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8970)
- 2022(6625)
- 2021(6106)
- 2020(4534)
- 2019(10086)
- 2018(9821)
- 2017(18858)
- 2016(10148)
- 2015(11352)
- 2014(11267)
- 2013(10708)
- 2012(9437)
- 2011(8234)
- 2010(8295)
- 2009(8096)
- 2008(8043)
- 2007(7326)
- 2006(6845)
- 2005(6461)
- 学科
- 济(38519)
- 经济(38468)
- 管理(29676)
- 业(28208)
- 企(23875)
- 企业(23875)
- 税(21632)
- 税收(20182)
- 收(20008)
- 财(15807)
- 中国(13814)
- 农(13108)
- 业经(11845)
- 方法(11737)
- 制(9277)
- 农业(8894)
- 务(8715)
- 数学(8704)
- 财务(8699)
- 财务管理(8683)
- 学(8599)
- 数学方法(8594)
- 理论(8406)
- 企业财务(8328)
- 地方(7960)
- 体(7313)
- 发(7129)
- 银(6687)
- 银行(6680)
- 和(6577)
- 机构
- 学院(140951)
- 大学(140218)
- 济(55678)
- 经济(54438)
- 管理(50205)
- 研究(45981)
- 理学(42699)
- 理学院(42276)
- 管理学(41584)
- 管理学院(41342)
- 中国(36204)
- 财(35844)
- 京(28965)
- 科学(26367)
- 财经(25937)
- 经(23444)
- 江(22554)
- 所(22324)
- 中心(20426)
- 范(19846)
- 师范(19656)
- 研究所(19514)
- 财经大学(19064)
- 农(18663)
- 北京(18475)
- 经济学(18081)
- 州(17981)
- 院(16838)
- 业大(16610)
- 经济学院(16174)
- 基金
- 项目(87842)
- 研究(69871)
- 科学(69631)
- 基金(63104)
- 家(53992)
- 国家(53497)
- 科学基金(45934)
- 社会(45745)
- 社会科(43141)
- 社会科学(43129)
- 省(33639)
- 基金项目(32196)
- 教育(31361)
- 编号(30148)
- 划(28188)
- 成果(26438)
- 自然(25866)
- 自然科(25271)
- 自然科学(25264)
- 自然科学基金(24824)
- 资助(23934)
- 课题(20355)
- 重点(19972)
- 国家社会(19664)
- 性(19613)
- 发(19421)
- 项目编号(19162)
- 制(18966)
- 部(18959)
- 创(18427)
共检索到22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治
财税法权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将权利适用范围从税收征收阶段扩展到税收使用阶段,以回应纳税人对税收使用过程进行监督的诉求。纳税人预算参与权可以看作是运用预算运行机制承载这一扩展趋势的产物。该权利目的在于实现纳税人用税监督的诉求,其权利属性具有复合性特征,其权利救济在司法程序的适用上存在有限性。纳税人预算参与权由此呈现出相对于一般权利形态的特殊性,这可能引发是否有必要将该种权利纳入预算法规范化层面、其规范化价值何在、规范化的可行路径如何等疑问。应当重新审视纳税人预算参与权在彰显预算法价值追求、调节预算法运作轨迹、协调预算法制度冲突与建构预算法收支桥梁中的规范化价值;同时,伴随着纳税人对预算事务的关注度提升、国家治理方式对财政预算作用的日益重视,纳税人用税监督的利益诉求越发凸显,既有的财税权利体系无法全面涵盖这一利益因素,因而,有必要通过纳税人预算参与权的规范化回应实践发展要求。基于此,可从权利形态的具体规定、义务规范的分类设置、问责机制的拓补完善方面,寻求纳税人预算参与权规范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预算参与权 规范化价值 实践根基 预算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承娟
本文从税收权利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家税权与国民税权的角度分析了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逻辑前提,进而从税收权利理念和制度源头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只有在国家税权限制和纳税人权利的非狭隘化的现实基础上,才能切实实现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基本要义。
关键词:
纳税人权利 国家税权 国民税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名宏
税收法治是依法治国战略在税收领域的推进,是税制改革与财税制度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鉴于税收是国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与纳税人财产权利天然紧张,因此,在构建和实践税收法治的过程中,注重税收所侵犯财产权的保护是税收法治应坚持的基本价值。按照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工作部署和行动纲领,从权利保障的视角审视税收法治的结构和价值功能,诠释税收法治构建中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路径及逻辑演进,以促进税收法治和国家整体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关键词:
税收法治 财产权利 保障逻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方齐连
规范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方齐连当前部分商业企业的一般纳税人,利用其经营特点和税收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以瞒报收入、虚计进项等手段,呈现低税负、负税负。这种侵蚀税基逃避纳税现象和如何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抓住“两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楠楠
一直以来,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都高度集中于中央,地方在税收立法方面处于无权状态。然而,无论是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考量上,甚至是宪法规定上,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都具有正当性。事实上,地方想要真正获得税收立法权更需要的是规范依据的支撑。可是,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可以发现,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规范依据不足,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还存在诸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立法法》等法律制度障碍。因此,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真正实现,需要以规范依据的获得为前提,进而寻求地方行使税收立法权的现实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魏琼
纳税人税务信息与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概念在逻辑上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的共性意味着保护个人隐私或个人信息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可以直接运用于保护自然纳税人的税务信息;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的法律制度并不能全部、充分地保护纳税人的税务信息,必须建立专门的保护纳税人税务信息的法律制度。为此,可借鉴保护个人信息的做法,以隐私权、一般人格权等理论为基础.建立纳税人税务信息权理论作为我国保护纳税人税务信息的法理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嘉 刘为民
纳税人知情权作为宪法意义上公民知情权的具体实现途径和重要方式,应当在税收征管程序中详细规定,这也符合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立法惯例。我国当前《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知情权的规定过于抽象,缺乏实践操作性。对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立法完善,需要结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规定,并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在纳税人申请信息公开程序、税收征管程序事先公告程序、纳税人信息提供异议程序、纳税人知情权救济程序等方面予以立法完善。
关键词:
知情权 纳税人知情权 税务信息公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银梅 孟祥菁 饶玲玉
满足公共需要是公权力的重要职能之一,而公权力的行使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即需个人让渡部分财产权利,这便产生了税款的征收和使用。在税款征收与使用中,纳税人天然具有用税监督权,且其用税监督权的有效行使以完善的预算制度为前提。预算公开是预算制度完善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预算公开的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从预算公开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有效保障纳税人用税监督权。
关键词:
公共需求 纳税人用税监督权 预算公开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德木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是防止国际逃避税的最流行及最有效的相互行政协助机制。受影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不受情报交换程序的不当损害。为此 ,应在情报交换机制中建立纳税人参与制度 ,对情报交换相互协助机制的程序正当性和合理性实施某种程度的监督
关键词:
国际税收情报交换 纳税人 参与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易卫中 万佳倩
税收征纳的过程中,纳税人可能因种种原因不愿披露全部涉税信息,而税务机关为了公平、正确征税,又需要掌握全面的涉税信息,两者就信息的提供与获取会产生矛盾。面对纳税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税务机关面临较大的执法风险。基于税法领域的这种特殊情况,需要对《民法典》中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进行细化和特异化,以形成特别法规范,强化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建立纳税人信息隐私权保护制度,全面提升纳税人主动披露涉税信息的意识。
关键词:
信息隐私权 涉税信息 执法风险 民法典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丛中笑 蒋武鹏
以制度变革方式实施的普惠性、实质性减税降费,不仅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以支定收"保护国民的利益,更会倒逼形成预算的刚性约束,有助于促进国家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真正实现"量入为出"。减税降费背景下强化预算监督,应重塑预算监督理念,重构预算监督机制,完善预算监督路径,建立健全党委、人大、公众以及司法的协同预算监督体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预算监督、优化预算监督有效性、威慑性的路径,构建国家财政权与国民财产权之间的良性"取予关系"。
关键词:
减税降费 预算监督 以支定收 量入为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涛
税收的本质是人们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内生的对于社会总产品的一种必要扣除,而不是像“税收交换说”所描述的那样,税收是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服务)的价格。纳税人权利是纳税人因纳税而拥有的权利,并通过社会扣除得以实现。纳税人权利的落实,关键在于通过政府合法性的重塑,提高社会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保证社会扣除的合理性。
关键词:
税收本质 税收演进 纳税人权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