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84)
2023(6266)
2022(5352)
2021(4978)
2020(4134)
2019(9387)
2018(9199)
2017(17990)
2016(9842)
2015(11242)
2014(11271)
2013(11137)
2012(10227)
2011(9151)
2010(9047)
2009(8272)
2008(8063)
2007(7079)
2006(6382)
2005(5565)
作者
(28035)
(23360)
(23074)
(21845)
(14872)
(11377)
(10619)
(8932)
(8919)
(8221)
(8152)
(7842)
(7520)
(7289)
(7084)
(7081)
(6896)
(6863)
(6675)
(6536)
(5639)
(5566)
(5540)
(5331)
(5203)
(5108)
(5101)
(5015)
(4719)
(4680)
学科
(41898)
经济(41860)
管理(22424)
(18225)
地方(16945)
中国(14860)
方法(13901)
(13505)
企业(13505)
(12235)
数学(9876)
业经(9783)
数学方法(9759)
农业(8834)
(8485)
理论(8187)
城市(8117)
(8072)
(7981)
环境(7955)
资源(7355)
地方经济(7020)
城市经济(6073)
(5917)
贸易(5910)
(5653)
(5588)
发展(5485)
(5476)
(5472)
机构
学院(135208)
大学(132394)
研究(50216)
管理(49867)
(49461)
经济(47932)
理学(42043)
理学院(41333)
管理学(40575)
管理学院(40262)
中国(36234)
科学(33093)
(30270)
(25080)
(23486)
师范(23353)
中心(23085)
研究所(22868)
(21700)
(21645)
(20941)
北京(19291)
师范大学(19145)
业大(18950)
(18949)
(18078)
农业(16666)
财经(16609)
科学院(15976)
(15703)
基金
项目(93715)
科学(73506)
研究(68694)
基金(66342)
(58249)
国家(57737)
科学基金(49200)
社会(43750)
社会科(41309)
社会科学(41298)
(37806)
基金项目(37065)
自然(31763)
(31568)
自然科(30747)
自然科学(30737)
自然科学基金(30138)
教育(29412)
编号(28488)
资助(25851)
(22684)
成果(22279)
重点(21059)
课题(19779)
(19022)
(18316)
发展(17997)
国家社会(17862)
(17744)
创新(17052)
期刊
(61841)
经济(61841)
研究(38547)
中国(28569)
科学(20639)
(20181)
学报(19435)
管理(16439)
(14186)
教育(14101)
大学(14010)
农业(13983)
学学(12773)
资源(12515)
业经(11442)
问题(10241)
(10161)
图书(9994)
技术(9679)
城市(9182)
(8293)
金融(8293)
经济研究(8167)
(7930)
(7879)
书馆(7470)
图书馆(7470)
现代(7005)
财经(6952)
(6833)
共检索到20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小波  
旅游城市连绵区集中体现了我国区域旅游最高发展水平,具有深化竞合的迫切要求。旅游城市连绵区遵循网结构博弈模式,文化资源整合须依托强势文化并科学统筹内部、外部、有利、不利四方面因素,即由"纵横聚焦"来实现,据此本文提出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模型。宁镇扬旅游文化圈应确立"封建—民国时期数度辉煌的南中国中心"形象定位并以此为中心整合文化资源,进而谋求其在长三角竞争力的最大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许金如  
当前,全球掀起了文化旅游热,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而言,全面提升文化品质势在必行。在分析了旅游城市提升文化品质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从文博场馆及园林、学校、公共生活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文化等角度提出了旅游城市文化品质提升的具体策略和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旅游城市化的发展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飞  
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提高区域旅游业持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关键。文章从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入手,在分析古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徽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初步构想,指出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构建徽文化旅游圈是徽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渊   于凡  
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是评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对耦合协调水平的定量测度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文旅融合现状,而且对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构建了包含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对2009—2019年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50个重点旅游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二,大多数城市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呈现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地区均衡发展。第三,2009—2019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协调等级较低,但是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渊   于凡  
文化资源、旅游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是评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旅游产业发展态势的有效指标,对耦合协调水平的定量测度不仅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当下中国文旅融合现状,而且对促进文化、旅游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构建了包含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三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中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为例,对2009—2019年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50个重点旅游城市资源分配不均、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第二,大多数城市的文化资源-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呈现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的特点,不利于地区均衡发展。第三,2009—2019年,虽然大多数城市协调等级较低,但是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发展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浩  王姣娥  金凤君  
旅游潜力是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交通可达性作为城市旅游发展及潜力挖掘的先行条件,一直是中小旅游城市旅游屏蔽效应下突破瓶颈的关键环节。目前旅游潜力相关研究多从市场和资源开发的角度结合某一类型旅游形式对大中城市的旅游潜力进行评价,而从不同尺度的区域交通影响角度结合旅游可达性对中小城市旅游潜力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构建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中观尺度对全国范围内34个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属地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进行评价;基于1 h、2 h、3 h交通圈层从微观尺度对全国范围内34个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时间可达腹地的旅游交通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评价分析结果对中小文化旅游城市交通可达因素影响下的旅游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所属地市市域范围内的交通可达系数与其旅游潜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四川盆地附近、长江下游及三角洲附近市域范围内可达性高的城市会极大提高其下辖中小旅游城市的可进入性,而成为其下辖中小文化旅游城市的客源中转站和重要客源潜力市场。所属地市和邻近县市较高的经济产出和良好的交通可达条件可以为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旅游集散功能条件,从而使这些地区的中小文化旅游城市旅游潜力比其他地区拥有更多的比较优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姚昆遗  
上海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不仅要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而且要成为一个富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城市。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富有特色文化的太平洋西岸的旅游中心城市,必须先给上海的旅游事业正确定位。要给上海的旅游事业定位,不能不从分析上海的旅游客源着手。假如我们把休闲、观光、游览、旅行等活动都笼统地划之为旅游活动,那么,最粗线条地分析上海的旅游客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上海的市民,一是外省市乃至海外的旅游者。无论上海的市民还是外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朝武  
文化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旅游发展定位和文化市场的主流趋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玲  
城市文化建设所形成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文明好客的城市居民、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突出旅游城市特色、提高旅游城市吸引力、实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东莞市在创建优秀旅游城市过程中,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文化新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优秀旅游城市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艺芳  韩海荣  
在旅游城市生态评价中,选择旅游子系统的关键性指标,与旅游城市生态结构子系统、功能子系统、协调子系统的指标结合,以提取公因子的方法,计算出旅游城市生态综合指数值以及辨识影响旅游城市生态发展状况的关键因子(指标),为旅游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发展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实施提供依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同一个旅游城市在不同时期生态水平发展状况,也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旅游城市在同一时期的生态发展水平的比较。对桂林市1998~2005年的生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桂林市生态综合指数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生态状况逐年改善,生态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丹  高飞  
信息网络正在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航空公司的计算机预定系统 ,饭店集团的中央预订系统 ,GDS组织的全球分销系统及某一国家或地区旅游目的信息系统均已成为旅游预定和营销的重要工具 ,本文就此提出若干对策 ,即完善旅游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强化旅游信息的开发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有重点的建设各种旅游信息网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遂营  
城市旅游一直是我国旅游的传统形式,至今,发展已较为成熟。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新形式,虽然新,但近年来的乡村旅游市场也持续升温。城乡统筹、彰显优势、弥补不足,不仅是我国旅游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科  程励  李仕明  杨再惠  
非常规突发事件会对旅游城市的文化禀赋造成极大的冲击,并给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表现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对旅游城市的文化影响以及城市文化重建的战略路径。论文以5·12汶川地震后的都江堰市为例,对其震后的城市文化影响与重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文化重建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