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8)
2023(13926)
2022(10799)
2021(10113)
2020(8190)
2019(18941)
2018(18399)
2017(35789)
2016(18622)
2015(21491)
2014(21346)
2013(20816)
2012(19077)
2011(16999)
2010(17315)
2009(16459)
2008(15473)
2007(13673)
2006(12311)
2005(11695)
作者
(51322)
(42597)
(42157)
(40887)
(27025)
(20190)
(19424)
(16567)
(16312)
(15083)
(14609)
(14368)
(13772)
(13436)
(13377)
(13370)
(12720)
(12340)
(12216)
(11507)
(10771)
(10453)
(10046)
(9792)
(9730)
(9581)
(9479)
(9159)
(8554)
(8412)
学科
(83666)
经济(83594)
管理(48288)
(47518)
(37492)
企业(37492)
方法(35020)
(34397)
银行(34251)
中国(33036)
(32675)
数学(32116)
数学方法(31561)
(31094)
金融(31093)
(25473)
(25053)
(23029)
业经(20433)
地方(16997)
(16600)
贸易(16577)
(16245)
(15352)
农业(15321)
(15018)
制度(15005)
产业(13091)
理论(12640)
业务(12363)
机构
大学(259093)
学院(257647)
(118419)
经济(116224)
管理(97245)
研究(91345)
中国(84359)
理学(82586)
理学院(81772)
管理学(80261)
管理学院(79811)
(59418)
(54899)
科学(49870)
财经(44728)
(44726)
中心(44240)
(40936)
研究所(40193)
(39633)
经济学(39526)
(37659)
经济学院(35762)
北京(35626)
(34393)
财经大学(33656)
银行(33065)
(32583)
业大(32372)
(31720)
基金
项目(167376)
科学(132973)
研究(125529)
基金(124179)
(107257)
国家(106481)
科学基金(91762)
社会(82943)
社会科(79077)
社会科学(79059)
基金项目(63184)
(62146)
教育(57503)
自然(55657)
自然科(54523)
自然科学(54516)
自然科学基金(53574)
(52416)
资助(52327)
编号(49912)
成果(41561)
(38189)
重点(38008)
(36651)
国家社会(36444)
(35111)
课题(34678)
教育部(33654)
创新(33091)
中国(32585)
期刊
(125687)
经济(125687)
研究(86667)
中国(57299)
(52974)
金融(52974)
(45888)
(37391)
管理(36916)
学报(35119)
科学(34019)
大学(28107)
教育(27257)
学学(26207)
农业(23245)
财经(23233)
技术(22838)
经济研究(22655)
(20018)
业经(18114)
问题(16364)
国际(15814)
(15697)
统计(14229)
世界(14172)
(13292)
理论(12873)
(12775)
技术经济(12644)
图书(12020)
共检索到41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邵智宝  
金融排斥是指社会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金融服务的现象。造成金融排斥的原因是多样的,位置偏远、收入较低、信用状况不明朗等因素均会成为其获取金融服务的阻碍。金融排斥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具有负的外部性,使真正需要金融服务帮助的人群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就是要矫正这部分市场失灵,使市场上的长尾群体也能得到正确的金融资金扶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邵智宝  
金融排斥是指社会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金融服务的现象。造成金融排斥的原因是多样的,位置偏远、收入较低、信用状况不明朗等因素均会成为其获取金融服务的阻碍。金融排斥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失灵表现,具有负的外部性,使真正需要金融服务帮助的人群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就是要矫正这部分市场失灵,使市场上的长尾群体也能得到正确的金融资金扶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1986年以来,我国邮政金融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之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获准营业,标示着我国邮政体制及邮政金融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成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基于既有优势,借鉴邮政金融的国际经验,坚持平民化的经营风格,实行同质化和差异化并重的竞争策略,构建体现邮政金融特色的经营体系,提升对外合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连耀山  
"普惠金融"是指以多元化的金融供给让所有对金融有需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已在2013年底纳入了我国党的执政纲领。通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为例子,有助于了解国内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的情况。互联网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区域限制等传统发展瓶颈,其与发展普惠金融有高度契合点,指出当前发展普惠金融必须借力互联网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并最终实现普惠的目标。同时指出在我国国情下商业银行要警惕盲目的急功近利发展风险等,并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应加强统一认识,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又必须坚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魏革军:非常感谢李国华董事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2007年3月挂牌成立,2012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六年来走过了不寻常的改革发展历程。改革给邮储银行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请您介绍一下。李国华:邮储银行的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民国时期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和专设的邮政储金汇业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1986年恢复开办的邮政储蓄,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经历了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贵新  
我国的邮政金融已走过了 13年 ,在 2 0 0 0年伊始 ,面对加入WTO的背景 ,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它的出现无疑会对我国的金融体制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来说 ,继续保持并发扬自身的优势 ,认清自身的差距 ,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颖辉  彭建刚  
我国邮储银行在成立初期,具有其他银行不可复制的"高覆盖、低成本"、触角广的范围经济效应等核心竞争力优势。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情况下,邮储银行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为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服务的同时也促进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安市分行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全市200个现代化网点及12个直属营业部,提供居民储蓄存款、代理保险、代销基金理财、对公存款及结算、各类贷款等涵盖负债业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安市分行于2008年1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在岗职工691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达51.5%。全市212个现代化网点,提供居民储蓄存款、代理保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化州市支行成立于2007年12月29日,辖下共有25个网点(?)遍布化州市城乡各镇区,是化州市城乡居民办理金融业务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化州市支行致力于"服务三农、服务大众",积极支持地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平  
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2006年6月23日,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批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目前筹建工作正在紧张有续地进行中。邮政储蓄银行挂牌后如何发挥其比较优势,科学、合理地设置县及以下邮政储蓄机构,是当前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犇  
7月29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加大对海南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现代热带农业基地建设"、"一带一路"的融资支持力度,向海南省的各类实体、重点项目、现代农业、中小微企业、旅游业等领域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和创新金融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力恒  
论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例,从贫困产生的根源及其对金融精准扶贫带来的挑战出发,对商业银行精准扶贫模式及其扶贫作用机理进行总结与剖析。研究发现,改善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增强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实现银政扶贫信息对接,是商业银行探索金融扶贫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牛艳梅  
邮政储蓄银行作为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发展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邮政改革发展的成败,同时也势必对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如何在确保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进程的不断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特点对邮政储蓄银行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同时采取有效策略加快发展,全面提升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