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46)
- 2023(12712)
- 2022(10552)
- 2021(9654)
- 2020(8225)
- 2019(18018)
- 2018(17925)
- 2017(34630)
- 2016(18652)
- 2015(20393)
- 2014(19861)
- 2013(19547)
- 2012(17609)
- 2011(15584)
- 2010(15893)
- 2009(15193)
- 2008(15498)
- 2007(14331)
- 2006(12550)
- 2005(11738)
- 学科
- 业(90092)
- 企(83799)
- 企业(83799)
- 管理(77886)
- 济(75687)
- 经济(75564)
- 财(31078)
- 方法(30754)
- 业经(29391)
- 农(25769)
- 制(23061)
- 务(22810)
- 财务(22789)
- 财务管理(22759)
- 数学(22195)
- 数学方法(21983)
- 企业财务(21652)
- 技术(20939)
- 中国(19056)
- 农业(18782)
- 体(16640)
- 划(15769)
- 策(15631)
- 理论(15471)
- 体制(14692)
- 和(14310)
- 银(14214)
- 银行(14186)
- 技术管理(13967)
- 行(13584)
- 机构
- 学院(264713)
- 大学(259704)
- 济(112568)
- 经济(110418)
- 管理(108451)
- 理学(92624)
- 理学院(91763)
- 管理学(90680)
- 管理学院(90159)
- 研究(82564)
- 中国(67296)
- 财(57999)
- 京(53322)
- 科学(46939)
- 财经(44636)
- 农(43183)
- 江(41926)
- 所(40635)
- 经(40465)
- 中心(38299)
- 业大(36502)
- 研究所(35973)
- 经济学(33925)
- 农业(33609)
- 北京(33033)
- 财经大学(32855)
- 州(32776)
- 商学(31416)
- 商学院(31125)
- 经济学院(30437)
- 基金
- 项目(169502)
- 科学(136972)
- 研究(126521)
- 基金(125567)
- 家(107766)
- 国家(106784)
- 科学基金(94639)
- 社会(83464)
- 社会科(79245)
- 社会科学(79229)
- 省(67636)
- 基金项目(66265)
- 自然(60303)
- 自然科(59006)
- 自然科学(58991)
- 自然科学基金(58077)
- 教育(57150)
- 划(54771)
- 资助(49699)
- 编号(49427)
- 创(41990)
- 成果(39859)
- 业(38907)
- 创新(38206)
- 制(38204)
- 部(37893)
- 重点(37460)
- 发(35713)
- 国家社会(34883)
- 课题(34095)
- 期刊
- 济(131792)
- 经济(131792)
- 研究(79757)
- 中国(56761)
- 财(51113)
- 管理(48539)
- 农(41622)
- 科学(35913)
- 学报(35835)
- 大学(28803)
- 融(28358)
- 金融(28358)
- 农业(28050)
- 学学(27467)
- 教育(24930)
- 技术(24841)
- 财经(23494)
- 业经(23335)
- 经济研究(20437)
- 经(20284)
- 业(17508)
- 问题(16368)
- 技术经济(15547)
- 财会(15059)
- 现代(13827)
- 科技(13704)
- 会计(13046)
- 商业(12871)
- 贸(12799)
- 世界(12287)
共检索到40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开志 高正斌
纵向转移支付是调节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的核心制度与重要工具,对微观层面的公共治理具有内在影响逻辑。基于转移支付与企业创新同趋变动的典型事实提出基本猜想,围绕外部性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与省市两级数据的匹配数据,通过工具变量估计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转移支付对企业创新存在稳健的“非中性”影响,显著激励了创新投入、改善了创新结果、延展了创新能力。所有制类型、区位分布、创新阶段会引致差异化的制度外部性表现。机制检验表明,转移支付增强了省市两级政府创新偏好,塑造了创新友好型外部环境、激发了企业创新偏好、助推了创新同群效应;改变了政府税收努力度,降低了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了融资约束、释放了创新要素。不同机制间存在相互加强或弱化的交互作用。文章对构建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体系、引导公共资金锚定创新领域、注重政策外部性与协同性等制度设计具有提示意义。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任致伟
本文对我国纵向转移支付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设想。经过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纵向转移支付存在均等化效果有争议,对地方政府行为存在扭曲,没有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初步设想,横向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仍然是财力均等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是应当更加侧重保证具有辖区外溢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横向转移支付实施的政府层级上,建议在省级范围内实行县域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具体的转移支付公式或资金分配方式可以由各省根据本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薛胜利 张雪乔 李夏冰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依靠的是地方政府的相关投入,而均等化过程直接依赖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但传统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越来越表现出低效,而以区域性组织为核心的中间扩散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寇宗来 孙瑞
参照芯片断供的现实背景,本文在“制造商—零售商”纵向结构框架下考察了技术断供对自主创新激励的影响。技术断供意味着,技术领先的上游国外制造商不能向某个下游零售商提供中间品。分析表明,技术断供前,技术落后的上游本地制造商缺乏自主创新激励的重要原因是创新的“货币外部性”:尽管其技术追赶可以通过压缩国外制造商的抽租能力而让下游厂商获益,但其本身却无法通过赢得下游市场并从中获利。技术断供后,被断供下游零售商只能从本地制造商采购中间品,这种“绑定效应”部分内化了本地制造商的货币外部性,进而会提高其自主创新激励;但与此同时,技术断供也会提高外国制造商为阻止本地制造商技术追赶而实施人才圈定策略的激励和能力。所以,为破解外国制造商的“人才圈定”策略,需要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对本地制造商进行有相当力度且有持续性的创新政策支持。
关键词:
技术断供 自主创新 货币外部性 创新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智琳 张耀峰
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中新产品合作研发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了考虑补贴激励的纵向合作研发利润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基于多代理人的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自主创新企业合作研发中企业平均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存在能够使合作企业双方都保持较高收益和合作率的最优补贴系数。最优补贴系数随着企业边际收益比的增大而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被补贴企业的成本投入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越大则最优补贴系数将越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珍丽 梁上坤 袁淳
本文以我国2009—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的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相比不存在纵向兼任的公司,高管纵向兼任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平均低14%,专利授权数量平均低10%。(2)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这一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3)区分纵向兼任高管的类型、专利类型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类型,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纵向兼任高管类型为董事长,创新产出类型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授权以及非国有企业时更加明显。(4)影响机制的检验显示,加剧大股东掏空是纵向兼任的高管抑制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对高管纵向兼任经济后果及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同时对完善公司治理及加强政策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管纵向兼任 企业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是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政府的重要激励机制。1994年以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带来的财权进一步向中央集中,使我国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营改增"弱化地方税收激励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转移支付作为财政分权体制的重要制度安排,不仅是地方政府财力的重要来源,而且是中央政府治理地方政府的重要激励机制。1994年以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带来的财权进一步向中央集中,使我国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是在"营改增"弱化地方税收激励的情况下,作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来源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越 赵书博 王琼琼
专利盒制度作为研发税收激励政策之一,其影响一直饱受争议。本文以欧洲11个国家2000多家企业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专利盒制度对企业创新参与意愿及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盒制度对于已开展研发的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未开展研发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此外,专利盒制度对企业研发水平的影响具有行业差异性,对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研发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信息通讯行业和专业、科学与技术业的企业研发支出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专利盒制度的设计和特点也会影响专利盒效应的发挥,更有利于企业的制度设计将增强企业研发活动对专利盒政策的敏感性。
关键词:
专利盒制度 企业研发支出 专利盒设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庆丰 陈熠辉
在“收入集权,支出分权”的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纵向失衡可能引发地方激励异化,进而对辖区内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提升区域内企业的投资支出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和土地价格上升是财政纵向失衡影响企业投资支出的正向渠道;而财政纵向失衡带来的政府投资增加是影响企业投资支出的负向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市场化程度地区和高经济竞争地区更加明显。此外,财政纵向失衡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应是偏离最优效率水平的,主要体现在增加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本文的研究发现揭示了各层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影响辖区内企业决策的微观机制,将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咏虹
技术创新是一种制度现象 ,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的现实情况 ,可以从企业、市场、国家等不同层面出发 ,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力 ,构建一个能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系统框架和模型 ,通过制度安排来不断生长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则和秩序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制度激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近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转移支付提供了科学、全面的制度框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转移支付必须进行制度转型与创新,要把人本逻辑作为转移支付的根本法则,强化转移支付的协调发展功能,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军
根据Henderson与Clark’s(1990)、Chandy与Tellis(1998)对技术创新的分类,分析了增量创新、模块创新、结构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条件下企业"购买还是自制"决策的制约因素。企业纵向边界不仅受到交易成本制约,而且受企业能力以及技术创新实施成本的影响。由于存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交易成本,产生一体化激励;但是,从企业能力角度来看,则产生非一体化的激励;如果实施技术创新的成本较高,企业难以支付,则产生非一体化激励。因此,技术不确定性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取决于交易成本、企业能力和技术创新实施成本之间的权衡。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纵向边界 变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鲍步云 刘朝臣
已有的激励理论主要是为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而设计的,因而对激励员工创新精神的作用日渐衰弱。在企业日益强调创新精神的今天,需要进行激励的变革,即实现从工作激励到创新激励的转换。从人的行为理论出发,企业进行创新激励变革,包括组织环境激励、制度环境激励、员工群体激励和员工个体激励等四个方面。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蔡乌赶 许凤茹
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研究了碳交易制度下,处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决策问题。通过构建市场势力差异下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和末端治理策略选择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随机干扰、创新成本和遵规成本对主导企业和边缘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影响环境规制的低碳技术创新效应;引入碳交易制度后,不同市场势力企业的低碳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存在差异,主导企业更倾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创新成本对其策略选择的影响最明显;边缘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偏向低碳技术创新策略,但容易因强随机干扰、高创新成本和高遵规成本而偏离;研发外溢为0.7的适度水平有利于激励边缘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创新策略。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完善碳交易制度、制定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