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47)
- 2023(17723)
- 2022(14366)
- 2021(13161)
- 2020(10934)
- 2019(24906)
- 2018(24513)
- 2017(47405)
- 2016(25230)
- 2015(28330)
- 2014(28072)
- 2013(27605)
- 2012(25367)
- 2011(22564)
- 2010(22795)
- 2009(21083)
- 2008(20734)
- 2007(18311)
- 2006(16069)
- 2005(14674)
- 学科
- 济(120285)
- 经济(120166)
- 业(97144)
- 企(86255)
- 企业(86255)
- 管理(85203)
- 方法(52078)
- 数学(42507)
- 数学方法(42094)
- 业经(34907)
- 农(34175)
- 财(34041)
- 中国(32603)
- 地方(26314)
- 农业(24347)
- 务(24130)
- 财务(24076)
- 财务管理(24039)
- 企业财务(22855)
- 制(21596)
- 贸(21401)
- 贸易(21386)
- 技术(21385)
- 易(20744)
- 和(19477)
- 理论(19242)
- 融(18447)
- 金融(18446)
- 策(17970)
- 银(17688)
- 机构
- 学院(360861)
- 大学(355114)
- 济(157456)
- 经济(154665)
- 管理(146331)
- 理学(125680)
- 理学院(124479)
- 管理学(122672)
- 管理学院(121984)
- 研究(115066)
- 中国(91600)
- 京(73950)
- 财(73532)
- 科学(64766)
- 财经(58197)
- 所(55403)
- 江(54721)
- 农(54212)
- 中心(53856)
- 经(52970)
- 研究所(49511)
- 经济学(48217)
- 业大(48032)
- 北京(46436)
- 范(44851)
- 师范(44449)
- 州(43707)
- 经济学院(43605)
- 财经大学(43010)
- 农业(41917)
- 基金
- 项目(235136)
- 科学(189164)
- 研究(177013)
- 基金(172966)
- 家(147511)
- 国家(146150)
- 科学基金(129151)
- 社会(116461)
- 社会科(110637)
- 社会科学(110612)
- 省(92324)
- 基金项目(90799)
- 教育(81844)
- 自然(80998)
- 自然科(79200)
- 自然科学(79187)
- 自然科学基金(77820)
- 划(76295)
- 编号(71462)
- 资助(70326)
- 成果(56774)
- 发(54394)
- 部(52817)
- 重点(52348)
- 创(51677)
- 课题(49069)
- 国家社会(48603)
- 创新(47552)
- 教育部(46534)
- 人文(46037)
- 期刊
- 济(177476)
- 经济(177476)
- 研究(107134)
- 中国(70410)
- 管理(59855)
- 财(59844)
- 农(50247)
- 科学(46431)
- 学报(45279)
- 融(37233)
- 金融(37233)
- 教育(37188)
- 大学(36937)
- 技术(35402)
- 学学(34866)
- 农业(34692)
- 业经(31197)
- 财经(29437)
- 经济研究(28081)
- 经(25332)
- 问题(23642)
- 业(20815)
- 技术经济(20180)
- 贸(19677)
- 国际(18095)
- 商业(18094)
- 世界(17994)
- 统计(17533)
- 现代(17336)
- 财会(16697)
共检索到54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叶茂升 张家蕾 廖赫然
本研究以2018—2022年纺织类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非线性视角与资源有限性理论,运用门槛模型探讨了在不同国际化程度下,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当国际化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存在两个门槛值,最优区间为DI≤0.389;(2)研发投入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同样呈现倒U型,最优区间为DI≤0.383;(3)在135个样本企业中,有29.63%的企业国际化程度高于第一门槛值0.389,但未处于最优区间;(4)企业成长性和人力投入回报率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纺织类企业的研发投入整体偏低,引导纺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仍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路径。本文对我国纺织企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研发投入 企业价值 门槛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双兰 孙慧
采用2006—2017年"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边际效应;并进一步讨论政府补贴对这种边际效应的"杠杆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国际化绩效,且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仍具有稳健性;(2)政府补贴并未与研发投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相反,还会削弱研发投入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作用突出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中部企业以及风险承担水平更高的企业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志勇 王则仁 马永红
以2012-2018年有国外销售收入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存在单一门槛值;各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滞后1期与滞后2期研发投入的双重门槛值几近相同;控制变量中企业年龄、人力投入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研究结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引领我国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际化程度 企业价值 研发投入 门槛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思显 林爱梅
本文基于政治关联的视角,以中小板中国家火炬计划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研究了政治关联、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政治关联类型分为政府官员类和代表委员类两种,研究发现,不同的政治关联类型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不同。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通过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负向作用于企业价值,代表委员类政治关联对研发投入影响企业价值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研发创新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慧 徐悦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对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战略性新兴企业数据为样本,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企业融资效率值,实证检验了融资效率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以及加入ESG表现后的作用效应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融资效率的提升能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ESG表现能强化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间的正向作用;融资效率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ESG表现的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ESG表现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融资效率的提升能通过减少真实盈余管理、缓解非效率投资问题推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瀚禹 吴振磊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是目前我国较为典型的政府干预企业创新行为的政策文件,政府筛选出特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倾斜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然而简约的认定条件同样存在企业为获取“政策租”而诱发研发操纵和策略性创新行为导致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下降的可能。本文采集2008—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应用模糊断点回归策略,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展开评估。研究发现,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3%的阀值处存在明显断点。全样本层面的估计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数量和质量,但进一步基于最优窗宽的检验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度安排会诱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伪高新技术企业”旨在攫取政策租,会将研发支出占比策略性地保持在政策达标线上。研发操纵区间的“高新技术企业”会缩减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数量。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政策效果,并识别出完善制度设计的“靶向”区域,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后续旨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翔宇 刘光强 段华友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研发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的上升显著提升了数字技术运用,也催生了数据应用场景生成。这一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对数字技术运用和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转型机制方面,持续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研发活动通过数字技术运用为中介,实现了对数据应用场景生成的促进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41.31%。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胜刚 谢晋元 成程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业务模式之一,为传统国际商务流程带来了深刻变革。本文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方法,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发布的388.9万份公告,对上市公司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情况进行了精确筛选,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上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国际化水平;第二,优化供应链结构、缓解融资约束、推动数字化转型是跨境电商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在精确识别开展相关业务企业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跨境电商试验区政策能够通过强化融资优化与数字赋能效应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对企业国际化的促进效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企业内部的战略选择和外部的政策支持两个角度,为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支持政策,促进企业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全面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代彬 杨柏 彭程
异质的股东资源可能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了不同角色,而内部权力配置对股东资源与企业战略的耦合具有重要影响。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作为国际化战略的测度,通过整合"资源基础理论"与"代理理论",本文研究了股东资源以及CEO权力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国有股东相比于民营股东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上趋于保守,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外资股东对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CEO权力能够对上述关系产生如下调节效应:一方面,CEO权力的增强可能降低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强权CEO的存在也可能有助于提升国有股东的国际化意愿,并进一步强化外资股东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积极态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植
政府研发资助不仅是为了激励企业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创新产出。利用北京市工业企业的科技数据,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对政府研发资助效果的门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资助强度、技术水平、企业规模和产权结构四个因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第一,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其激励效果敏感于资助强度和产权结构;第二,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较弱,门槛效应普遍不够显著,且激励效果仅敏感于技术水平;第三,研发资本存量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变量,但并不是决定创新产出的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志勇 刘艳娜
选择2009—2018年在中国上市的国际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新投入、国际化程度对国际化企业价值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期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存在内生性,采用工具变量法回归,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创新投入对国际化企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其中滞后一期的作用不显著,滞后两期显著提升国际化企业价值;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企业价值呈显著"U"型关系;以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进行分组,验证了各滞后期创新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存在着非线性促进作用,且具有显著差异,在制造业中各滞后期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影响均存在两个拐点,在非制造业中,滞后一期创新投入存在单门槛值,滞后两期存在双门槛值。
关键词:
创新投入 国际化程度 企业价值 门槛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庆 李烨
从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视角出发,探讨组织属性、公司治理和经营模式对创新主体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以及TOBIT回归模型做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机构企业化改制有以下益处:(1)有利于通过公司制经营丰富市场参与主体、激发产业创新活力;(2)有益于通过股份式管理推动跨界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动能;(3)有助于通过专业化外包集中发展核心业务、释放创新资源潜力。上述研究结论不仅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还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研发投入强度 创业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顾群 贾德芝 岳增艳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金融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多;相比于国有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民营产权、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金融化更加有助于其研发投入;金融化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研究阶段支出有促进作用,而对开发阶段支出有挤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研发补贴类别的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关系研究——基于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资本错配、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际原油市场与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经验证据
研发投入、纯技术效率与企业价值研究——来自中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研究——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异质性、市场竞争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联系、债务融资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现金持有与研发投入持续性的影响——基于集团下科技企业样本的经验证据
国际化程度、技术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