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1)
2023(14738)
2022(12644)
2021(11851)
2020(10356)
2019(24063)
2018(23911)
2017(46659)
2016(25462)
2015(29213)
2014(29277)
2013(28992)
2012(26679)
2011(24059)
2010(24379)
2009(22675)
2008(22647)
2007(20523)
2006(17859)
2005(16112)
作者
(75300)
(62792)
(62734)
(59610)
(40044)
(30208)
(28830)
(24612)
(23921)
(22750)
(21370)
(21121)
(20086)
(20003)
(19723)
(19702)
(18999)
(18724)
(18380)
(18151)
(15667)
(15647)
(15566)
(14521)
(14191)
(14125)
(14110)
(13959)
(12848)
(12468)
学科
(108382)
经济(108266)
管理(76726)
(76491)
(65526)
企业(65526)
方法(53285)
数学(47103)
数学方法(46365)
(30483)
(27406)
中国(25953)
业经(23298)
(22284)
(21561)
(20729)
财务(20660)
财务管理(20610)
地方(20558)
企业财务(19662)
(19600)
贸易(19586)
(18995)
理论(17919)
农业(17700)
(16497)
银行(16451)
技术(16430)
(16034)
金融(16031)
机构
大学(368067)
学院(367934)
(150334)
经济(147101)
管理(144535)
理学(124214)
理学院(122935)
管理学(120524)
研究(120505)
管理学院(119862)
中国(93581)
(77655)
科学(73848)
(70402)
(62728)
(61450)
中心(57499)
(56871)
财经(55808)
业大(55696)
研究所(55379)
(50549)
农业(49609)
北京(48872)
经济学(45524)
(45191)
(45051)
师范(44609)
(43421)
财经大学(41549)
基金
项目(243017)
科学(191000)
基金(176695)
研究(173111)
(154959)
国家(153697)
科学基金(132286)
社会(108146)
社会科(102677)
社会科学(102646)
(95600)
基金项目(92720)
自然(88786)
自然科(86818)
自然科学(86790)
自然科学基金(85254)
教育(81656)
(80916)
资助(75217)
编号(69999)
成果(56735)
重点(55045)
(53979)
(51710)
(50835)
课题(48482)
创新(47453)
科研(47395)
教育部(46279)
大学(45546)
期刊
(163722)
经济(163722)
研究(104743)
中国(71579)
学报(58636)
(58261)
管理(55463)
(55312)
科学(53408)
大学(44514)
学学(41897)
教育(37845)
农业(36928)
(35940)
金融(35940)
技术(34992)
财经(28535)
业经(26870)
经济研究(26331)
(24505)
问题(21695)
(20747)
统计(19905)
技术经济(19295)
(18003)
(17935)
(17686)
理论(17474)
图书(17389)
商业(16968)
共检索到548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白让让  
跨国公司在中国轿车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其在产业上下游势力的增加,也对国内大型企业的自主研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以中国轿车产业特有的部分所有权安排和跨国公司纵向控制现象为对象,构建了差异化产品价格竞争下的纵向约束模型,以分析跨国公司实施投入歧视,使中方参与者产生自主开发行为"滞后"的结构性诱因。产业和企业层面的案例分析发现,在中国轿车产业"后WTO"时期,跨国公司纵向控制力的不断强化,在下游市场挤出本土品牌的同时,还具有弱化大型国企自主创新的效应。政府应对自主研发的投入和产品实施一定的不对称性激励政策,引导大型国企逐渐摆脱对跨国公司的长期依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美娟  
电信企业能否达到纵向市场圈定目的,与实施市场圈定的企业和被圈定企业在下游市场的成本差异有关。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电信企业基于价格行为的纵向市场圈定与接入规制问题。研究发现,当主导企业的下游附属企业具有成本优势时,则其通过实施价格策略性行为能够达到纵向市场圈定目的;当其处于成本劣势时,则不能通过价格行为实现纵向市场圈定。因此,规制机构在制定接入规制政策时,应根据下游市场两个企业的成本差异选择合理的接入规制方法。当新进入企业成本较低时,可采取有效成分接入定价法和由市场决定接入价格的两种接入规制方法;当两者成本相同时,可采取激励性接入规制方法;当新进入企业成本较高时,可对两者实行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光  李凯  
近年来,外资通过股权投资、设立子公司的纵向所有权安排在中国逐渐形成包含核心零部件制造、最终产品组装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易于引致外资控股的上下游企业间策略协同并影响中资企业绩效。基于中国乘用车市场微观数据,通过构建核心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制造企业间"纵向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探析外资纵向所有权安排对中资企业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影响。结论表明:一方面,外资通过控制上游核心部件可以有效提高零部件企业相对于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这种"议价优势"使得外资掌控的核心部件价格高企,引发产业链利润向核心部件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在这种特殊的纵向结构下,下游中资整车企业势力的增加以及相关反垄断处罚措施不能有效"抗衡"利润分配效应,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利润增长,也会促进产业链整体利润的提高。中国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中外资企业的互利共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晋川  傅绍文  
纵向一体化可以很好地解决物质资本的专用性问题,然而对人力资本专用性造成的“套牢”无能为力。通过降低交易双方对一般性投资的激励,从而提高专用性投资的激励,联合所有权使得“套牢”的收益最小而成本最高。因此,联合所有权不仅可以解决物质资本专用性问题,也是解决人力资本套牢问题的有效途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柳华  
构建公平竞争有序市场,助推企业优胜劣汰,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纵向共同所有权的不断增加可能会损害市场公平竞争。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探讨了纵向共同所有权对市场公平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股东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会影响垂直相关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导致相同共同机构投资者的上下游企业会存在利益输送,进而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研究结果为纵向共同所有权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和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指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让让  王光伟  
以反垄断机构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在互联网骨干网接入环节"接入歧视行为"的反垄断调查为线索,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后所形成的不对称寡头垄断结构,使部分一体化运营商在接入和互联环节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势力,可以通过接入的价格或质量歧视,对上下游的竞争者产生一定的圈定效应。这种行为由于获得了行业规制者的许可,也限制了《反垄断法》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效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郝媛  
纵向逆一体化是跨国公司的新的全球经营战略,它是指企业将一系列技术上可分的生产工序中的一部分置于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之外,是外部化的过程。它的典型形式是外包和外购。目前,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都有纵向逆一体化的实践,以便节省资金,降低成本。总之,这是跨国企业为充分发挥其在核心业务中的优势所采取的一种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辉华  李金波  
通用汽车公司兼并费雪车身公司是企业理论最重要的案例,但是自2000年来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角度全面地考察了费雪-通用案例,归纳了这一案例的基本事实,排除了费雪选择无效率的生产方式这一结论,确认了费雪以拒绝搬迁工厂的形式对付通用的敲竹杠行为。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本文证明了不同博弈环境下敲竹杠的可能性。资产专用性不一定导致敲竹杠,敲竹杠不一定导致纵向一体化。本文不仅厘清了费雪-通用案例的真实和错误成分,而且从理论上澄清了资产专用性、敲竹杠和纵向一体化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洪瑞  朱轶斌  
本文基于合作博弈的视角,在归纳总结中国轿车制造商纵向限制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强势地位形成的根源及纵向限制的内在机理;构建了轿车制造商与经销商讨价还价模型,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轿车制造商与经销商处于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之中,制造商凭借强大的谈判力占有较大份额的合作剩余;由于专用性资产具有"锁定效应",对经销商形成了较高的"退出壁垒",使制造商可以对经销商进行"敲竹杠"。反垄断机构应从"功能剥离"、规制合约、建立退出补偿机制、规制专用性资产投资行为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进行制度改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凭借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和产品影响力等,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作为上游品牌产品制造者或品牌授权方,跨国公司可能会向在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直接或变相地实施对中国本土消费者的价格歧视活动。李世杰教授所著的《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纪康  
作为国际间长期资本流动主要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某种经济法人以他国的工业厂矿、商业金融等为对象,以获取企业经营权为前提和核心,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利润、销售收益或其他经营收益的一种直接生产经营投资或税后利润的再投资活动,其资金的对外投放形式具体包括跨国的兼并购买、经营转让、资本合作、股权控制等等。几十年来,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研究一直注重于对按产权所有划分的种种直接投资方式,诸如全部或在一定参股下限以上购买外国企业的股票;建立独资子公司;投入贷币资本、物质资本、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晔  
在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发展当地配套企业的新工业化道路中,处于价值链下游的跨国公司利用买方垄断势力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可能使后者失去生存空间。本文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纵向压榨模型,并以苏州IT产业中台资企业对当地配套企业的纵向压榨为例,分析了影响跨国公司纵向压榨的因素,认为纵向压榨起因于跨国公司的买方垄断势力和双方市场势力的严重不对等。而采取相应措施形成抵消性的市场势力,是避免当地配套企业被纵向压榨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应当肯定,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机制、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增长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华跨国公司凭借其运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品牌优势以及产品影响力,能够比较容易获取到某个行业领域的市场主导权。部分跨国公司往往会向中国市场中的下游分销商、零售商植入包括RPM在内的多种纵向约束策略,以便更好地控制下游市场的零售领域,强化其产品在中国市场中的垄断地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桑福德·格罗斯曼  奥利弗·哈特  阮睿  
文章提出有成本的契约理论,强调契约权利有两种类型:具体权利和剩余权利。当在契约中列出与资产有关的所有具体权利的成本很高时,最好让其中一方从另一方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取得所有权就是购买这些剩余权利。当剩余权利被一方购买以后,另一方就失去了剩余权利,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扭曲。而当企业1取得控制权增加其管理的生产力大于企业2失去控制降低其管理的生产力时,企业1就会购买企业2。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桑福德·格罗斯曼  奥利弗·哈特  阮睿  
文章提出有成本的契约理论,强调契约权利有两种类型:具体权利和剩余权利。当在契约中列出与资产有关的所有具体权利的成本很高时,最好让其中一方从另一方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取得所有权就是购买这些剩余权利。当剩余权利被一方购买以后,另一方就失去了剩余权利,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扭曲。而当企业1取得控制权增加其管理的生产力大于企业2失去控制降低其管理的生产力时,企业1就会购买企业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