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6)
- 2023(16382)
- 2022(13611)
- 2021(12721)
- 2020(10932)
- 2019(24795)
- 2018(24439)
- 2017(47276)
- 2016(25101)
- 2015(28209)
- 2014(27662)
- 2013(27689)
- 2012(25101)
- 2011(22397)
- 2010(22244)
- 2009(21069)
- 2008(20946)
- 2007(18370)
- 2006(16114)
- 2005(14776)
- 学科
- 济(113796)
- 经济(113644)
- 业(98743)
- 管理(90666)
- 企(89059)
- 企业(89059)
- 方法(54748)
- 数学(45732)
- 数学方法(45320)
- 财(39216)
- 业经(32751)
- 农(32580)
- 中国(29093)
- 务(26064)
- 财务(26008)
- 财务管理(25965)
- 制(25409)
- 企业财务(24685)
- 农业(22422)
- 税(22090)
- 贸(21611)
- 贸易(21600)
- 易(21107)
- 税收(20613)
- 收(20434)
- 技术(20236)
- 和(19001)
- 体(18744)
- 划(18513)
- 策(18512)
- 机构
- 学院(360693)
- 大学(358483)
- 济(162815)
- 经济(160151)
- 管理(148805)
- 理学(128476)
- 理学院(127340)
- 管理学(125713)
- 管理学院(125008)
- 研究(112534)
- 中国(91841)
- 财(81728)
- 京(73269)
- 财经(64075)
- 科学(61518)
- 经(58415)
- 所(53570)
- 江(53061)
- 中心(52174)
- 农(51718)
- 经济学(51190)
- 财经大学(47610)
- 研究所(47560)
- 业大(46800)
- 经济学院(46309)
- 北京(45855)
- 商学(41649)
- 商学院(41267)
- 州(40981)
- 院(40475)
- 基金
- 项目(235510)
- 科学(190233)
- 基金(177778)
- 研究(175653)
- 家(151800)
- 国家(150577)
- 科学基金(133296)
- 社会(117688)
- 社会科(111966)
- 社会科学(111943)
- 基金项目(93016)
- 省(88533)
- 自然(83849)
- 自然科(82028)
- 自然科学(82009)
- 自然科学基金(80671)
- 教育(80128)
- 划(73800)
- 资助(73163)
- 编号(69142)
- 成果(55409)
- 部(54512)
- 重点(51722)
- 创(51613)
- 国家社会(50470)
- 制(49454)
- 发(49145)
- 教育部(48281)
- 创新(47613)
- 人文(47224)
- 期刊
- 济(175576)
- 经济(175576)
- 研究(111159)
- 财(66829)
- 中国(65838)
- 管理(59793)
- 农(47400)
- 科学(46258)
- 学报(45246)
- 大学(36969)
- 学学(35033)
- 融(34689)
- 金融(34689)
- 技术(33394)
- 农业(32508)
- 财经(32417)
- 经济研究(29184)
- 业经(28380)
- 教育(28095)
- 经(27815)
- 问题(23257)
- 贸(20399)
- 技术经济(20163)
- 业(19839)
- 务(18518)
- 统计(18500)
- 世界(18453)
- 国际(18209)
- 财会(18092)
- 策(17300)
共检索到53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曙明 郭彤
以2002年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为契机,在拟自然实验框架下,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9—2007年间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多重差分法、PSM-DID法等方法验证了纵向竞争对企业实际税负及加成率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纵向税收竞争会导致地方政府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征税努力下降,装备制造企业实际税率下降1.46%,加成率水平提高5.02%,且企业实际税率每增加1个单位,加成率下降2.15%;此外,纵向竞争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与企业规模和融资约束有关。
关键词:
纵向竞争 加成率 企业税负 装备制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张静
由于价格和边际成本数据获取和度量的困难,加成率估算一直是产业组织学的难点。针对备受质疑的补贴效果问题,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最前沿的新产业组织实证方法,测算了加成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算了补贴企业与非补贴企业的加成率差异,率先研究了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补贴企业的加成率低于非补贴企业,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装备制造业的各细分行业,而且补贴每增加1%,通过非生产性成本增加导致加成率下降0.3575个单位,证实并解释了补贴并未换来装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补贴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减少补贴、优化竞争环境、完善审核机制上。
关键词:
补贴 加成率 寻租 装备制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范冬梅 黄汉民
本文采用会计法和Edmond等(2012)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和WTo关税数据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竞争越剧烈,企业成本加成越低。但长期内,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将逐渐消失。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在企业类型差异和行业异质性下,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中间投入自由化引致的竞争能够带来多样化效应,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企业受进口竞争的影响要小于一般贸易企业。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成本加成 贸易利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石胜民 徐艳梅
本文通过A集团公司创业的纵向单案例研究证实了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实现持续增长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可行性,从而验证了公司创业战略模型。研究发现模型各要素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说明实施公司创业战略是一个渐进性的学习过程;研究还对模型中的个别命题进行了深化和补充。结合中国装备制造业和装备类产品的独特性,提出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创业战略走出增长动力和竞争力缺乏的双重困境的理路。文章最后提出了管理启示,本文的研究局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及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祥荣 李旭超 鲁建坤
本文从税负竞争与正常企业逃税行为的角度探讨僵尸企业的负外部性。实证结果发现,给定企业的核算利润,僵尸企业占比越高,正常企业报告利润越低,即僵尸企业的存在显著增加了正常企业通过低报或瞒报利润的方式逃避所得税的行为。其作用机制为:无纳税能力且需要财政补贴的僵尸企业使地方财政收入更多依赖于向有纳税能力的正常企业征税,提高了正常企业的税率,高税率增加了正常企业逃税的边际收益。税率提高造成的正向逃税激励超过了征管加强造成的负向逃税激励。本文为理解企业逃税行为识别出新的动因和机制,丰富了对僵尸企业危害的认识。
关键词:
僵尸企业 实际企业所得税税率 逃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文权 吕肖婷
文章以用户数量作为衡量平台质量的标准构建了纵向差异化平台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双寡头平台价格、数量竞争及垄断平台企业内纵向差异化子平台数量和价格竞争四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研究发现由于用户的差异性高质量平台与低质量平台可以共存,高质量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纵向差异化平台的数量竞争较价格竞争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用户,而平台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增加了整体福利;平台分化则使纵向差异化平台竞争内部化,高质量和低质量子平台均提高价格,低质量子平台的用户被吸引到高质量子平台中,纵向差异化子平台竞争均衡时的利润大于双寡头平台竞争平台的利润和,因此平台分化有利于平台利润的提高。
关键词:
纵向差异化 双寡头平台 平台分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关键词:
关税削减 异质性企业 出口参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一丁 万思 方文龙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实现资源型企业经济、生态效益的共赢,是当前学术界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线性关系假设及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以2010-2021年A股上市资源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并理论挖掘纵向产业链延伸与CSR(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源型企业绩效的协同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纵向产业链延伸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对未来一期的财务绩效产生正向影响。(2)CSR调节增强了纵向产业链延伸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未来一期财务绩效的正向影响,抑制了纵向产业链延伸对当期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3)进一步检验发现:市场化水平、环境规制更高的地区,纵向产业链延伸与CSR对资源型企业市场绩效的协同正向影响更加显著,且两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协同正向影响不随制度环境异质性发生改变。基于此,企业应合理利用CSR优化纵向产业链延伸方式;政府应优化营商环境,以强化CSR和纵向产业链延伸的正向协同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柴国荣 李振超 石瓅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装备制造业集群已成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途径并在很多地区大量涌现。装备制造业集群内部存在核心企业群体和外围企业群体,其纵向合作关系分为链条强化和网络筛选。文章通过引入复制动态微分方程,构建核心企业和外围企业的双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初始状态、合作收益、资产专用性、网络收益对合作关系演化路径的影响,以期为装备制造业集群企业间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楼润平 麦诗诗 张昊
文章基于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样本数据,采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化投资的量化指标,实证检验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对价值创造的影响效应和协同机制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投资能够直接显著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从协同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共同作用于企业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即“数字化互补理论”得到验证。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数字化投资能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即竞争力在企业实施数字化投资影响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新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制造业企业业绩出现税负痛感加剧问题,即使政府长期推行大规模减税降费,一些企业仍觉得获得感不强。为什么在经济下滑时期中国企业税负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笔者从税负粘性视角出发,以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体效应模型验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粘性现象及影响因素,回应企业税负痛感加重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税负存在明显的粘性特征,即随着经营业绩的上升,企业增值税税负上升的幅度要大于当经营业绩下降时增值税税负下降的幅度。增值税税负粘性是增值税抵扣机制与企业存货波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呈增强的趋势。这种普遍存在的税负粘性现象,正是让企业感到税负痛感加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增值税 税负粘性 存货波动 客户集中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