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3)
- 2023(7241)
- 2022(5922)
- 2021(5897)
- 2020(4885)
- 2019(11228)
- 2018(10678)
- 2017(20605)
- 2016(11069)
- 2015(12637)
- 2014(12349)
- 2013(12687)
- 2012(11968)
- 2011(10555)
- 2010(10474)
- 2009(9835)
- 2008(10215)
- 2007(8690)
- 2006(7719)
- 2005(7113)
- 学科
- 济(46419)
- 经济(46370)
- 管理(34877)
- 业(33491)
- 财(32743)
- 企(27273)
- 企业(27273)
- 税(21753)
- 方法(21702)
- 税收(20308)
- 收(20137)
- 数学(19675)
- 数学方法(19605)
- 中国(17047)
- 财政(14856)
- 务(13878)
- 财务(13872)
- 财务管理(13830)
- 企业财务(13250)
- 政(12366)
- 农(12305)
- 制(11978)
- 贸(11358)
- 贸易(11353)
- 易(11219)
- 收入(10678)
- 出(9623)
- 体(8715)
- 业经(8477)
- 银(8079)
- 机构
- 大学(157599)
- 学院(154581)
- 济(76995)
- 经济(75960)
- 研究(57905)
- 管理(56836)
- 财(48731)
- 理学(48666)
- 理学院(48143)
- 中国(47763)
- 管理学(47741)
- 管理学院(47437)
- 财经(33953)
- 京(33586)
- 科学(31203)
- 经(31142)
- 所(29587)
- 经济学(26545)
- 研究所(26085)
- 财经大学(25153)
- 中心(24171)
- 经济学院(24135)
- 北京(22260)
- 江(21541)
- 院(20498)
- 农(20259)
- 业大(17435)
- 科学院(17296)
- 范(16982)
- 师范(16885)
- 基金
- 项目(97534)
- 科学(77794)
- 基金(75706)
- 研究(72127)
- 家(66190)
- 国家(65768)
- 科学基金(56035)
- 社会(49674)
- 社会科(47438)
- 社会科学(47427)
- 基金项目(38686)
- 自然(33770)
- 自然科(33046)
- 自然科学(33038)
- 自然科学基金(32512)
- 资助(32028)
- 省(31666)
- 教育(31246)
- 划(28209)
- 编号(27205)
- 部(24023)
- 成果(23425)
- 中国(23225)
- 国家社会(23147)
- 重点(21938)
- 教育部(21136)
- 性(20639)
- 发(19995)
- 人文(19656)
- 制(19656)
共检索到24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 毛捷 杨志勇
政府间横向竞争虽能解释中国经济成功转型背后的逻辑,但其效应却与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上升矛盾。在此背景下,政府间纵向竞争被纳入研究的视野。经典文献认为,当上、下级政府围绕共同税基展开竞争时,由于公共池塘效应的存在,均衡税率会走高。但中国的税权配置与标准的财政联邦制有很大差别,因此纵向竞争能否纠正横向竞争引发的逐次均衡,有待检验。假定中央政府掌握调整名义税率及税收分成比例的权力,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发现,纵向竞争未必能纠正逐次均衡结果,其效应与税权配置挂钩,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发现。通过对基准模型的拓展,本文最后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占比呈U型变化的原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肖建华
目前,我国的税权配置还存在诸如收入权的配置缺乏法律基础、税收立法权配置不合理及国、地税征收机构权力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本文认为,要在具体区分税权权束的基础上合理配置地方税权,同时也要警惕地方税权被滥用,并进一步对如何合理配置纵向税权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纵向税权 合理配置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蓉 周川力
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税权在不同级同类部门间的配置呈现不平衡态势。在减税降费的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加剧。本文根据我国税权纵向配置存在的问题,如税权与事权不匹配、财政收支缺口扩大、财政自主度低等,提出优化我国税权纵向配置的三个关键点:第一,上级政府能够对下级政府的税收收入实行有效监督;第二,各级政府税权与支出责任要相匹配;第三,居民对公共产品供给的需求和偏好得到充分满足。
关键词:
税权 税权配置 税收收入 支出责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司深深 李静 秦玉春
探讨纵向干预和横向竞争对区域人才配置的作用,并对纵向干预和横向竞争影响区域人才配置的机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纵向干预对区域人才配置起抑制作用,横向竞争与之相反,对区域人才配置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两者交互项对人才配置也呈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纵向干预加剧城市环境恶化从而抑制区域人才配置水平的提升,横向竞争通过促进人才流动来改善人才配置;受经济增长空间的约束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无论是纵向干预对人才配置的抑制效应还是横向竞争对人才配置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均强于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均强于非省会城市。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刘树鑫 史传林
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税收竞争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又会招致治理挑战。鉴于当前厘清财政纵向失衡与地方税收竞争的逻辑关系富有意义,本文从理论上推演了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整体上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并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财政纵向失衡不仅能通过加重地方财政压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同样也能通过削弱地方征税努力来间接促进地方税收竞争,但从效应强弱来看,前者不如后者;在异质性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税收竞争的促进效应仅在政商关系较为健康的地区显著,在政商关系不太健康的地区并不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蕊 李佩璇
数字经济因其虚拟性、非中介化、崭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等特点与传统税收治理体系不适配,使得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愈发扩大,这不仅与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而且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内税收法律治理难题。综观域外,同为数字大国的美国率先探索各州税收利益衡平,Wayfair案及各州立法尝试为我国国内税收治理提供参考范式。回观国内,税权纵向配置作为决定税收分配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数字经济税收法律治理的核心。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时代税权纵向配置因何导致区域税收失衡,借鉴美国经验,试图构建与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相适配的税权纵向配置体系,以发挥其矫正功能,实现区域数字经济税收分配纠偏,促进数字经济有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君洁
本文在简要回顾和评析国内外有关税权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税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省级政府)之间纵向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张建立集权和分权适度结合的纵向税权划分模式,并为实现这一模式提出几点初步设想。
关键词:
税权 纵向划分 集权 分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海东 黄徐亮 郭靖
基于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纵向失衡、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会显著抑制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地方政府横向竞争及其与财政纵向失衡的交互作用会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跃度提升;资本要素集聚、市场区域、公共服务是主要作用路径;促进效应和抑制效应的共同作用最终使实际创业活跃度高于前沿水平4.503%,且从时间趋势上看净效应仍有增长空间;财政纵向失衡和地方政府横向竞争的正向影响效应在东部区域、一二线城市相对较大。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我国的价格竞争开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转入相对生产过剩 ,价格竞争变得日趋激烈。由此引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价格竞争是否会减少财政收入。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对 1 978— 1 999年我国的价格竞争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的价格竞争并未减少财政收入 ,价格竞争与价格变动的需求效应之间保持着能够增加税收收入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系。因此 ,没有必要限制价格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剑锋
本文借鉴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中央政府的若干治理手段嵌入到地方政府地价决定函数中,对财政收入最大化与地方政府地价竞争的治理策略做比较制度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地价决定中具有产业间边际财政总收入均等化的动机,适度提高农地征收价格以及服务业税负,有助于压缩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空间。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只对那些租赁而不是持有地产的经营者才有效,可以考虑适度增加住宅所有者的税负来实现"增税降费"的财政收入结构调整,同时继续维持对营业场所以租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税收优惠。
关键词:
比较制度分析 招商引资 地价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剑锋
本文借鉴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中央政府的若干治理手段嵌入到地方政府地价决定函数中,对财政收入最大化与地方政府地价竞争的治理策略做比较制度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地价决定中具有产业间边际财政总收入均等化的动机,适度提高农地征收价格以及服务业税负,有助于压缩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空间。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可能只对那些租赁而不是持有地产的经营者才有效,可以考虑适度增加住宅所有者的税负来实现"增税降费"的财政收入结构调整,同时继续维持对营业场所以租赁为主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税收优惠。
关键词:
比较制度分析 招商引资 地价竞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柱 王洁
本文以财政竞争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特点拓展了纵向财政竞争理论,将中央与地方间的纵向财政竞争细分为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与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两种具体形式;通过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的博弈分析并结合地方财政数据分析发现,自1994年分税制建立以来,在纵向预算内财政竞争博弈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博弈中,中央均占优,而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主导了纵向财政竞争博弈的最终结果,并且也成为了地方纵向财政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根本功能属性出发,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据和地方预算外财政数据,论证了地方纵向预算外财政竞争压力是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形成发展的重要财政原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吕凯波 郑冰
协调好上下级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大国财政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次财政层级结构扁平化的尝试,省直管县改革取消地市级财政参与县级税收分成的制度安排能够阻断税收任务的层层加码。由于分批逐步进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的模式使得财政层级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本文利用1628个县的面板数据模型识别财政层级设置对纵向税收竞争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强化了县级财政与地市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但弱化了县级财政与省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分省直管县改革模式和分区域估计的结果表明,上述效果主要体现在全面直管型地区和东部地区。在进一步对省直管县改革影响纵向税收竞争的机制分析中,本文发现省直管县改革能通过税收收入分配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对纵向税收竞争产生影响。
关键词:
纵向税收竞争 省直管县 财政层级结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本文从河南省市县级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与各级财政自给能力变化的角度,准确度量了三次分税制调整对河南各级财政收入能力的影响,并就如何提高各级财政收入能力和实现各级财政自给能力均等化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