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2)
- 2023(11232)
- 2022(9564)
- 2021(8809)
- 2020(7407)
- 2019(17091)
- 2018(16775)
- 2017(31607)
- 2016(17047)
- 2015(18998)
- 2014(19088)
- 2013(19009)
- 2012(17882)
- 2011(16341)
- 2010(16681)
- 2009(15781)
- 2008(16046)
- 2007(15107)
- 2006(13156)
- 2005(11322)
- 学科
- 济(71457)
- 经济(71385)
- 业(56530)
- 管理(54158)
- 企(44537)
- 企业(44537)
- 方法(31670)
- 农(30397)
- 数学(27268)
- 数学方法(27015)
- 农业(20307)
- 业经(19433)
- 中国(18986)
- 财(18068)
- 技术(17672)
- 制(15582)
- 地方(14992)
- 学(14861)
- 贸(12696)
- 贸易(12689)
- 技术管理(12500)
- 易(12337)
- 和(12024)
- 理论(11461)
- 银(11409)
- 银行(11386)
- 务(10888)
- 行(10865)
- 财务(10862)
- 财务管理(10833)
- 机构
- 大学(254530)
- 学院(254445)
- 济(102873)
- 管理(101240)
- 经济(100550)
- 理学(87260)
- 理学院(86347)
- 管理学(84998)
- 管理学院(84493)
- 研究(83371)
- 中国(63519)
- 京(53000)
- 科学(51470)
- 财(46809)
- 农(46389)
- 所(41859)
- 中心(40194)
- 江(39548)
- 业大(38480)
- 研究所(38054)
- 财经(37316)
- 农业(35435)
- 范(34335)
- 师范(34023)
- 经(33728)
- 北京(33309)
- 州(31670)
- 经济学(31162)
- 院(29386)
- 经济学院(28307)
- 基金
- 项目(169662)
- 科学(134224)
- 研究(125906)
- 基金(122083)
- 家(106091)
- 国家(105136)
- 科学基金(90425)
- 社会(80602)
- 社会科(76141)
- 社会科学(76118)
- 省(68153)
- 基金项目(65024)
- 教育(57697)
- 自然(57129)
- 划(56406)
- 自然科(55728)
- 自然科学(55712)
- 自然科学基金(54764)
- 编号(52181)
- 资助(48232)
- 成果(42937)
- 创(40138)
- 重点(37891)
- 部(37724)
- 发(37328)
- 创新(36684)
- 课题(35387)
- 国家社会(33208)
- 教育部(32243)
- 科研(32025)
- 期刊
- 济(116248)
- 经济(116248)
- 研究(70301)
- 中国(53171)
- 农(46455)
- 学报(39976)
- 科学(37544)
- 财(36003)
- 管理(35621)
- 农业(30746)
- 大学(30121)
- 教育(28594)
- 学学(27977)
- 融(22808)
- 金融(22808)
- 业经(22397)
- 技术(22170)
- 财经(17977)
- 经济研究(16980)
- 经(15475)
- 问题(15466)
- 图书(14951)
- 业(14905)
- 科技(14020)
- 技术经济(13871)
- 版(13559)
- 资源(12215)
- 策(11876)
- 理论(11739)
- 商业(11730)
共检索到37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殷存毅 汤志林
中关村科技园与台湾新竹科技园都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构建型高新区。竹科通过"政府倡导、市场分配"模式,构建了以本土民营企业产业集群为特征的技术创新网络,成为"东亚地区最成功的硅谷",而中关村则长期"自主创新不足"。未来中关村自主示范区建设,尤其是构建符合中国特定政治经济结构的集群创新网络,势必要从高新区纵向治理结构、横向政企资源配置以及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培育三个层面进行变革。
关键词:
纵向治理 创新网络 高新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大海 孙杨 孙文慧 张莹 韩立民
以制药企业BF公司从仿制药研制到原创新药研制为纵向案例,运用企业创新网络、组织学习平衡等创新理论和方法,采用深度访谈,同时辅以查阅学术文献、网上信息、企业内部文件资料等方式搜集数据并对其进行编码,从网络节点构成、连接强度和合作类型3个维度,对原创新药与仿制药研发的创新网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对比仿制药研发,原创新药研发的创新网络规模更大,成员异质性更强,结构更复杂;(2)新药研发过程中焦点企业的组织学习平衡模式一般为间断型,但在特定阶段,如果将焦点企业与强连接合作伙伴看作平等主体,则构成双元型组织学习平衡模式,且该特点在原创新药研发中更为突出;(3)新药研发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均由强连接合作伙伴供给,焦点企业通过专注于技术基础能力提升,强化自身在新药研发和生产中的专业化优势,保证了间断型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循环演进。
关键词:
创新网络 组织学习 自主创新 转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万超 朱天博
运用创新网络理论和企业集群理论,分析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力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建设显性或隐性的联接,从而带动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成果的诞生。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娜娜 徐雨森
逆向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在后发企业的创新追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不同发展阶段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以及由此建立的创新网络不同,其逆向创新实现路径呈现多元性;本土市场独特优势以及基于创新网络开展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上的努力是影响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创新网络嵌入的协同是创新网络化背景下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升级的关键。本研究完善了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相关研究,为本土企业逆向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海鹏 吕拉昌
伴随着经济地理研究的"演化转向",定量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时空演化,对中关村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企业视角揭示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外部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中关村园区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关村产学研合作范围快速扩大、合作规模显著提高、合作网络越加复杂;(2)海淀园与朝阳园是中关村产学研合作最集聚的区域,中关村产学研内部合作创新网络形成显著的"中心—边缘"网络模式;(3)中关村产学研外部合作创新网络外向演化趋势明显,2013年对中国东、中、西部都产生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秋淮 张艳
本文首先对“高新技术园区创新网络”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回顾了中关村的发展历史与展望了中关村的发展前景,最后提出“构建中关村创新网络是中关村今后发展的唯一出路”观点,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创新网络 中关村 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文昌 姜骞
以资源基础理论、网络能力理论、组织间关系理论和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创新网络、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运用SPSS软件和smartPLS结构方程对概念框架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网络特征、网络联结和网络位置)对资源配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两栖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网络能力正向调节资源配置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两栖创新的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倩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秀江 王秀娟
对中小企业群落的网络关系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视角研究。横向视角从静态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小企业群落网络的各种关系类型,并比较分析了“椎型”与“市场型”中小企业群落网络关系的结点、联结特征及其发挥的不同网络功能。纵向视角从动态角度入手,研究了与中小企业群落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相适应的网络关系的演变及其特征,同时,对其演变动因作了微观分析。
关键词:
中小企业群落 网络关系 阶段性 产业集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丽霞
本文分3个部分,研究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问题,主要阐述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权力归属;分析了已有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机制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效率为导向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新机制。
关键词:
网络 信息资源 配置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斌 杨之刚
本文从公共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变动性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公共需求的偏好显示与排序问题,认为公共品的受益范围、偏好同质性、支付能力、公共需求排序方式和排序成本是在规范意义上影响政府间职能纵向划分的主要因素。公共需求偏好显示及排序所要求的小政府同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效率的矛盾,以及不同地方政府之间公共产品和服务组合的差异化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是政府间财权事权纵向配置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区分供应与生产的基础上,归纳了政府间职能纵向划分的基本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过聚荣 茅宁
本文运用进入权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治理作尝试性分析与研究。认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更多地将依赖于网络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加。一方面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协调机制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以契约为主的协调机制因合同的不完全性而难以奏效。本文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治理的目的是促进网络参与者对技术创新网络的专用性投资并维护其完整性,从而提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 网络 治理 进入权 竞争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贺子桐 马晓琳 赵惠妍 束超慧
数字化如何驱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机制演进?锚定该问题,构建“情景-组织-机制”框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表明:(1)数字化情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为触点,园区组织结构呈现“聚合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态势;(2)数字化下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聚焦在适应、互动和共生3个维度,其中,在市场需求的适应机制上,案例样本在时间线上呈现出“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引领适应”的变异特征;在与合作资源的互动机制上,则沿着“资源共享-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的路径迭代;在系统主体间共生机制上,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的演进轨迹。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 结构 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DEA方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俊利 金鑫
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连锁任职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治理与关系治理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的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有积极影响,且管理层关系治理确实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治理与关系网络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促进作用会产生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董事、独立董事、监事、经理的关系网络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内部董事和经理呈现出正面效应,而独立董事则呈现出负面效应。因此,企业既可以借助"地利"政府治理,也可以搭建"人和"管理层社会关系网络,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