,通过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石化卓越高校图书馆外文资源特色服务,以满足石化卓越高校应用型人才对外文资源需求的最大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研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以人与工程的关系、人对工程的态度等为出发点,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工程师在道德伦理、知识能力、素质境界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黑龙江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立足自身人才培养历史传统优势和学科专业特点,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程需要,着眼培养既具有一流工程实践能力,又具有优良综合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在阐述了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分析了国内外工程师分类的现状之后,首先提出了工程师分类的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将工程师分为服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四种类型;然后提出了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和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最后讨论了各类工程师培养和成长的各种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  
文章针对地方院校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办出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以地方行业为背景,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全程互动的方式,搭建校企合作框架平台;同时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计划的建设实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静  穆慧玲  
围绕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性提出了服装专业CDTA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科体系、平台建设、考核体系和监控体系建设方面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高素质现场工程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亟需的人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人才培养类型。卓越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校企联合是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的基本途径,基于此,构建形成技术本科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通过应用导向的理论学习,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践应用,促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技术伦理的文化熏陶,强化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基于优势潜能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卓越人才的素质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而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那么,对于高校来说,工程师培养怎样才能算得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进明  陈新民  
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后发型国家,我们面对着传统优势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等各种挑战;加之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基于上述背景,为了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家层面相继制订出台国家科技规划纲要、国家人才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校方案应分为学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两部分。本文在分析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所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以及企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以期为高校制定和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艳青  李继怀  王力军  
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出发,在概述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卓越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拓展能力、控制能力、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能力素质;从注重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教师学缘的国际化,合作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资源,全球范围参与实习实训,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的拓展路径作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