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1)
- 2023(8666)
- 2022(7862)
- 2021(7474)
- 2020(6321)
- 2019(14686)
- 2018(14847)
- 2017(29002)
- 2016(15801)
- 2015(17874)
- 2014(17905)
- 2013(17872)
- 2012(16372)
- 2011(14722)
- 2010(14878)
- 2009(14001)
- 2008(12408)
- 2007(10275)
- 2006(8819)
- 2005(7384)
- 学科
- 济(60040)
- 经济(59975)
- 管理(45269)
- 业(42735)
- 企(36277)
- 企业(36277)
- 方法(30306)
- 数学(26207)
- 数学方法(25912)
- 农(15329)
- 财(14772)
- 中国(14432)
- 学(14205)
- 业经(13203)
- 地方(12231)
- 理论(10863)
- 和(10504)
- 贸(10414)
- 贸易(10410)
- 农业(10302)
- 易(10096)
- 务(9959)
- 财务(9902)
- 财务管理(9888)
- 技术(9847)
- 环境(9735)
- 制(9516)
- 企业财务(9388)
- 教育(8870)
- 划(8746)
- 机构
- 大学(222460)
- 学院(220404)
- 管理(92082)
- 济(82472)
- 理学(80840)
- 经济(80564)
- 理学院(79976)
- 管理学(78552)
- 管理学院(78178)
- 研究(71119)
- 中国(51072)
- 京(47322)
- 科学(46688)
- 财(36325)
- 所(35584)
- 业大(34847)
- 农(34772)
- 研究所(32856)
- 中心(31758)
- 财经(30035)
- 江(29858)
- 北京(29823)
- 范(29323)
- 师范(29035)
- 农业(27364)
- 经(27360)
- 院(26108)
- 州(25024)
- 师范大学(23629)
- 技术(23425)
- 基金
- 项目(158510)
- 科学(123744)
- 研究(115361)
- 基金(114431)
- 家(99675)
- 国家(98852)
- 科学基金(84906)
- 社会(70250)
- 社会科(66445)
- 社会科学(66427)
- 基金项目(62017)
- 省(61921)
- 自然(56999)
- 自然科(55609)
- 自然科学(55598)
- 自然科学基金(54574)
- 教育(52482)
- 划(52466)
- 编号(47666)
- 资助(47265)
- 成果(38227)
- 重点(34847)
- 部(34487)
- 发(32933)
- 创(32820)
- 课题(32138)
- 科研(30626)
- 创新(30508)
- 项目编号(29729)
- 大学(29619)
共检索到30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爱静 刘宏光 邓克蓉
纳曼干脊虎天牛是中亚亚区的特有种 ,国内仅分布于新疆 ,在克拉玛依市严重危害多种阔叶树 ,造成树木生长衰弱 ,严重者干枯死亡 ,在该虫对克市园林事业发展和已改善的市内生态环境构成很大威胁时 ,我们立项对该天牛危害损失进行研究 ,主要方法是在该市街道绿化林带内选择 4 5 0株标准树 ,其树龄为 1 5年 ,定期和不定期观察其危害情况 ,并于成虫羽化末期将树干分段调查羽化孔数 ,同时测量树高和胸经 ,用西北地区榆、桦二元材积表中材积经验方程求出每株材积生长量 ,将树干上羽化孔分 8组 ,统计其与材积、树高和胸径的关系。经研究该虫危害对树木生长发育和材积生长量影响很大 ,胸经降幅 -1 1 2 ...
关键词:
纳曼干脊虎天牛 危害损失 钻天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桐 秦锡祥 陈德钧 陈维培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人工接种与模拟危害的方法,观察了在不同卵槽数和虫孔数时,对沙兰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有卵槽50个以下的2年生树表现出有促进生长作用;对连续3年钻孔1~9个的3年生树,至5年生时,3年累积生长量与对照相比,胸径增加22%~49%,树高降低5%~25%。通过对16年生大官杨和泰青杨的解剖,因虫孔的原因可使89%的木材变为三等材,降低价值约46%。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杨树 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爱静 刘宏光 邓克蓉 赵瑛瑛
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is a kind of devastating borer to many broad leaved tree species in Xinjiang.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has been studied since 1996.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dult eclosion cavity on the trunk of elm trees with the height of 0~0.5 m,and 0~2.5 m above the g...
关键词:
纳曼干脊虎天牛 空间分布型 序贯抽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爱静
经调查纳曼干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 Heydel.)在新疆北部危害钻天榆等近2 0种阔叶树 ,造成严重危害 ,在克拉玛依市一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每年 4月中旬至 7月中下旬都能见到成虫、卵和幼虫 ,各龄幼虫终年可见。在该天牛上发现了 3种寄生蜂 :脊虎天牛莱洛茧蜂、长腹盾长茧蜂 (国内新记录 )和酱色齿足茧蜂 ;3种寄生真菌 :球孢白僵菌、腐皮镰孢和亮白曲霉
关键词:
纳曼干脊虎天牛 生物学特性 新疆北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黄竞芳 杞杰 刘志柏 刘曾三
1987年在山东费县祊河林场大滩分区栽植了3片感光肩星天牛的小美旱杨试验林,其立地条件一致,分别为天然接虫区、人工接虫区和对照区,整个试验区与外界虫源地之间由祊河自然隔离.1988年开始人工接虫,并逐年记录虫口密度和树木生长量.当光肩星天牛危害7年生以下的小美旱杨,且每株4年的累积刻槽数为9.4个,或排粪孔数为5.7个时:①与对照区相比较,人工接虫区小美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下降14.06%、21.15%和37.49%;生物量下降37.75%;②光肩星天牛在侵害胸径约为7.0cm以下的小美旱杨幼林时,喜选择在径级较粗的树上刻槽和产卵.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小美旱杨 生长量 危害损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福维 皮忠庆 高立军 陈域横 程彬 李晓颖
定量研究青杨楔天牛对白城杨的危害表明 :寄生直径小于 0 .5 cm的枝梢 ,侵入初期 92 .2 %枯萎风折 ;寄生直径小于 1.0 cm的枝梢 ,侵入后期 11.5 %风折 ,成虫出孔后 87.4 %的寄生枝梢干枯风折。青杨楔天牛形成的虫瘿对枝梢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时间长 ,影响量大。每主梢有 1只和 2只虫瘿其第 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 2 8.3%、16 .4 %、9.8%和 4 2 .0 %、2 8.9%、17.2 %。每侧枝上有 1只和 2只虫瘿其第 1、2、3年连年生长量分别减少 2 1.7%、12 .1%、6 .3%和 34.8%、2 2 .8%、13.8%。
关键词:
青杨楔天牛 危害 白城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凤仙 张忠山 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危害损失 防治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欣 李玉娥 何霄嘉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当前全球减缓与适应的努力无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巨大的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需要直接的解决方案。201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多哈会议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与危害问题突然升温,成为影响大会能否成功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的定义和内涵的探讨,将损失与危害归纳为人类通过减缓或适应未能避免的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与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提出较完整的损失与危害的概念模型,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是对减缓与适应的有效补充。系统阐述国际上基于政治、法律和市场的损失与危害的应对机制,初步展示了损失与危害机制的可能形式,包括:小岛国联...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损失与危害 内涵 应对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杰 赵晓明
该文对光肩星天牛羽化孔、排粪孔、刻槽数目做了统计分析,采用波松分布、负二项分布进行拟和,并用扩散型指数进行检验,确定了蛹、幼虫和卵的空间分布型属负二项分布.研究了林分被害的年度变化及胸径与被害关系,分析了生存率和集中度,根据Lwao 回归,确定了X* 与X 的回归直线,得出了不同虫口密度和允许误差下的最适抽样数.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危害分析 抽样调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西南 李宪臣 范迪 解荷锋 潘礼晶 赵西珍
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是中国固有的乡土树种,以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及安徽、江苏北部及陕西关中一带分布较为集中[1,2]。毛白杨生长快,树干高耸挺拔,木材质轻色白、结构细密、纹理通直,是优良的建筑、造船、造纸、胶合板、火柴...
关键词:
桑天牛,毛白杨无性系,受害程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永生 欧阳芳 戈峰 袁哲明
利用中国畜牧业统计资料,结合全国草地覆盖遥感数据,采用生态能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发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评估了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危害损失。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中国草地鼠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和造成的损失总体呈上升趋势;11年间全国由于鼠害造成草地生物量的损失年均约1.181 54×107 t,年份间鼠害差异大,2006年草地生物量损失最大,为2.537 23×107 t;区域草地鼠害损失大小排序为西南、西北、华北、东北,西藏自治区鼠害最严重,年均草地生物
关键词:
鼠害 草地生物量 生态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霄嘉 马欣 李玉娥 王文涛 刘硕 高清竹
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与危害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多边框架下减缓与适应工作进展缓慢,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作为潜在的直接解决方案日益引起科学界和决策者的重视。本文回顾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由来,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国际机制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工作的现状,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社会捐助制度和自然灾害保险。总结出其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启示,并提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构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损害框架系统,建立国内应对气候变化损失与危害相关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救灾捐赠体系和农业灾害保险等的整合机制;充分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刘万才 何忠全 刘宇 龚一飞 姚琳 卢代华 陈宇 陈伦开 张能福
为了探索水稻主要病虫综合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0年在四川的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3个不同的生态稻区,采取7个不同防控病虫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及运用不同方法测算各处理水稻产量损失。结果表明:①从对纳溪区、盐亭县、金堂县小区和大田普查结果来看,不同生态区水稻病虫发生的种类及严重度是不同的。但是,水稻螟虫和纹枯病是常发的。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不是常发性的。②从完全不防治区的结果来看,常年水稻病虫发生造成的损失是很大的。仅对3个县损失测定来看,一般为117.6~157.0 kg,平均损失在135 kg左右;③农民习惯防治区的损失病虫发生为害也较重,其产量损失率在6.16%~11.34%,...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综合危害 产量损失评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贺 刘佳奇 刘磊 范世明 崔浩 董小姣 刘燕 张志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为有效防控松墨天牛在山西省内进一步扩散蔓延并阻断松材线虫入侵山西省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2022年,采用“动态监测法”连续4 a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并分析成虫形态特征;结合“总有效积温定律”和气象数据,推算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世代数;建立24块标准样地,采用“每木检尺法”调查样地内的乔木树种遭受松墨天牛危害情况,同时选取36株危害致死的白皮松进行立木解剖,以明确松墨天牛在寄主树种白皮松上的发生危害规律。[结果 ]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鞘翅长、触角长、触角长/体长、胫节长、股节长这5个指标在雌雄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使用松墨天牛成虫“触角长/体长”作为松墨天牛性别判定的形态指标;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约为1年1代,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中始见期为5月下旬,始盛期为6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盛末期为7月中下旬,终见期为10月上旬;在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主要危害径级为2.50~17.50 cm白皮松树,其中幼虫主要分布于树干0~1 m (41.54%)处,羽化孔则主要集中于树干1~2 m (28.62%)范围内。[结论 ]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发生世代约为1年1代,雌雄成虫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成虫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主要危害白皮松树,幼虫虫口密度和羽化孔数量主要集中在树干0~2 m范围内。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材线虫病 危害特征 种群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黄衍庆 黄海清 高美玲
本文报道了几种不同抗虫性能木麻黄的基本营养物质、酚类等化学物质及木材纤维形态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木麻黄化学和形态因素与星天牛危害的关系,探讨了木麻黄抗虫机理。木麻黄树皮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差异不显著,木质部的则有明显差异,即随抗虫性能增强而含量降低,造成各品系木麻黄木材内部环境差异,形成蛀干害虫星天牛生存环境的差异。高感品系C23可溶性总糖含量(2.80%)明显高于高抗品系C44(0.62%),是高抗品系的4.52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感品系C23(1.857g)是高抗品系C44(0.955g)的1.94倍;同时采用葡萄糖溶液和清水对比浸泡木段,木段模拟蛀道接星天牛幼虫饲养试验,也验证了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