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045)
- 2022(1860)
- 2021(1924)
- 2020(1815)
- 2019(4143)
- 2018(3998)
- 2017(7739)
- 2016(4683)
- 2015(5400)
- 2014(5751)
- 2013(5791)
- 2012(5457)
- 2011(4782)
- 2010(5264)
- 2009(5259)
- 2008(6138)
- 2007(5698)
- 2006(5192)
- 2005(5098)
- 2004(4686)
- 学科
- 管理(17718)
- 业(16490)
- 济(15906)
- 经济(15872)
- 企(15098)
- 企业(15098)
- 财(10674)
- 务(8288)
- 财务(8268)
- 财务管理(8248)
- 企业财务(7667)
- 学(6046)
- 制(5904)
- 中国(5316)
- 方法(5227)
- 农(4976)
- 理论(4869)
- 银(4379)
- 银行(4374)
- 业经(4258)
- 会计(3923)
- 教育(3821)
- 行(3804)
- 税(3798)
- 体(3718)
- 法(3462)
- 税收(3393)
- 收(3359)
- 融(3295)
- 金融(3294)
- 机构
- 学院(73511)
- 大学(73029)
- 济(25272)
- 经济(24459)
- 管理(23588)
- 研究(22996)
- 中国(20654)
- 财(20515)
- 理学(18323)
- 理学院(18098)
- 管理学(17717)
- 管理学院(17583)
- 京(16105)
- 科学(14088)
- 江(14085)
- 财经(14069)
- 所(13743)
- 经(12164)
- 州(11477)
- 研究所(11052)
- 北京(10861)
- 范(10848)
- 师范(10778)
- 中心(10743)
- 农(10544)
- 会计(10142)
- 省(9788)
- 财经大学(9639)
- 系(9414)
- 师范大学(8292)
共检索到133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永义
自2007年以来,商誉一直是相关职能或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重点监管内容之一。实务中对或有对价后续变动与商誉后续计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清晰明了,企业合并中职工薪酬与商誉之间的确认边界需要厘清,商誉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过程中的逻辑循环关系需要领会,被购买方原有商誉、境外经营中形成的商誉等特殊情况处理规则需要知晓。文章结合中国证监会近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对与商誉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深度剖析,期望能够对业界同行有所帮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永义
自2007年以来,商誉一直是相关职能或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重点监管内容之一。实务中对或有对价后续变动与商誉后续计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清晰明了,企业合并中职工薪酬与商誉之间的确认边界需要厘清,商誉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过程中的逻辑循环关系需要领会,被购买方原有商誉、境外经营中形成的商誉等特殊情况处理规则需要知晓。文章结合中国证监会近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对与商誉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深度剖析,期望能够对业界同行有所帮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金叶
企业并购经常存在商誉,并在初始确认时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会计处理则引起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摊销的广泛争论。商业并购行为所涉及经济内容不仅仅包含并购商誉价值,而且包含非商誉价值。并购商誉会计确认与商誉会计确认一样,应该进入利润表而不是资产负债表。非商誉价值不是商誉,更不能够进入资产负债表。企业并购行为所形成的支付差额应该采用立即注销法。
关键词:
商誉 资产负债表 复式记账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欣然
文章通过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商誉的解读以及对国内外合并商誉会计处理的对比,阐述了对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减值测试会计处理的理解和认识;分析了合并商誉与国际普遍做法的趋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对我国的商誉确认中负商誉计入当期损益的做法及减值测试中存在实务操作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合并商誉 初始确认 减值测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商誉是企业之间不得不触及到的问题。商誉 ,有其独自的经济特点 ;有正负、自创及外购商誉之分。科学而全面地确认企业的商誉是其计量的基础 ,而准确的计量则是作为相关会计处理的必要条件。对于作当无形资产的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有三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处理方法 ,但外购商誉应视作无形资产 ,以并购价差处理 ,而应当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入账 ,并按照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方法进行摊销。
关键词:
负商誉 外购商誉 股权投资差额 摊销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舒畅 黄宁霞
近几年,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并购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跳跃式发展的同时,因重大资产收购事项带来的"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现象亦频繁出现,进而导致上市公司商誉总值不断攀升。日趋堆积的大额商誉给市场埋下了巨大隐患,甚至沦为部分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本文认为,应加强并购监管、强化并购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同时改进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以此防范商誉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商誉 上市公司 会计处理 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金叶
最近社会各界围绕上市公司商誉是摊销还是进行减值测试的争论不断。争议的根源主要是资本市场不断增加的商誉及不计后果的会计处理已经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更关系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迄今为止,关于商誉的会计争论中仍存在六大逻辑不一致。应用复杂性理论、复式记账原理等相关理论对商誉进行研究发现:商誉不是资产,不应通过资产负债表来确认与反映;商誉是企业成立后逐渐形成的资源整合能力,应通过利润表进行确认与反映。此次研究不仅能为商誉实务的会计处理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够丰富会计基础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立军
针对目前会计界只确认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的情况,笔者提出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的理由: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保持了会计原则的一致性与可比性、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及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自创商誉的账务处理方法及相关的其他问题。
关键词:
自创商誉 确认 计量 账务处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并购成本与被购企业净资产价值间存在差额的问题。我国的会计规范对该差额的处理作出了几种不同的规定,很不统一,影响了会计实务的处理和会计信息的公允表达。本文认为,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惯例,正视负商誉这一客观实在,将此差额确认为合并商誉;取消“合并价差”与“股权投资差额”两个概念,统一对商誉性质的认识,以推动我国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敏
实务中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业务中,企业后续常常存在处置部分股权的交易,那么就面临着控制权丧失或者不丧失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情况下投资企业对于初始确认的商誉该如何进行后续处理,当前国内准则和国际准则中都未见提及,为实务工作者会计处理带来一定的困扰。文章结合当前CAS33及相应的案例,对企业合并初始商誉的确认和处置股权下商誉的后续减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圣赞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碳排放空间的经济价值由于空间的缩减而持续太高。国内在2008年开始有了碳排放交易平台,到了2017年,我国碳排放累积总额为104亿元。碳交易带来了会计核算问题。2016年9月,财政部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文章依据上述文件,对碳排放交易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环境保护会计核算做出贡献。
关键词:
碳排放 交易 会计处理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余俊仙
试论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余俊仙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对于商誉的核算并未作明确的规定。目前在理论上关于商誉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而理论与实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会计实务上,一般只承认购入的商誉而不承认企业内部形成的商誉,当一个企业购买兼并另一个企...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丽艳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从不同角度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和列示披露做了规范。本文拟以准则为依据,结合实例对商誉的确认、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会计实务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贤 廖继胜 张进祥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 ,是一种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价值。由于商誉本身的无形性和带来超额收益的不确定性 ,其确认和计量已成为会计界研讨焦点。自创商誉应当评估确认并以资产入账 ,外购商誉应确认为购并价差 ,并予以系统摊销 ,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 ,应予以确认入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