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8)
- 2023(4152)
- 2022(3523)
- 2021(3149)
- 2020(2632)
- 2019(5816)
- 2018(5478)
- 2017(9658)
- 2016(5256)
- 2015(5897)
- 2014(5822)
- 2013(5660)
- 2012(5035)
- 2011(4230)
- 2010(4436)
- 2009(4153)
- 2008(4718)
- 2007(4128)
- 2006(3595)
- 2005(3292)
- 学科
- 管理(24015)
- 业(19841)
- 企(18610)
- 企业(18610)
- 济(16214)
- 经济(16194)
- 财(11267)
- 务(9689)
- 财务(9674)
- 财务管理(9656)
- 企业财务(9134)
- 制(6597)
- 方法(6565)
- 业经(5742)
- 银(5471)
- 银行(5469)
- 数学(4986)
- 中国(4950)
- 行(4908)
- 数学方法(4903)
- 学(4890)
- 体(4764)
- 信息(4745)
- 理论(4378)
- 融(4318)
- 金融(4318)
- 体制(4312)
- 技术(4061)
- 会计(3782)
- 农(3231)
- 机构
- 大学(75062)
- 学院(73848)
- 管理(30991)
- 济(26351)
- 经济(25688)
- 理学(25684)
- 理学院(25465)
- 管理学(25166)
- 管理学院(25015)
- 研究(21151)
- 财(19353)
- 中国(19003)
- 京(15793)
- 财经(14144)
- 经(12671)
- 江(12028)
- 科学(11729)
- 会计(11585)
- 中心(11276)
- 所(10456)
- 财经大学(10194)
- 州(9751)
- 北京(9738)
- 商学(9040)
- 商学院(8973)
- 业大(8920)
- 农(8676)
- 研究所(8556)
- 范(8495)
- 师范(8420)
- 基金
- 项目(45931)
- 科学(36251)
- 研究(35190)
- 基金(33735)
- 家(29023)
- 国家(28803)
- 科学基金(25459)
- 社会(22025)
- 社会科(20990)
- 社会科学(20987)
- 基金项目(17520)
- 省(17183)
- 自然(16083)
- 教育(16012)
- 自然科(15750)
- 自然科学(15749)
- 编号(15541)
- 自然科学基金(15502)
- 成果(14367)
- 划(14319)
- 资助(13260)
- 项目编号(11353)
- 部(10176)
- 重点(10038)
- 国家社会(9533)
- 性(9398)
- 课题(9348)
- 创(9210)
- 制(9093)
- 教育部(8972)
共检索到11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红波 韩芳芳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本文研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我国2004-2013年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而且这种效应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发现,管理者代理成本与纵向兼任高管显著负相关,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这表明,纵向兼任高管作为控股股东加强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监督的一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进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纵向兼任高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同时丰富和拓展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代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洪岩 饶雪
高管兼任作为大股东加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手段,在经济转型期是广泛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已有兼任高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独立企业横向层面的兼任,而忽视了大股东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研究。文章基于纵向兼任高管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掏空理论,对我国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从大股东监管还是大股东掏空方面,纵向兼任高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对此,提出了在纵向兼任高管下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洪岩 饶雪
高管兼任作为大股东加强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手段,在经济转型期是广泛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已有兼任高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仅仅局限于独立企业横向层面的兼任,而忽视了大股东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研究。文章基于纵向兼任高管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掏空理论,对我国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从大股东监管还是大股东掏空方面,纵向兼任高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对此,提出了在纵向兼任高管下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久铭 余珍 韩金红
文章以2012—2016年我国披露预算数据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预算卸责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如果存在纵向兼任高管,则企业预算卸责水平更高。进一步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下纵向兼任高管对预算卸责的影响发现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纵向兼任高管的作用更显著,更会加剧企业的预算卸责。文章从新的视角审视了纵向兼任高管问题,并为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是否合理提供了新的证据,丰富了纵向兼任高管经济后果及企业预算卸责领域的文献,同时对企业及政策制定者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世辉 孙思琦
高管纵向兼任是大股东加强公司控制的重要手段,广泛存在于经济转型期间,研究其经济后果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不同产权性质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费用粘性呈负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2)当纵向兼任的高管为上市公司总经理而非董事长时,负相关关系更显著;(3)兼任距离较远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费用粘性为负相关关系,较近时无影响。研究为高管纵向兼任是否合理提供了经验支持,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公司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管纵向兼任 费用粘性 产权性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玲 线婷婷 王林江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更直接的监督与支持、更多的掏空两种效应,考察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存在纵向兼任高管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较低,且这种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在控制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不变。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对投资效率的不利影响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兼任高管在大股东处担任主要职务时,且兼任强度越高,投资效率越低;纵向兼任高管加重了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其作用机制在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通过纵向兼任高管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掏空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证监会、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完善纵向兼任高管、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金红 鲜欢
本文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会促进企业金融化,验证了“掏空效应”的存在;当兼任强度越大时,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融资约束在纵向兼任高管与企业金融化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非国有、审计质量较低及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本文拓展了纵向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及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栾甫贵 赵爱玲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纵向兼任高管的存在会损害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产权性质、内控质量及分析师跟踪均对纵向兼任高管与持续经营能力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通过路径检验发现,纵向兼任高管会通过减少研发投入来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百兴 宋弋戈
高管纵向兼任在企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受到企业管理者、外部监管部门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年来会计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阶段回归等方法,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以及在高管纵向兼任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审计师选择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能够显著抑制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避税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会加剧代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的避税程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秋生 刘文蓉 李喆赟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能否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直接关系到宏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文章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高管纵向兼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和管理层权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管纵向兼任产生了“掏空效应”,抑制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和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纵向兼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有志 张荣荣 张钰婧
高管纵向兼任是指高管个体成员在本企业及其股东单位同时任职,是股东增强其对企业控制监督的重要方式。本文聚焦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这一切入点,实证检验高管纵向兼任如何影响企业资产剥离战略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存在会提升企业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加剧大股东隧道行为是该正向促进作用的传导路径;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会降低非关联性资产剥离的可能性,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是该抑制作用的传导路径。本研究对高管纵向兼任与企业资产剥离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有利于深入了解董事长/总经理纵向兼任的“有效监督”与“过度控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警惕和监督高管纵向兼任带来的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审视和善用其有效监督的治理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推进资产剥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