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60)
- 2023(11233)
- 2022(9431)
- 2021(8418)
- 2020(6821)
- 2019(15294)
- 2018(14554)
- 2017(27672)
- 2016(15211)
- 2015(16446)
- 2014(15915)
- 2013(15801)
- 2012(14756)
- 2011(13225)
- 2010(13340)
- 2009(12140)
- 2008(11849)
- 2007(10404)
- 2006(9321)
- 2005(8209)
- 学科
- 济(53955)
- 经济(53884)
- 管理(46181)
- 业(46109)
- 企(34388)
- 企业(34388)
- 方法(23156)
- 数学(20466)
- 数学方法(20219)
- 农(17654)
- 财(17263)
- 中国(16743)
- 贸(14287)
- 贸易(14277)
- 易(13964)
- 制(13898)
- 业经(13090)
- 学(12092)
- 农业(11721)
- 策(10505)
- 地方(10367)
- 务(10299)
- 财务(10279)
- 财务管理(10260)
- 银(9887)
- 银行(9846)
- 企业财务(9801)
- 行(9436)
- 服务(9341)
- 技术(9178)
- 机构
- 大学(212819)
- 学院(211705)
- 济(87887)
- 经济(85866)
- 管理(82749)
- 研究(75553)
- 理学(71539)
- 理学院(70766)
- 管理学(69591)
- 管理学院(69217)
- 中国(57170)
- 科学(47143)
- 京(44927)
- 农(43522)
- 财(40915)
- 所(38837)
- 业大(35470)
- 研究所(35385)
- 中心(34966)
- 农业(34595)
- 江(32835)
- 财经(31818)
- 经(29073)
- 北京(28135)
- 院(27860)
- 范(26327)
- 经济学(26197)
- 师范(25905)
- 州(25419)
- 省(24931)
- 基金
- 项目(147460)
- 科学(115890)
- 基金(107957)
- 研究(102970)
- 家(97202)
- 国家(96384)
- 科学基金(81583)
- 社会(66405)
- 社会科(62990)
- 社会科学(62973)
- 省(56880)
- 基金项目(56445)
- 自然(54640)
- 自然科(53431)
- 自然科学(53413)
- 自然科学基金(52511)
- 划(48949)
- 教育(46378)
- 资助(43943)
- 编号(40404)
- 重点(33396)
- 成果(32413)
- 部(32269)
- 发(31886)
- 创(30759)
- 科研(28783)
- 创新(28757)
- 课题(28138)
- 计划(28125)
- 国家社会(27768)
共检索到319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姜劲 白闪闪 王云婷 赵伟 刘宇平
近年来,线上医疗的兴起不仅有效解决了线下医疗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且对患者就医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多数聚焦于患者线上或线下就医决策的单一维度,对线上医疗服务质量对患者线下就医决策的影响以及线上与线下医疗服务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研究鲜有涉及。将广东一家三甲医院的线下门诊和住院数据与相对应的线上医疗文本评价数据进行匹配,运用归并数据的面板Tobit模型估计线上和线下医疗服务质量对患者线下就医决策的影响,并探究线上与线下医疗服务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医生的线上和线下医疗服务质量均正向影响患者线下就医决策,线上评价越好、平均住院日越短,患者越倾向于向该医生问诊。线上与线下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相互增强的交互作用,两种信息增强了医生医疗服务质量对于患者就医决策的影响。因此,对于只关注线下医疗服务质量的医生,积极参与线上医疗服务并塑造良好的在线口碑有助于其提高服务质量并减少潜在的医患矛盾。研究结果将线下医疗服务质量对患者线下就医决策的影响延伸到线上,同时考虑医生线上和线下医疗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线下就医决策的影响,丰富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决策的相关研究,为医生和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霞 严蔷薇
如何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吸引患者求医和消费是医疗服务机构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相关研究多停留于思辨分析和理论探讨,文章从心理承诺角度提出了消费者的消费承诺概念,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消费承诺进行因素分析,同时引入医院支持感这一中介变量建构患者消费承诺模型,通过AMOS软件实现此验证性模型的建构与分析。
关键词:
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支持感 患者消费承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宇璇 杜跃平 孙秉珍 王锐
伴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中医生和患者双方匹配的效率已经成为医疗服务领域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针对考虑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医疗服务匹配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给出稳定和满意匹配方案的相关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个性化的需求类型,计算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然后,根据医生提出的期望和患者的实际评价信息,计算医生对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地,构建兼具满意且稳定的目标导向的匹配决策模型,通过运用求解模型的变步长算法,获得相应的最优匹配方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豪 郭群英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单病种、疾病诊断分类、城镇职工医保总额控制等多种医疗结算与支付方式相继出现并应用,对进一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有效防治虚假医疗票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部、卫生部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财政医疗票据管理,积极推进票据电子化改革,建立完善财政票据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医疗收费票据全程监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加强资金管理为目的,率先进行了门诊医疗票据电子化改革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中凯 金国强 李金叶
为评估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对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利用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的门诊、住院患者医疗总费用、次均费用及药品费用等样本数据,分析了该院在2017年8月31日22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患者次均费用及药占比变化情况,进而提出了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雯雯 刘萍 徐伟
目的:探究慢性病门诊待遇对患者就医行为、健康产出以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基于南京市样本地区城乡居民高血压参保患者2019—2021年的就诊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Utest检验,分析慢性病门诊待遇与患者就医行为、健康产出以及医疗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当慢性病患者的年门诊实际报销比处于(42.99%, 64.11%)此区间时,增强门诊保障待遇,方可同时促进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患者健康以及控制医疗费用。结论:适度提高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待遇,可以让慢性病患者有更合理的就医行为和更好的健康产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有效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容瑜 尹爱田 马吉祥
目的:通过2010年的横断面调查,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农村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和就医费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8个县随机抽取了6 216名25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进行家庭健康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了4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量的影响。结果:享受高血压补偿政策和即时报销政策的患者倾向于前往更低层次的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报销比例高导致高血压患者就诊费用升高(P=0.080),而享受高血压补偿政策导致费用下降(P=0.005)。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针对高血压制定相关补偿政策和报销政策,可以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威昊 胡劲松
本文研究由一个传统电商企业和线下实体零售商组成的线上结合线下的供应链系统。由于线下服务努力能同时增加线上和线下的销售量,于是传统电商纷纷开设线下实体店,或者与已有的实体店进行合作。这两种模式分别对应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因此本文构建了线上结合线下的供应链动态模型并研究这两种决策模式下的最优服务和定价决策。结果表明:(1)当线下渠道偏好增加时,无论是集中决策下还是分散决策模式下,企业都应该提高线下价格而降低线上价格以获得最优利润,而在分散决策模式下,传统电商还应该提高其批发价格;(2)成本分担策略能够提高线下实体店对服务的投入,从而提高服务和商誉水平;(3)成本分担策略能使线下零售店和传统电商的利润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帕累托改进;(4)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成本分担-收益分担机制能够实现供应链的协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沈鹏熠 占小军 范秀成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发展,传统服务业正在积极利用线上线下渠道改变服务的生产、传递和消费方式,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服务质量管理变得日益重要。文章基于多渠道交易过程视角,考虑顾客通过混合服务传递系统与服务企业的接触体验,全面定义和测量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服务质量。运用访谈法、内容分析法、预调研和大样本调查分析,在中国情景下开发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服务质量测量量表(OMO-HSQ)。通过因子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和竞争模型比较分析,证明该量表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品质。研究表明,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服务质量包括了实体服务质量、电子服务质量和整合服务质量三个主维度及其十五个次级维度和对应的六十一个测量题项,混合服务质量构成维度对总体混合服务质量的相对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整合服务质量、实体服务质量和电子服务质量,实体服务质量评价得分要依次高于电子服务质量和整合服务质量,企业类型、消费者类型和服务行业类型对混合服务质量有差异化影响。研究为测量混合服务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工具,对混合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管理有重要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坤孟 李胜利 张倩
[目的/意义]医疗团队服务是在线健康社区推出的一种新兴的在线医疗服务形式,研究影响患者选择医疗团队服务的因素,旨在对在线健康社区的发展提出实践建议,促进在线医疗服务的发展。[方法/过程]基于好大夫在线医疗平台上的2 784个真实医生团队数据,构建影响在线医疗用户对团队医疗选择行为的研究模型,采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检验团队声誉、团队规模、团队回复速度、团队登录行为对患者的医疗团队选择行为的影响和团队价格的中介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团队声誉、团队规模、团队回复速度、团队登录行为对患者的选择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团队价格在团队声誉、团队规模与患者的医疗团队选择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在团队回复速度与患者的医疗团队选择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斌 姚俊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创建服务型医疗机构已成为各级各类医院积极参与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患者关系管理策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断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进而使患者对医院忠诚,最终步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良性循环。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廖虎昌 刘凡 卢柯宇 朱婷 罗利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在线评论(online reviews)作为一种重要信息资源被应用到各类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决策中。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政策的提出,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逐步增大。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在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平衡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医患关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挖掘在线医疗评论信息的潜在价值以协助医疗服务管理(如辅助患者就医选择等)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设计/方法】在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在线医疗评论生成行为与患者感知、在线医疗评论的内容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以及医疗服务决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立足中国互联网医疗的实际国情,对基于在线评论的医疗服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展望。【结论/发现】当前在线医疗评论相关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在线医疗评论的评级、主题特征相关性以及评论对患者就医决策行为的影响。现有研究在线评论生成行为以及患者感知行为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还需立足中国国情,对在线医疗评论在互联网医疗决策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锐 李幼平
患者效用最大化下的就医决策模式和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医疗机构质量—数量模型研究结论揭示:通过降低价格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量有限,患者效用最大化表现为对具有更高的质量价格比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深化新医改的路径选择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导向,通过建立激发供方的效率机制,特别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保持患者长期效用的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敏 陈迎春 张研 高红霞 杨佳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鉴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研究成果,以2015—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市属医院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Anylogic平台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实验。结果:提高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21.41%和21.82%;提高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二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35.06%和36.01%;提高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11.61%和14.90%。结论:北京市居民较强的支付能力冲销了医保差异化报销的影响,差异化报销在需求弹性小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作用有限。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会影响居民个人自付水平,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和居民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是重点。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胡蓉 陈惠芳 徐卫国
移动通信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促使移动医疗成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三甲医院大力推广移动医疗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系统的有效使用、提高患者就诊的感知价值进而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创新成为行业和学界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患者的层面分析移动医疗中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1)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探讨移动医疗中医患之间的知识共享为医疗服务带来的价值创新,比较移动医疗与传统医疗服务中医患互动的变化;(2)提出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的积极影响以及知识共享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的研究模型;(3)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人员在三甲医院的内科、外科和儿科挑选使用移动医疗技术的患者进行访谈,收集线上和线下不同科室420份患者的有效数据,运用Spss和Amos验证患者感知价值的结构维度以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医患互动对患者感知价值有积极作用,知识共享在医患互动与患者感知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并将模型解释度提高到0.683。传统医疗注重医生与患者的临床知识转移,移动医疗不仅实现了临床知识的充分转移,还实现了患者知识的采集,形成了医生知识和患者知识的聚集效应,以及所有知识在网络中的共享机制,这些知识的共享为患者就医带来效率价值、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移动医疗中患者感知价值形成机制的范式研究,以及医患互动和医患知识共享行为等领域的研究,为医院如何设计移动医疗应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