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9)
2023(11440)
2022(9504)
2021(8924)
2020(7482)
2019(17057)
2018(17151)
2017(31572)
2016(17413)
2015(19395)
2014(19378)
2013(18726)
2012(17304)
2011(15763)
2010(15752)
2009(14854)
2008(14666)
2007(13025)
2006(11663)
2005(10984)
作者
(48177)
(40424)
(40073)
(38469)
(25386)
(19037)
(18243)
(15609)
(15391)
(14325)
(14063)
(13551)
(13074)
(13047)
(12982)
(12457)
(12071)
(11732)
(11482)
(11436)
(10520)
(9810)
(9679)
(9170)
(8988)
(8986)
(8858)
(8701)
(8085)
(7995)
学科
(69714)
经济(69610)
管理(51829)
(45064)
(38024)
企业(38024)
方法(27821)
数学(24644)
数学方法(24449)
中国(23663)
(21938)
(21857)
(18363)
(16574)
业经(15596)
(14301)
银行(14276)
(13836)
贸易(13829)
(13778)
(13677)
(13564)
(13421)
金融(13414)
体制(13175)
(12250)
财务(12216)
财务管理(12185)
企业财务(11631)
地方(11009)
机构
大学(246142)
学院(242098)
(109686)
经济(107658)
研究(90425)
管理(88718)
理学(75227)
理学院(74391)
管理学(73330)
管理学院(72854)
中国(71139)
(54194)
(53161)
科学(50177)
(44961)
财经(41714)
研究所(40439)
中心(39890)
(38322)
(38136)
(36494)
经济学(35850)
北京(34221)
(32928)
业大(32438)
经济学院(32074)
(31259)
财经大学(31067)
师范(30906)
农业(29887)
基金
项目(158121)
科学(126040)
研究(118440)
基金(117203)
(102504)
国家(101739)
科学基金(86669)
社会(78430)
社会科(74561)
社会科学(74546)
基金项目(60411)
(58533)
教育(55183)
自然(52817)
自然科(51623)
自然科学(51607)
自然科学基金(50762)
(50439)
资助(48079)
编号(45932)
成果(39368)
(37589)
重点(36483)
(34675)
国家社会(34243)
(34073)
课题(33454)
(32837)
教育部(32766)
中国(31686)
期刊
(122679)
经济(122679)
研究(81027)
中国(56694)
(43278)
学报(37096)
管理(35858)
(35178)
科学(34891)
教育(30358)
大学(29380)
学学(27416)
(26088)
金融(26088)
农业(23399)
财经(22365)
经济研究(21206)
技术(20905)
(19407)
业经(17354)
问题(16197)
(14779)
世界(13700)
国际(13176)
(12988)
技术经济(11242)
(11041)
统计(10664)
理论(10365)
(10155)
共检索到382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永晟  
明确纵向结构的改革方向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三种纵向结构,法人分离、所有权分离与纵向一体化之间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纵向经济、竞争效应与监管效应的权衡,三种效应的比较受到企业数量等基本市场条件的影响,其中,纵向经济与竞争效应的权衡主导了两种分离模式的效率比较。中国电力产业纵向结构分离的界面应该在电网与售电环节之间,而非输配之间;通过法人分离形成售电市场,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当前改革措施的理想路径;构建售电市场的落脚点在于形成竞争性的趸售市场;政府应有效地实施接入监管,坚定改革决心,着力破除不合理的法律制度阻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虹  
基于对电力监管目的、监管内容、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等电力监管理论的分析,在考虑中国电力工业监管体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中国监管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监不分、监管职能分散、监管低效、监管立法滞后以及监管机构人员构成不合理等问题。随后,结合电力监管理论分析,本文给出了中国电力监管体制要实行集中监管、独立监管、政监分离和加强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的改革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要家  谢远祥  
2002年,中国确立了市场化取向的电力体制改革,但几年来的实施绩效并不理想,体制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行业的发展依然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必须坚定市场化改革目标,以实现输配分开和市场化电力价格机制为核心,进行彻底的电力体制改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永晟  
纵向经济是电力产业成本结构的重要特征,是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随着世界各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都对纵向经济和电力体制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纵向经济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已经推行的厂网分离和即将开始的输配分离改革,对纵向经济的政策含义进行探讨,指出以输配分离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可能导致严重的纵向经济损失,因此改革应该慎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永晟  
商业投资模式与规制投资模式,以及电网所有权和系统运营权实施一体化结构与分离结构下的激励和效率问题,是电网投资与治理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商业投资模式依赖于近乎完美竞争的假设以及电网所有权与系统运营权的分离结构,在现实中易扭曲电网投资激励并产生团队道德风险,难以确保竞争性电力市场的有效电网投资。依靠激励性监管,规制投资模式下的电网所有权与系统运营权的一体化结构能够避免团队道德风险和各类投资激励扭曲。比较而言,规制投资模式更宜作为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电网投资的主要目标模式,电网治理应着眼于释放电网所有权与系统运营权一体化结构下的潜在效率。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将竞争性市场的构建与电网管理体制的改革协调推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宫汝凯  
本文采用1999—2010年的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从市场竞争、产权改革和管制政策三个维度系统地考察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的影响,并分时段估算出不同改革政策对电力行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和产权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制政策对行业增长具有正向效应,但其显著性因政策类型而异;经济体制改革对电力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37%,且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递增:由1999—2004年改革初步阶段的7.20%增加至2005—2010年深化阶段的10.67%。以上结果对于不同的产出指标和改革变量组合的多种模型设定均是稳健的,以期该结论对继续深化电力以及推进其他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提供现实的借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汪勇  郑世林  邢剑炜  
本文构建了一个考虑改革前电力市场发展平衡度的理论模型,利用2003年中国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同时考察了该项改革对发电部门与供电部门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拆分显著降低了发电企业的生产率,但提高了电网企业的生产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纵向拆分对发电与供电部门企业生产率影响的差异与改革前电力行业内部发展平衡度有关:在改革前发电部门投资更受重视而供电部门投资更受抑制的地区,纵向拆分会增大对发电企业生产率的抑制效应,并扩大对电网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中国电力产业面临严重的垄断问题,垄断造成了多方面负面的经济影响,也极大地阻碍了电力产业自身的发展。传统上政府对电力产业的计划控制是形成电力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新的管制机构、管制目标和职能的重新定位等,但还需要在电价管制、市场结构管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裴晓飞  武睿  
在电网企业售电过程中,计量装置承担着与用户进行电量结算的重要作用,相当于一般贸易结算中的秤杆子;同时,作为用电营销工作中涉及的唯一资产类投入,其资产运转及折旧情况、由轮换以及升级引发的资产变动情况也直接涉及电网企业成本核算和经营评价。鉴于计量装置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们通过深入供电企业计量部门,具体走访部分用户,对计量单位资产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原磊  
电力体制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应当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目前来看,中国理论界对于宏观层面上如何建立高效电力市场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多了,但对于微观层面上,电网企业应当如何针对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实现战略转型的研究却很少。这是因为电力体制改革以前,电网企业长期处于国家高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天骄  
以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的新视角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并得出新的观点:改革第一阶段,科技资金配置和创新效率未有效改善;外部技术产业化和内部研发成本高企,导致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内部科技机构的收效甚微;企业主要依赖技术改造积累创新能力。第二阶段,强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同时降低了技术产业化、内部研发和技术市场交易的成本,明显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和科技资金份额;科研机构的效率虽提高,但低于企业,原因是其人员和设备的效率都较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良春  杨淑云  于华阳  
中国电力产业以“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上市发电公司样本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厂网分开”后企业的资产利润率显著下降,资产负债率显著上升;对整个发电行业数据样本的研究表明:火电的发电量增长率、容量的投资增长率以及现有容量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电容量的投资增长率有显著提高,发电量增长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显著,现有容量利用率有所下降。但是以“厂网分开”为主要内容的规制改革并不能完全解释实证分析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同样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林威  刘帮成  
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合成控制法评估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试点省份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电力市场化改革显著提升了全要素能源效率;作用路径上,强制型政策工具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混合型政策工具通过驱动技术创新,自愿型政策工具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拓展性分析显示:中国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属于部分回弹,其中售电侧改革试点省份的能源回弹效应明显高于非试点省份,在地区分布上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鉴于此,应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电价机制,构建电力交易低碳化跨域协同发展机制,从而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实现减排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涛  杨胜兰  刘丹丹  
设立监察机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与组织权威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监察体制的重大改革,其权力制约和监督功能在反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将监察体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改革对国企高管腐败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监察体制改革抑制了国企高管腐败,优化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国企高管腐败负向影响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从个体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分析,高管学历越高、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等高管特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内部控制水平高以及央企对监察体制改革的腐败治理效应更显著。该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反腐和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