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4)
- 2023(7413)
- 2022(6219)
- 2021(5689)
- 2020(4881)
- 2019(10935)
- 2018(10792)
- 2017(20687)
- 2016(10304)
- 2015(10812)
- 2014(10384)
- 2013(10298)
- 2012(9278)
- 2011(8122)
- 2010(8226)
- 2009(7793)
- 2008(8115)
- 2007(7324)
- 2006(6407)
- 2005(5769)
- 学科
- 业(46842)
- 管理(44218)
- 企(44166)
- 企业(44166)
- 济(41801)
- 经济(41761)
- 方法(20659)
- 数学(17673)
- 数学方法(17599)
- 财(16996)
- 技术(15330)
- 务(13736)
- 财务(13732)
- 财务管理(13723)
- 企业财务(13409)
- 技术管理(12214)
- 制(11648)
- 业经(10655)
- 中国(10267)
- 融(9683)
- 金融(9683)
- 银(9573)
- 银行(9572)
- 行(9148)
- 体(8219)
- 体制(7369)
- 理论(7329)
- 划(7022)
- 农(6899)
- 策(6231)
- 机构
- 大学(146887)
- 学院(145250)
- 济(65437)
- 管理(64699)
- 经济(64310)
- 理学(56219)
- 理学院(55785)
- 管理学(55267)
- 管理学院(54972)
- 研究(40844)
- 中国(34443)
- 财(33554)
- 京(28507)
- 财经(26982)
- 经(24693)
- 江(20719)
- 财经大学(20483)
- 商学(20427)
- 经济学(20341)
- 商学院(20254)
- 科学(19944)
- 中心(19395)
- 经济学院(18315)
- 所(17990)
- 北京(17825)
- 州(16770)
- 经济管理(15981)
- 研究所(15787)
- 范(15659)
- 师范(15532)
- 基金
- 项目(95203)
- 科学(79329)
- 基金(73230)
- 研究(72181)
- 家(61657)
- 国家(61139)
- 科学基金(56086)
- 社会(49997)
- 社会科(47710)
- 社会科学(47701)
- 基金项目(38890)
- 省(36365)
- 自然(35666)
- 自然科(35032)
- 自然科学(35028)
- 自然科学基金(34521)
- 教育(33904)
- 划(30058)
- 资助(28457)
- 编号(27154)
- 创(26981)
- 创新(23984)
- 部(22263)
- 成果(21568)
- 国家社会(21046)
- 制(20679)
- 人文(20577)
- 教育部(20567)
- 重点(20412)
- 业(19875)
共检索到215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冉秋红 周宁慧
基于代理理论、知识治理以及智力资本管理理论,以2009~2016年间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纵向兼任高管是促进还是抑制智力资本价值创造,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公司,其智力资本及其组成要素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价值创造效率显著更低,而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有效抑制这种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负向作用主要存在于兼任高管在大股东处担任重要职位时,且纵向兼任高管对公司技术创新绩效有消极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骊禧 吴玉宇
基于智力资本理论,依据中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2008—2021年年度数据,考察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呈负相关,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改善这种负向效应;纵向兼任高管职位越高,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的抑制效应越明显;纵向兼任高管与智力资本技术创新专利产出呈负相关。鉴于此,农业上市公司应重视纵向兼任高管对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的负面影响,可通过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来降低对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升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骊禧 李明贤
本文就股权制衡这一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与公司智力资本提升水平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股权制衡能够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方面显著降低公司智力资本价值提升水平。而在引入纵向兼任高管这一调节变量后,股权制衡对农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价值提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本文研究了股权制衡对农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水平影响路径,并对股权制衡提升农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价值提供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玲 线婷婷 王林江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更直接的监督与支持、更多的掏空两种效应,考察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较低,且这种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在控制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对投资效率的不利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兼任高管在大股东处担任主要职务时,且兼任强度越高,投资效率越低;纵向兼任高管加重了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其作用机制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过纵向兼任高管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掏空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证监会、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完善纵向兼任高管、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桂良军 张金越 刘硕
文章以2012—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纵向兼任高管与股价同步性间的关系,同时探究多元化经营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提高了股价同步性,原因在于纵向兼任高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能降低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噪声对股价的影响;而多元化经营增加了市场噪声,对纵向兼任高管与股价同步性间的正向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发挥了“监督效应”,降低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成本,且管理层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纵向兼任高管提高股价同步性的重要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闫珍丽 梁上坤 袁淳
本文以我国2009—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管的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相比不存在纵向兼任的公司,高管纵向兼任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平均低14%,专利授权数量平均低10%。(2)结合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这一抑制效应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差的地区。(3)区分纵向兼任高管的类型、专利类型以及企业产权性质类型,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纵向兼任高管类型为董事长,创新产出类型为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授权以及非国有企业时更加明显。(4)影响机制的检验显示,加剧大股东掏空是纵向兼任的高管抑制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对高管纵向兼任经济后果及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同时对完善公司治理及加强政策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高管纵向兼任 企业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金红 鲜欢
本文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会促进企业金融化,验证了“掏空效应”的存在;当兼任强度越大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在纵向兼任高管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非国有、审计质量较低及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赵爱玲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会损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产权性质、内控质量及分析师跟踪均对纵向兼任高管与持续经营能力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通过路径检验发现,纵向兼任高管会通过减少研发投入来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久铭 余珍 韩金红
文章以2012—2016年我国披露预算数据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预算卸责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如果存在纵向兼任高管,则企业预算卸责水平更高。进一步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下纵向兼任高管对预算卸责的影响发现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纵向兼任高管的作用更显著,更会加剧企业的预算卸责。文章从新的视角审视了纵向兼任高管问题,并为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是否合理提供了新的证据,丰富了纵向兼任高管经济后果及企业预算卸责领域的文献,同时对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韩芳芳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研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我国2004-2013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管理者代理成本与纵向兼任高管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这表明,纵向兼任高管作为控股股东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监督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纵向兼任高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同时丰富和拓展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代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