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9)
2023(4271)
2022(2586)
2021(1865)
2020(1177)
2019(2253)
2018(2196)
2017(3816)
2016(2110)
2015(2419)
2014(2347)
2013(2178)
2012(2094)
2011(1889)
2010(1900)
2009(1621)
2008(1619)
2007(1668)
2006(1422)
2005(1234)
作者
(6934)
(5648)
(5614)
(5227)
(3417)
(2626)
(2615)
(2217)
(2163)
(1947)
(1842)
(1837)
(1724)
(1665)
(1650)
(1622)
(1619)
(1599)
(1599)
(1588)
(1387)
(1345)
(1308)
(1282)
(1249)
(1222)
(1209)
(1204)
(1187)
(1137)
学科
(11575)
经济(11569)
业经(8441)
信息(7693)
产业(7559)
总论(7443)
信息产业(7401)
管理(7232)
(5758)
(5035)
企业(5035)
中国(3738)
图书(2880)
(2551)
书馆(2539)
图书馆(2539)
(2481)
银行(2481)
(2429)
(2310)
金融(2309)
(2124)
理论(2024)
教学(2018)
工作(1989)
方法(1803)
电子(1796)
农业(1783)
(1701)
(1696)
机构
学院(33100)
大学(32596)
管理(12782)
(11037)
理学(10839)
经济(10724)
理学院(10700)
管理学(10497)
管理学院(10418)
研究(9646)
中国(7290)
(6716)
科学(5887)
(5659)
(5402)
师范(5358)
(5145)
图书(5005)
中心(4921)
书馆(4900)
图书馆(4899)
技术(4664)
(4659)
财经(4313)
业大(4267)
师范大学(4193)
(4154)
(4039)
北京(3978)
(3843)
基金
项目(24223)
研究(20030)
科学(19019)
基金(16270)
(13809)
国家(13656)
社会(13024)
社会科(12401)
社会科学(12395)
科学基金(12094)
(10223)
编号(9832)
教育(8624)
成果(8396)
(8011)
基金项目(7933)
项目编号(6706)
课题(5985)
国家社会(5975)
(5965)
自然(5755)
自然科(5620)
自然科学(5619)
自然科学基金(5498)
(5406)
(5297)
资助(5261)
(5137)
重点(5120)
研究成果(5117)
期刊
(11289)
经济(11289)
研究(8225)
图书(7747)
中国(7704)
教育(6122)
书馆(5894)
图书馆(5894)
学报(4892)
(4658)
管理(4070)
大学(3628)
(3611)
科学(3414)
技术(3383)
情报(3187)
学学(2997)
业经(2554)
(2518)
金融(2518)
(2496)
论坛(2496)
农业(2443)
职业(2119)
经济研究(2041)
(1863)
理论(1852)
实践(1795)
(1795)
财经(1778)
共检索到50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唐婷  史滋福  尹霖  谢云天  
文章探讨不同媒介条件下阅读效果差异的产生原因,以认知地图理论为指导,寻求提升数字阅读效果的途径。通过实验研究方法,选取110名大学生读者,设计纸本书阅读及其等效电子书阅读、弱化背景信息线索的Word数字阅读,对比3种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效果和性别差异。研究发现,纸本书组和等效电子书组的阅读理解成绩、沉浸感得分均显著高于Word组,疲劳感均低于Word组;男女生在3种阅读条件下表现无显著差异。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并非使用何种媒介,而是文本呈现形式能否促进认知地图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礼志   洪星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袁曦临  王骏  刘禄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图2。表3。参考文献12。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袁曦临  
阅读是一个对于文字和语言的信息加工与反馈活动。阅读脑即指"阅读中的大脑"。在网络数字阅读过程中伴随阅读行为的持续改变,脑的神经结构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重塑,产生新的神经联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数字阅读过程中大量的网络检索、屏幕阅读和快速浏览等阅读行为,会导致阅读加工模式发生一定改变,产生碎片化知识加工和非线性协同思维模式。进而,对于认知产生影响,其主要表现可归纳为:(1)网络数字阅读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负荷;(2)发展出一种快速浏览、降低记忆量和记忆强度的"浅阅读"形态,以降低认知成本;(3)对读者的元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数字阅读行为正在改变"阅读脑",导致读者逐渐从书本知识的耕耘者向网络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如何界定数字阅读时代的一些数据和事实,从多个维度论述了数字阅读对纸本阅读的颠覆,分析了数字阅读具有前沿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探讨了数字阅读的伦理和道德及其显性与潜在功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文婷  王军  
[目的 /意义]电子绘本种类繁多,交互丰富,对学龄前儿童吸引力强。相比阅读传统纸质绘本,学龄前儿童在阅读电子绘本时与父母的交流少。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解释以下两个研究问题:其一,当把交互功能降到最低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交流是否会增多;其二,在阅读传统纸质绘本时亲子交流的内容和行为。[方法 /过程]研究针对5-6岁的学龄前儿童以及其家长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和录音两种方法收集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去除大部分交互功能之后,在阅读电子绘本时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交流仍然很少。在阅读纸质绘本的过程中,儿童会通过提问和强化故事内容的方式来表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贵  
论述“阅读”、“阅读习惯”等理论研究的缺失。分析当前社会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提出阅读研究要注重实际,国家应将阅读作为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加强图书馆读者工作,完善阅读环境,在社会开展阅读活动,养成阅读习惯与提高阅读修养,着重“从娃娃抓起”等有关营造阅读社会的十个问题。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扬  赖纪瑶  王冰璐  刘姝雯  
人们的阅读习惯在信息时代发生了深刻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微阅读应运而生。不同于浅阅读,微阅读强调知识的快速获取,而纸本微阅读仍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文章借鉴法国公共场合"短故事分发机"的运营模式,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纸本微阅读新模式——云资源微阅读,为用户在碎片化时间阅读提供便利优质的纸质文本,构建了纸本阅读新模式,为解决当下阅读浅表化问题、更好地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提供有益的探索。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龙丽  刘青  屈会芳  
分析网络技术对纸本阅读现状的影响,从国家、社会和阅读模式三个层面探讨纸本阅读实现自身变革的策略和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对纸本阅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钰  王娟  陈憬  李永锋  
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追踪记录的方法,考察了不同信息载体对文本阅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文本理解效果无显著差异;不同信息载体间加工的差异会受到文本类型的影响:与电子阅读器和纸质媒介相比,在平板电脑上阅读说明文的注视时间显著长;与笔记本电脑和纸质媒介相比,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小说的注视时间显著长。总的来说,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会受到设备类型和文本类型的共同影响,但两者在阅读效果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数字阅读可以在教育领域进行推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金嘉毓  陈冬梅  
文章通过对电子超文本与普通纸质文本差异的分析,探讨了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各自的功能定位,由此对网络时代用户进行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作出分析结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随着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当今已进入数字化阅读的新时代,阅读资源随着漫长的进化过程进入数字化的转型。阅读资源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纸质图书,为了方便存储,通过影印技术将纸质图书数字化存储,再到后来的数字文本的普及,如今的阅读资源几乎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变革,几乎所有发布的阅读物都有数字化技术的参与。随着阅读资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也随之进行着数字化的演变,阅读资源的数字化如果是信息发展的根本,那么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人类接收信息方式的革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江树青  
随着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建立在互联网、电信网基础上的电脑阅读、手机阅读、电纸书阅读的"三合一",已经宣告"数字阅读时代"已全面到来[1]。那么,在这个数字阅读时代,云计算又将给数字阅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蔡金燕  
社会化阅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全新阅读模式,它强调阅读基于社交的分享体验属性,如分享、评论、传播,注重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并倡导用户共同生成内容。社会化阅读社区给数字图书馆阅读社区建设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形成读者规模、增加用户黏度;强调碎片化阅读;增强知识的分享;学科馆员应成为数字化图书馆阅读社区的联络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