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5)
2023(13556)
2022(11730)
2021(11148)
2020(9513)
2019(22186)
2018(21714)
2017(40835)
2016(22623)
2015(26151)
2014(26134)
2013(26454)
2012(25356)
2011(23184)
2010(23212)
2009(21976)
2008(22442)
2007(20214)
2006(17865)
2005(16674)
作者
(69701)
(58462)
(58063)
(55856)
(37379)
(28289)
(26567)
(22748)
(22304)
(20961)
(20229)
(19890)
(18955)
(18943)
(18916)
(18150)
(17600)
(17501)
(16931)
(16930)
(14913)
(14550)
(14545)
(13451)
(13261)
(13244)
(13049)
(13037)
(12084)
(11999)
学科
(96872)
经济(96762)
管理(60688)
(59493)
(46603)
企业(46603)
方法(43342)
数学(38165)
数学方法(37709)
中国(28677)
(26705)
(26382)
(22654)
(22022)
(20584)
贸易(20574)
税收(20532)
(20359)
(20053)
(18908)
地方(18416)
业经(18344)
农业(17908)
技术(17153)
(15733)
金融(15730)
(15482)
银行(15415)
(14801)
(14562)
机构
大学(341122)
学院(333344)
(142649)
经济(139797)
研究(128273)
管理(118919)
理学(100995)
理学院(99676)
中国(97924)
管理学(97705)
管理学院(97078)
科学(79142)
(75578)
(68982)
(68530)
(63751)
研究所(62042)
中心(57114)
财经(53215)
(51719)
业大(51176)
农业(50585)
北京(49146)
(48290)
(45376)
经济学(45370)
(45136)
师范(44563)
经济学院(41013)
(40489)
基金
项目(214849)
科学(166298)
基金(156184)
研究(152410)
(139945)
国家(138868)
科学基金(114510)
社会(95867)
社会科(90739)
社会科学(90710)
基金项目(80737)
(79583)
自然(73924)
自然科(72211)
自然科学(72184)
自然科学基金(70900)
(70145)
教育(69782)
资助(66482)
编号(59769)
成果(51355)
重点(49865)
(49155)
(46727)
(43834)
课题(42308)
科研(41811)
创新(41346)
国家社会(41222)
教育部(41213)
期刊
(157668)
经济(157668)
研究(108874)
中国(72109)
学报(61034)
(57581)
科学(53592)
(53184)
大学(44812)
管理(43917)
学学(41788)
农业(39291)
教育(37395)
(31276)
金融(31276)
技术(29234)
财经(26478)
经济研究(26431)
(23080)
(22930)
问题(21104)
业经(21063)
(21038)
国际(20268)
世界(18839)
(18013)
技术经济(17808)
(17223)
统计(17090)
图书(17029)
共检索到528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欢  
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纳入技术进步和税收对中国29个地区的真实储蓄总量和人均水平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5和2015年各地区的真实储蓄总量和人均水平均为正且呈增长趋势,生产性资本的快速增长补偿了自然资源损耗,而人力资本的贡献较小;各地区真实储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且趋于扩大,生产性资本增量和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地区差异导致真实储蓄增量的地区差距扩大;纳入税收后各地区真实储蓄水平显著降低,税收对真实储蓄的负向影响完全抵消了技术进步的正向贡献。应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投资总量并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技术进步对真实储蓄增长的贡献,弱化税收对真实储蓄增长的负效应,以促进各地区福利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淑丹  
本文通过改进永续盘存法,在相同的资本存量估算框架下对中国全国、省份和258个城市的资本存量和折旧率进行估计,并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测算城市的技术进步率,从而考察省际和城市技术进步的变动情况。结论表明:(1)统一的估计框架保证了资本存量和折旧率估算的可靠性;(2)中国折旧率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呈现下降趋势;(3)省际的技术进步水平有向中东部聚拢的趋势,但是技术进步增长率的差异不大;(4)主要城市的技术进步均保持了相对高于省份的效率,且省会城市没有表现出技术进步率上的优势,城市的技术进步率可能更多地来自于经济效率、地区间的交流和技术设施的建设等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淑丹  
本文通过改进永续盘存法,在相同的资本存量估算框架下对中国全国、省份和258个城市的资本存量和折旧率进行估计,并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测算城市的技术进步率,从而考察省际和城市技术进步的变动情况。结论表明:(1)统一的估计框架保证了资本存量和折旧率估算的可靠性;(2)中国折旧率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呈现下降趋势;(3)省际的技术进步水平有向中东部聚拢的趋势,但是技术进步增长率的差异不大;(4)主要城市的技术进步均保持了相对高于省份的效率,且省会城市没有表现出技术进步率上的优势,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树清  陈炳才  
中国经济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高速增长趋势。1979~1992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预计1993~1995年的GNP年均增长速度也将达到相近的水平。按照国际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如此长久的持续高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起飞”阶段。我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是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偏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转变阶段。未来的15年(1996~2010年),中国经济可望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最终能否实现这样的发展实绩,除社会政治基本稳定的前提条件外,资金供给即总储蓄和总投资能否保持经济起飞的需要将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试图就此做出分析和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仁荪  王光栋  王雷  
本文结合1990~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各省历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用以度量广义技术进步,并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以及不同技术进步路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虽然技术进步有助于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但实证结果显示现阶段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促进技术进步的举措就不利于实现就业的增长,但通过促进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等手段,政府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取向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就业的增长,可以抑制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挤出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伟强  石磊  钱易  
铝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损失可分为数量损失和质量损失,数量损失又分为库存性损失和散失性损失。基于金属元素物质流分析的存量与流量框架,本文开发了用于估算铝的全生命周期数量损失的方法,并以此分析了1991年~2007年我国铝的数量损失量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包括:①采矿损失量占我国铝的全生命周期总损失量的比重最大,减少损失的潜力也最大;②排除采矿损失量,1991年~2007年我国铝的总损失量逐年递增;③由于拜耳法产能不断扩张,2003年以后全国氧化铝平均回收率不升反降,氧化铝冶炼阶段的铝损失量快速增长;④散失性损失量不断增加,但其占总损失量的比重近年来有所降低;⑤每生产1t原生铝损失的铝资源量不断降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风  房琬欣  
十多年来,国内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居民财富的测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官方发布的数据信息,基于各类资产所具有的特征对居民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估算,最终得到2001-2009年居民财富序列。在对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财富总量增长迅速,同时居民资产在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因素,最后提出优化居民资产结构以及促进居民财富向消费转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柏培文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估算结果来看,自1978年以来,隐性失业人口数量从3902.8万呈波浪式增加,到2002年达到21598.4万高峰,此后隐性失业人口开始迅速下降,直至隐性失业人口总体消除;隐性失业率在2003年之前基本在9—30%之间呈波浪式、缓慢增加的趋势波动,第一个波峰在1982—1984年,第二个波峰在1990—1991年,第三个波峰在2001—2002年,此后隐性失业率快速下降,自2004年以来隐性失业率几乎为0。从隐性失业人口水平影响因素来看,科技进步、市场化、产业结构演进、公开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不同程度降低社会的隐性失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金兴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和比例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剩余劳动力的变化趋势。根据本文的估算,1996年以来我国剩余劳动力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亿人,约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非农部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是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华  
放松劳动力同质性假定,本文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条件下估算了1985—2005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比较了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误差影响,分析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情况及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建琴  
此文认为,我国税收比率下降既是导致政府预算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家庭储蓄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且从总的来看,我国税收对储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在我国市场体系尤其是资金市场还不发达的今天,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税收政策与措施来增加税收收入,提高税收比率,以增加政府预算储蓄,促进我国的资本形成,最终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康  
提升能源效率是破解当前发展过程中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两难困境的关键选择。本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假设条件下,构建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提出了能源效率与市场化改革、技术进步之间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1997—2014年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和截面加权估计与误差修正方法,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和技术进步对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经济规模、贸易依存度、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能源结构等变量后,市场化程度、技术进步等对中国省际能源效率的改进起着显著的作用。其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道树  
本文介绍了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于20世纪60年代启动"税收遵从评估项目"(TCMP),从1979年开始据此进行税收流失估算,以及从2000年开始启动"国家研究项目"(NRP)继续开展税收流失估算工作的历程。文章对美国国内收入局采用的估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利用估算结果制定美国税收征管战略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开展税收流失估算工作、制定税收征管战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道树  董丽红  李雪石  
税收流失估算是世界各国税务机关共同面对的难题。英国税务海关总局自1999年起就开展相关税种的税收流失估算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税收流失估算方法和工作体系。借鉴英国在税收流失估算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开展税收收入能力①估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逖  
本文以现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对1600—1840年中国GDP进行了估算。我们发现,安格斯.麦迪森等显然高估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前近代中国人均GDP远远低于欧洲国家,且差距不断扩大。1600年,中国人均GDP大约为银4.5两(折合1990年388美元),到1840年下降到了约3.4两(1600年不变价格,约1990年318美元)。从1600—1840年,中国实际GDP仅增长了55%,年均增长率为0.18%,而人均实际GDP则下降了25%,年均增长率为-0.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