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8)
- 2023(7307)
- 2022(6081)
- 2021(5300)
- 2020(4440)
- 2019(9922)
- 2018(9635)
- 2017(18843)
- 2016(9658)
- 2015(10430)
- 2014(10425)
- 2013(10775)
- 2012(10323)
- 2011(9621)
- 2010(9832)
- 2009(9184)
- 2008(8585)
- 2007(7851)
- 2006(7177)
- 2005(6668)
- 学科
- 济(74673)
- 经济(74642)
- 管理(25453)
- 业(23195)
- 方法(23169)
- 数学(20790)
- 数学方法(20684)
- 地方(19869)
- 企(18528)
- 企业(18528)
- 地方经济(14552)
- 中国(14283)
- 农(13884)
- 业经(13675)
- 产业(11697)
- 学(11386)
- 财(10855)
- 制(9203)
- 农业(8471)
- 体(8336)
- 贸(8241)
- 贸易(8236)
- 融(7941)
- 金融(7941)
- 结构(7940)
- 易(7866)
- 经济学(7809)
- 环境(7788)
- 发(7491)
- 和(7014)
- 机构
- 学院(150197)
- 大学(148832)
- 济(82070)
- 经济(80841)
- 研究(56298)
- 管理(56147)
- 理学(48340)
- 理学院(47776)
- 管理学(47157)
- 管理学院(46862)
- 中国(41383)
- 财(32786)
- 京(30393)
- 科学(30244)
- 经济学(27701)
- 所(27604)
- 财经(26440)
- 研究所(24822)
- 经济学院(24766)
- 中心(24410)
- 经(23939)
- 江(22569)
- 农(20207)
- 院(20118)
- 财经大学(19550)
- 北京(19402)
- 范(18296)
- 业大(18279)
- 师范(18139)
- 州(17271)
- 基金
- 项目(95284)
- 科学(76354)
- 研究(70948)
- 基金(70374)
- 家(60440)
- 国家(60021)
- 科学基金(51788)
- 社会(49442)
- 社会科(47299)
- 社会科学(47289)
- 省(36968)
- 基金项目(36588)
- 教育(30632)
- 自然(30255)
- 划(29924)
- 自然科(29550)
- 自然科学(29543)
- 自然科学基金(29064)
- 资助(29053)
- 编号(26912)
- 发(23886)
- 重点(21636)
- 国家社会(21616)
- 部(21401)
- 成果(20708)
- 发展(20414)
- 展(20168)
- 创(19723)
- 教育部(18843)
- 济(18747)
共检索到234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赖华侹 刘定
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南北经济差距呈现分化态势,无疑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梳理了纵向产业结构、价格指数背离、南北经济差距扩大之间的传导链条及作用机制。实证发现,价格指数背离在纵向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纵向产业结构中,上游产业占比越大,价格指数背离幅度越大,而价格指数背离又会抑制地区经济增长。模型机制分析表明,在纵向产业结构下,由于上下游产品生产中本地要素所占比例的差异,进口要素价格冲击对下游本地要素具有更强的“挤入效应”,推高下游总成本进而遏制CPI下降,致使CPI降幅小于PPI,形成价格指数背离,进而抑制偏重上游产业的北方地区产出增长。“反事实”模拟表明,纵向产业结构增强进口要素价格对下游本地要素的“挤入效应”,加剧价格指数背离。由此可见,纵向产业结构增大地区价格指数背离幅度,加深对偏重上游产业的北方地区经济抑制,最终加剧南北经济分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周平 李拓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南北差距 结构分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时奇 谌贻庆 左勇华
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结构中各种纵向约束产生的经济动因,并将其归为四类,分别是:克服外部性,克服多边机会主义,实现上游合谋以及阻止进入。文章也指出,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纵向约束并不一定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关键词:
纵向约束 转售价控制 独占交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宏伟 赵洋
现有关于南北经济差距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结构、发展环境等角度进行解释,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关注不多。基于2004-2019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差异是导致南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南方更强;(2)南北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差异并非由头部大城市发展差距导致,而是由地区整体发展差距导致;(3)无论是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南方的科技创新驱动作用都显著强于北方。
关键词:
南北经济差距 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建 马祎明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反映一国或地区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这两个指标及其传导关系也常受到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从理论上讲,上游生产领域的价格波动情况会逐步传导到消费领域,两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匹配性与衔接性。但近年这两者的走势却差距较大。本文从我国目前CPI和PPI的背离现象入手,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两者的传导机制,对于更好认识价格水平运行规律、完善价格水平调控机制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价格指数 CPI PPI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杨 李虹 舒振宇
截至2014年12月,美、欧等国相继对中国晶硅光伏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美国两次裁定中国企业非市场定价行为存在,实施迄今对新能源行业的最高"双反"关税,欧盟在各方压力之下仍以限价限量措施判罚,中国光伏业因此遭受沉重打击。本文以光伏产业结构与合同安排方式的国别差异为分析基础,建立光伏产业链纵向价格传递模型,利用国际和欧洲市场国别价格数据,证明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价低的原因在于产品技术差异,阶段性价差扩大是受国别纵向价格传递非对称性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缺乏光伏产品定价权且深受产业链两端的挤压,美欧诸国对华"双反"判罚有失客观公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浩
政府推行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是产生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历史根源。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绩效差异,为经济增长而竞争的地方政府,存在着维持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激励,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这正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根源。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笔者认为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对宏观经济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收入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扩大净出口、抑制投资和消费的效应,造成内、外经济失衡,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大经济运行的风险。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宏观经济 VAR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子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较长的经济增长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0.1%。但是,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头,为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各种经济数据显示,通货紧缩态势并未得到根本好转。为了扭转这一态势,人们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其中,有学者注意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也在加深,特别是近几年来,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尚熠 林水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研究了集聚经济视角中的跨省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基本观点是: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促进迁入地人均收入增长,由此扩大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收入差距。对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跨省迁移数据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受迁移约束影响,中国人口空间集聚度偏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人口空间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可能持续,跨省迁移在短期内还将是扩大地区差距的因素。
关键词:
跨省迁移 集聚经济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坤木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并且呈现继续扩大趋势。这种差距扩大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而产生 ,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呈现加快趋势。为了避免这种趋势长期发展下去 ,中国政府应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角度 ,从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最终消除两极分化出发 ,正确有效地处理好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居民 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文娟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在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下,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海滨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行理性的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不仅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政策调整的重大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