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4)
- 2023(10936)
- 2022(9671)
- 2021(8957)
- 2020(7444)
- 2019(17221)
- 2018(17217)
- 2017(33098)
- 2016(18364)
- 2015(20596)
- 2014(20549)
- 2013(20546)
- 2012(18841)
- 2011(17035)
- 2010(16721)
- 2009(14842)
- 2008(14047)
- 2007(12129)
- 2006(10585)
- 2005(9043)
- 学科
- 济(68592)
- 经济(68512)
- 管理(52504)
- 业(46988)
- 企(39491)
- 企业(39491)
- 方法(33082)
- 数学(28567)
- 数学方法(28226)
- 学(19408)
- 农(18008)
- 中国(17006)
- 财(16699)
- 环境(15361)
- 业经(14996)
- 地方(13958)
- 和(12715)
- 农业(12014)
- 理论(11974)
- 贸(11742)
- 贸易(11737)
- 易(11377)
- 划(11279)
- 制(11096)
- 技术(11023)
- 务(10634)
- 财务(10576)
- 财务管理(10557)
- 企业财务(10025)
- 教育(9784)
- 机构
- 大学(259091)
- 学院(256104)
- 管理(101363)
- 济(94186)
- 经济(91987)
- 研究(89198)
- 理学(88652)
- 理学院(87607)
- 管理学(85868)
- 管理学院(85459)
- 中国(62957)
- 科学(60870)
- 京(56224)
- 农(50621)
- 所(46559)
- 业大(45788)
- 研究所(43120)
- 财(41009)
- 农业(40481)
- 中心(39522)
- 江(36447)
- 北京(35346)
- 财经(33407)
- 范(33349)
- 师范(32880)
- 院(32672)
- 经(30473)
- 州(29651)
- 技术(29048)
- 省(27497)
- 基金
- 项目(186029)
- 科学(143833)
- 基金(133804)
- 研究(129725)
- 家(120059)
- 国家(119124)
- 科学基金(100077)
- 社会(78018)
- 社会科(73726)
- 社会科学(73701)
- 省(73661)
- 基金项目(71870)
- 自然(69187)
- 自然科(67491)
- 自然科学(67468)
- 自然科学基金(66232)
- 划(63314)
- 教育(58615)
- 资助(55361)
- 编号(52051)
- 重点(42278)
- 成果(41414)
- 发(39841)
- 部(39712)
- 创(38659)
- 计划(37242)
- 科研(36670)
- 课题(36125)
- 创新(36116)
- 大学(33752)
共检索到361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秀梅 张夫道 张树清 冯兆滨 何绪生 王玉军 王茹芳
研究了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营养元素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初始处理浓度下,纳米级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量均比天然高岭土高,氮的吸附量是天然高岭土的1.5~1.7倍、磷是1.9~2.2倍、钾是1.4~2倍、碳是1.3~1.9倍。纳米级和天然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解吸量与其吸附量呈正相关。2种高岭土对氮、磷、钾和有机碳的吸附规律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来拟合。
关键词:
纳米级高岭土 吸附 解吸 方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义新 刘武定 朱端卫 程东升
以不同用量的结晶有机肥 (暂定名 )处理土壤 ,培养 1月后 ,研究了它们对土壤磷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有机肥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 ,表现为施用该肥料的土壤 ,磷等温吸附的Langmuir方程常数 (K值 )减小 ,土壤对磷的亲和力减弱 ,且随着结晶肥用量的增加 ,这一效应更加明显。与吸附相反 ,结晶有机肥能促进土壤磷的解吸 ,土壤磷的解吸量与结晶有机肥用量呈正相关 ,且起始磷浓度较低时 ,结晶有机肥增加磷解吸的效果更显著。此外 ,研究结果表明 ,随结晶有机肥用量的增加 ,土壤的Olsen P也明显增加 ,这与结晶有机肥对土壤磷的解吸效果一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生 张家玮 李建宏 吴蔚东
为研究几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的Pb(Ⅱ)和Cu(Ⅱ)吸附及解吸差异和机理,采用等温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及连续解吸方法研究了吸附解吸差异;利用元素分析仪等方法测定了有机肥的元素组成、有机质含量和CEC值等,研究了其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6种不同原料制备的商品有机肥对Pb(Ⅱ)和Cu(Ⅱ)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液中Pb(Ⅱ)的最大吸附量qm最高是烟叶,最低是羊粪,分别为282.70和48.95mg·g(-1);6种商品有机肥对水溶液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垣 王启发 徐凤琳
就长期肥料田间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黄棕壤性水稻土和灰潮土性水稻土 ,用热力学平衡吸附法和流动法分别进行了土壤钾、磷、锌的吸附 解吸试验和土壤钾吸附动力学试验 ,测定了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基本性质和有效钾、磷的含量 ,研究了稻草还田对土壤钾、磷、锌吸附量、吸附钾、磷、锌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 :( 1 )能减小土壤对钾的吸附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有效钾量和土壤对钾的缓冲能力 ;( 2 )有利于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 ,增加其解吸率 ,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 ;( 3 )提高土壤特别是石灰性土壤锌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稻土 吸附解吸 土壤钾、磷、锌的有效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建新 郭维 燕慧 杨琼 董心亮 杨文强
研究了在湖南烟草专用肥中普遍使用的A、B、C 3种农用腐植酸对钾的饱和吸附、解吸及pH对其吸附和解吸钾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C腐植酸属于钾饱和腐植酸钾盐型,较A、B腐植酸具有更强的解吸活性,阳离子交换量达375.74 cmol/kg,解吸反应进行到60 min时趋于最大解吸量(71.00 mg/g);A、B腐植酸对钾离子的吸附趋势基本相似,A腐植酸在反应到60 min时达到吸附饱和,单位吸附量为10.2 mg/g,B腐植酸在反应到20 min时达吸附饱和,单位吸附量为7.72 mg/g;3种腐植酸对介质的pH变化都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在其有效的缓冲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A、B腐植酸对钾的吸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伟 王进军 张忠明 秦蓁
【目的】对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安全使用及对水资源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衡振荡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氯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并运用5种数学模型对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及迁移性能进行分析。【结果】氯嘧磺隆等温吸附-解吸曲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其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吸附常数(Kads-f)在0.740~9.703之间,其中在2#(江西黏壤土)和3#(江西砂壤土)土壤中的等温吸附线属S型等温吸附线,而在其他土壤中属L型等温吸附线;其解吸存在滞后现象,滞后系数(H)在0.259~0.980之间。此外,Kads-f和解析常数(Kf-des...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卿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晏彩霞 杨毅 刘敏 聂明华 付佳露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是环境中具有较大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吸附解吸过程是环境中HOCs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煤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土壤及沉积物中非线性吸附特征的重要吸附剂之一,通过阐述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机理,并重点分析影响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过程的因素,包括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pH值、盐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试途探究煤对HOCs吸附解吸的本质。由于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碳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明显不同于天然土壤和沉积物,因而对HOCs的吸附解吸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如吸附过程一般为非线性,解吸过程的滞后性)。有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爱民 张宇 刘伟 兰叶青 蒋红梅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氨基化磁纳米Fe3O4粒子,并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氨基化磁纳米Fe3O4在不同pH、反应时间、添加量和初始金属离子浓度下对Pb2+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pH 8.5、分析时间为10 min时对Pb2+的吸附率可达90%以上;随着氨基化磁纳米Fe3O4添加量的增加,其对Pb2+的吸附能力也增强;随着Pb2+初始浓度的增加,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率降低。氨基化磁纳米Fe3O4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别符合准二级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不同浓度盐酸对保留在氨基化磁纳米Fe3O4上的Pb2+的脱附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都亚敏 李珠 蒋佳荔 殷方宇 吕建雄
【目的】探究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吸附特性,阐释湿度循环对木材细胞壁及其吸着水分子的影响机制,为木材的实际使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方法】以杉木和马尾松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仪在3或5次吸湿解吸循环(0%→95%→0%)过程中实时测定木材水分吸附数据,绘制水分吸着-解吸等温线,借助H-H模型对其吸湿平衡含水率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1)吸湿解吸循环前后,木材平衡含水率最大值呈降低趋势,其差值范围为0.21%~1.76%;初次循环过程木材吸湿平衡含水率低于后续循环过程,相对湿度40%~95%时尤为明显;2)随着吸湿解吸循环次数增加,木材单次循环所需时间减少,且降低幅度也明显变小;与块状试样相比,粉末状试样单次循环所需时间较少;3)初次循环过程木材吸湿滞后现象相比后续循环过程更明显,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吸湿滞后最大值减小,吸湿滞后率均值增大;4)H-H模型可用于分析吸湿解吸循环过程中木材水分等温吸附,其拟合度(R2)均高于0.996;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代表含有单位摩尔吸附位点的绝干木材质量(W)参数呈降低趋势,木材单分子层吸附水最大质量分数呈增大趋势,多分子层吸附水最大质量分数和吸附水总质量分数最大值均呈降低趋势。【结论】随着吸湿解吸循环次数增加,湿度循环对木材细胞壁的影响减弱:木材吸湿性能降低,其平衡含水率最大值呈降低趋势;单次循环所需时间减少;吸湿滞后现象减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朕 梁成华 杜立宇 郭冉
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日光温室耕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粒径团聚体对土壤中砷(As(V))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和解吸能力均符合Freundlich拟合方程,R2介于0.9528~0.9972之间,其中<53μm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最强,并随着粒径的增大,吸附、解吸能力均降低,且不同粒径对As的吸附与解吸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溶液中As(V)的浓度的提高,各粒径团聚体对As(V)的吸附、解吸能力均提高,K值介于17.75~50.51之间。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及CEC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
关键词:
团聚体 As(V) 吸附与解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薇 陈祖义 洪良平
应用平衡法测定了4种浓度~(14)C-苄嘧磺隆溶液在10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土壤对苄嘧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呈现明显变化,其中安徽红壤和江西红壤性水稻土吸附率为73.24%和50.95%;江苏黄潮土B和A吸咐率分别为10.74%和21.12%。根据Fruendlich方程计算:10种土壤的吸附方程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经计算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吸附率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其中pH值与吸附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吸附于土壤的苄嘧磺隆经水作用可被解吸,解吸率与其吸附率呈负相关.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强吸附性表明它在土壤中移动性小而难以淋脱。
关键词:
苄嘧磺隆,吸附,解吸附,吸附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梅 喻敏
【目的】探讨硼对植物铝胁迫的缓解机理,研究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征及硼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温吸附法,研究pH 3.5,25℃时,不同浓度硼处理后的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相关模型计算果胶对铝的吸附参数。【结果】随果胶浓度的上升,其对铝的吸附总量和解吸总量均显著上升,但单位果胶的吸附量和解吸量显著下降;随铝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和解吸量也显著上升;硼处理果胶后,影响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特性,25μmol.L-1时,随硼浓度的增加,果胶对铝的吸附量反而会增加,硼浓度为100μmol.L-...
关键词:
果胶 硼 铝 吸附 解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燕 杨淼焱 王恩姮 夏祥友 陈祥伟
以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21、30、40和52年生的落叶松人工林以及未经开垦干扰黑土表层(0~1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磷的最大吸附量(Qm)、最大缓冲容量(MBC)及解吸率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吸附磷量和磷的吸附率均高于未经开垦黑土,土壤Qm的变化范围为692.24~759.41 mg/kg;Qm、吸附强度因子(K)和MBC随林龄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30年生林地达到最大值,与其他3种林地的差异达显著。土壤解吸磷量和磷的解吸率则随林龄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并以30年生林分最小、52年生林分最大。...
关键词:
黑土 落叶松人工林 磷 吸附 解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青 李哲 吕平毓 郭劲松
就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从野外同步监测和室内试验研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选取长江干流、嘉陵江和乌江共7个监测断面于2002年和2003进行野外同步监测,测试结果表明:水中的悬移质泥沙对水中各种覆存形态的磷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单位重量泥沙对磷的吸附量与水体总泥沙含量、泥沙粒径有密切关系。采集寸滩断面泥沙对磷酸盐吸附解吸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并根据Langmuir吸附动力学方程对吸附解吸过程进行了拟合,发现吸附速率常数k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增变化,而磷酸盐初始浓度对k值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磷酸盐解吸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增加和粒径的增加呈递减变化,k值随着泥沙粒径的增加而呈递...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总磷 磷酸盐 吸附 解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