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90)
- 2023(20249)
- 2022(17058)
- 2021(15835)
- 2020(13391)
- 2019(30790)
- 2018(30225)
- 2017(59040)
- 2016(31458)
- 2015(35168)
- 2014(34711)
- 2013(34443)
- 2012(31098)
- 2011(27761)
- 2010(27875)
- 2009(26381)
- 2008(25446)
- 2007(22563)
- 2006(20021)
- 2005(18082)
- 学科
- 济(125942)
- 经济(125769)
- 业(109626)
- 管理(104497)
- 企(97673)
- 企业(97673)
- 方法(57545)
- 数学(47323)
- 数学方法(46724)
- 财(42836)
- 农(37585)
- 业经(36997)
- 中国(35098)
- 制(32602)
- 银(31291)
- 银行(31249)
- 融(30185)
- 金融(30181)
- 行(29842)
- 务(28574)
- 财务(28493)
- 财务管理(28447)
- 企业财务(27027)
- 农业(26021)
- 地方(24124)
- 理论(23478)
- 技术(22658)
- 贸(22319)
- 学(22317)
- 贸易(22299)
- 机构
- 学院(441076)
- 大学(438352)
- 济(180019)
- 管理(178167)
- 经济(176227)
- 理学(153394)
- 理学院(151834)
- 管理学(149365)
- 管理学院(148550)
- 研究(138866)
- 中国(114934)
- 财(92073)
- 京(91696)
- 科学(82677)
- 财经(72105)
- 农(69504)
- 所(67744)
- 江(66020)
- 中心(65752)
- 经(65461)
- 业大(62594)
- 研究所(60920)
- 北京(57437)
- 经济学(55154)
- 农业(54073)
- 财经大学(53630)
- 州(53242)
- 范(53055)
- 师范(52527)
- 院(50588)
- 基金
- 项目(294638)
- 科学(233609)
- 研究(217737)
- 基金(216120)
- 家(186408)
- 国家(184827)
- 科学基金(161351)
- 社会(139227)
- 社会科(132137)
- 社会科学(132106)
- 省(114510)
- 基金项目(114423)
- 自然(104164)
- 自然科(101815)
- 自然科学(101794)
- 自然科学基金(99985)
- 教育(99489)
- 划(95267)
- 资助(88806)
- 编号(88613)
- 成果(71274)
- 部(65314)
- 重点(65203)
- 创(63050)
- 发(61897)
- 课题(59870)
- 创新(58430)
- 国家社会(57677)
- 制(57475)
- 教育部(56840)
- 期刊
- 济(197758)
- 经济(197758)
- 研究(134356)
- 中国(82611)
- 财(74203)
- 管理(69220)
- 学报(64021)
- 农(63663)
- 科学(60008)
- 融(54540)
- 金融(54540)
- 大学(49957)
- 学学(47507)
- 农业(42782)
- 教育(42428)
- 技术(39080)
- 财经(35641)
- 业经(33748)
- 经济研究(31013)
- 经(30494)
- 问题(25509)
- 业(23708)
- 技术经济(22160)
- 理论(21444)
- 财会(21098)
- 现代(20773)
- 商业(20065)
- 版(19799)
- 科技(19666)
- 实践(19292)
共检索到659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亚男 王帅 王玉婷 孔东民
本文利用201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匹配国家税务总局A级纳税信用企业名单,考察了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后,A级纳税信用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在评级披露后应付账款与预收账款规模均显著提高,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发挥了“激励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以及商业信用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纳税信用评级制度显著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声誉以及提高了企业信息透明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京焕 朱泓锟 谢立成
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通过诚信纳税能否提升自身的债务融资能力?本文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以2011—201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纳税信用评级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内在影响机制是通过缓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声誉以及强化企业治理进而提升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能力。另外,诚信纳税对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在税收征管水平低的城市、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诚信纳税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对完善征管制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莉 雷根强
基于纯手工收集整理的上市企业纳税信用评级数据和2014-2016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本文分析了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对企业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这一效应在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差地区更加明显。稳健性检验、倾向得分匹配回归和工具变量回归证明这一结论是可信的。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可以通过外源融资机制、营销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等渠道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税收征管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研究,也为创新政府对微观企业的管理方式,注重发挥税收征管治理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
纳税信用评级制度 技术创新 税收征管力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勇
本文通过Python爬取和人工查询方式收集2014-2016年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诚信纳税(获评纳税信用A级)是否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商业信用。研究发现,诚信纳税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且与企业市场地位、地区诚信环境及法制环境存在替代效应,即对于市场地位越低、所处地区诚信和法制环境越差的企业,诚信纳税促进融资的作用越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晚发 刘颖斐
如何有效地实施"去杠杆"是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为此,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上市公司发债数据,研究企业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从而提出"去杠杆"的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信用评级调整对企业资本结构有着显著影响。具体地,当信用评级下调时,企业杠杆率将降低,信用评级下调的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会提高5%,且相比于原来的增速提高25%。另外,在区分管理层主动与被动降杠杆的机制下,本文发现,信用评级调整影响资本结构的机制主要是信用评级下调增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的外部负债融资比例,从而导致企业的杠杆率降低,表现为管理层被动地降杠杆。本文的结论扩展了信用评级调整影响企业杠杆水平的理论研究,也为政府部门从信息中介功能角度提出了"去杠杆"的新路径。
关键词:
信用评级调整 资本结构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凤芹 张志强
建立健全以纳税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于提升税收治理效能和促进企业诚信纳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PSM方法,检验了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纳税信用管理制度显著提高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2)纳税信用管理制度通过降低外源性融资和企业绩效两条路径提高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3)纳税信用管理制度显著提高位于诚信水平较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政府干预程度较高地区的纳税信用非A级企业税收遵从度,表明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和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在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方面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江曙霞 刘二斌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的原理,对中小民营企业外源性融资市场进行分析,指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激励的"金融抑制"、"路径依赖"和融资"跛行"等问题,揭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行为惩戒的"柠檬市场"、"道德风险"和"内在制约"等问题,并逐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性建议。
关键词: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激励与惩戒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雪娇 翟淑萍 于苏
税收征管会对企业发挥重要的治理作用,现有研究已验证了强制性税收征管对企业的"约束效应",本文则从柔性税收征管这一新的视角出发,从理论上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激励效应"。本文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国家税务总局的纳税信用评级披露制度刻画柔性税收征管,以此作为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分离出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后,评级高的企业,其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评级高的企业在评级披露后信贷资本成本显著降低,信贷融资规模显著提高。进一步揭示柔性税收征管发挥"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发现,不同于强制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威慑机制发挥"约束效应",柔性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声誉发挥"激励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柔性税收征管可以实现对强制性税收征管的"补充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税收征管"激励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方面的理论,也为税收征管改革以及政府践行"创新监管方式""推进诚信建设"提供了较为重要的政策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罗荷花
运用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信用缺失导致的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以及形成的"银行不放贷,企业不还贷"的恶性循环。针对目前中国小微企业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分析四种突破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融资激励机制设计及各自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及相关配套措施,形成新的融资激励机制,更好地实现银企之间信息对称和银行积极"放贷"、小微企业积极"还贷"的融资激励,从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玲
本文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纳税信用评级对企业税负水平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供经验证据。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为A的结果起到了减轻企业整体税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所得税税负,对流转税税负和增值税税负的影响并不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政策对A级企业“减税”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联合“惩戒激励”双重阶段、重点产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税收征管力度大的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影响机制方面,纳税信用评级结果为A通过增加企业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同时给予足够的税收和融资等政策优惠,促进“应享尽享”,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降低了企业整体税负。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税收征管和企业税负的相关研究,也为推动减税降费,实施精准有效的征管方案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超 余典范
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数字化对供应链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和经营绩效,显著促进了商业信用供给。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推进,企业延缓了客户销售款的收取并且更快地向供应商支付货款。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的供应链融资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上下游数字化协同水平较高以及地区信任水平较低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企业数字化主要促进了以融资而非交易为目的的商业信用供给;数字化促使供应链中的资金显著流向了交易次数较少、非国有企业以及融资约束较低的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应继续推进数字技术在企业信用评估、风险规避和供应链协作中的应用,为供应链发挥融资作用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性玉 吴亚捷
文章以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生命周期对企业创新的差异化影响,并加入纳税信用评级指标,研究其对二者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企业在成长期的创新水平较高,在成熟期和衰退期的创新水平较低;(2)较高的纳税信用评级通过信号传递缓解融资约束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创新。从产业层次展开研究,发现生命周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不同产业而呈现差异,纳税信用评级对二者相关的调整效果亦呈现非对称性。通过稳健性检验,以上结论仍然成立。该研究丰富了纳税信用评级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从政策实施、实践等方面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多思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昊旻 邱霞
本文以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管理人员研究经历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相较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当民营企业处于法治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时,这种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关于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管理人员研究经历是通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进而提升了企业获取商业信用的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明友
文章通过对目前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政策和措施的分析,认为尽管在信用区分环节花费大量费用,最终企业仍需提供担保,没有有效突破缺乏抵押物这一瓶颈。文章提出以纳税记录作为基本信用区分工具,中小企业以若干年纳税额为限,由政府提供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用节约的费用成立基本信用担保基金,承担经营风险,冲销坏账,构建中小企业风险共担和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新机制。文章还论述了这项制度构想的意义、风险及其防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争程 陈金龙
从应收账款融资角度研究企业商业信用活动,内容包括应收账款整体规模、应收账款行业和企业分布、金融危机前后应收账款变化情况等。研究表明大企业大量占用商业信用,中小企业大量商业信用被占用。金融危机前工业净占用商业信用,金融危机后工业净提供商业信用。工业制造业应收账款规模大,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高,应收账款周转期长,大量营运资金被占用。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创新对企业营运资金回笼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商业信用 应收账款融资 供应链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