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5)
2023(8784)
2022(7200)
2021(6672)
2020(5284)
2019(11458)
2018(11192)
2017(20342)
2016(10765)
2015(11939)
2014(11288)
2013(10971)
2012(9885)
2011(8732)
2010(8799)
2009(7922)
2008(7576)
2007(7008)
2006(6131)
2005(5204)
作者
(29306)
(24519)
(24283)
(23068)
(15463)
(11666)
(10954)
(9564)
(9133)
(8697)
(8280)
(8209)
(7704)
(7615)
(7470)
(7310)
(7248)
(7179)
(7090)
(7024)
(6091)
(5930)
(5838)
(5562)
(5533)
(5507)
(5370)
(5359)
(4927)
(4913)
学科
(45356)
经济(45336)
(38533)
管理(36273)
(33766)
企业(33766)
技术(20421)
方法(16562)
业经(14072)
数学(13381)
数学方法(13186)
(13177)
技术管理(13171)
中国(12569)
地方(11467)
产业(11439)
农业(9379)
理论(8526)
(8364)
(7725)
(7239)
(6862)
(6831)
环境(6801)
(6777)
贸易(6771)
(6541)
地方经济(6451)
(6289)
银行(6274)
机构
学院(149393)
大学(143701)
(62234)
管理(61855)
经济(61020)
理学(53426)
理学院(52932)
管理学(52210)
管理学院(51921)
研究(47771)
中国(34602)
(29790)
科学(28720)
(25110)
(23596)
(22634)
中心(22175)
业大(20878)
(20840)
研究所(20579)
财经(19939)
技术(19593)
(19323)
师范(19147)
北京(18654)
(18555)
(18168)
(18017)
经济学(17961)
经济管理(16774)
基金
项目(104430)
科学(83955)
研究(81614)
基金(72300)
(62054)
国家(61490)
科学基金(54020)
社会(52316)
社会科(49854)
社会科学(49841)
(45688)
基金项目(38581)
教育(37276)
(36268)
编号(33114)
自然(32028)
自然科(31328)
自然科学(31323)
自然科学基金(30783)
(29031)
资助(26821)
创新(26038)
(25311)
成果(25158)
课题(24428)
重点(23968)
(21887)
国家社会(21398)
(20983)
发展(20893)
期刊
(69930)
经济(69930)
研究(41698)
中国(35075)
管理(25834)
教育(22639)
科学(19719)
(19435)
技术(19176)
(19030)
学报(18016)
大学(14518)
农业(14046)
学学(13594)
业经(13574)
科技(12117)
经济研究(11120)
技术经济(10846)
(10447)
金融(10447)
财经(9303)
(8563)
论坛(8563)
问题(8452)
(8423)
(8391)
(8347)
职业(8165)
商业(7590)
现代(7178)
共检索到22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姜霄  
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现已成为制约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6大要素16个具体因素的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升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旨在为纺织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国产化"的政策偏好和企业对低层次模仿战略的逆向选择,导致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的能力仅停留在适应性水平上,产品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机械零部件方面,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关键零部件无力同步开发。提升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在于构建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治兰  
1.制定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逐步提高政府驾驭创新驱动的水平与能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性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弱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追赶阶段,无法单独承担自主创新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制定这些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动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技术部署和政策。比如,整合研究所、大学、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建产学研联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岩松  卢福强  
在分析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层次结构以及量化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随机层次分析法(SAHP)来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随机层次分析法中,将专家咨询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描述为随机变量,得到随机判断矩阵。进而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确定随机判断矩阵中元素的估计值。针对3家纺织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随机层次分析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分析影响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洪庆  侯毅  
首先从行业层面构建了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改进的熵值法实证研究了18个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同时发现,创新投入能力较强的航天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和生物药品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弱,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的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其创新产出能力都较强。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芳  夏湾  
探究技术创新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技术创新影响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利用2002—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并使用AMOS软件,对技术创新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路径进行检验,并计算各具体路径的效应值。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市场需求结构提升路径的作用最为显著,规模实力提升路径的作用次之,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的作用最小,竞争结构提升路径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鹏  李健  张亮  
本文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及合理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于扬  卢载贵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2011-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提升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从加强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健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光亚  李明哲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已愈来愈重要。风电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更为关键。而专利是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为此,有必要从专利信息的视角,研究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为提高我国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风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本文在对风电产业相关专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并从这一视角得出提升我国风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5点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娟  陈国宏  陈国龙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丽艳  苗成林  
更新整合的目的在于将分散的能力凝聚成核心能力。文章围绕该问题,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排序。通过考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和障碍因素,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技术创新能力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采用熵权TOPSIS法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更新整合策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不仅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赋权的主观性影响,解决了样本数量要求过高和评价指标数据分布条件的限制,而且能够筛选出恰当的更新整合对象,使更新整合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春艳  马强  
一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了该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还影响着该国未来产业政策的取向。文章在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了总体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文霞  王永贵  
本文基于新兴市场技术后发国追赶情境的视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端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代表性赶超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赶超路径找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战略、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互相演化的观点,由此得出后发追赶情境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路径的形成过程是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的过程,技术赶超战略与赶超路径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存在多种选择,没有统一的最优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