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69)
2023(5239)
2022(4464)
2021(4187)
2020(3546)
2019(7678)
2018(7885)
2017(13758)
2016(8025)
2015(8950)
2014(9158)
2013(8800)
2012(8238)
2011(7488)
2010(7522)
2009(6973)
2008(6927)
2007(6333)
2006(5522)
2005(5067)
作者
(27336)
(23058)
(22753)
(21632)
(14834)
(11312)
(10422)
(9126)
(8930)
(8374)
(7860)
(7827)
(7812)
(7667)
(7413)
(7081)
(6980)
(6761)
(6696)
(6685)
(6027)
(5976)
(5758)
(5339)
(5235)
(5215)
(5162)
(5052)
(4940)
(4803)
学科
(25608)
经济(25555)
管理(20758)
(18051)
(14318)
企业(14318)
(10633)
(9124)
方法(8772)
中国(7978)
(7569)
(7530)
数学(7093)
数学方法(6933)
地方(6841)
(6465)
业经(5938)
农业(5838)
理论(5744)
(5012)
银行(4980)
(4829)
(4822)
金融(4822)
教育(4602)
(4287)
财务(4259)
财务管理(4242)
(4235)
环境(4168)
机构
学院(112685)
大学(112569)
研究(45900)
(36222)
管理(35817)
经济(35093)
科学(33642)
中国(33196)
(32987)
理学(30269)
理学院(29737)
管理学(28784)
管理学院(28596)
(26527)
农业(26439)
(25564)
研究所(24362)
业大(24218)
中心(19791)
(19505)
(18632)
(18205)
(16975)
农业大学(16831)
技术(16579)
北京(15776)
(15654)
(15065)
(15042)
师范(14715)
基金
项目(78373)
科学(58345)
基金(54016)
(51041)
国家(50638)
研究(50560)
科学基金(40415)
(32801)
自然(28892)
社会(28857)
基金项目(28226)
自然科(28204)
自然科学(28181)
(28000)
自然科学基金(27656)
社会科(26986)
社会科学(26977)
教育(23532)
资助(22186)
编号(19769)
重点(18687)
计划(18018)
科技(17241)
(16866)
成果(16858)
(16055)
课题(15760)
(15747)
科研(15420)
创新(15150)
期刊
(44946)
经济(44946)
学报(31419)
研究(31204)
(30959)
中国(29298)
科学(23682)
大学(21871)
学学(21017)
农业(20750)
(15239)
教育(14997)
管理(14401)
(10945)
业大(10062)
技术(9883)
(9265)
金融(9265)
农业大学(8672)
(8589)
业经(7847)
科技(6855)
财经(6734)
经济研究(6697)
林业(6619)
(5810)
问题(5587)
中国农业(5401)
自然(5275)
图书(5199)
共检索到179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威  郭彤  魏华  
采用抗菌材料纳米载铜蒙脱石于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作用时间,分别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水产病原菌)及嗜酸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肠道有益菌)进行杀菌作用比较。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纳米载铜蒙脱石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杀菌效果不断增强;而对于枯草芽孢杆菌和嗜酸乳酸杆菌,杀菌作用虽有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此外,不同温度,杀菌率不同,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30℃下,Cu2+-MMT对细菌的杀菌性能优于4℃。在30℃下培养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嗜酸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12 h,杀菌率分别为100%、100%、100%、24.9%和2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平兰  时向东  吕燕妮  江志杰  沈清武  马长伟  
为了解中草药对机体肠道有益菌两歧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探讨中草药的使用前景。选取清热解毒类的板蓝根、柴胡、连翘 ,泻下类的厚朴、大黄、芒硝 ,补益类的枸杞子、地黄、五味子共 9种常见中草药制成浸提液 ,添加于有益菌体的外生长培养基中 ,采用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活菌计数。结果显示清热解毒类中药在 3种试验浓度下对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对嗜酸乳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银梅  张道亮  孙延举  李香会  李怡颖  徐盼  薛梦晴  金梦云  杨雪峰  
[目的]研究氯甲酚纳米乳消毒剂(CND)对真菌的杀菌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方法]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分别利用营养肉汤稀释法、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物体表面消毒模拟现场试验法、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法,研究CND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效果、模拟现场消毒效果及对真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CND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均为3 mg/mL。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随着其体积分数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体积分数0.5%CND作用15 min、0.6%CND作用10 min和0.8%CND作用5 min时,消毒合格;0.8%和1.0%CND分别作用10和5 min时,杀菌率均为100%。体积分数0.2%和0.5%CND的杀菌率极显著高于相同体积分数的氯甲酚溶液(P0.05)。经体积分数0.8%CND作用10 min后,扫描电镜下白色念珠菌表面粗糙不平,皱褶明显,部分菌体表面出现裂缝;透射电镜下菌体形状发生改变,细胞壁变薄,且部分细胞壁局部有断裂或破损,部分真菌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边界不清,结构模糊,多数真菌的细胞质内部构造不清,不同真菌之间的胞浆内电子密度不同。[结论]CND对真菌的杀菌作用强,并能使白色念珠菌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茜  张懿瑾  华汝泉  胡晓玲  刘文斌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打孔法),选择蒲公英、大黄(熟)、板蓝根、连翘等23种中草药及5种复方制剂(H1-H5)对来源于鲫肠道的两种致病菌和一种益生菌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发现蒲公英、连翘、山楂、穿心莲能有效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tococcus aureus)的生长,而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影响较小。5种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H1不影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而其余四种复方制剂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复方制剂H3、H4和H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曹海鹏  夏永涛  杨婷  赵蕾  胡鲲  杨先乐  
采用平板打孔法在观察了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鲟源病原菌对41种中草药敏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中草药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等均高度敏感,对杜仲、柴胡、丹参、熟地黄等均中度敏感,对麦冬、当归、胖大海、玉竹均不敏感。此外,乌梅、石榴皮、地榆、杞子对3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7.81 mg/mL和15.625 mg/mL、15.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世贵  闫法军  张明磊  冒树泉  朱永安  付朝松  宋理平  刘峰  
选取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为潜在益生菌,探讨它们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92.95±2.36)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4种试验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4和10~6CFU/g的B.tropicus(标记为BT4、BT6)或M.idriensis(MI4、MI6)],饲喂期为60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大口黑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随菌株添加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消化方面结果显示,各菌处理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T6和MI6对肠道消化性能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实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肠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升(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存玉  柳学周  徐永江  史宝  郑伟  史学营  
自河口污泥中分离到两株有益菌,通过形态分析、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其中一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另一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建立了两株细菌的适宜生长条件,植物乳杆菌适宜生长pH为6.5、温度为30℃,枯草芽孢杆菌的适宜生长pH为6.0、温度为36℃。在实验室条件下,两株有益菌1∶1组合制剂对人工配制的海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73.2%、58.0%和52.4%;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建明  雷红宇  黄平  肖调义  
将新鲜草鱼肠道组织经超声破碎、乙酸浸提后,再经Sephadex G50和Sephadex G25凝胶柱过滤层析,收集各组分,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各组分的抗菌活性.收集具有抗菌活性的组分,经Tricine 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分析获得1条较明显的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200.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说明抗菌肽对维持鱼类肠道微生物区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杰华  樊慕贞  董金皋  杜雷  
选用两种植物病原菌毒素 AP-毒素(Alternaria porii毒素)、AM-毒素(Alternaria mali毒素)和10种医用抗菌素:青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白霉素、氯霉素、头孢唑林钠、甲硝唑、制霉菌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氟哌酸、利福平,研究它们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玉米小斑病菌(Heliminthosporium maydis)、梨轮纹病菌(Macrophomakuwatsukai)、桃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的抑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琦  孟娜  赵言世  胡春风  亓鲁  朱善元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渔药安全问题备受重视。为积极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采用银杏叶提取物和硝酸银反应合成纳米银材料,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全波段扫描、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表征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水产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测试对象,采用杯碟法、常量肉汤稀释法以及抑菌动力学实验测定合成的纳米银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在波长450 nm处有纳米银等离子共振体形成的吸收峰;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银颗粒平均直径小于10 nm;X射线衍射图谱验证了金属银的生成;本研究所合成的纳米银材料对4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研究表明,采用银杏叶绿色合成纳米银,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在水产病害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  周德刚  莫云  黄建茹  葛冰  臧丽  丛日刚  
研究26味中草药对隐性乳房炎分离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杯碟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紫花地丁、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抑菌效果较好,达到中敏或高敏,有的甚至是极敏,抑菌圈直径为19.00~24.93 mm。微量稀释法试验表明,黄连、黄芩、红花、金银花、板蓝根等对2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好,MIC为0.004~0.063 g/mL,MBC为0.004~0.063 g/mL。本试验可为研究外用治疗奶牛乳房炎中草药制剂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凯  戴志远  沈清  郑振霄  
为了研究3种不同海洋脂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为UC模型,以小鼠的体质量减少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表观、结肠长度、结肠的重量与长度比、苏木精-伊红染色结肠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为指标评价3种海洋脂质对UC小鼠的干预效果,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脂质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均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体质量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数的升高、结肠长度的缩短及组织损伤评分的升高,其中DPA在抑制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升高以及组织损伤评分升高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二者。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肠道内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乳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毛螺旋菌属丰度的增加,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丁酸杆菌属、真杆菌属和颤螺旋菌属丰度的降低,其中DPA对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丁酸杆菌属和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具有更加显著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表明,EPA、DPA和DHA这3种海洋脂质可以显著缓解UC小鼠的病症,并且可以显著改变UC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说明这3种海洋脂质对UC的管控作用或与其对肠道特定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相关。本研究为海洋脂质,尤其是DPA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膳食管控慢性疾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晶  谢映平  刘卫敏  牛秀萍  薛皎亮  
【目的】探究病原真菌降解蚧虫体壁过程中胞外酶的作用及其毒力效应,为应用病原菌对蚧虫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用4株昆虫病原真菌—蜡蚧霉(Lecanicillium lecanii)菌株V3.4505、V3.4504、噬菌蚧霉(L.fungicola)菌株HEB02和镰刀菌Fusarium incarnatum-equiseti菌株HEB01,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和沙里院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为靶标害虫,以这两种蚧虫的表皮作为病原菌培养基的唯一碳源,测定培养过程中各菌株4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中艳  赵述淼  梁运祥  
从健康猪粪便筛选分离到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抑制特性的3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体外益生特性研究表明:3株乳酸菌能耐受胃肠道环境,能黏附猪小肠表面粘液,对猪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39,E. coli O139)、E. coli C83905、E. coli C83524、E. coli C83529、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O4Hi,ST O4 Hi)、金黄色葡萄球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正  廖梅杰  李彬  王印庚  王岚  荣小军  陈贵平  
为研究疾病发生情况下鱼类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别对感染腹水病和皮肤溃疡病的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病鱼及同一养殖系统中健康鱼的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养殖半滑舌鳎肠道中的细菌种类要明显少于环境中的细菌种类,仅为养殖池进水和颗粒饲料中细菌种类总数的14.3%~44.7%。在疾病发生后,病鱼肠道中的细菌种类数量仅是同一养殖系统中健康鱼肠道细菌种类数量的45.8%和64.5%,病鱼肠道中细菌多样性下降非常明显。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的组成发现,虽然发病鱼和健康鱼肠道中超过60%的细菌种类不相同,但优势菌群的结构组成差异不明显,丰度最高的前10种细菌种类基本相同,其比例超过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