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2)
- 2023(9982)
- 2022(8221)
- 2021(7367)
- 2020(5826)
- 2019(13046)
- 2018(12587)
- 2017(23310)
- 2016(12781)
- 2015(13785)
- 2014(13507)
- 2013(13336)
- 2012(12659)
- 2011(11706)
- 2010(11577)
- 2009(10583)
- 2008(10332)
- 2007(9081)
- 2006(8134)
- 2005(7473)
- 学科
- 济(57245)
- 经济(57188)
- 业(33788)
- 管理(32710)
- 企(24102)
- 企业(24102)
- 中国(18926)
- 地方(18879)
- 方法(18402)
- 农(18049)
- 数学(16072)
- 数学方法(15956)
- 业经(13999)
- 农业(12799)
- 贸(11980)
- 贸易(11970)
- 学(11812)
- 易(11562)
- 财(11375)
- 地方经济(10595)
- 发(10354)
- 环境(10224)
- 融(10053)
- 金融(10052)
- 银(10045)
- 银行(9991)
- 技术(9742)
- 行(9710)
- 制(9450)
- 产业(8020)
- 机构
- 学院(184276)
- 大学(181675)
- 济(75834)
- 经济(74422)
- 研究(72136)
- 管理(65969)
- 理学(56634)
- 理学院(55888)
- 管理学(54885)
- 管理学院(54566)
- 中国(52853)
- 科学(47283)
- 农(45017)
- 京(39874)
- 所(39103)
- 农业(35956)
- 研究所(35904)
- 业大(34665)
- 财(32326)
- 中心(31664)
- 江(28774)
- 院(25834)
- 省(25454)
- 财经(25356)
- 北京(25108)
- 范(24386)
- 师范(23968)
- 科学院(23349)
- 农业大学(23090)
- 经(23082)
- 基金
- 项目(127518)
- 科学(98685)
- 基金(90937)
- 研究(86064)
- 家(83477)
- 国家(82748)
- 科学基金(68469)
- 社会(55347)
- 社会科(52540)
- 社会科学(52528)
- 省(51967)
- 基金项目(48559)
- 自然(45587)
- 自然科(44537)
- 自然科学(44523)
- 划(43986)
- 自然科学基金(43737)
- 教育(37737)
- 资助(35945)
- 发(33940)
- 编号(32608)
- 重点(29542)
- 创(27153)
- 部(26446)
- 计划(26266)
- 发展(26035)
- 展(25606)
- 创新(25490)
- 成果(24972)
- 科研(24735)
共检索到282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贺智涛 辛明金
做了由纸膜覆盖和不覆盖与 3种灌溉方法组成的 6个处理 3次重复的盆栽试验。研制了一套土壤含水量检测系统 ,标定试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精度较高。利用该系统对各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在 3种不同灌溉方法条件下 ,纸膜覆盖处理与不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差异以及水稻全生育期用水量等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纸膜覆盖对减少水田棵间蒸发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纸膜覆盖 土壤含水量 蒸发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发龙 柴强 殷文
在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前茬小麦25cm高茬收割免耕(T0S1)、25cm高等量秸秆覆盖免耕(T0S2)、25cm高等量秸秆翻压(TS3)和低茬收割翻耕(TS0)对后茬小麦、玉米的单作和间作群体耗水量和棵间蒸发的影响,以期为通过优化小麦间作玉米的秸秆管理、提高水分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降低作物群体的总棵间蒸发量,与未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小麦间作玉米的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7%~8.9%,单作小麦棵间总蒸发量降低了4.8%~11.2%。间作群体的棵间蒸发主要发生在小麦收获前,约占总蒸发量的70%,秸秆覆盖处理在小麦收获前使棵间蒸发降低了5.2%~10.8%。间作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立晶 高焕文 李洪文 金双义
为分析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日棵间蒸发量的因素,在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对影响蒸发的各因素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对10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各参数与日棵间蒸发量的拟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耕作模式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7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含水率具有较好的三次函数关系,3种耕作模式下日棵间蒸发量与地表温度具有三次函数关系。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日棵间蒸发量可近似用叶面积指数、地表覆盖率或者地表含水量计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利鹏 黄冠华 刘海军 王相平 王明强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蒸发桶称重法,对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4种地面覆盖材料在50%覆盖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性能及保墒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透水或不透水覆盖材料均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其中蒸发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地膜,其次为渗水膜,塑料泡膜作用最小;在为期5个月的试验期间,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蒸发量分别为23.04,10.89,10.03和5.68mm。试验还发现,覆盖材料对土壤蒸发的抑制能力与土壤干旱过程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持续干旱阶段土壤蒸发速率随蒸发历时延长而减小;高含水率干湿交替及持续干旱阶段则相反。局部覆盖能显著提高覆盖区与相邻非覆盖区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任国玉 郭军
采用600余个台站资料,对全国及主要流域蒸发皿记录的蒸发量及相关气候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1956—2000年期间,我国水面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东部、南部和西北地区下降更多。我国长江、海河、淮河、珠江以及西北诸河流域的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均明显减少,海河和淮河流域减少尤为显著,黄河和辽河流域减少也较明显,但松花江和西南诸河流域未见明显变化。长江、淮河流域夏季减少速率最大,珠江、辽河以春季减少为主,海河、西北诸河流域春、夏两季都显著减少,黄河、东南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四季均有轻度减少,松花江流域四季变化趋势都不明显。全国多数地区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和温度日较差同水面蒸发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与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旭坤 刘宝龙 高大鹏 刘月月 关政闻 张兴方 郭丽颖 邵玺文 耿艳秋
为探究地膜覆盖与肥料种类对寒地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形成产生的效应,以‘吉农大738’和‘吉粳525’为试材,在每个品种下均设置2种栽培模式:地膜覆盖(M)和露地(NM);2种肥料处理:有机肥(F_0)和化肥(F_1),于2020年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进行大田试验,测定水稻的产量、收获指数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有机肥条件下,2个品种覆膜处理较露地处理增产1.39%~7.40%;化肥条件下增产2.98%~3.30%。在露地条件下,化肥处理较有机肥处理增产23.19%~26.44%;在覆膜条件下,增产21.62%~25.13%。2)地膜覆盖和化肥的施用均提高了拔节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地膜覆盖处理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处理提高2.45%~8.17%;有机肥处理的收获指数较化肥处理提高3.06%~6.66%。3)地膜覆盖处理的糙米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较露地处理分别提高1.07%~2.84%、1.11%~1.74%和9.34%~20.81%,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地膜覆盖处理的热浆黏度和消减值较露地处理分别降低0.20%~5.62%和2.27%~12.54%,改善了RVA谱特征值。有机肥处理的蛋白质含量、食味值、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化肥处理分别提高9.34%~26.38%、1.27%~4.70%、1.73%~14.74%和1.96%~32.02%,改善了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有机肥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化肥处理分别降低5.85%~58.94%和7.04%~71.65%,改善了外观品质。综上,地膜覆盖(M)配合施用化肥(F1)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其他处理增产2.98%~30.62%,且糙米率和精米率最高;地膜覆盖(M)配合施有机肥(F0)处理的食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值较其他处理改善效果最佳。
关键词:
地膜覆盖 肥料 寒地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鸿 樊红柱
本文研究了川西平原雨养条件下地膜覆盖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增加水稻的穗长、一次枝梗数、单穴穗数、穗着粒数和穗实粒数,但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在雨养条件下,所有覆膜处理的水稻产量和单茎干物重均比对照高,覆膜处理对经济系数影响较小;除移栽密度较低的半覆膜处理6外,所有覆膜处理的综合经济效益均比对照高。
关键词:
川西平原 水稻 地膜覆盖 产量 经济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艳君 姜彤 许崇育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对长江流域近40年来20cm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长江流域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在全流域和不同区域内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中下游地区(99%的置信度)比上游地区(95%的置信度)下降趋势显著,夏季(99%的置信度)比其它季节下降趋势显著。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太阳净辐射和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气温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但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微弱下降,降水微弱增加,但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因此,长江流域年平均太阳净辐射和风速的显著下降是年平均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军 胡军 刘依兰 鲍建华 拉巴
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下称"雅江")中游1981~2005年14个气象站年、季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5年西藏雅江中游年蒸发皿蒸发量在流域绝大部分站点均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109.92mm,以夏季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0.52℃/10a)明显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温速率(0.23℃/10 a)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少(-0.29℃/10 a)。因此,雅江中游年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的显著下降,以及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勤各 冯浩 杜健
采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冬小麦农田的棵间蒸发量,分析了秸秆粉碎还田与化肥配施和常规施肥两种措施下不同品种冬小麦生育期棵间蒸发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秸秆粉碎还田与化肥配施对棵间蒸发有一定的影响,在各个生育期差异程度有所不同;两种肥料措施的逐日棵间蒸发量规律基本一致;秸秆粉碎还田与化肥配施对棵间蒸发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蒸发率在8.02%~11.60%之间,可以使12 mm左右的土壤水分由无效耗水转化为作物蒸腾水;不同品种间的棵间蒸发量差异很小。
关键词:
肥料 秸秆 冬小麦 棵间蒸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桂敏 褚凤英 陶洋 郑丽丽
为了确定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大豆田间管理的最优水肥用量,采用分根交替灌溉技术,通过不同的水肥配合比,利用微型蒸发器,研究水肥耦合对大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棵间蒸发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棵间蒸发占总耗水量的35.99%~38.21%,不同处理间棵间土壤蒸发量为:W2N0>W1N0>W2N1>W2N2>W1N1,说明适量追施氮肥能够有效地抑制棵间土壤蒸发;不同水肥处理对大豆生育期棵间蒸发有一定的影响,最大相差达11.58mm;而对叶面蒸腾的影响较大,最大相差达18.17mm;不同处理下的蒸发强度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与表层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二者决定系数均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健 张奇 许崇育 翟建青 靳晓莉
流域的实际蒸发是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鄱阳湖流域的实际蒸发对该流域水资源研究有重要意义。选取应用范围较广的互补相关蒸发模型,估算鄱阳湖流域9个气象站1955~2001年实际蒸发量,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该时段流域实际蒸发的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蒸发年内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份;季节变化上,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高于秋季。选用Db3小波函数分析9站蒸发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流域蒸发量在计算时段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1998年左右转折,之后下降速度变缓。与流域同期降水量、潜在蒸发量以及太阳辐射、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认为,实际蒸发量下降的主要是由太阳净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艳松 李晓燕 戴兴武 李圣元 钟权
研究了稻草不同覆盖量以及地膜覆盖对烟株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均能有效的促进烟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烤烟的经济性状;稻草覆盖栽培对烟株生长的促进作用虽不及地膜覆盖处理明显,但对提高烟叶均价及品质方面效果显著;在稻草覆盖量3000~7500 kg.hm-2范围内,其产量、品质和产值与其用量呈正相关。
关键词:
烤烟 稻草覆盖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秋芳 熊诗路 李震 宋淑然 陈梓蔚 王元
将柑橘幼苗作为试验对象,利用传感器采集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以基质相对湿度、温度和EC值作为环境因子,采用称重法实时采集作物的质量变化量作为作物的蒸发量;以环境因子为模型输入,作物蒸发量为模型输出,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优化后的最优模型结构以及训练参数包括LSTM模型的隐藏层1层,隐藏层节点数为120,迭代样本数为128,训练迭代次数为175,网络的激活函数选择tanh函数,学习率为0.001,时间步长为72。LSTM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993 9、0.015 5 g、0.011 3 g;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蒸发值更接近真实蒸发值,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范围波动最小,RMSE、MAE最小,R~2最大,说明这3种模型中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