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40)
2023(16729)
2022(14254)
2021(12958)
2020(11352)
2019(25786)
2018(25394)
2017(48841)
2016(26665)
2015(29914)
2014(29690)
2013(29417)
2012(26915)
2011(24274)
2010(24114)
2009(22490)
2008(22296)
2007(19783)
2006(16969)
2005(15047)
作者
(78244)
(65877)
(65773)
(62257)
(41638)
(31929)
(29807)
(25835)
(24864)
(23327)
(22258)
(22045)
(20883)
(20493)
(20491)
(20416)
(20243)
(19562)
(18998)
(18869)
(16399)
(16001)
(15984)
(14921)
(14907)
(14678)
(14599)
(14470)
(13313)
(13064)
学科
(110271)
经济(110111)
管理(82584)
(77847)
(65317)
企业(65317)
方法(53848)
数学(47991)
数学方法(47452)
(33579)
(28528)
中国(26503)
(24245)
业经(23337)
(21415)
(21228)
贸易(21221)
(21037)
财务(20978)
财务管理(20921)
(20606)
企业财务(19920)
地方(19693)
农业(18812)
(17323)
银行(17261)
(16938)
(16927)
金融(16922)
技术(16866)
机构
大学(384304)
学院(381957)
(157451)
经济(154311)
管理(149738)
理学(130275)
理学院(128924)
管理学(126704)
管理学院(126013)
研究(124823)
中国(94468)
(78873)
科学(77164)
(74567)
(69746)
(62856)
业大(61012)
财经(59565)
中心(59079)
研究所(57103)
(57101)
农业(55017)
(54144)
经济学(48566)
北京(48446)
(46201)
师范(45569)
(44973)
财经大学(44453)
(44361)
基金
项目(263252)
科学(207524)
基金(194084)
研究(184980)
(171357)
国家(170003)
科学基金(145951)
社会(119270)
社会科(113265)
社会科学(113233)
基金项目(103047)
(102903)
自然(97125)
自然科(94955)
自然科学(94923)
自然科学基金(93278)
(87366)
教育(86095)
资助(79250)
编号(72536)
重点(59568)
(58744)
成果(58184)
(55384)
(55051)
创新(51921)
科研(51699)
教育部(50466)
课题(50097)
国家社会(50066)
期刊
(164423)
经济(164423)
研究(104854)
中国(71513)
学报(65482)
(61957)
(60384)
科学(57749)
管理(53797)
大学(49252)
学学(46920)
农业(40986)
(35216)
金融(35216)
教育(33960)
技术(32726)
财经(29970)
业经(26654)
经济研究(26449)
(25541)
问题(22206)
(22160)
(19721)
统计(18759)
技术经济(18638)
(18488)
科技(17926)
理论(17685)
(17555)
商业(17038)
共检索到551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张琛  张阳悦  
本文通过对4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合作社的纵向协作程度通过合作社总收益和合作社利益分配两种作用机制影响合作社社员收益。其中,奶农合作社纵向协作程度越高,合作社总收益越高;纵向协作程度影响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二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奶农合作社的纵向协作程度与社员收益之间并不存在着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纵向协作程度为半紧密型合作社与紧密型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大体相近,且均高于松散型合作社社员收益的特征。为此,需要加强合作社的产业化程度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合理协调异质性成员的权利,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张琛  张阳悦  
本文通过对4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合作社的纵向协作程度通过合作社总收益和合作社利益分配两种作用机制影响合作社社员收益。其中,奶农合作社纵向协作程度越高,合作社总收益越高;纵向协作程度影响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二者呈"倒U型"曲线关系。奶农合作社的纵向协作程度与社员收益之间并不存在着单一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纵向协作程度为半紧密型合作社与紧密型合作社社员的收益大体相近,且均高于松散型合作社社员收益的特征。为此,需要加强合作社的产业化程度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合理协调异质性成员的权利,实现合作社与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双赢局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图展  
从农民合作社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角度分析其与关联组织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并基于381份合作社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合作社与上下游关联组织存在非正式、松散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订立正式的书面契约、开展紧密型纵向协作的比例仍然偏低。整体而言,关联环节的交易费用、农产品产业链结构、合作社负责人能力及合作社的其他个体特征是合作社与关联组织开展纵向协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具体到解释变量则因上下游关联环节、纵向协作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统计显著性上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图展  
从农民合作社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角度分析其与关联组织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并基于381份合作社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合作社与上下游关联组织存在非正式、松散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订立正式的书面契约、开展紧密型纵向协作的比例仍然偏低。整体而言,关联环节的交易费用、农产品产业链结构、合作社负责人能力及合作社的其他个体特征是合作社与关联组织开展纵向协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具体到解释变量则因上下游关联环节、纵向协作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统计显著性上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图展  
从农民合作社的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条件角度分析其与关联组织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并基于381份合作社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合作社与上下游关联组织存在非正式、松散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订立正式的书面契约、开展紧密型纵向协作的比例仍然偏低。整体而言,关联环节的交易费用、农产品产业链结构、合作社负责人能力及合作社的其他个体特征是合作社与关联组织开展纵向协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具体到解释变量则因上下游关联环节、纵向协作形式的不同而存在统计显著性上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生延超  
不同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决定了不同的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利益分配。文章将纵向技术联盟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建立了基于分配因子的利益分配模型,通过无限期界讨价还价博弈方法进行逆向求解。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技术型中间投入品的交易价格,并且当紧密型纵向技术联盟的分成因子受到一定限制时,企业倾向于组建利益可重新分配下的更为紧密的纵向技术联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学会  王礼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分工理论等视角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进行了理论说明。其次,在对现有纵向一体化测度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50家果蔬类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总体水平不高,样本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均值为0.244 8;②分环节看,产中环节一体化水平(均值0.353 0)高于产前(0.201 3)和产后环节(0.255 5)。表明合作社按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红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的农村产业化和逐步形成的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发展,市场化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利益分配机制作为合作社发展和治理的主要问题,其是否能够公平分配对农民合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利益分配机制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对利益分配的原则进行分析,并针对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征华  汪娇  
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户进入市场的桥梁,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当前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机制与合作社绩效的关系,构建了盈余分配机制,包括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方式、合作社盈余分配的比例以及合作社分红的形式三大要素;利用平衡计分卡原理,对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衡量,并实证分析了盈余分配机制的三大要素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盈余分配方式会影响合作社的绩效,其中按股权分配与按交易额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绩效最好;不同盈余分红形式也会影响合作社绩效,其中现金分红最能激发社员热情;盈余分配比例与合作社绩效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庆博  宋莎  刘俊昌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枸杞种植户参与假定的纵向协作形式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枸杞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较高和生产规模大的枸杞种植户倾向于参加紧密纵向协作形式,枸杞种植户乐意参与紧密的纵向协作,与紧密纵向协作链接市场及技术、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也是分不开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桂霞  霍灵光  张越杰  
本文以吉林省和河北省部分肉牛养殖户为例,对影响农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交易成本是养殖户肉牛销售渠道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价格有保证程度、市场能否及时销售的风险程度对有一定饲养规模的农户(年出栏10头以上)选择销售渠道具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运输成本及风险程度、销售中的损失具有负影响;而农户饲养规模(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对销售形式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交易成本较农户自身特征和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徐家鹏  李崇光  
在建立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从业状态、蔬菜价格的稳定程度显著负向影响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蔬菜销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蔬菜种植规模、蔬菜生产的商品化率、蔬菜销售的难易程度、离最近蔬菜交易市场的距离、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获得技术的难易程度显著正向影响蔬菜种植户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而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年限、蔬菜种植户所拥有的运输工具和获得市场信息的难易程度则对其产销环节紧密纵向协作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的优化演变有利于实现产业链整合,促进产业链参与主体利益互补机制的建立。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在分析市场交易、合同、合作社以及纵向一体化等多种纵向协作模式的运作方式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契约博弈模型对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优化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合同模式并不是一种稳态的纵向协作模式,而合作社模式是合同模式的改进,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纵向协作模式,并由此提出促进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星宇  谢彦明  
中国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治理主体缺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村集体经济支撑等结构性困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参与重塑了乡村公共领域的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动因-行为-绩效”和“主体禀赋-场域支持”两个逻辑分析范式,构建了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动态过程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4个典型案例解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揭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乡村治理绩效的依存条件。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行为机制为:利益互嵌-协同联动机制、矛盾调解-长效稳定机制和民生普惠-扶持保障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行为机制为:资源整合-节本增收机制、村社共建-固基强村机制、“培训+就业”助农机制和认知驱动-文化造血机制。同时,“村‘两委’+合作社”共治模式能更显著地提升乡村治理绩效。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禀赋、村庄场域支持网络两类依存条件的积极作用,一要充分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潜力与动力;二要健全乡村治理格局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两委”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三要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选育机制;四要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多元化新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艳丽  修长柏  
随着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其利益分配机制也要不断演变。本文从生命周期视角将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划分为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建立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分配基本模型,分时期构建其利益分配机制,并以内蒙古特力格图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应用实例,对其发展的特点和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