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8)
2023(5283)
2022(4661)
2021(4604)
2020(4075)
2019(9347)
2018(9565)
2017(17975)
2016(10090)
2015(11647)
2014(11872)
2013(11225)
2012(10283)
2011(9235)
2010(9745)
2009(9154)
2008(9095)
2007(8205)
2006(7271)
2005(6446)
作者
(31926)
(26666)
(26653)
(25207)
(16852)
(13026)
(12018)
(10633)
(10052)
(9765)
(9288)
(8975)
(8657)
(8521)
(8352)
(8226)
(8057)
(7943)
(7700)
(7590)
(6804)
(6750)
(6668)
(6113)
(6036)
(6002)
(5951)
(5934)
(5574)
(5349)
学科
(38383)
经济(38345)
管理(28003)
(25179)
(22009)
企业(22009)
方法(21469)
数学(18848)
数学方法(18239)
(11062)
中国(9316)
(9131)
理论(9045)
(7562)
业经(7541)
(6574)
教学(6567)
(6338)
贸易(6328)
技术(6267)
(6148)
(5928)
地方(5918)
农业(5742)
(5692)
银行(5678)
环境(5420)
(5353)
(5340)
(5329)
机构
学院(145185)
大学(144290)
管理(53107)
(48716)
研究(48555)
经济(47367)
理学(45540)
理学院(45021)
管理学(43376)
管理学院(43158)
中国(36959)
科学(35106)
(32461)
(29518)
(26633)
业大(26273)
研究所(24513)
农业(23613)
中心(22754)
(22513)
(21793)
北京(20612)
技术(19367)
(18724)
师范(18445)
(18388)
(17398)
财经(17283)
(16573)
工程(16483)
基金
项目(98421)
科学(75515)
基金(69402)
研究(65211)
(63496)
国家(63046)
科学基金(52711)
(40076)
自然(38276)
自然科(37452)
自然科学(37444)
社会(37193)
自然科学基金(36709)
基金项目(35847)
社会科(35161)
社会科学(35149)
(34601)
教育(31988)
资助(30834)
编号(26444)
重点(23279)
计划(21295)
成果(21151)
(20192)
(20121)
(20060)
课题(19330)
科研(19304)
科技(19189)
创新(18889)
期刊
(53130)
经济(53130)
研究(36520)
中国(31217)
学报(30188)
(27066)
科学(25389)
大学(22015)
管理(21580)
学学(20759)
教育(18944)
农业(18790)
(17508)
技术(16713)
(11124)
(10509)
金融(10509)
统计(9918)
业大(8996)
(8863)
业经(8430)
(8388)
财经(8290)
经济研究(8183)
图书(8123)
决策(8059)
科技(7983)
技术经济(7823)
资源(7539)
农业大学(7165)
共检索到214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哲旭  王坚  
在土壤-作物系统中,根系吸水模型是连接土壤和作物的桥梁,然而又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按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模拟根系在各个土层中生长速率和绝对量分布的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将几个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用线性方程进行描述,建立根系吸水模型,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较为简捷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地区冬小麦田间试验的实际测定与模拟结果相比较,证明了在土壤-作物系统中采用线性根系吸水模型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兵  余新晓  鲁绍伟  李永慈  
该文根据达西定律和裘布衣假定,把树木根系近似为倒圆锥体,随着树木的生长,根系交叉,假设根系吸水半径为两棵树距离的一半,建立树木竞争条件下的林分耗水模型,并分析林木在竞争和无竞争条件下耗水模型的转换关系。以油松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2006年6—8月份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平均差值为0.134mm/d,平均误差为4.27%,但是9月份的误差偏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新兵  余新晓  鲁绍伟  李永慈  
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是目前树木耗水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树木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林分的基本单位。土壤水是林木耗水的源泉。该文根据达西定律和裘布衣假定,把树木根系近似看作为倒圆锥体,建立了树木根系吸水模型,并以油松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6—8月份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平均差值为0.110mm/d,平均误差为3.61%,但是9月份的误差偏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岭  郝仲勇  
综述了自1960年Gardner第1个单根吸水模型建立以来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对模型加以分类,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可供现代节水灌溉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庆  张存  张文贤  
【目的】提出西藏高原农业种植区土壤水分亏缺、氮素淋失等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作物根系吸水胁迫响应函数,并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构建作物根系吸水模型。【方法】于2015年春青稞生育期,在江达灌区和西藏农牧学院农田水利实验场开展同步试验,测定灌区典型田块及实验室参照模式和常规模式下的春青稞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及NH+4-N和NO-3-N淋失过程,基于全局性最优方法率定了根系吸水模型参数,采用Nash-Sutcliffe系数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对模拟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所构建的根系吸水模型可用于边界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袁小良  
田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80cm以上的土层,随着根系向纵深方向的伸展,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逐步增大。影响根系对某一层次土壤水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该土层土壤中根量的大小、根系本身的吸水活力和土壤水分状况。在冬小麦生长后期,其上部土层中根系吸水活力出现下降。根系吸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可用活根的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根系吸水与土壤湿度有关的参数来描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明耀  陈红卫  钱晓晴  
作物根系吸水是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同时又是根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必不可少的资料。本试验对非充分灌溉稻田水稻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对水稻分蘖期根系吸水进行动态模拟 ,得到非充分灌溉水稻的根系吸水模型 ,并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模型基本反映了水稻分蘖期吸水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富仓  康绍忠  李志军  
用盆栽试验对玉米幼苗磷吸收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土壤和玉米根系磷运移和吸收参数的测定 ,用稳态吸收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施磷量的增加 ,玉米幼苗含磷量和吸磷量明显提高 ;对于同一施磷水平 ,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 ,玉米幼苗的吸磷量增加的幅度较快 ;不同施磷处理玉米幼苗磷吸收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均线性相关 ;养分吸收模型的玉米幼苗磷吸收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能很好地反映出幼苗吸收磷的变化趋势。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 ,影响作物根系磷吸收因素的大小顺序为 L>Cav>r0 >α>Deb>v0 >rx;某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影响其他一些参数的原有水平 ;用图型分析法能准确地反映 r0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富仓   康绍忠   李志军  
 根据养分在土壤-根系统中运移和吸收机制,同时考虑植物的根系生长、根系水分吸收以及土壤养分浓度的变化等特点,通过时段的控制,实现根际环境中稳态的养分剖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根系吸收养分的稳态模型。根据实测的土壤、植物养分运移和吸收参数,用逐步迭代的方法计算植物根系的吸收养分总量,该模型具有计算简单,模拟条件灵活变化的特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绍忠  刘晓明  熊运章  
依据冬小麦根系伸展深度、重量根密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实测资料,对冬小麦根系吸水分布进行了动态模拟。在分析根系吸水规律的基础上考虑根系分布状况、土壤含水率、蒸腾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式,该模式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宏亮  刘龙  郭虹  
为了验证养分吸收机制模型对作物根系磷吸收模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玉米和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获取15个与土壤、根形态、根生理和水分相关的模型参数,采用NST 3.0软件对玉米和大豆地上磷吸收进行模型模拟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玉米和大豆磷吸收模拟值呈现指数曲线增长的趋势。在45 d的培养期间,玉米具有比大豆更高的磷吸收。对模拟值和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NST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玉米对土壤磷的吸收,但对大豆磷吸收的模拟值偏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磷吸收模拟值和实测值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模拟磷吸收解释了实测磷吸收70.22%的信息,说明模拟的磷吸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博  解建仓  汪妮  
为了进一步对陕西省蒲东灌区农业的规划发展,本文将线性规划模型和模糊优化模型应用到灌区土地-水-作物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之中。该模型用于优化经济效益、作物产量和劳动力的利用,并寻求相关作物种植模式和对土地,水,肥和劳动力利用下农业系统的优化配置。根据研究区域情况,决定采用线性规划模型的三个目标函数输出数据作为模糊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在模糊目标和模糊约束的模糊环境下,取得模糊优化模型的最优解方案。这些非结构化的模型能够很好的将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有效地联合利用。此外,对灌区农业系统优化配置后的净效益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目标模糊线性规划管理模型应用到农业系统土地-水-作物的优化配置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凡  黄忠华  罗维钢  农梦玲  
[目的]根据土壤墒情的实时变化研究甘蔗各关键生长期根系的吸水特性,为直观可靠地诊断甘蔗水分亏缺和指导科学灌溉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在甘蔗根际安装"智墒"水分测定仪,根据苗期、分蘖期、伸长期的根系剖面分布实时监测各关键生长期主根区土壤墒情变化,并利用测量的数据进行根系昼夜吸水动态分析和缺水胁迫诊断。[结果]甘蔗根系总体上是从上午8:00开始吸收土壤水分,18:00之后逐渐停止吸水,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无外源水分补充的条件下,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根区土壤含水量均呈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当墒情曲线由阶梯状最终变平缓时,可以判断根系吸水受到抑制,甘蔗出现水分亏缺。[结论]对土壤墒情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掌握甘蔗根系每天吸水情况的变化,实现缺水胁迫的快速诊断,从而为开展节水灌溉和制定抗旱决策提供预测预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杰  柯金炼  刘鸿洲  胡维冀  
应用高吸水树脂改良侵蚀性土壤物理性状的结果表明 :高吸水树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减小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空隙度 ,改良通气性 ,提高保水率 .在侵蚀性土壤中加入 0 .2 5 % -1 .0 0 %质量分数的高吸水树脂 ,土壤含水量可提高 1 -2倍 ,土壤团聚体数量增加 1 -4倍 .加入 0 .2 5 % -0 .5 0 %质量分数的高吸水树脂可以提高土壤稳定渗透率 ,防止土壤板结 ;加入1 .0 0 %质量分数的高吸水树脂能有效防止水分向下渗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孟佩佩  
由于吸附等温线线性拟合存在着随意性和误差性,因此在土壤对铜的吸附测试的实验数据中,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性模型的处理方法可能存在着不足。为此,提出了利用Origin自定义函数拟合非线性吸附等温模型,如Langmuir、Freundlich、Temkin、Redlich-Peterson、Koble-Corrigan和Toth模型,不但可以消除线性模型所带来的误差,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吸附等温模型,学会用Origin自定义函数拟合功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更科学的处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