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4)
- 2023(6844)
- 2022(5707)
- 2021(5505)
- 2020(4557)
- 2019(11210)
- 2018(11249)
- 2017(21992)
- 2016(11615)
- 2015(13287)
- 2014(13198)
- 2013(12991)
- 2012(11763)
- 2011(10518)
- 2010(10791)
- 2009(9705)
- 2008(9044)
- 2007(7718)
- 2006(6865)
- 2005(6019)
- 学科
- 济(52700)
- 经济(52657)
- 管理(27949)
- 业(24403)
- 方法(22358)
- 数学(20604)
- 数学方法(20085)
- 企(18453)
- 企业(18453)
- 地方(15338)
- 中国(14790)
- 农(13364)
- 学(10686)
- 业经(9644)
- 土地(9390)
- 农业(8938)
- 理论(8191)
- 城市(8057)
- 财(7457)
- 环境(7429)
- 贸(7379)
- 贸易(7372)
- 易(6961)
- 制(6940)
- 和(6440)
- 地方经济(6346)
- 发(6012)
- 技术(5932)
- 城市经济(5742)
- 经济学(5720)
- 机构
- 学院(157134)
- 大学(156129)
- 管理(61782)
- 济(58760)
- 经济(57138)
- 理学(53198)
- 理学院(52470)
- 研究(52125)
- 管理学(51171)
- 管理学院(50855)
- 中国(39548)
- 京(35146)
- 科学(34175)
- 所(25456)
- 中心(25356)
- 农(25327)
- 财(24725)
- 江(24511)
- 业大(24324)
- 研究所(23301)
- 范(22697)
- 师范(22483)
- 北京(21889)
- 州(21884)
- 农业(19876)
- 财经(19863)
- 院(19753)
- 师范大学(18225)
- 经(17951)
- 技术(17270)
- 基金
- 项目(111348)
- 科学(87485)
- 基金(79605)
- 研究(79509)
- 家(69458)
- 国家(68923)
- 科学基金(60102)
- 社会(49353)
- 社会科(46734)
- 社会科学(46717)
- 省(44306)
- 基金项目(42762)
- 自然(40592)
- 自然科(39677)
- 自然科学(39671)
- 自然科学基金(38871)
- 划(37708)
- 教育(36561)
- 编号(32857)
- 资助(32700)
- 成果(25257)
- 重点(24747)
- 发(24186)
- 部(23202)
- 课题(23076)
- 创(22631)
- 创新(21186)
- 科研(20955)
- 计划(20507)
- 大学(20380)
共检索到23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媛
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布局往往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其在轨道交通沿线会形成"串珠式"的土地利用格局,在站点周边将形成向站点集聚的圈层结构。为促进组团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复合与联系,建议强化轨道交通沿线组团的功能异质性与互补性,促进枢纽站点与组团的结合,通过"极化串珠"的轨道交通沿线模式促进沿线循环组团的形成,并通过站点周边"均化圈层"模式的构建,整合组团内及组团间的空间组织,促进组团客流培育及优化客流。
关键词:
组团城市 轨道交通 沿线土地利用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为周 王树盛 黄富民
在分析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借鉴香港"地铁+物业"轨道发展经验,通过优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布局和开发强度,实践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基于苏州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建立城市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模型获得轨道交通1号线客运量与沿线人口、总建筑面积、居住建筑面积、商业建筑面积的相关性,探索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客运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客运需求 TOD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崔昆仑 周岱霖 袁媛 杨箐丛 何冬华
轨道交通站点根据其所处区位、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现状开发分异的不同,往往与城市开发活动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并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适应及引导两种类型。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在对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开发活动分异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适应及引导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布局的特征,为指导周边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 土地利用特征 台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尹杰 吴大放 刘艳艳 张占录 刘毅华
基于"3S"技术,结合POI数据解译多时间节点的地铁沿线精细的土地利用信息。根据研究的各区域城市化水平情况不同,划分不同等级的研究缓冲区范围,以广州市3号和7号地铁线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定量探讨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影响过程与空间差异规律,并用CA-Markov模型对两条线路202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科学地划分研究缓冲区有利于合理地统计出受轨道交通影响的土地变化面积,一定程度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2)轨道交通促使沿线土地高密度和高强度地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生态景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3)土地变化发生较为剧烈的区域在城市建设不成熟区。(4)根据CA-Markov结果,如果没有政策较大干预的情况下,较成熟的3号线的土地利用结构将趋于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较新的7号线沿线的土地利用结构会变得更加成熟,土地更节约集约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伟 王红平 孙海玲
为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土地增值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溢价的互动机理,继而以河南省郑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为例,就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分析过程做了详细阐述,运用特征价格半对数模型进行了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计算,最后得出了郑州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增值效应结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何冬华 袁媛
轨道交通环线往往与城市其他轨道交通线共同形成"环线加放射线"的结构,环线对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的影响发挥特有的作用。以广州轨道交通11号环线为例,研究在其导向下,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功能分区以及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等三个层面的空间特征,认为轨道交通环线引导开发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构建城市中心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实现区段空间资源整合过程中具有"催化剂"作用;在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中具有引导作用。
关键词:
轨道交通环线 沿线土地利用 广州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宇宁 陈洁
以天津已运营的地铁3号线和建设中的6号线为例,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总结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时空规律,提出沿线土地的开发时机、开发范围、开发强度等一体化开发策略,为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宇宁 陈洁
以天津已运营的地铁3号线和建设中的6号线为例,通过构建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总结轨道交通带动沿线房地产增值的时空规律,提出沿线土地的开发时机、开发范围、开发强度等一体化开发策略,为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锡福 徐建刚 李杨帆
在分析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利用GIS方法提取南京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2000m效应场内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特别是商业金融业用地信息,并基于廊道效应理论对2002年上述用地进行了综合比较,进而探讨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潜在影响,旨在从空间角度研究轨道交通线路与沿线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土地利用 廊道效应 南京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峻 骆彩霞 程祖辰 王牡丹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问题,基于土地价值捕获理论和项目建设现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利用土地储备融资的可行性和途径,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融资的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然后对比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模式与土地定向储备模式的运行机制,并探讨土地储备成本控制激励约束机制,以保障土地定向储备的成功实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文彬 肖秋菱 颜红艳 陈艳
考虑到样本数据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特征,基于空间计量视角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URT)沿线住宅租金的空间分异特征,按照每200 m的间隔对租金影响范围进行细分,预测URT对住宅租金的影响强度在各区间内的变化趋势,以新一线城市长沙为例,选取地铁沿线2.6 km范围内的2 233个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相比,GWR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优度;在12个主要影响因素中,住宅到城市商业中心(CBD)的距离对租金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住宅建筑面积,体现了租户首先考虑的是住宅区位因素和结构因素,然后才是邻里因素的心理特征;靠近中央商务区的小户型住宅更受租户青睐,具有更高的收益率;长沙地铁对沿线住宅租金会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对600~1 000 m范围内的住宅租金影响最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亦宁 冯长春
本文以北京地铁四号线和八通线为例,从时空两个方面研究了轨道交通在规划建设前后对其沿线住宅价格的影响。作者利用实际调查收集到的这两条地铁沿线3km范围内的1200个住宅项目的均价数据(1998-2009年),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度量了轨道交通对其沿线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该影响随时间的变化与空间距离的衰减的变化规律和"有效半径",以及两条地铁线路建成前后对其沿线房地产价格影响程度之间存在的"分市场效应"差异,并提出相关规划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德起 于素涌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益性、经济外部性都很强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其高效的通达性促进周边住宅升值明显提升。科学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效应,对合理规划沿线住宅项目开发、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周边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构建了半对数形式的特征价格模型。经过分析得出住宅距离轨道交通线路的远近、所处的位置、周边1000m范围内公交站点的数量以及住宅至市中心或中央商务区(CBD)的实际距离四个变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比较显著,并且探讨了地铁站点与住宅距离减少,对住宅增值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霞 朱道林 张鸣明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 ,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以北京市轻轨 13号线为例 ,分析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轻轨站点在城市中心区对房价的影响较小 ,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 ;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对地价的影响一直集中在 1公里范围内。因此 ,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下 ,房地产价格分布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关键词:
轻轨 房地产价格 城市规划 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