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6)
2023(5976)
2022(4948)
2021(4424)
2020(3662)
2019(7845)
2018(7547)
2017(13579)
2016(7847)
2015(8309)
2014(7816)
2013(7600)
2012(6961)
2011(6165)
2010(5804)
2009(5255)
2008(5122)
2007(4297)
2006(3652)
2005(2899)
作者
(27395)
(23031)
(23028)
(21513)
(14736)
(11434)
(10147)
(9202)
(8642)
(8049)
(7858)
(7597)
(7594)
(7544)
(7363)
(7128)
(6935)
(6845)
(6720)
(6609)
(6255)
(5665)
(5386)
(5323)
(5211)
(5073)
(5065)
(4974)
(4935)
(4851)
学科
(24860)
经济(24823)
(20521)
管理(20265)
(15358)
企业(15358)
方法(12317)
数学(11100)
数学方法(11019)
(8608)
(8353)
(7923)
(6785)
贸易(6781)
(6637)
中国(6337)
农业(6034)
业经(5880)
(5144)
财务(5143)
财务管理(5137)
环境(5079)
技术(5006)
企业财务(4917)
(4246)
(4022)
地方(4002)
产业(3962)
(3819)
银行(3770)
机构
大学(110049)
学院(109837)
研究(42319)
(39823)
经济(39213)
(38221)
管理(37763)
理学(34240)
理学院(33753)
科学(33126)
管理学(32965)
管理学院(32814)
农业(31559)
中国(28652)
业大(28410)
(24824)
研究所(23535)
(22744)
农业大学(21076)
中心(18573)
(17413)
(17208)
实验(16830)
(16489)
(16381)
实验室(16200)
(15935)
重点(15390)
科学院(15373)
(14580)
基金
项目(87039)
科学(66678)
基金(64573)
(62584)
国家(62103)
科学基金(50540)
研究(50173)
自然(37698)
自然科(36869)
自然科学(36854)
自然科学基金(36231)
(35515)
基金项目(35162)
社会(31801)
(31064)
社会科(30212)
社会科学(30203)
资助(24752)
教育(22131)
计划(22079)
重点(20434)
科技(20314)
(18936)
(18710)
(18516)
科研(18369)
创新(17864)
(17787)
(17663)
专项(16814)
期刊
(35447)
经济(35447)
学报(35206)
(34618)
科学(26352)
农业(23567)
研究(23408)
大学(23326)
学学(22982)
中国(19576)
(13163)
(12400)
业大(11542)
管理(11401)
农业大学(10174)
(8633)
中国农业(7727)
科技(7136)
(6906)
金融(6906)
经济研究(6749)
业经(6707)
自然(6402)
财经(6358)
林业(6269)
技术(5625)
自然科(5528)
自然科学(5528)
(5374)
问题(5158)
共检索到14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世华  高双成  胥华伟  张红晓  常会庆  
为了探明外源纳米硅对缓解植物Cd毒害的分子机制,本文以核基因延伸因子(EF-1α)作为内参,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Cd胁迫下的水稻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ECS)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γ-ECS基因在水稻的叶、根中均表达,外源纳米硅不同时间处理后水稻叶片和根中γ-ECS基因的表达稍微有所增强。研究表明,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水稻基因表达,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可靠性强的优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伏中  蔡青  宋江燕  胡龙兴  吴根义  
为筛选水稻参与氰化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采用Agilent4×44 K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氰化钾和铁氰化钾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氰化钾和铁氰化钾处理下,从水稻根系中分别筛选到1841和3037个差异表达基因,从水稻叶片中分别筛选到734和1805个差异表达基因;氰化钾处理下,细胞壁代谢和抗逆相关的基因在根中显著上调表达;铁氰化钾处理下,水稻叶中解毒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说明氰化物能诱导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细胞解毒作用和抗逆相关的基因、与细胞壁和次生代谢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类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表明2种氰化物处理下水稻根系和叶片均可能通过调节其体内的一些代谢途径和一些酶的催化活性来应对氰化物的胁迫,积极诱导与防御相关的基因,并通过主动吸收和转运等代谢过程将氰化物代谢解毒,以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伏中  蔡青  宋江燕  胡龙兴  吴根义  
为筛选水稻参与氰化物胁迫响应的关键基因,采用Agilent4×44 K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了氰化钾和铁氰化钾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氰化钾和铁氰化钾处理下,从水稻根系中分别筛选到1841和3037个差异表达基因,从水稻叶片中分别筛选到734和1805个差异表达基因;氰化钾处理下,细胞壁代谢和抗逆相关的基因在根中显著上调表达;铁氰化钾处理下,水稻叶中解毒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说明氰化物能诱导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细胞解毒作用和抗逆相关的基因、与细胞壁和次生代谢途径以及转录因子类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上调,表明2种氰化物处理下水稻根系和叶片均可能通过调节其体内的一些代谢途径和一些酶的催化活性来应对氰化物的胁迫,积极诱导与防御相关的基因,并通过主动吸收和转运等代谢过程将氰化物代谢解毒,以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秋婵  韦友欢  许元明  唐鸣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1SiO2)对镉(4.0 mg·L-1Cd2+)胁迫下水稻幼苗不同叶位叶片胡萝卜素、叶黄素、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硅(30~80 mg·L-1SiO2)可提高镉胁迫下水稻幼苗倒5叶位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且80 mg·L-1SiO2达到最佳效果,但过高浓度(130~180 mg·L-1SiO2)对水稻幼苗倒5叶位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倒4叶位的3种色素含量均随着SiO2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当SiO2浓度为180 mg·L-1时,3种色素含量达到最高(0.3820、0.2372、0.61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晓慧  蔡昆争  葛少彬  陈国伟  刘阳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Cd)、锌(Zn)复合胁迫下,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硅(0,1.5,2.0,2.5 mmol/kg)对水稻幼苗生物量及地上部和地下部Cd和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Cd和Zn单一或者复合污染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硅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其中以硅浓度为1.5 mmol/kg时效果最好。硅处理能显著降低植株重金属Cd和Zn的含量,但不同品种和不同处理的效果存在差异。对于品种丰华占来说,降低幼苗Cd和Zn含量幅度最大的硅浓度分别为2.0~2.5 mmol/kg及1.5 mmol/kg;华航丝苗品种则在硅浓度为2.5 mmol/kg和2.0 mmol/k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庆彪  王艳萍  令狐波  钱慧慧  赵秋菊  张丽  
为探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首先以11个不同类型萝卜品种为试材,通过盐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筛选出耐盐品种Yura Hama Daikon和盐敏感品种五斤红;以Yura Hama Daikon和五斤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幼苗株高及叶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200 mmol/L盐胁迫下,Yura Hama Daikon和五斤红的株高均显著下降,叶焦指数显著上升。相比盐敏感品种,耐盐品种株高下降幅度小,叶焦指数小。在200 mmol/L盐胁迫下,耐盐品种Yura Hama Daikon的株高下降幅度和叶焦指数分别为46.18%和20.56,而盐敏感品种五斤红为75.25%和56.11。利用qPCR对不同浓度盐处理下RsCAT和RsSOD基因在耐、感盐品种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后RsCAT的表达量先升后降,峰值出现在7 d左右;高浓度盐处理时,感盐品种该基因的表达量在48 h最高,而耐盐品种中表达量逐渐升高,维持时间较长,在7 d最高。RsSOD基因的表达模式表现为,高盐浓度处理后,耐盐品种的应激响应更迅速,24 h表达量最高,之后维持较高的水平,而在盐敏感品种RsSOD的表达量最大值出现在14 d。相关研究结果将为揭示萝卜响应盐胁迫机制提供参考,为创制耐盐萝卜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丹蒙   黄秋婵   兰娟   梁海红   黄自如   朱思凤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SiO2对锰—铅(Mn-Pb)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中Mn和Pb含量的影响,为利用农艺措施治理矿区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模拟矿区重金属污染前提下,先用水培法将水稻种子培养至5叶1心期,然后用2 mmol/L Mn2++ 2 mmol/L Pb2+溶液复合胁迫水稻幼苗。设6个不同的SiO2处理浓度:0(对照,CK)、70、90、110、130和150 mg/L。处理后提取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测定和分析其中Mn和Pb含量。【结果】施加SiO2增加了细胞壁多糖组分(果胶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Mn和Pb含量。与CK相比,当SiO2浓度为70~110 mg/L时,细胞壁果胶质中Mn和Pb含量较高;SiO2处理下果胶质中Pb含量大于Mn含量,当SiO2浓度小于90 mg/L时,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中Pb含量小于Mn含量。SiO2浓度为110 mg/L时,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Mn和Pb含量均较高;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半纤维素中Pb含量大于Mn含量,SiO2浓度小于90 mg/L时,纤维素中Pb含量为负值。未施加SiO2时,Mn和Pb的主要结合位点分别为纤维素和果胶质,施加SiO2使Pb的主要结合位点转移为半纤维素。【结论】SiO2能增加重金属Mn和Pb在细胞壁多糖组分中的含量。Mn-Pb复合胁迫下,SiO2浓度为110 mg/L时,Mn和Pb的含量在细胞壁、果胶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均较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雯雯  李文滨  韩雪  高慕娟  王继安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根系的抗旱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在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强抗旱品种晋豆23幼苗根部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61171个大豆根系基因的差异表达动态图谱。在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根部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3个时间点下,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均多于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同时对杂交数据进行多种聚类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4个基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其结果和芯片杂交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初步建立了大豆幼苗根系干旱胁迫应答基因的动态表达谱,并通过其动态表达了解植物与逆境的互作机制,比较全面地获得了干旱胁迫应答基因,从而更完整地揭示了大豆干旱胁迫应答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廷  文慧丽  赵亚帆  王博博  金玉蔓  孙红正  赵全志  
为鉴定水稻盐和干旱胁迫下相关miRNA及其响应规律,以三叶一心水稻幼苗为材料,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盐(Na Cl)和干旱胁迫(PEG)0,3,6,12,24,48 h后10个miRNA及其靶基因的响应。结果表明,miRNA在盐和干旱胁迫下均存在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盐胁迫处理下随处理时间的增加,miR156、miR164、miR167、miR169、miR171在根部的表达量呈上调趋势,miR159、miR160、miR319、miR398、miR1848在处理后3 h呈下调趋势,而后呈上调趋势;且在处理后3 h或6 h时所有miRNA均在地上部的表达量均最低。干旱胁迫处理后,根部miRNA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基本表现为下降趋势;地上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miR156、miR159、miR160、miR171的表达量呈先下降后维持在较低水平,而miR164、miR167、miR169、miR319、miR398、miR1848的表达量呈下调的趋势。miRNA靶基因的表达也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时序性,且仅少数miRNA与其靶基因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证明miRNA通过调节其靶基因参与植物逆境响应及其调控网络的复杂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昶琰  金昕  李岩  石晓倩  刘慧冉  徐阳春  董彩霞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缺铁胁迫下杜梨幼苗铁素吸收与转运相关生理生化特性和相关基因时空表达的差异,为解决梨树生产中极易产生的缺铁黄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杜梨幼苗为试材,采用全根及分根水培法,设置正常供铁(40μmol·L~(-1) FeNa-EDTA,简写为+Fe)及缺铁(0μmol·L~(-1) FeNa-EDTA,简写为-Fe)、分根供铁(1/2根供40μmol·L~(-1) FeNa-EDTA、1/2根供0μmol·L~(-1) FeNa-EDTA,简写为+Fe SR和-Fe SR)处理,研究铁素对杜梨幼苗的根系形态、质外体铁、有机酸含量等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处理12 d时,-Fe、+Fe SR和-Fe SR处理的总根长分别是相应处理0 d的1.76、3.02和3.20倍;不同铁处理根际pH值随时间的上升趋势均比+Fe处理缓慢;Fe~(3+)还原酶活性随不同铁处理时间先增强后下降;缺铁处理下根和叶中有机酸含量始终高于正常供铁处理。缺铁处理下铁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并随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根系IRT1、FRO2、HA7基因2 d即显著上调表达,NRAMP1在中、后期(6 d)显著上调表达;CS1、CS2和NAS1在根系和叶片均表达,而NAS2和FRD3仅在根系表达;YSL3仅在叶中表达,且在8 d时显著上调表达。[结论]缺铁胁迫显著改变杜梨的根系形态,根系铁吸收相关的基因表达加强,根系还原能力提高;同时,调控有机酸类物质合成和转运的基因也上调表达,有利于促进铁螯合物由根系向地上部转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华  曹云英  周蓉  季本华  
以水稻为试材,研究了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及抗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甜菜碱可明显增强水稻对盐胁迫的抗性。外源甜菜碱能使叶片叶绿素a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Fv/Fo,Fv/Fm增高,说明外源甜菜碱有利于植物对光能的捕获和转换,明显促进植物生长,降低盐胁迫对植物的抑制作用;外源甜菜碱能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的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智慧  高芸  孟焕文  
以栽培番茄(Ly cop ersicon escu lentum M ill.)品种中杂9号6叶期幼苗为试验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50,100,200,400 m g/L N aC l胁迫处理对番茄幼苗根系和叶片转化酶活性表达,及叶片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酶的表达水平与盐胁迫强度和时间有密切关系,根系中转化酶在50 m g/LN aC l胁迫后5和11 d,或100 m g/L N aC l胁迫5和13 d均有极显著高表达;200和400 m g/L N aC l胁迫后11 d有极显著表达;叶片对微盐和高盐伤害的抵御反应强烈,转化酶在50和400 m g/L N...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秀兰  何俊瑜  任艳芳  陈博  陈会  
为了探讨外源NO供体硝普钠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受抑的缓解作用,研究10、30、50、100、200、500μmol/L硝普钠(SNP)对镉胁迫(100μmol/L)下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镉胁迫使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系数、幼苗根长和芽长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SOD、G-POD、APX及CAT的活性明显受到抑制。较低浓度(≤100μmol/L)硝普钠处理能提高镉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的根长、芽长、根和芽鲜重,增强SOD、G-POD和APX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明辉  孙建  王嘉宇  徐海  唐亮  陈温福  
【目的】研究水稻剑叶叶绿素和光合特性及相关基因对低氮胁迫的响应,为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利用Agilent 4×44K芯片全基因组研究低氮胁迫处理下,2个不同叶绿素含量水稻齐穗期剑叶的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SN19-6和丰锦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低氮胁迫下均有所下降,但SN19-6 2个指标下降的幅度明显较小。低氮胁迫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超绿水稻SN19-6剑叶共有41个光合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14个在转录水平上下调表达,27个在转录水平上上调表达)。丰锦剑叶有29个光合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15个在转录水平上下调表达,14个在转录水平上上调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倩倩  贾润语  李虹呈  周航  杨文弢  辜娇峰  彭佩钦  廖柏寒  
【目的】探究水稻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对水稻成熟期糙米Cd累积的影响,明确糙米Cd累积关键生育时期,以期适时采取阻控措施降低糙米Cd含量,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水稻品种湘晚籼13号(晚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试验,共设计7个添加外源Cd处理,即CG(全生育时期Cd胁迫,102 d)、TS(分蘖期Cd胁迫,15 d)、JS(拔节期Cd胁迫,15 d)、BS(孕穗期Cd胁迫,21 d)、FS(灌浆期Cd胁迫,18 d)、DS(腊熟期Cd胁迫,15 d)、MS(成熟期Cd胁迫,18 d),以全生育时期无Cd胁迫作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外源Cd胁迫浓度相同,均为20μg·L-1。水培试验于2017年7月23日开始,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2017年11月19日,水稻成熟后,整株采集水稻,测定指标为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农艺性状(株高、分蘖数和各部位生物量)和水稻各部位(根、茎、叶、穗、谷壳和糙米)Cd含量,计算水稻各部位Cd累积量以及不同生育时期Cd累积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的相对贡献率。【结果】不同生育时期Cd胁迫对水稻株高、分蘖数以及各部位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灌浆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糙米Cd含量最高,为1.05 mg·kg-1,显著高于水稻成熟期(0.57 mg·kg-1)、孕穗期(0.52 mg·kg-1)、腊熟期(0.38 mg·kg-1)、拔节期(0.31 mg·kg-1)和分蘖期(0.17 mg·kg-1)Cd胁迫下糙米Cd含量。各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糙米Cd累积量范围为0.18—1.56μg/株,糙米Cd累积量大小顺序为:全生育时期Cd胁迫>灌浆期Cd胁迫>成熟期Cd胁迫>孕穗期Cd胁迫>拔节期Cd胁迫>分蘖期Cd胁迫。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是水稻糙米Cd累积的关键生育时期,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相对贡献率分别为19.7%、39.3%和22.6%,而分蘖期、拔节期和腊熟期的Cd累积对成熟期糙米Cd累积相对贡献较小,贡献率分别为2.4%、4.2%和11.9%。除全生育时期Cd胁迫外,水稻根、茎、穗和谷壳Cd含量均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较高;各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叶Cd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根Cd累积量较高,分别为86.09μg/株和79.23μg/株,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下根Cd累积量(31.55—40.37μg/株)。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相比,水稻植株Cd总累积量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较高,分别为107.13μg/株和98.35μg/株,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Cd胁迫下水稻植株Cd总累积量(42.24—52.47μg/株)。【结论】水稻的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是控制水稻糙米Cd累积的关键时期。在孕穗期和灌浆期Cd胁迫下,水稻成熟期根和糙米累积Cd最多,因此可以在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施加改良剂阻隔根系吸收Cd或者阻隔根系吸收的Cd向糙米中转运,从而降低水稻糙米中Cd的累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