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7)
- 2023(8150)
- 2022(7222)
- 2021(6801)
- 2020(5908)
- 2019(14149)
- 2018(14223)
- 2017(27908)
- 2016(15478)
- 2015(17845)
- 2014(18311)
- 2013(18108)
- 2012(16525)
- 2011(15093)
- 2010(15642)
- 2009(14613)
- 2008(14416)
- 2007(13220)
- 2006(11357)
- 2005(9944)
- 学科
- 济(66281)
- 经济(66230)
- 管理(43213)
- 业(40633)
- 方法(35720)
- 企(33124)
- 企业(33124)
- 数学(32317)
- 数学方法(31683)
- 农(17635)
- 中国(15780)
- 财(15040)
- 学(13909)
- 地方(12744)
- 业经(12566)
- 贸(11858)
- 贸易(11851)
- 易(11498)
- 农业(11345)
- 理论(11331)
- 制(11152)
- 和(10512)
- 环境(9693)
- 银(9385)
- 银行(9359)
- 务(9254)
- 财务(9190)
- 财务管理(9162)
- 技术(8906)
- 行(8843)
- 机构
- 学院(225565)
- 大学(224219)
- 济(88328)
- 管理(87303)
- 经济(86279)
- 理学(75405)
- 理学院(74592)
- 研究(72972)
- 管理学(72785)
- 管理学院(72397)
- 中国(55028)
- 科学(48014)
- 京(47715)
- 农(41116)
- 财(39506)
- 所(38139)
- 业大(36930)
- 研究所(34895)
- 中心(34645)
- 江(34327)
- 农业(32714)
- 财经(31246)
- 北京(30141)
- 范(28627)
- 师范(28272)
- 经(28126)
- 州(27452)
- 经济学(26442)
- 技术(26131)
- 院(25916)
- 基金
- 项目(150443)
- 科学(116711)
- 基金(106898)
- 研究(106049)
- 家(93988)
- 国家(93262)
- 科学基金(79297)
- 社会(64015)
- 省(61139)
- 社会科(60660)
- 社会科学(60637)
- 基金项目(56137)
- 自然(53680)
- 自然科(52464)
- 自然科学(52452)
- 自然科学基金(51464)
- 划(51445)
- 教育(50952)
- 资助(46170)
- 编号(44305)
- 成果(35577)
- 重点(34349)
- 部(32605)
- 发(32056)
- 创(31057)
- 课题(30957)
- 计划(29294)
- 科研(29292)
- 创新(29008)
- 大学(27773)
共检索到323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计自飞 王兵 张会强
根据飞行任务要求,准确计算出飞行器所需的燃料消耗是推进系统设计的前提。该文针对火箭基组合循环动力(RBCC)推进方式,并以"地面起飞—巡航—滑翔着陆"的高超音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燃料消耗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一种以最小燃料消耗为目标的多参数优化方法。周期跳跃式巡航飞行器燃料消耗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巡航初速度、爬升段航迹倾角、巡航轨迹角的增加,燃料消耗量增加;随着飞行动压的增加,燃料消耗量先减小后阶跃式增加。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起飞质量100t、2h全球到达的RBCC组合动力高超音速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常征 潘克西
LEAP平台是分析经济与能源环境复杂系统的理想工具。构建LEAP-Shanghai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基准情景、减排情景、强化减排情景三个综合情景及产业结构优化、终端能效提高等八个子情景,模拟上海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并分析各自的情景贡献率。结果显示,基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中短期内上海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增长态势难以逆转,但2040年前后可能出现峰值,早于全国。长期节能碳减排的关键在于合理控制经济发展增速,并依靠其他多种手段共同实现。
关键词:
LEAP 上海 能源消耗 碳排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黎奇
企业现行的费用报销流程大多采用线下纸质模式,同时财务部门存储的信息数据均以记账凭证为主。费用报销申请原由以及资金用途等非会计信息的缺失一方面无法全面准确地体现因业务活动导致的账务审计受阻,另一方面也影响管理者财务管理决策的制定。基于此,为保证费用报销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并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实现实时共享,本文将基于eEPC模型对企业费用报销系统进行优化分析。
关键词:
eEPC模型 费用报销 系统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玉潜 袁建文
输入是开放经济系统中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重要因素,中间输入通过改变各部门能源完全消耗结构、最终输入通过改变最终产出结构影响能源消耗强度。文章根据波及效应的分解原理,弄清中间输入和最终输入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机制;利用输入品完全消耗系数和最终产品输入系数,确定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输入因素,从而构建开了放经济系统的能源消耗强度因素模型。
关键词:
投入产出 输入 能源消耗强度 因素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红娟 程元鹏
近年来云南省能源消耗不断上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发显著。库兹涅茨曲线分析表明经济是能源消耗的驱动因素,且近阶段云南省不存在U型线的拐点,能源消耗将随着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故本文选取人口、人均GDP、工业GDP比率、城市化率、能源消耗强度五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云南省2000~2013年能源消费总量为样本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STIRPAT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和城市化率是影响云南省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人均GDP和工业GDP比率对于能源消耗有驱动作用,而能源消耗强度对于能源消耗有抑制作用。针对目前现状,为云南省"十三五"期间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能源消耗 STIRPAT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冉宝峰 徐常凯 胡涛 杜加刚
进行航空备件消耗预测是提高备件利用率和订货准确率的有效手段。结合航空备件消耗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从备件消耗历史数据中得到趋势项的NEGM(1,1)模型,并在对剔除趋势项的随机波动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上,引入ARMA模型,构建了NEGM(1,1)-ARMA(p,q)组合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此模型在航空备件消耗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月菊 陈文江 李勇进 王娜
人口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研究以人口规模、人口增速等宏观人口学统计指标测量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度,忽视了家庭资源消费并非简单的个人消费之和。文章基于IPAT等式,分别构建了家庭户数模型和人口规模模型,并运用"修正后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法,比较分析了家庭规模、家庭户数和人口规模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户数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都会刺激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但前者的刺激作用大于后者,且两者的作用差距不断扩大。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能源、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袁福帅 崔崇立 朱浩涛
在保证飞机停飞率的前提下,以总储备经费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了航材储备中产生的各项费用,构建了航材消耗件的库存模型。用改进的退火遗传算法求解优化航材库存问题,并进行实例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分解为结构份额变动和效率份额变动。我国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在考察期间呈现下降趋势,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经济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除了少数年份外,各区产能结构的调整促进了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相对于效率份额,我国各经济区钢铁行业结构份额调整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较小。我国钢铁行业能源强度的下降应该发挥各经济区产能调整的作用;钢铁行业能耗强度的降低要特别注意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中部经济区3大经济区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
能耗强度 分解模型 结构调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关键词:
中国 能源消耗强度 分解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露
本文运用面板VAR模型,基于1995-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消耗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均是一阶单整序列,且存在长期的均衡协整关系。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并且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是逐渐增强的;而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且两者均不显著。城镇化水平对能源消耗量产生持续显著的冲击效应;但能源消耗量对城镇化水平冲击效应不明显。城镇化水平和能源消耗量水平的波动均主要来自于自身。本文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渤海地区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运用非线性门槛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门槛效应。全国层面上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呈现升降升的"N"型变化趋势。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会不断减弱;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但是会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且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另外,增加地区居民收入更有利于减弱居民消费对于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全国水资源节约的整体目标,需要及时评估各省区对全国水资源节约的贡献度,准确把握中国生产用水消耗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关注那些对生产用水消耗影响较为关键的省区,以尽快实现对水资源消耗总量的有效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