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3)
2023(6194)
2022(5192)
2021(4625)
2020(3977)
2019(8672)
2018(8347)
2017(16306)
2016(9085)
2015(9741)
2014(9602)
2013(9647)
2012(9093)
2011(8335)
2010(8196)
2009(7426)
2008(7479)
2007(6760)
2006(5770)
2005(5359)
作者
(30332)
(25366)
(25075)
(24114)
(16562)
(12552)
(11283)
(9884)
(9642)
(9079)
(8899)
(8550)
(8508)
(8487)
(8320)
(7921)
(7766)
(7553)
(7548)
(7419)
(6573)
(6380)
(6292)
(5956)
(5824)
(5775)
(5510)
(5468)
(5415)
(5267)
学科
(34870)
经济(34818)
(23353)
管理(23000)
(18598)
企业(18598)
方法(17131)
数学(15060)
数学方法(14866)
(11897)
(10406)
中国(8747)
(8482)
(7004)
(6862)
贸易(6861)
业经(6843)
(6693)
(6510)
金融(6510)
(6161)
财务(6156)
(6149)
财务管理(6141)
银行(6106)
企业财务(5954)
技术(5859)
(5857)
农业(5748)
地方(5549)
机构
大学(135563)
学院(132093)
研究(52914)
(52819)
经济(51789)
管理(44616)
理学(39206)
理学院(38652)
管理学(37738)
管理学院(37521)
中国(37157)
科学(36555)
(34025)
(29855)
(28600)
农业(27884)
研究所(27721)
业大(25642)
(25058)
中心(22959)
财经(20329)
(19996)
(19021)
(18759)
北京(17639)
农业大学(17552)
经济学(17501)
(17487)
(16610)
科学院(16423)
基金
项目(95833)
科学(74112)
基金(71262)
(67327)
国家(66866)
研究(60304)
科学基金(54578)
社会(38545)
自然(38541)
自然科(37741)
自然科学(37723)
自然科学基金(37103)
基金项目(36897)
社会科(36643)
社会科学(36632)
(36481)
(32972)
资助(30385)
教育(27415)
重点(22872)
计划(21593)
(21426)
(20649)
编号(20469)
(19956)
科研(19790)
科技(19054)
创新(18873)
(18437)
教育部(17225)
期刊
(51691)
经济(51691)
研究(37387)
学报(33818)
(29568)
科学(26605)
中国(25417)
大学(23446)
学学(22591)
农业(20122)
(19048)
管理(16477)
(11897)
金融(11897)
(11328)
教育(11004)
财经(10444)
经济研究(9763)
业大(9561)
(9031)
技术(8264)
农业大学(8208)
(8095)
业经(7176)
问题(7011)
科技(6857)
(6245)
林业(6031)
世界(6012)
中国农业(5974)
共检索到191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兰丽贞  刘林  马宁宁  叶庄新  赵群芬  
为比较纳米ZnO、常规ZnO和ZnSO_4对斑马鱼氧化应激毒性的强弱,探究纳米ZnO的毒性作用与其释放的Zn2+和本身特性的关系,研究了纳米ZnO、常规ZnO、ZnSO_4对斑马鱼肝脏、肠、鳃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炎症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将斑马鱼分别暴露于纳米ZnO、常规ZnO、ZnSO_4水体中,在4、24和96 h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斑马鱼肝脏、肠、鳃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实验组中肝脏、肠和鳃中Bax、Bcl-2、TNF-α及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纳米ZnO、常规ZnO、ZnSO_4均引起斑马鱼各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使组织中凋亡基因和炎症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激活生物体内的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途径,引起细胞死亡或机体炎症,其中纳米ZnO的致氧化损伤作用最强。研究表明,纳米ZnO对斑马鱼的氧化应激毒性强于常规ZnO和ZnSO_4,而纳米颗粒本身特性是导致纳米ZnO毒性作用的主要原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旭霞  傅玲琳  王彦波  
为研究纳米硒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大小,使用光镜和电镜等技术对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硒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5 nm。纳米硒在斑马鱼受精后96和120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7.18和5.68μmol/L;而DL-硒代蛋氨酸在斑马鱼受精后96和120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7.32和54.66μmol/L。此外,在斑马鱼受精后120 h,纳米硒和DL-硒代蛋氨酸的半数致畸浓度分别为3.27和44.22μmol/L。研究表明,在直接暴露的条件下,纳米硒的毒性要大于DL-硒代蛋氨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立一  何伟  朱璧然  
纳米颗粒(NPs)因其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NPs会改变重金属(如Pb)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毒性作用。因此,研究选择国际公认的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开展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对Pb在鱼体内的积累和甲状腺内分泌系统干扰的研究。受精2 h后的斑马鱼胚胎,单独暴露于环境相关浓度的Pb(如0,5,10和20μg/L)或与无效应浓度nano-SiO_2(如25μg/L)复合暴露至144 h。结果表明:和nanoSiO_2复合暴露后,斑马鱼幼鱼体内Pb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浓度下Pb单独暴露(P0. 05);但当两者复合暴露后,斑马鱼幼鱼体内T4和T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或同浓度下Pb单独暴露组(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林  赵群芬  朱帅旗  许峰  
为探讨纳米氧化锌颗粒(ZnO-NPs)对斑马鱼肠组织的损伤及损伤机理,研究了ZnONPs对肠组织结构、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将斑马鱼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05、0.1、5、10、25和50 mg/L的ZnO-NPs水体中,在4、24和96 h时,用比色法测定了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了Bcl-2、Bax、p53和MDM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在第7、15和30天时用H.E染色技术观察了肠组织解剖结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结果显示:斑马鱼肠中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秋燕  谢勇平  方展强  
研究了重金属Zn2+和Cd2+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Zn2+和Cd2+对受精后24 h(24 hpf)的受精卵进行染毒实验,统计了斑马鱼胚胎48 hpf的卵凝结和心律,72hpf的卵凝结、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结果显示,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镉的毒性比锌大。斑马鱼胚胎对Zn2+和Cd2+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均为72 hpf。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72 hpf的发育毒性比48 hpf的发育毒性大。Zn2+和Cd2+在毒性单位配比为1︰1时,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趋向于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海翔   崔鸿武   黄桢铭   王磊   李皓   崔正国   曲克明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斑马鱼在不同污染物暴露下的行为变化是水质毒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传统方法存在效率低,面对遮挡和复杂环境时性能差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使用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追踪斑马鱼(Danio rerio)在4种污染物(Zn~(2+)、Pb~(2+)、铬和苯酚)暴露2 h后的行为变化,对在4种浓度梯度中的斑马鱼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低速度、平均碰撞次和行为轨迹等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追踪精度、漏检率和检测时间(每300帧)分别能达到90.26%、16.33%和0.19 min,检测时间和精度相比于传统目标检测方法有较大提升。同时,根据污染物不同,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特定污染物环境中斑马鱼相应的运动状态及轨迹变化,可实现精确识别和实时响应,在鱼类毒性行为识别领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光明  宫飞飞  刘天柱  张南南  
通过激光粒度仪、SEM、TEM表征纳米ZnO粒子形貌,并结合XRD、能量弥散X射线谱(EDXA)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杉木—纳米ZnO复合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纳米ZnO粒子呈絮状分布于杉木木材细胞壁、纹孔口边缘等处;能与木材组分大分子链上的羟基、乙酰基及羧基等活性基团形成结合;另有部分以物理方式充填于木材的纳米空间,如其微纤丝非结晶区等处;纳米ZnO粒子与木材组分两相间界面完全或部分消失,可使该复合材料性能显著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郑中华  林建平  宋孝辉  熊建辉  
对氨水溶液体系中种子层法制备ZnO纳米棒的生长机理进行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002择优取向的ZnO种子层薄膜,利用XRD研究旋涂速度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取向性的影响;采用密闭高压的氨水溶液体系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的ZnO纳米棒,利用SEM对Zn O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说明了氨水体系下ZnO纳米棒薄膜的生长机理。测试果表明,4000r/min及300℃的热处理温度制备的ZnO种子层薄膜具有显著的002择优取向,有利于后续ZnO纳米棒沿002方向择优生长。氨水体系下,所获得的ZnO纳米棒长径比大于50,且顶部呈六角锥形,棒与棒之间的空隙较大,有利于敏感气体和量子点的吸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烨  余雁  王戈  田根林  程海涛  吴义强  
ZnO纳米棒对紫外线具有超强的吸收能力,有可能大幅度改善竹材抗光变色性能。在低温溶液体系下,通过ZnO晶种形成和晶体生长两道工序在竹材表面自组装形成ZnO纳米薄膜,探索大幅度改善竹材抗光变色性能的可行性,并重点研究了种子液浸渍时间对ZnO纳米薄膜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体生长条件一致的前提下,竹材表面所形成的薄膜形态与在种子液中的浸渍时间密切相关;0.5和1h浸渍使竹材表面形成了由直径小于20nm的ZnO纳米颗粒组成的薄层;2h浸渍形成微纳米网状和哑铃棒状结构;当浸渍时间增加至4h,表面薄膜则主要为无序的纳米棒和少量微纳米六面体结构;经过120h加速老化试验,发现空白试样总色差是表面生长出Z...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  许恒毅  杨孟  熊勇华  黄小林  
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迅速,人工纳米材料(MNMs)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大量MNMs不断进入水环境,人工纳米粒子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调研人工纳米粒子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对人工纳米粒子在5个方面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进行综述:1)对水生生物个体生长的毒性效应;2)对肝组织、鳃组织和脑组织等在组织细胞水平的毒性效应;3)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对DNA结构、mRNA和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4)对水生生物的生殖毒性效应和机制;5)对其他生理作用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毒性影响。同时还分析了MNMs对食物链的影响,进一步对MNMs在水体环境中的毒...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  徐小龙  龚家春  桂宗祥  胡婷婷  
埃洛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天然纳米管状材料。研究了纯化后的埃洛石经口服后对小鼠的肝脏的毒性.实验按口服纯化埃洛石的剂量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4,20和100mg/kg BW组.实验结果表明,低剂量(4mg/kg BW)的埃洛石对小鼠的肝脏没有毒性,且可促进小鼠体重增长;而当剂量高于20 mg/kg BW时小鼠的肝脏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体重增长也受到抑制.而且,高剂量的埃洛石还会导致Al在肝脏聚集,并导致肝脏功能障碍和病理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建文  徐传召  
【目的】研究ZnO纳米颗粒对活性污泥脱氮效果及硝化细菌丰度的影响,以揭示ZnO纳米颗粒对活性污泥脱氮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向模拟的4LSBR反应器内投加1,10,20mg/L ZnO纳米颗粒悬液,以未投加ZnO纳米颗粒的反应器为对照(CK),测定不同质量浓度ZnO纳米颗粒处理的活性污泥NH+4-N和总氮(TN)、硝化速率的变化;最后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不同质量浓度ZnO纳米颗粒处理下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丰度水平进行检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敏  谢知  
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在石英衬底上制备纳米颗粒ZnO/Bi3.6Eu0.4Ti3O12(BEu T)铁电复合薄膜.光致发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引入ZnO纳米颗粒,BEuT薄膜中Eu3+的发光大大增强,其强度大约是单纯BEu T薄膜的35倍.这种发光强度的极大改善归因于从ZnO到Eu3+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  牛晓霆  李伟  王逢瑚  蔡英春  
为了提升传统烫蜡工艺处理后木材的表面性能,采用3种质量分数(0.5%、1.0%、2.0%)的纳米ZnO分别对烫蜡原料蜂蜡进行共混改性,并按照传统烫蜡工艺对缅甸花梨木试件进行表面改性蜂蜡烫蜡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处理材的微观形貌及纳米材料分散情况进行表征,通过分析处理材表面的耐紫外老化性、疏水性及抗菌性,探讨不同纳米ZnO含量对烫蜡后木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ZnO改性蜂蜡烫蜡后的木材表面的颜色稳定性、疏水性和抗菌性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质量分数为1%的纳米ZnO改性蜂蜡处理材的表面性能最佳;96 h紫外老化后,其总色差较纯蜂蜡处理材降低了42%,接触角始终保持在102°以上;...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龚家春  张燕  桂宗祥  胡婷婷  王晓琴  王子怡  徐小龙  
报道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和氯化镉对小鼠肝脏的联合毒性.在连续7d给小鼠灌胃给药纳米四氧化三铁、氯化镉或二者混合物(纳米四氧化三铁+氯化镉)后,测定了肝脏的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生化参数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纳米四氧化三铁和氯化镉会竞争性抑制小鼠肝脏对铁和镉的摄取.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50 mg/kg体重)没有对小鼠肝脏产生明显的毒性,而口服氯化镉(2.0 mg/kg体重)对小鼠肝脏产生显著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镉后,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显著降低由氯化镉诱导的肝的氧化应激,从而显著减少氯化镉对肝脏的损伤.同时口服纳米四氧化三铁与氯化镉后,纳米四氧化三铁不仅能显著减少镉在肝脏的积累,而且能抑制由镉引起的肝脏中铁的缺乏,这是纳米四氧化三铁保护肝脏免遭氯化镉诱导氧化损伤的两个关键作用机制.纳米四氧化三铁可以作为镉中毒患者完美的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载体,因为它在发挥磁共振造影剂和药物载体功能的同时,可以减少镉的毒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