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4)
2023(4900)
2022(4291)
2021(4133)
2020(3408)
2019(8022)
2018(8059)
2017(15077)
2016(8144)
2015(9275)
2014(9285)
2013(9117)
2012(8504)
2011(7570)
2010(7478)
2009(6983)
2008(6536)
2007(5784)
2006(5141)
2005(4509)
作者
(24330)
(20694)
(20037)
(19202)
(12789)
(10003)
(9302)
(8028)
(7775)
(7296)
(7236)
(6918)
(6862)
(6354)
(6326)
(6233)
(5924)
(5911)
(5804)
(5707)
(5032)
(4949)
(4808)
(4761)
(4638)
(4533)
(4445)
(4440)
(4062)
(4060)
学科
(32791)
经济(32766)
管理(19049)
(16482)
方法(12398)
(12231)
企业(12231)
土地(11634)
(10870)
数学(10581)
(10282)
数学方法(10274)
地方(8727)
中国(7202)
农业(6968)
(6094)
业经(5843)
(5546)
经济学(5506)
环境(5454)
理论(5343)
资源(5189)
问题(5188)
(4690)
技术(4305)
(4224)
(3891)
贸易(3885)
地方经济(3875)
(3776)
机构
大学(111000)
学院(109960)
管理(42694)
研究(39440)
(38354)
经济(37147)
理学(35551)
理学院(35052)
管理学(34119)
管理学院(33931)
中国(32066)
科学(27028)
(26779)
(22212)
(20159)
业大(20021)
中心(19345)
研究所(18405)
(18356)
农业(17481)
(16888)
北京(16753)
(15907)
师范(15729)
(15662)
(14282)
(13961)
财经(13118)
工程(12992)
师范大学(12770)
基金
项目(77560)
科学(60268)
基金(55440)
研究(54458)
(49786)
国家(49400)
科学基金(41986)
社会(32007)
(30316)
社会科(30160)
社会科学(30151)
基金项目(29743)
自然(29541)
自然科(28781)
自然科学(28777)
自然科学基金(28217)
(26284)
教育(24359)
资助(22787)
编号(22176)
重点(17463)
成果(17263)
(16354)
(16200)
课题(15748)
计划(15339)
(15117)
科研(15018)
创新(14243)
大学(13898)
期刊
(47805)
经济(47805)
研究(29750)
中国(28464)
(19579)
科学(18877)
学报(18608)
管理(15008)
大学(13861)
(13534)
农业(13413)
学学(12736)
技术(11822)
教育(11676)
资源(9541)
(7815)
金融(7815)
业经(7331)
(7256)
图书(7141)
国土(6675)
统计(6142)
土地(6111)
(6011)
问题(5960)
技术经济(5760)
经济研究(5716)
(5657)
科技(5638)
财经(5487)
共检索到172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秀美  郝星耀  潘瑜春  刘玉  任艳敏  
论文以高速公路切割的耕地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权属调整的不同方向,将权属调整分为所有权置换和使用权流转两种类型,并将权属调整的方法分为面积法和价值法;在GIS服务软件Super Map I Server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交互式权属调整应用系统,以保阜高速顺平段沿线的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中的切割耕地为案例,应用系统生成了项目区高速公路沿线切割耕地的权属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工程切割耕地需进行权属调整以保障农业生产,研究采用的权属调整方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权属调整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推荐权属调整方案,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同时系统可以对权属调整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瑜春  刘玉  杨晓艳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快速延展,其施工建设造成沿线土地的压占、损毁,而且运营通车后形成的沿线区位优势加剧了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争地冲突,高速公路沿线耕地保护压力巨大。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并将其与土地整治规划有效衔接将是缓解高速公路沿线耕地保护压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婷婷  王永刚  
耕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核心载体,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粮食安全战略上的保障意义不言而喻。从20世纪末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土地整理行动开始,围绕着耕地的专项、综合整治,一直是区域土地整治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特有的国情造成耕地地块划割细碎度高,权属复杂;另一方面,从规模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高辉  杨钢桥  
权属调整是农地整治项目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农地整治治理细碎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试图改变农户承包地零散的现状,可使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于一处,便于经营管理。利用湖北省江夏区等区县农地整治项目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细碎化对农地整治中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块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均承包地面积、农户对权属调整后果的担心程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对农业现代化的态度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农地整治中,应充分重视耕地数量对农户权属调整意愿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其他农户置换土地,进而归并平整,减少地块数量,同时达到增加地块面积和减小地块间的距离的效果,最终减轻耕地细碎化程度;并高度重视农地整治权属调整政策的宣传以及权属调整方案的制定,广泛征求农户意见,打消农户对权属调整的顾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艳敏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为明晰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从高速公路施工周期出发,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为例,从施工和运营两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扰动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施工和运营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其中,施工建设最远影响2.3 km内的土地,主要影响类型有土地破损、地块切割和交通系统阻断;根据运营影响评价结果划分了核心区(03 km)、辐射区(38 km)、外围区(810 km)三级影响区。总体上说,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在分布上具有距离衰减的特征,距离主线工程越远,影响作用越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艳敏  唐秀美  潘瑜春  刘玉  
为明晰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从高速公路施工周期出发,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为例,从施工和运营两方面探讨了高速公路扰动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确定了施工和运营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其中,施工建设最远影响2.3 km内的土地,主要影响类型有土地破损、地块切割和交通系统阻断;根据运营影响评价结果划分了核心区(0~3 km)、辐射区(3~8 km)、外围区(8~10 km)三级影响区。总体上说,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利用的扰动影响在分布上具有距离衰减的特征,距离主线工程越远,影响作用越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博  金晓斌  孙瑞  项晓敏  刘晶  曹帅  周寅康  
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权属调整、地块分配三方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优化,案例区农业生产消耗降低了20.41%、地块平均规模增大了53.72%、户均地块数降低了34.92%,平均耕作距离减小了68.17%,可促进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对丰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解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薛睿  王童  陈颜  
高铁可达性是土地经济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本文以东北地区高铁地级市为对象,基于时间、经济、频次、服务的视角分析高铁影响下的沿线城市可达性,运用广义交通成本、土地价值增值模型探讨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变化,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选取高铁可达性等相关特征变量,探讨影响高铁土地经济价值的驱动力。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改变原有辽宁可达性向吉林、再向黑龙江递减的趋势,及原有沈阳经济区可达性优势最强、沿海经济带与吉林中部次之、哈大齐稍弱的格局,带来黑龙江可达性改善幅度最大、辽宁强于吉林,位处边缘区位的城市可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秀美  刘玉  任艳敏  潘瑜春  郝星耀  
为分析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确定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的影响范围,以京承高速北京段沿线10km范围的1995、2004、2009年3期Tm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GIS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特点、规律和原因,并分析了与高速公路不同距离范围内土地利用程度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1995—2009年,京承高速沿线土地用地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用地类型之间的转换较为频繁,说明高速公路的修建对于沿线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剧烈,尤其沿线农业结构调整变化明显;2)高速公路沿线土地利用程度与高速公路的距离有较大关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贝贝  崔莹雪  方叶林  张毓  
引江济淮工程施工对沿线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为监测和研究工程区施工前后、项目区内外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收集2013~2021年收获季节的影像数据,分析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庐江县域RSEI均值为0.739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工程施工并未显著影响庐江县全域生态环境质量;(2)施工区的RSEI值比施工前的历年均值低38.70%,施工结束后仍未明显改善,仅恢复到施工前84.13%的水平;(3)施工期项目1 km缓冲区内RSEI平均值降低了17.11%,完工当年生态环境已逐渐恢复至施工前88.28%的水平,将持续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直至达到新的稳态;庐江试验段工程施工后的环境恢复程度和施工效果较好,可为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仇菲  南灵  
以实现耕地保护为研究视角,借由生态足迹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成效评价模型,对陕西省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相应指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1-2010年间,陕西省耕地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土地整治虽在补充耕地面积、提升耕地产能上对维持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但各年份作用大小存在显著差异,需在考虑整治潜力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增速、消费结构变动以及用地结构等因素对指标完成成效的影响。最后,从科学分配指标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达到有效监督管理目的,发挥土地整治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启民  
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而对于云南、贵州等这类山地多平原少,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如何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还需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云贵两省耕地利用的现状特征云南和贵州两省地处云贵高原,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小,而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赋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吴次芳  胡一鸣  施昊坤  王巧若  
研究目的: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耕地土壤质量水平,构建涵盖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特征以及重金属污染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实现土地整治区耕地土壤质量的科学评估。研究方法:最小数据集(MDS)、土壤实验以及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耕地土壤质量水平不是很高(SQ3);(2)土地整治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特征指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效降低重金属污染水平;(3)综合整治和传统耕作下的耕地分别具有最高(SQave=0.53)和最低(SQave=0.41)的土壤质量水平。研究结论:从微生物视角构建耕地土壤质量评价模型,有助于提高耕地资源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为耕地综合效益评估和土地整治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丹  杨犇  
区域交通可达性的改变是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的最直接影响。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皖北地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日常可达性、加权平均时间等指标分析了在有无高铁两种情景下皖北地区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皖北区域内部可达性和区域外部可达性均获得了较大提升,但区外可达性的改善要优于区内可达性;皖北整体可达性空间格局没有因高铁发生大的改变,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的区域交通主干道指向性特征在高铁通车后更为明显;可达性改善的地区分布并不均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惠程度不一,皖北整体以及各城市内部的可达性均衡性程度都在降低,两极分化趋势在加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张继心  于凤荣  孙晓兵  春香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黑龙江省2000-2013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耕地整治率、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数及变异系数,对其土地整治项目及新增耕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项目类型逐渐单一化;2)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整治率为9.06%,耕地整治率和整治项目数量分布均呈现两大平原地区高于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老爷岭地区的态势;3)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时间上呈波动增加态势,在空间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