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3)
2023(10969)
2022(9122)
2021(8175)
2020(6504)
2019(14633)
2018(14187)
2017(26266)
2016(14404)
2015(15688)
2014(15257)
2013(15157)
2012(14446)
2011(13353)
2010(13343)
2009(12102)
2008(11889)
2007(10554)
2006(9612)
2005(8843)
作者
(46886)
(38998)
(38890)
(36451)
(24743)
(19039)
(17347)
(15387)
(14944)
(13810)
(13448)
(12887)
(12777)
(12481)
(12387)
(11996)
(11925)
(11649)
(11292)
(11200)
(10149)
(9623)
(9603)
(9020)
(9005)
(8747)
(8692)
(8522)
(8115)
(7940)
学科
(63229)
经济(63162)
(37783)
管理(37195)
(27393)
企业(27393)
方法(20886)
中国(20777)
(19885)
地方(19589)
数学(18145)
数学方法(17982)
业经(15209)
(13890)
农业(13878)
(13364)
(13089)
贸易(13078)
(12628)
(11078)
(11074)
(11067)
金融(11067)
银行(11019)
环境(10965)
地方经济(10953)
(10950)
(10699)
技术(10401)
产业(8547)
机构
学院(207804)
大学(206328)
(85089)
经济(83389)
研究(82617)
管理(73504)
理学(62876)
理学院(61984)
中国(61060)
管理学(60797)
管理学院(60443)
科学(54612)
(51428)
(45917)
(44941)
研究所(41073)
农业(40949)
业大(38662)
(36907)
中心(36484)
(32603)
(29635)
北京(29393)
(28953)
财经(28586)
(27772)
师范(27287)
科学院(26874)
(26032)
(25854)
基金
项目(142068)
科学(110273)
基金(101911)
研究(95825)
(93853)
国家(93034)
科学基金(76832)
社会(61034)
社会科(57844)
社会科学(57830)
(57239)
基金项目(53819)
自然(51749)
自然科(50524)
自然科学(50502)
自然科学基金(49612)
(49167)
教育(42290)
资助(40841)
(37078)
编号(36168)
重点(33000)
(30160)
(29818)
计划(29616)
发展(28336)
成果(28296)
创新(28294)
(27876)
科研(27721)
期刊
(98660)
经济(98660)
研究(61606)
(48189)
中国(48177)
学报(44278)
科学(37734)
农业(32759)
大学(31404)
学学(30046)
管理(27798)
(26266)
教育(21360)
(21228)
金融(21228)
业经(17972)
(17879)
经济研究(16560)
技术(16063)
财经(13783)
问题(13032)
业大(12608)
(11902)
科技(11433)
(11429)
农业大学(10779)
(10282)
商业(10244)
世界(10180)
国际(9815)
共检索到323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蔚燕  师进生  孙涛  李俊良  
为了探究纳米制剂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的内在机制,以小麦品种山农27号为试材,采用纳米级ZnSn(OH)6制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外部刺激,研究纳米级ZnSn(OH)6制剂对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及其刺激种子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结构的纳米级ZnSn(OH)6制剂在5,10 mg/L浓度条件下促发芽率相对较高。核壳结构的ZnSn(OH)6在10 mg/L时主根长促进率达到4. 76%,侧根促进率达到14. 43%,茎高促进率达到5. 17%,实心结构ZnSn(OH)6在10,50 mg/L条件下时,在主根长、侧根长和茎高上均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外源纳米级ZnSn(OH)6制剂可以通过增强小麦种子的养分吸收能力来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根率,这些数据对提高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瑞菊  王亦菲  单丽丽  周润梅  黄剑华  
以NaCl处理后,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生长和发根数的促进、抑制率为指标,研究了抗、感赤霉病品种对不同NaCl预处理及NaCl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经0.5%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5%NaCl培养基上和3.0%NaCl预处理种子后置于1.0%NaCl培养基上的发根数受到明显的促进,感病品种则受到抑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商振清  檀建新  李广敏  韩建民  董永华  史吉平  
以冀麦24小麦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精胺溶液浸种,再分别作精胺催芽和水催芽两种处理,研究精胺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干重、根干重及芽中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mol/L精胺浸种,水催芽可提高发芽势,0.01mmol/L精胺浸种,精胺催芽和水催芽均使发芽率、芽长、芽干重、根干重明显高于对照,水催芽处理的芽中SOD、POD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为小麦苗齐、苗壮打下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梅  张夫道  张树清  冯兆滨  何绪生  王玉军  王茹芳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海燕  杨相昆  刘胜利  张恒斌  李玉梅  
以新剂型ABT7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暴马丁香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50、100、200 mg/L分别处理不同的时间,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各项指标呈递增的趋势,所以用200 mg/L处理12h的效果较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比CK提高了13.27%、9.78%、14.16%、29.45%,发芽速率(日)比对照降低了6.73%。用500mg/L的生根粉处理8 m in的效果最佳,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比CK提高了16.33%、15.23%、63.85%、82.52%,平均发芽日数(发芽速率(日))低于CK 28.84%,表明种子发芽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燮中  吴纪民  徐勇  
1990~1992在南京种植了399份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每穗粒数、千粒重、赤霉病穗率、白粉病级、籽粒皮色、穗发芽率、株高8个农艺性状。计算了遗传参数、相关系数,并采用多维正态分布函数计算法估算了8个性状分别在经验标准、±0.25个标准差,±0个标准差3种选择压下的理论人选率.按经验标准选择的结果表明:1991年实收的218份材料中,扬州90T-27入选;1992年实收的369份材料中。北农大20074//G3256~4/Tom Thumb(选株)、Pato、916、宁9030、宁9040等5份材料入选.按±0个标准差选择,只有1992年的西藏扎达普通小麦(选株)入选.理论入选率计算结果还表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文  祁鑫  王海永  张巧玉  郭玉海  董学会  
为研究转Bt基因玉米秸秆还田后秸秆中外源Bt蛋白的释放是否会对后茬作物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本试验以转Bt基因玉米及其受体品种(非转基因)郑58秸秆浸提液作为处理,采用以小麦(多抗一号)为材料进行室内培养,通过测定对小麦发芽率、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浸提液对小麦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2种秸秆浸提液的质量体积比较低(1∶100)时对小麦萌发处理效应与对照差异不大,当浸提液质量体积比为1∶25时表现轻微抑制作用,以非转基因秸秆表现明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幼苗的形态上低质量体积比(1∶100)的转基因秸秆浸提液处理的株高(9.70cm)和根长(10.84cm)均显著高于对照和非转基因玉米秸秆处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袁美丽  陈浩  
为阐明小麦Triticum sestivum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依据萌发率、苗高、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节节麦幼苗生长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的化感胁迫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节节麦幼苗相对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齐悦  杨洁  邓冬艳  
在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的条件下在Cu基底上制备Cu(OH)_2纳米管,并在Cu(OH)_2纳米管的基础上合成HKUST-1纳米棒。Cu片不仅为反应原料,而且促使HKUST-1纳米棒密集的生长在一起。此方法得到了大面积、统一、稳定的HKUST-1纳米棒,为制备MOFs纳米棒提供了实验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晴  代梦雅  胡乃月  张英华  
为明确磷、铁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活力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采用NaH_2PO_4和Fe_2(SO_4)_3作为处理溶液,选择不降低种子发芽率的最大摩尔浓度处理种子;测定苗期正常水分(T_1)和干旱处理(T_2)下冬小麦幼苗干重、株高、叶面积、SPAD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0.05~0.3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2.00%~14.00%,0.01~0.04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比对照提高4.01%,而0.50~0.90 mol/L NaH_2PO_4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6.00%~24.00%,0.05~0.07 mol/L Fe_2(SO_4)_3处理的冬小麦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降低10.00%~24.00%,在本试验条件下,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对种子萌发生长不产生抑制作用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30和0.04 mol/L;2种水分条件下,NaH_2PO_4处理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干重和株高,Fe_2(SO_4)_3处理只在正常水分下显著提高幼苗的株高;NaH_2PO_4和Fe_2(SO_4)_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幼苗新生叶片的叶面积、叶片的SPAD以及叶片SOD和CAT活性,但对POD活性无显著提高。总之,适宜浓度的NaH_2PO_4、Fe_2(SO_4)_3处理能促进冬小麦种子的萌发,同时可以提高冬小麦幼苗的有效光合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改善了幼苗的光合作用,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进而增强了幼苗活力和抗旱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鹏飞  何友兰  马祥庆  黄木生  
对9个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杉木无性系插穗生根和发芽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处理的杉木插穗生根和发芽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在扦插后前5个月内,随时间推移,沙质插床内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插穗处理的生根与发芽能力呈上升趋势;赤霉素处理插穗的生根能力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至第4个月发芽能力呈下降趋势,且成活率降低;农田土基质中插穗的生根与发芽能力一般.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阳西荣  
为探讨不同活力玉米种子田间发芽成苗率存在明显差异的生理原因,测定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期间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对玉米籽粒蛋白酶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因发芽环境条件而异.高活力种子胚乳的蛋白酶活性在较低的温度下发芽比低活力种子的高,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较小.胚乳蛋白酶活性在10℃和25℃下的比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玉米种子胚中蛋白酶的活性比胚乳的高,且高活力种子胚的蛋白酶活性较高.α-淀粉酶的活动开始于吸水约5h时的种子中,发芽5~6d时活性达最高.在10℃发芽时,高活力种子α-淀粉酶活性显著地高于低活力种子,但在25℃发芽时两者差异不显著.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发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召荣  柯建国  马传喜  
选用面筋强度不同的 7个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对不同发芽深度小麦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随发芽时间延长 ,加工品质逐渐降低 ,面筋强度不同的小麦品种间差异不大。随发芽程度加深 ,千粒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降低趋势。发芽小麦的角质率和硬度明显下降 ,但深度发芽时 ,小麦籽粒硬度有反弹现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士伟  黄少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