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2)
2023(5915)
2022(5045)
2021(4526)
2020(3960)
2019(8652)
2018(8606)
2017(16739)
2016(9157)
2015(10197)
2014(10155)
2013(10063)
2012(9184)
2011(8134)
2010(8185)
2009(8154)
2008(8144)
2007(7373)
2006(6586)
2005(6324)
作者
(25002)
(21021)
(20656)
(20166)
(13328)
(9924)
(9516)
(7939)
(7809)
(7643)
(7399)
(7025)
(6855)
(6835)
(6832)
(6475)
(6227)
(6135)
(6109)
(5967)
(5427)
(5035)
(5000)
(4911)
(4738)
(4729)
(4716)
(4615)
(4194)
(4097)
学科
管理(34136)
(31375)
经济(31299)
(28780)
(25757)
企业(25757)
(21713)
税收(20260)
(20090)
(17114)
(12696)
方法(11869)
数学(10083)
数学方法(9925)
(9571)
财务(9551)
财务管理(9530)
企业财务(8979)
中国(8718)
(8701)
业经(8230)
(8084)
体制(7475)
财政(6844)
(6799)
银行(6791)
(6540)
(6389)
(6127)
金融(6125)
机构
大学(128016)
学院(126937)
(52741)
经济(51626)
管理(47456)
研究(41158)
理学(40127)
理学院(39692)
管理学(39107)
管理学院(38851)
(35256)
中国(33500)
(26236)
财经(25371)
科学(22892)
(22776)
(20900)
(20484)
中心(18682)
财经大学(18580)
研究所(17563)
(16849)
经济学(16848)
北京(16655)
(15699)
业大(15674)
(15170)
经济学院(15099)
(15075)
(14272)
基金
项目(79733)
科学(63235)
研究(59890)
基金(59280)
(50936)
国家(50542)
科学基金(43706)
社会(39736)
社会科(37725)
社会科学(37719)
基金项目(30905)
(29882)
教育(27004)
自然(26790)
自然科(26160)
自然科学(26154)
自然科学基金(25691)
(25250)
编号(23919)
资助(23913)
(22085)
成果(21166)
(18294)
重点(17851)
(17160)
国家社会(17078)
(16827)
课题(16465)
教育部(16140)
(15993)
期刊
(60850)
经济(60850)
研究(45310)
(30201)
中国(27678)
管理(18669)
学报(18443)
(16097)
科学(16097)
(15512)
(15479)
大学(14525)
(13824)
金融(13824)
学学(13801)
税务(13771)
财经(12812)
教育(11638)
(10794)
农业(9734)
技术(9688)
经济研究(9684)
业经(8500)
财会(7899)
问题(7795)
会计(7432)
(6792)
国际(6766)
(6009)
理论(5996)
共检索到205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范志勇  
囿于税收的公法思维,我国纳税担保制度的发展长期滞后,纳税担保法律规范匮乏,难以满足纳税人权利保障与税款征缴的需要。在当代社会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调整方式转向的背景下,税收之债学说逐渐为学界所接受,私法进路成为税法的重要发展方向。纳税担保作为税法对私法制度的引用与借鉴,在私法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导下,面临着援用民事规范、扩大适用范围的必要与可能,在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担保实现与企业重整等情境中存在适用与完善的空间。通过限缩税务机关在纳税担保中的权力,强化纳税担保与一般民事担保的互动,开发与推广纳税保证保险,纳税担保的制度价值将得以彰显,真正成为纳税人的福音与国家税收之债的有力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弓长  
《民法典》的颁布使得民事担保制度和纳税担保制度的联结更加紧密,为纳税担保制度的革新带来新的契机。纳税担保合同属于行政担保合同,包括补充型纳税担保合同和替代型纳税担保合同。纳税担保制度和《民法典》中的担保规范相比,在财产规则、责任承担等方面存有明显滞后,应当革新财产规则,修正责任承担规范。在具体的适用过程中,对于纳税担保制度中的法律漏洞,应当通过类推适用《民法典》中的担保制度来填补制度缺漏,实现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明友  
文章通过对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政策和措施的分析,认为尽管在信用区分环节花费大量费用,最终企业仍需提供担保,没有有效突破缺乏抵押物这一瓶颈。文章提出以纳税记录作为基本信用区分工具,中小企业以若干年纳税额为限,由政府提供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用节约的费用成立基本信用担保基金,承担经营风险,冲销坏账,构建中小企业风险共担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新机制。文章还论述了这项制度构想的意义、风险及其防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华国庆  
纳税担保作为国家税务机关在税款征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是为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征收入库,防止税款流失而设置的。但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就纳税担保的规定则过于简单,于税收实践难以具体操作。因此,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税法中纳税担保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丹  
本文借助相对较成熟的民法理论制度成果,在民法中的重要制度债的不当得利返还、保全和担保制度"借用"基础上形成税法上的出口退税、代位权撤销权和担保制度,从这个层面深入探讨税法对民法的"借用",进一步完善税法私法化理论和实践支撑,以促进税法私法化进一步完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农海沫  农晨  
将"担保行为"延伸到纳税筹划之中,既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甚至还会收到"提存公证"所收不到的节税效果。在信用缺失的当今社会,为了消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不信任感,商务活动中具有担保功能的"提存公证"往往成为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定心丸"。而将"担保行为"延伸到纳税筹划之中,既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甚至还会收到"提存公证"所收不到的节税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史学成  
纳税担保是我国2001年修订颁布《税收征管法》时进行的一项制度创设,但是实际运行效果显示,该制度的宣示意义远大于实际操作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在创设该制度之初,法理和实际操作的问题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对这两个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原了纳税担保制度的实际意义。并指出在当前修订相关法律明显滞后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执行纳税担保的实际困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国民  吴光慧  张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弥补了相关法律对担保合同仲裁管辖的缺漏,但该司法解释未能将担保合同纠纷是否可以提交仲裁进行类型化规定,因而针对担保合同仲裁管辖权异议的问题也就随之产生,司法裁判也莫衷一是。对此,需要在对担保合同仲裁管辖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从担保合同仲裁管辖异议审查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出发,完善相关立法,从而为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正确处理担保合同仲裁管辖权异议问题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祥瑞  
动产登记的目的是在一物多押的情况下,防止参与的金融机构之间互不知情,因此国家建立统一的登记制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动产资产达到50万亿~70万亿元,金融机构每年短期贷款余额30万亿元左右,其中动产担保贷款只有5万亿~10万亿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默  梅强  
本文从历史沿革、资金来源、运行模式、责任类型与分担比例、再担保收费标准、经营业绩、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日本和韩国再担保制度的运行情况,并为我国再担保制度提供了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潘泽强  
诚信是社会的通行证,法治是国家的座右铭。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给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以及我国经济运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税收是国家的经济血脉,加强纳税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筑牢纳税信用基石,不仅可以减少税收流失,和谐征纳关系,推动税收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全社会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浓厚氛围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秋柳  罗宏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