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5)
- 2023(12390)
- 2022(10043)
- 2021(9607)
- 2020(7838)
- 2019(17896)
- 2018(17398)
- 2017(31059)
- 2016(17714)
- 2015(20133)
- 2014(19604)
- 2013(19102)
- 2012(17462)
- 2011(15621)
- 2010(15665)
- 2009(13929)
- 2008(13917)
- 2007(11757)
- 2006(10192)
- 2005(9000)
- 学科
- 济(61610)
- 经济(61548)
- 管理(49549)
- 业(46848)
- 企(35413)
- 企业(35413)
- 财(29488)
- 方法(28898)
- 中国(27380)
- 数学(26478)
- 数学方法(26307)
- 教育(19949)
- 农(17132)
- 贸(15647)
- 贸易(15640)
- 易(15388)
- 制(14860)
- 务(13786)
- 财务(13776)
- 财务管理(13731)
- 学(13552)
- 财政(13473)
- 企业财务(13084)
- 业经(12488)
- 政(11071)
- 技术(11017)
- 农业(10912)
- 理论(10768)
- 银(10743)
- 银行(10712)
- 机构
- 大学(242870)
- 学院(234524)
- 济(99724)
- 经济(97858)
- 研究(87442)
- 管理(85653)
- 理学(74738)
- 理学院(73852)
- 管理学(72821)
- 管理学院(72365)
- 中国(61901)
- 京(52348)
- 财(51543)
- 科学(50697)
- 所(43695)
- 研究所(39828)
- 农(38833)
- 中心(37873)
- 财经(37853)
- 范(37654)
- 师范(37311)
- 经(34872)
- 北京(33967)
- 业大(33655)
- 江(33530)
- 经济学(32149)
- 教育(31934)
- 院(31101)
- 师范大学(30954)
- 农业(30673)
- 基金
- 项目(159837)
- 科学(127758)
- 研究(119554)
- 基金(117269)
- 家(103702)
- 国家(102751)
- 科学基金(86872)
- 社会(78392)
- 社会科(74242)
- 社会科学(74224)
- 教育(61143)
- 基金项目(61058)
- 省(59348)
- 自然(53976)
- 划(53282)
- 自然科(52814)
- 自然科学(52797)
- 自然科学基金(51952)
- 编号(47764)
- 资助(46989)
- 成果(40857)
- 部(38498)
- 重点(37542)
- 课题(35161)
- 发(34822)
- 创(34145)
- 教育部(33896)
- 国家社会(33462)
- 创新(31749)
- 人文(31144)
共检索到359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成奎 柯勰
分税制改革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的纵向财政不平衡,同时政府偏好有助于GDP增加的"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导致了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不平衡。运用中国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实际上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绩效;在地理环境较差地区,财政分权对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的促进效应显著下降。缩小纵向财政不平衡、提高财政支出分权程度、教育财政支出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均衡。
关键词:
基础教育服务 纵向财政不平衡 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和汉特(Hunter)的测量方法,构建了三个纵向财政不平衡系数,并对1994-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纵向不平衡度进行测量,结果均显示分税制后我国纵向财政不平衡度呈现扩大趋势。
关键词:
纵向财政不平衡 分税制 汉特测量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对1978-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978-1984年纵向财政处于正向不平衡状态,1985-1993年纵向财政基本平衡,1994-2003年纵向财政处于反向不平衡状态。分税制后中央本级财政收支正缺口呈扩大趋势,而地方负的财政缺口也呈扩大趋势,而且中央财政的正缺口并不足以弥补地方财政的负缺口,在地方举债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为弥补缺口,地方政府扩大预算外收入是其唯一途径。
关键词:
纵向财政不平衡 分税制 财政平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顾程亮 李宗尧 成祥东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定义的生态效率公式,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视角研究财政相对收支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论如下:总体而言,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即期作用,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滞后作用,一般滞后3年以上;基础设施将强化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促进作用,弱化纵向财政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分地区比较,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促进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纵向财政不平衡和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均抑制区域生态效率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璐 苏英 潘宏亮
文章基于中国式财力事权不匹配的事实,选取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和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降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增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进一步抑制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财政纵向失衡的负向效应在低转移支付、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营改增”制度前期更加突出。此外,财政纵向失衡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抑制效应加剧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柏檀 周德群 王水娟
实行"地方为主、分级管理"的分权管理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重中之重"是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下,运用公共经济学中关于财政分权、标尺竞争与公共支出结构偏向的相关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的制度原因。通过构造教育财政分权指标、并基于1998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证明重心偏下的基础教育财政分权制度以及对"普九"政绩考核的标尺竞争,在公共支出结构上造就了地方教育部门"重义务教育、轻学前教育"的严重偏向,这是导致"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制度诱因。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财政分权 教育公共支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秉龙 张立承 曹暕
本文将中国政府“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所列的 592个国定贫困县中的 4 86个 1 999 年财政赤字县作为研究样本 ,选取县乡财政的“财政支援农业生产建设支出”、“农林水气 事业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行政管理费”和“教育事业费”五类支出作为系统分析指 标 ,通过计算指标熵值 ,利用“熵值增加效应”规律 ,判定在财政赤字状态下各类农村公共 物品供给规模不确定性的强弱。从公共产品分品种、分区域和分财政赤字程度三种不同 的视角 ,深入分析五类农村公共产品承担基层财政赤字风险的程度 ,根据模型计算结果 , 提出了贫困地区县乡财政赤字条件下农村公共支出结构调整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县乡财政 不平衡 农村公共产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宫汝凯
本文以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为切入点来探索转型时期中国城镇房价持续高涨背后的制度性因素。在对经验事实进行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本文将财政不平衡、土地财政和房价置于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经济基本面、人口结构、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和地区间竞争等潜在影响因素的情形下,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是引致其积极追求土地财政的制度性因素;土地财政规模与房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反馈效应;进一步分析财政不平衡对房价的影响机制,系统GMM的估计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不平衡对于城镇房价的持续上涨起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俊雪 张超 秦聪 冯静
本文在深入剖析"土地财政"形成的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1—2007年间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了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表明财权与事权错位加剧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政治晋升激励亦是"土地财政"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体现在离任后获得升迁的市委书记在任时更加热衷通过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在任期的最后一年,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尤为明显。分样本分析还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土地出让金规模的影响在经济较落后地区更为突出,政治晋升激励的影响则在较发达地区尤为强烈。政治晋升激励强化了纵向财政失衡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的影响,赋予地方更大的行政自主权则有助于矫正纵向财政失衡和政治晋升造成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扭曲。
关键词:
纵向财政失衡 政治晋升 土地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财政状况,许多国家都存在着财政不平衡,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财政不平衡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人们对财政不平衡,特别是财政赤字,仍然有些谈虎色变.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澄清财政不平衡的客观性.认清了财政的客观不平衡性,有利于政府制订出正确的财政政策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勇 张明喜
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人均GDP和城乡分割是导致地方财政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这两者的贡献率达到65%;次要因素为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这些结果恰好验证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特征。
关键词:
财政不平衡 地方财政 因素分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利 曾满超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的历史发展状况 ,阐述其关注的焦点从财政公平向充足的转变等特征 ,说明教育财政的充足性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 ,要达到一定水平的产出结果 ,特定水平的教育投入必须得到保障。其次 ,以德克萨斯州、威斯康星州、新泽西州和怀俄明州为例 ,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财政充足的度量方法 ,揭示了美国现阶段公立中小学教育财政向充足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采取的途径。最后 ,分析了美国基础教育财政特征对中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发展的启示 ,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杰 高延雷 王秀东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央地财权事权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新时期缓解财政纵向失衡矛盾、提升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必然要求。为此,立足于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典型事实,采用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对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提升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是其主要的作用路径,影响效应在不同类型的民生性公共服务中存在异质性;而转移支付对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具有正向的激励效应,但转移支付也会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强化财政纵向失衡对提升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负向影响作用。鉴于此,应通过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官员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来缓解财政纵向失衡矛盾,充分发挥转移支付的正向激励效应,切实提升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威 李泽浩
面临地方财政纵向失衡的现实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构建财力协调的央地财政关系与转移支付制度将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文章立足于中国财政分权体制,在理论上对财政纵向失衡与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负向直接影响,但能通过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产生间接正向促进作用,两者的总效应为负;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在不同政府竞争强度及不同财力水平下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财政纵向失衡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研究结论为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改变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发展困境以及促进社会基本公共品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财政纵向失衡 转移支付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开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有关财政失衡、赤字的一整套理论和有关财政平衡的政策,基本上都是针对一级政府本身的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但却较少涉及各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上的相互联系。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上下级政府之间及同级政府之间财政收支状况的差异程度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如何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并弥补这种差异,便开始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约翰·亨特(John Hunter)、安瓦尔·沙赫(An-war Shah)和罗伊·巴尔(Roy Bahl)等学者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