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2)
- 2023(9578)
- 2022(8070)
- 2021(7416)
- 2020(6041)
- 2019(13714)
- 2018(13236)
- 2017(25434)
- 2016(13563)
- 2015(14955)
- 2014(14639)
- 2013(14189)
- 2012(13117)
- 2011(11949)
- 2010(12177)
- 2009(11139)
- 2008(10882)
- 2007(9623)
- 2006(8652)
- 2005(7625)
- 学科
- 济(52090)
- 经济(52033)
- 管理(39789)
- 业(39436)
- 企(31789)
- 企业(31789)
- 贸(22841)
- 贸易(22831)
- 方法(22705)
- 易(22236)
- 数学(19199)
- 数学方法(18977)
- 农(15874)
- 财(15303)
- 中国(14135)
- 业经(12320)
- 策(10714)
- 制(10490)
- 地方(10250)
- 农业(10184)
- 出(9768)
- 融(9625)
- 金融(9625)
- 学(9570)
- 银(9477)
- 银行(9444)
- 行(9037)
- 技术(8878)
- 关系(8835)
- 务(8733)
- 机构
- 学院(194516)
- 大学(193060)
- 济(86811)
- 经济(85277)
- 管理(75549)
- 研究(68153)
- 理学(65623)
- 理学院(64955)
- 管理学(64034)
- 管理学院(63685)
- 中国(51148)
- 科学(39974)
- 财(39224)
- 京(39178)
- 农(36030)
- 所(34149)
- 研究所(31123)
- 财经(30896)
- 中心(30662)
- 业大(30234)
- 农业(28681)
- 江(28538)
- 经(28183)
- 经济学(26385)
- 院(24925)
- 北京(24178)
- 经济学院(24110)
- 范(23324)
- 师范(22994)
- 财经大学(22817)
- 基金
- 项目(131444)
- 科学(103502)
- 基金(96807)
- 研究(93803)
- 家(85980)
- 国家(85276)
- 科学基金(72198)
- 社会(61140)
- 社会科(58293)
- 社会科学(58282)
- 基金项目(50631)
- 省(50027)
- 自然(47044)
- 自然科(46009)
- 自然科学(45994)
- 自然科学基金(45210)
- 划(42997)
- 教育(42222)
- 资助(39433)
- 编号(36869)
- 重点(29726)
- 成果(29503)
- 部(29364)
- 发(28666)
- 创(27892)
- 创新(26027)
- 国家社会(25871)
- 科研(25464)
- 课题(25410)
- 教育部(25066)
共检索到28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WTO的建立及其成员国相互大幅度减让关税,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自由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这远不能说世界贸易已经实现了自由化。因为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政府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外,还存在着诸多企业限制竞争的行为,如限制竞争的协议或协调行为,占市场支配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靖
世界电信市场的开放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尽管在WTO主持下 ,已将世界电信贸易纳入多边框架内 ,但到目前为止 ,世界电信贸易仍在双边贸易框架下运行。随着世界电信市场竞争性的增强、市场准入的开放以及新型电信服务项目的出现 ,这种传统双边贸易框架的缺陷变得日益明显。“全球基础电信服务开放协定”的签定不仅有力地推动世界电信贸易由双边框架走向多边框架 ,而且使世界电信市场的开放进程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在这种形势下 ,全球电信运营商的联合及集团的竞争将成为世界电信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
关键词:
世界电信贸易 双边框架 多边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颖
竞争政策是WTO的新议题。本文就竞争政策的提出过程、含义和涉及的范围、各个国家的态度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初步的介绍。希望引起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而做到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和制订规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彭兴华
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关系是复杂的,表现为互补性、不一致性和替代性。两项政策之间的关系是WTO“贸易与竞争”议题的逻辑起点,而“贸易与竞争”议题可能导致世界贸易体制的重大发展,因此全面了解它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WTO 贸易政策 竞争政策 关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荧
本研究首先对Baumol和Oates构建的公共外部性模型的假设条件进行修正,从而构建起更符合实际的国际气候治理的数理模型;求解该数理模型,本研究推导出同时实现全球帕累托最优和自身财政收支平衡下,国际环境协议必须遵循的唯一政策规则;最后,以此为基础,本研究进一步构建起纳入政策预期的国际气候博弈模型,并通过数理分析论证,揭示了:如果世界各国都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纳入政策预期下的气候博弈的均衡结果,将无法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曾云
关贸总协定40多年来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努力,促进了全球贸易大发展,加快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世界贸易朝着自由化方向又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我们还远远不能说,世界贸易就已经实现自由化了。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除了政府间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存在外,还存在着其他的限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一项重要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做了重大调整,国际经贸规则处在多元化的重构过程。文章梳理了国际经贸规则内容变化与发展趋势,通过对标福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以期寻找差距,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自由贸易区 福建自贸试验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凡银 李茹兰
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的绿色壁垒层出不穷,致使许多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国际竞争力。开放经济中的我国必须针对转轨过程的制度缺陷,进行总体上的制度设计,并确立相应的政策框架。提高我国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制度设计包括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许可证交易制度、环境技术标准制度、生态环境标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等;与之配套的是创建市场与政府有效干预有机结合、并鼓励公众参与的环境经济政策。
关键词:
环境 国际竞争力 制度设计 政策框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尹应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志中 王曼莹
美欧等发达国家正在主导和推动TPP、TTIP自由贸易谈判,试图构建国际经贸新规则。新规则的高标准将会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构成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加速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提升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能力。
关键词:
国际经贸规则 TPP 自由贸易试验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春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黎娜 千慧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探索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我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近期,人民银行在全球首次提出要探索将规模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动落实这一创新举措面临较多未知挑战,建立相应配套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构建系统重要性互联网金融业务评估体系;二是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的MPA子系统;三是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行业基础设施;四是开发能够有效调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宏观审慎工具箱;五是构建完善的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宏观审慎管理 协调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寺田贵 王雅琦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为减少其对美元的依赖而持续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中国的努力或许能促使新国际货币和金融秩序的形成。中国对现存货币和金融规则的挑战的战略出发点是减少其对美元的依赖。最终的目的是国家目标的达成:解决12亿人口的生计问题以及保持8%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速。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视以美元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全球现有金融结构为过去时。而全球现有金融机构对达成中国的国家目标是不利的。如果IMF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细文 金学慧
基于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框架并综合借鉴组织信息技术(IT)采纳理论,结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自身的特点及当前CIS实践环境,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影响我国企业CIS采纳决策的驱动因素,从而构建影响企业CIS采纳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企业CIS采纳的7个关键要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力 黄斐逸
基于2009—2018年HS数据,对"BCIM"框架下中国与孟印缅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在纺织品中所展开的各项贸易规模逐年扩大,同时经贸关系显著加深;纺织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双边互补性较强;经济总量、人均GDP差额、国际市场占有率对双边贸易流量增长产生了推动作用;空间距离及人口规模对双边贸易产生了阻碍作用;政府效率对贸易总额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出口贸易具有抑制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