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
- 2023(981)
- 2022(823)
- 2021(822)
- 2020(787)
- 2019(1680)
- 2018(1513)
- 2017(2417)
- 2016(1349)
- 2015(1404)
- 2014(1396)
- 2013(1397)
- 2012(1334)
- 2011(1309)
- 2010(1330)
- 2009(1303)
- 2008(1301)
- 2007(1135)
- 2006(986)
- 2005(961)
- 学科
- 学(7314)
- 济(5083)
- 经济(5080)
- 经济学(2169)
- 理论(1711)
- 教育(1452)
- 管理(1325)
- 水产(1226)
- 生物(1201)
- 中国(1075)
- 业(1056)
- 动物(1012)
- 图书(1004)
- 书馆(988)
- 图书馆(988)
- 方法(987)
- 和(933)
- 教学(902)
- 动物学(891)
- 图书馆学(846)
- 企(816)
- 企业(816)
- 关系(773)
- 农(740)
- 研究(734)
- 生物学(720)
- 生态(703)
- 壤(698)
- 土壤(697)
- 其他(680)
- 机构
- 大学(23172)
- 学院(21079)
- 研究(10187)
- 科学(8334)
- 农(6664)
- 中国(6261)
- 济(6251)
- 经济(6087)
- 所(6055)
- 研究所(5768)
- 农业(5526)
- 京(5136)
- 管理(4900)
- 业大(4827)
- 中心(4013)
- 室(3992)
- 理学(3904)
- 理学院(3802)
- 范(3793)
- 实验(3767)
- 院(3712)
- 江(3691)
- 管理学(3645)
- 师范(3644)
- 实验室(3615)
- 管理学院(3598)
- 省(3567)
- 农业大学(3472)
- 重点(3422)
- 技术(3328)
共检索到32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永乐 刘毅辉 陈昆慈 朱新平
This paper report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and karyotype of Oxyeleotris lineolatus.Oxyeleotris lineolatus is native in Australia and called sleepy cod.It belongs to Oxyeleotris,Eleotridae,Gobioidei,Perciformes in taxonomy.Recently,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nd local people were not familiar wit...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形态特征 核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刘毅辉 陈永乐 韦其锋 张双
观察并解剖30尾活体尖塘鳢(Oxyeleotrismarmoratus),详细记录其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尖塘鳢腹鳍胸位,胸鳍宽大呈扇形;背鳍2个,分离;闭鳔,I形胃,肠粗短,无幽门盲囊;肝单叶;体被栉鳞,体表外观有纵向线条,无侧线。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尖塘鳢的染色体数目为2n=46。核型公式为2Sm+2St+42t,NF=50。
关键词:
尖塘鳢 形态特征 核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尖塘鳢(Oxyeleotrismarmoratus)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塘鳢科(Eleotridae)、尖塘鳢属(Oxyeleotris)。泰国称为砂虾虎(SandGoby),越南称为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邦杰 梁仁杰 张瑞瑜 李本旺 莫介化 李春枝 黄永强
对尖塘鳢属 (Oxyeleotris)主要种的分类位置以及引进我国的云斑尖塘鳢 (O marmoratus)和线纹尖塘鳢 (O Lineolatus)繁养殖生物学进行了综述 ,并对其发展制约因素、前景进行报道和探析 ,为尖塘鳢养殖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仁杰 陆昌胜 张邦杰 黄永强 朱叠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范小勇 王茜 齐兴柱 骆剑 王小刚 尹绍武 陈国华 吴光明
应用RAPD技术研究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及其杂交子一代(F1)间的遗传关系。筛选得到25个随机引物均在亲本和杂交子一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显示,正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090)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5948);反交F1(云斑尖塘鳢♀×线纹尖塘鳢♂)与母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301)也高于与父本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6089)。说明正反交子代在遗传关系上均偏向各自的母本,对扩增带和聚类图的分析均得到这一结果,表明F1所接受的双亲遗传物质并非完全对等的,所获得的遗传信息可能更多来自母本。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佳佳 马冬梅 朱华平 林明辉 钟再选 田园园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a)具有典型性别生长二态性,雄鱼生长优势显著,Double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基于线纹尖塘鳢性腺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个dmrt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Oxldmrt1和Oxldmrt3,并采用PCR技术扩增验证2个基因的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个基因序列结构特征,结果显示,Oxldmrt1和Oxldmrt3开放阅读框分别为903 bp和1 363 bp,分别编码300个氨基酸和453个氨基酸;OxlDMRT1属于碱性蛋白,而OxlDMRT3属于酸性蛋白;2个基因均含有高度保守的DM结构域,OxlDMRT3还存在DMA结构域。氨基酸聚类分析显示,脊椎动物不同DMRT家族都是独立聚类,OxlDMRT1属于DMRT1家族,OxlDMRT3属于DMRT3家族,DMRT1家族最先聚类,再和DMRT3家族聚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雌鱼和雄鱼8个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Oxldmrt3在脑中也有少量表达;利用qRT-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显示2个基因在受精卵中表达量均最高,Oxldmrt1在眼囊期时表达量最低,而Oxldmrt3在出膜7d表达量最低。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对2 个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进行定位,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表达部位一致,均在精原细胞中有较强的表达信号。综上所述,Oxldmrt1和Oxldmrt3均在线纹尖塘鳢性腺胚胎发育阶段和精巢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而Oxldmrt1还可能参与胚胎后期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调控过程,Oxldmrt3还可能参与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为线纹尖塘鳢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世贵 苏天凤 喻达辉 陈竞春 周立新
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 5~ 15 ;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液盐度有关 ,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成份有关 ,激活溶液中K+ 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子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中华乌塘鳢精子对pH的适应性强 ,在pH 5 .5~ 9.5范围内 ,激活率均在 70 %以上 ,尤以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激活率最高 ,在pH 6 .0时精子活力最好。使用筛选出的精子保存液 ,以二甲亚砜 (DMSO)为抗冻保护剂 ,采用快速冷冻和解冻方法 ,成功地进行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 ,解冻后的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率达 90 %以上...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精子 激活 超低温保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帼英 郭学彦 郭学彦
研究了河川沙塘鳢的年轮特征、生长特性、繁殖和摄食习性。观察比较了耳石、鳞片、脊椎骨和胸鳍支鳍骨的年轮特征,选取耳石作为鉴定年龄的依据。渔获物有0~Ⅳ龄五个年龄组,其中Ⅰ和Ⅱ龄组占渔获量的85%,Ⅳ龄组仅为1.02%。体长与耳石半径呈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W)和纯体重(W′)均呈指数函数增长关系,W=2.2416×10-2L3.0867;W′=2.498×10-2L2.9747。卵巢发育分Ⅵ期及重复发育的Ⅳ′和Ⅴ′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鱼类,产卵时间为3~6月,盛产期为4~5月,繁殖期间至少产两次卵。该鱼主要以无经济价值的小鱼和虾为食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生物学,太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志明 曹铮 沈锦玉 潘晓艺 顾志敏 尹文林 朱俊杰
从发病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gila(Gunther))的亲鱼及卵上取病灶样品,经培养分离得到相同的一株水霉菌FD07,对其形态、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进行IT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主要形态特征是菌落结构疏松,菌丝生长旺盛,粗大且分枝少,柔软,似棉花纤维,呈灰白色,在菌丝顶端生棍棒形的游动孢子囊,可产生孢子。水霉菌FD07对鱼或卵的感染性较强,7 d时其感染率分别达到91.7%和95%。该菌与绵霉属两性绵霉的DNA片段有99%的同源性(登录号为EU441154),因此判定所分离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成锋 朱健 王建新 闵宽洪
解剖观察自埃及引进的尼罗尖吻鲈(Lates niloticus L.),对其形态特征做了详细记录,并在养殖过程中对生物学特性做了观察。尼罗尖吻鲈体延长,侧扁;DⅦ~Ⅷ,10~14。前鳃盖下缘有强棘;鳃盖后缘呈锯齿状,有一硬棘。被鳞为栉鳞,中等大小,侧线清晰与体背缘平行,具侧线鳞60~80枚。尾鳍圆滑不分叉。成鱼鱼体银白色,并有暗色条纹,幼鱼背部大多有青黑色斑块,下半部银色。消化道粗短,与体长之比约为0.66。尼罗尖吻鲈是热带种类,肉食性,适宜生长温度为26~32℃,生长速度快,一般2~3年性成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舒新亚 石义元 张从义
养殖新鱼种—澳洲尖塘鳢@舒新亚@石义元@张从义¥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养殖新鱼种—澳洲尖塘鳢舒新亚石义元张从义(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1澳洲尖塘鳢(Qxyeleotrislineolatus)俗称睡鳕,隶属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是澳大利亚的特...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亚丽 刘洋 朱晓平 尹绍武 祝斐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的精子结构。结果显示:扫描电镜下云斑尖塘鳢精子由头部和尾部(鞭毛)组成。头部近似圆形,直径1.98~2.12μm,尾部鞭毛长23.22~32.92μm。透射电镜下云斑尖塘鳢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细胞核呈扁卵圆形,前端不具顶体,染色质致密,细胞核内偶见小空隙;核膜与质膜间有间隙,其间分布有细胞质、囊泡、溶酶体,在细胞核后端,还分布有5~7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植入窝较浅,中段不明显,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精子尾部的鞭毛细长,轴丝为典型的"9+2"型结构;轴丝外侧具有较发达的侧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