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3)
- 2023(3352)
- 2022(2712)
- 2021(2395)
- 2020(2016)
- 2019(4106)
- 2018(3712)
- 2017(6769)
- 2016(3767)
- 2015(4088)
- 2014(3917)
- 2013(4088)
- 2012(3957)
- 2011(3602)
- 2010(3710)
- 2009(3359)
- 2008(3250)
- 2007(3041)
- 2006(2507)
- 2005(2358)
- 学科
- 济(14309)
- 经济(14292)
- 管理(9447)
- 业(9164)
- 企(6856)
- 企业(6856)
- 方法(6765)
- 数学(6212)
- 数学方法(6151)
- 教育(4525)
- 制(4515)
- 财(4468)
- 中国(4451)
- 学(4245)
- 农(4083)
- 生(4013)
- 研究(3922)
- 研究生(3496)
- 度(3186)
- 制度(3182)
- 业经(3151)
- 贸(3044)
- 贸易(3041)
- 易(2970)
- 银(2958)
- 融(2955)
- 金融(2954)
- 银行(2946)
- 行(2785)
- 农业(2741)
- 机构
- 大学(59913)
- 学院(57693)
- 研究(24239)
- 济(22794)
- 经济(22144)
- 管理(18425)
- 农(17322)
- 科学(16272)
- 理学(16216)
- 理学院(15948)
- 管理学(15503)
- 管理学院(15412)
- 中国(15315)
- 农业(13937)
- 所(12989)
- 业大(12776)
- 京(12560)
- 研究所(11962)
- 财(10821)
- 中心(10035)
- 省(9577)
- 江(9506)
- 院(9149)
- 农业大学(9116)
- 财经(8548)
- 室(8003)
- 经(7934)
- 经济学(7769)
- 业(7608)
- 北京(7527)
共检索到86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雅峰 陶晶 武占省 刘燕 李春
【目的】研究多功能菌剂BCL-Rs对盐胁迫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危害下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组合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L-8与解盐促生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Rs-5复配获得BCL-Rs,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试验对BCL-Rs促进棉花生长的功能进行验证。【结果】BCL-Rs对立枯丝核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棉花的耐盐性。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BCL-Rs对棉花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55.37%和51.06%,在盐胁迫条件下使棉苗干重分别提高了40.85%和25.81%,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从棉花根际中分离到的大量细菌,经多次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到6株对棉花具有防病促长作用的菌株,编号为CS85、ZR、PF2、ZS1、18和S14。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将6株菌分别归属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S85)、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putidaZR)、假单胞杆菌PF2(Pseudomonassp.PF2)、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ZS1)、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18)和腊状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S14)。
关键词:
棉花 根际促生菌 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继红 甘良 蓝星杰 张秋丽 王阳 宗兆锋
【目的】探索杀菌剂和化肥对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为综合利用生防菌防治植物病害、促进植物生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生防菌Sc11、153和Fo47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的皿内拮抗作用及其发酵液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棉株的促生作用。【结果】放线菌Sc11和153的发酵液对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皿内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分别为67.5%和55.0%;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杀菌剂、化肥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单因素处理,菌株Sc11和菌株Fo47分别与多菌灵溶液结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4.99%和57.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佐长赓 王静怡 牛新湘 刘萍 管力慧 党文芳 杨红梅 楚敏 王宁 林青 王有武 娄恺 史应武
【目的】研究内生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cillus atrophaeus SHZ-24)和根际细菌(Bacillus subtilis SHT-15、Bacillus vanillea SMT-24)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及诱导抗病效果。【方法】以棉花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后第50天棉花的株高、根长、根毛数、叶片数,分析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同时测定第50天棉花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探究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对棉花诱导抗性作用。【结果】接种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后,均能提高灭菌土与非灭菌土棉花株高、根长、增加根毛数和叶片数。在灭菌土中,SHZ-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78 cm,是对照组的1.21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是对照组的1.14倍,根毛数和叶片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71和1.18倍;在非灭菌土中,SMT-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33 cm,是对照组的1.11倍,叶片数最多,是对照组的1.18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根毛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07和1.78倍;此外,在灭菌土中,棉花叶片中的CAT、POD、PPO、SOD、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下降。【结论】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株具有明显促生作用,能诱导棉花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棉株抗病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王春霞,王道本,周启(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ISOLATIONANDSELECTIONOFTHEPLANTGROWTHPROMOT...
关键词:
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李静 刘玉珍 高飞 魏婷婷 陈凯凯
以陕西和新疆两地采集的巨菌草为材料,从中筛选分离得到内生菌株103株,采用解磷、固氮和产IAA等筛选标准,对初筛菌株进行促生能力的测定,其中4株菌株同时具有多种促生作用;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和16Sr DNA序列分析,对这4株促生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J–4和SX–12均归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X–30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XJ–12归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采用单菌接种和多菌混合接种小麦盆栽试验,测定促生菌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多菌混合接种对小麦的促生效应优于单独接种处理的,经SX–30、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29.94%;经SX–12和XJ–4混合菌液处理,小麦幼苗鲜重增加了182.12%。
关键词:
巨菌草 促生细菌 促生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元元 岳海涛 石在强 李晖 李春
【目的】研究解盐促生细菌Rs-5和Rs-198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盐胁迫下对棉花发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两株菌的促生性能。【方法】利用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法分别测定细菌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和IAA(吲哚-3-乙酸)的含量,并通过盆栽试验检测两株菌对棉花发芽的影响。【结果】经菌株的生理生化初步鉴定,菌株Rs-5和Rs-198分别归属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两株菌处理棉花种子后,种子在含盐土壤中的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6.3%和34.4%。在无机磷培养基中菌株Rs-5和Rs-198都具有溶解磷酸三钙的性能,可溶解磷的最大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湘政 解文强 李风汀
1996~1998年间自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拮抗菌XX-3,经过多点小区试验,结果显示,XX-3不仅具有很强的抗病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当每株接种量为5×10~8 cfu时,增产可达9.5%~26.5%,抗病效果可达50%以上。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棉花 抗病 产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双 王伟 张如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根际竞争能力是微生物肥料菌株发挥作用的前提,本研究主要基于根际营养竞争能力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玉米、黄瓜、番茄 3 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为初筛培养基的营养源,从相对应作物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能利用根系分泌物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测定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进一步结合平皿幼苗促生试验复筛优良菌株,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促生效果。[结果]初筛所得 24 株菌株,均可在以植物根系分泌物为唯一营养来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具有溶磷、产 NH3、产 IAA 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 14 株,占所筛菌株的 58.3%;可产 IAA的 20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岳政府 刘孝文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低温适应型菌株对于研制在低温条件下应用的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菌株的低温适应性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稀释涂布的分菌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快速生长的根际促生菌,并筛选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进一步分析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促生效果,并研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所筛菌株的促生机制。[结果]初筛所得36株菌株均具有溶磷、产NH3、产吲哚乙酸(IAA)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14株,占所筛菌株的3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京龙 冯自力 冯鸿杰 李云卿 袁媛 李志芳 魏锋 师勇强 赵丽红 孙正祥 朱荷琴 周燚
【目的】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是世界性难以防治的病害,筛选有效的生防微生物资源成为解决棉花黄萎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分离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用葡甘聚糖作为碳源筛选一株能够降解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细菌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平板对扣培养和悬滴法等测定YUPP-10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用YUPP-10无菌滤液培养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检测其对微
关键词:
内生细菌 棉花黄萎病 诱导抗性 防御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振山 段阳阳
【目的】从秋海棠中筛选植物促生菌,并探究其对植物促生防病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的秋海棠植株整株挖出,采集健康部位的根部和茎部,清洗后进行表面消毒,并切割为68段(每段长度约0.5cm),将切段的材料分别置于3种筛选培养基(PDA培养基、YM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筛选出目标促生菌,并分析促生菌的促生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最后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均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了促生菌对大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从秋海棠根部和茎部分离获得22株菌株,其中11株菌具有多种促生和防病作用。盆
关键词:
秋海棠 植物促生菌 促生效应 大田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舒 陈春黎 刘敏 廖庆刚 赵小兰
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著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著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吴星月 姚红丽 王北南 鲍雪银 刘朋飞 刘忠宽 曹卫东 刘晓云
本研究以河北省沧州黄骅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研究对象,对采自黄骅地区常郭乡赵子札村、羊二庄镇张八寨村及旧城镇云庄村等10个地点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和培养,获得134株根际细菌。进而将其接种到紫花苜蓿植物种苗,培养60d后,比较分析了接种不同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生长的促生影响,选择了30株促生细菌优良菌株,并且对30株细菌菌株进行了溶磷能力和分泌生长素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EF2对植物干重增重影响最为显著(P<0.05),其溶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也最强;菌株LF13分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伟 彭桂香 许志钧 陈仕贤 谭志远
从广东箣竹中分离、筛选得到5株固氮酶活性高且稳定、生长势强的内生固氮菌株,对其生理特性、环境适应性及其对植物的促生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氮培养、温度18~40℃时,菌株均能生长且有固氮酶活性,其最适生长及固氮的温度为26~37℃;在偏酸(pH值5.0)和偏碱(pH值8.0)的条件下,菌株均能保持较强的生长势和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并能通过调节自身代谢适应环境的酸、碱变化,使培养液趋近中性;培养液中NaCl浓度在0.5~2.5 g.L-1、(NH4)2SO4浓度在0.05~0.50 g.L-1时,菌株均能保持旺盛生长且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接种水稻试验表明:菌株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