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6)
2023(8311)
2022(7015)
2021(6759)
2020(5559)
2019(12599)
2018(12490)
2017(22979)
2016(11963)
2015(13514)
2014(12809)
2013(12566)
2012(11454)
2011(10616)
2010(10515)
2009(9945)
2008(9768)
2007(8417)
2006(7495)
2005(6831)
作者
(31752)
(26540)
(26071)
(25101)
(16892)
(12547)
(11807)
(10191)
(10022)
(9162)
(9090)
(8566)
(8472)
(8296)
(8151)
(8094)
(7885)
(7598)
(7528)
(7411)
(6553)
(6344)
(6292)
(5904)
(5885)
(5879)
(5847)
(5549)
(5221)
(5157)
学科
(51702)
经济(51654)
管理(32806)
(32071)
(26199)
企业(26199)
方法(20754)
中国(18218)
数学(18056)
数学方法(17911)
(14851)
贸易(14842)
(14607)
(13808)
业经(10925)
(10713)
(10373)
(9139)
银行(9136)
(8900)
农业(8777)
地方(8727)
(8537)
关系(8416)
(8330)
金融(8329)
(7785)
(7657)
(7520)
环境(7477)
机构
学院(167968)
大学(167967)
(80514)
经济(79278)
管理(63192)
研究(62986)
理学(54053)
理学院(53474)
管理学(52811)
管理学院(52462)
中国(49180)
(35606)
(34058)
科学(33366)
(30742)
研究所(27820)
财经(27584)
中心(27219)
经济学(25936)
(25315)
经济学院(23234)
北京(23026)
(22928)
(22657)
(21936)
(21842)
师范(21789)
财经大学(20617)
业大(19191)
科学院(18796)
基金
项目(108459)
科学(87227)
研究(83512)
基金(81264)
(70199)
国家(69694)
科学基金(59738)
社会(55770)
社会科(53086)
社会科学(53079)
基金项目(41225)
(38775)
教育(38633)
自然(35652)
自然科(34872)
自然科学(34865)
自然科学基金(34284)
(33718)
资助(33685)
编号(33513)
成果(27803)
(25826)
重点(24865)
(24466)
国家社会(24342)
中国(23769)
课题(23388)
(23005)
教育部(22933)
人文(21791)
期刊
(89080)
经济(89080)
研究(54825)
中国(33450)
管理(25807)
(24707)
科学(22299)
(20958)
学报(20612)
教育(19058)
(16670)
金融(16670)
经济研究(16580)
大学(16393)
学学(15202)
农业(14786)
财经(14126)
(14105)
业经(13755)
技术(13653)
国际(13428)
(12407)
问题(11788)
世界(11673)
(8853)
技术经济(8116)
(7930)
论坛(7930)
现代(7808)
图书(7717)
共检索到25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小济  
一枚硬币两面看,重新 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当人们在谈论“信息网络把各国经济编织为一体,创造着无国界经济的可能性”时,东亚地区爆发了剧烈的金融风潮。货币、银行和股市三重危机交织并发的危机席卷了除中国(大陆)之外的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并波及欧美,而且至今危机仍在加深和蔓延。发展中国家不能不审视形势,重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海洲  周诚君  
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改革事业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新形势下,中国正面临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大契机。但在新一轮的全球平衡中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以下十点建议:一是打破认识误区,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加强理论研究和技术准备,做好基础梳理工作;三是以加快推进中美BIT谈判为契机,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领域标准的提高;四是加快实施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五是以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取消限制,推动实质性扩大开放;六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七是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八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九是开放的同时也要注重监管;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子先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对我国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战略,必将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结合学习十五大有关文件,根据现阶段对外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宏  
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重要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方向,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增长、利用外资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和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问题,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奇渊  杨盼盼  
从外部环境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一体化的热潮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在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的同时,世界也在拥抱中国。而目前,外部环境面临更多地去全球化、碎片化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打开大门的同时,会发现全球经济正在各扫门前雪,有的邻居还关上了窗户,甚至还有的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钱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4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38.2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随着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攀升,基础设施建设及交易制度日趋完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开放有助于满足境内外发行人及投资者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降低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晨燕  
一、中国对非援助面临的基本形势(一)不断推进同非洲国家的友好交往是中国的长期对外政策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非洲国家独立后,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联合自强,谋求和平、稳定与发展,非洲联盟等地区组织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灿江  丁胜  
贵州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地理条件制约,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处于辅助的角色,与周边省市产业互补性弱,省内大型企业资源依附性强。随着贵州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工业强省"与"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的实施,新形势下纵深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正当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秧分  王介勇  
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气候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面临新的挑战。结合统计数据与文献观点,分析了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农业开放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效用,探索了扩大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思路。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粮食供应的经济与资源环境代价巨大、粮食稳定供应与获取的风险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开放条件下创新粮食安全实现路径。(2)农业对外开放可影响粮食供应、获取、利用与稳定性,当前对外开放促进了国家粮食供应,但尚未实现稳定的食物安全、有竞争力的食物安全。农业对外开放仍有广泛的互惠共赢基础,同时也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考验我国粮食领域应对全球化"危""机"的治理能力。(3)国家粮食安全治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建议采取凸显产能的粮食自给战略、全产业链的食物安全战略与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落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史本叶  程浩  
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也呈现新特征,但仍存在合作模式不够优化、缺乏产业支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够明显、开放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就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扩大边境地区经济合作规模,优化经济合作模式和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东部、中部经济区的战略支撑作用,完善交通运输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增强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柳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本文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以及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柳钦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紧,石油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因此,为应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未来走势,保障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中国迫切需要制定石油金融体系。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中国石油金融体系构建的战略取向为:多层次构建石油交易市场体系;多渠道营造石油银行系统;多途径形成石油基金组合;多方位灵活运用石油外汇等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华俊  
在政府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并将其提升为首要工作任务之后,中国应采取怎样的粮食自给战略?这是一个亟需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国粮食自给率变化的基础上,总结了未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以口粮自给为重点,审慎放开饲料与工业用粮;以加强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质量并重;统筹粮食贸易战略制定,高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强化粮食产业的全球布局,保障粮源的有效供给;改革粮食安全储备体制,提高储备效率;拓展食物来源,减少粮食损耗和浪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