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11)
- 2023(5208)
- 2022(4205)
- 2021(3774)
- 2020(3165)
- 2019(7078)
- 2018(6856)
- 2017(13554)
- 2016(7488)
- 2015(8029)
- 2014(7786)
- 2013(7926)
- 2012(7509)
- 2011(6650)
- 2010(6405)
- 2009(5710)
- 2008(5563)
- 2007(4973)
- 2006(4200)
- 2005(3854)
- 学科
- 济(27532)
- 经济(27499)
- 业(17898)
- 管理(17723)
- 方法(15672)
- 企(14646)
- 企业(14646)
- 数学(14261)
- 数学方法(14127)
- 财(8226)
- 中国(7048)
- 学(6963)
- 银(6110)
- 银行(6095)
- 融(6077)
- 金融(6077)
- 行(5806)
- 农(5787)
- 务(5656)
- 财务(5649)
- 财务管理(5637)
- 制(5509)
- 企业财务(5502)
- 贸(5046)
- 贸易(5042)
- 易(4959)
- 业经(4831)
- 理论(4636)
- 技术(4127)
- 农业(3621)
- 机构
- 大学(103772)
- 学院(101484)
- 济(42061)
- 经济(41219)
- 研究(36587)
- 管理(34565)
- 理学(30226)
- 理学院(29827)
- 中国(29819)
- 管理学(29036)
- 管理学院(28857)
- 科学(23902)
- 财(21113)
- 农(21107)
- 京(20723)
- 所(19497)
- 研究所(17977)
- 中心(17524)
- 财经(17242)
- 农业(17041)
- 业大(16996)
- 经(15964)
- 江(14649)
- 经济学(14597)
- 经济学院(13358)
- 财经大学(13342)
- 院(12911)
- 北京(12509)
- 融(12219)
- 金融(12082)
- 基金
- 项目(72115)
- 科学(56998)
- 基金(55276)
- 家(50401)
- 国家(50066)
- 研究(46699)
- 科学基金(42278)
- 社会(30847)
- 社会科(29465)
- 社会科学(29458)
- 自然(29149)
- 自然科(28576)
- 自然科学(28569)
- 基金项目(28544)
- 自然科学基金(28082)
- 省(26907)
- 划(23763)
- 资助(23647)
- 教育(21855)
- 重点(16520)
- 部(16233)
- 编号(16230)
- 创(14908)
- 计划(14837)
- 科研(14809)
- 创新(14071)
- 国家社会(13984)
- 发(13981)
- 性(13842)
- 教育部(13793)
共检索到14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蔚立柱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只有自身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才能作为储备资产和大宗商品的记账单位,实现其国际货币的职能。本文首先引入2013年中国占全球贸易额比重等因素,发现加入人民币后的SDr与主要商品价格波动的协方差是最小的。相比没有人民币的SDr,协方差大约减少了一半左右。其次,通过比较各国有效汇率(eer,使用广泛)波动与SDr汇率(使用甚少)波动,发现两者虽然在趋势线上相仿,但SDr波动只能解释很少部分的有效汇率波动。残差一方面说明各国有效汇率波动中SDr的成分少,另一方面说明SDr亟需扩容代表性货币,尤其是占全球贸易权重较大的国家的货币。相关检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海清 徐大为
文章通过对我国消费波动与经济波动特征的比较与分析,得知市场化改革以来二者的稳定性都大幅度提高了,并且在1994年之前是消费波动幅度大于经济波动,在那之后则相反,然后以投资、消费、GDP增长率作为内生变量进行脉冲反应,对投资经由消费直到GDP波动这一机理进行了验证,发现在买方市场之下一个单位的消费冲击会导致1.2个单位的GDP的同步波动,而在卖方市场之下却只会导致0.5个单位的GDP的波动,这说明买方市场之下消费会加剧经济波动,而卖方市场之下才真正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文章最后还从体制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
消费波动 经济波动稳定性 稳定性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文锐 潘英丽
本文研究发现,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将减少其对主要货币的短期波动性,同时,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将有利于SDR定值的长期稳定性;以SDR对黄金和石油等大宗商品定价可以与以美元定价时相比有效降低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性。因此,国际货币体系需要人民币加入SDR,这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战略主动性。
关键词:
SDR 人民币 定值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金光 王群琳
文章运用1997~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将实际有效汇率水平与汇率波动两者结合起来考察其对FDI的综合效应,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深入分析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揭示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FDI的短期与长期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的下降、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以及市场规模的增大对FDI都有正向冲击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雷 刘铮
人民币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借助IMF背书可以提升人民币计价资产信用水平。文章从风险视角阐述了人民币纳入SDR后通过改变流动性风险影响风险溢价水平,进而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作用于宏观经济变量。文章构建了NOEM-DSGE模型,在市场出清条件下研究人民币纳入SDR后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同时运用模拟方法讨论宏观变量响应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研究发现:在当前的汇率改革形势下,人民币纳入SDR后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是最优选择;受人民币资产流动性风险预期下降的影响,人民币纳入SDR对某些宏观变量具有实质性影响并具有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从福利角度来看,央行应实行以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货币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崴 廖振宇
从1994年起 ,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七年来人民币汇率却一直体现出超稳定性的特点。本文从宏观政策搭配、外汇市场现状、外贸依存及汇率理论选择等方面分析了汇率不浮动的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杰 李秀敏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假设人民币在2011年已经加入SDR货币篮子,采用两种权重分别计算2011-2015年的每日SDR美元价值,测度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SDR定值的影响。通过计算SDR价值与IMF公布的SDR价值的三组数据的变异系数作比较分析,得出人民币加入SDR后有助于提高SDR的定值稳定性的结论。同时,人民币加入SDR强化了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稳定的SDR可成为央行切实可行的投资工具,人民币作为重要的储备
关键词:
人民币 变异系数 定值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杰 李秀敏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日凌晨,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假设人民币在2011年已经加入SDR货币篮子,采用两种权重分别计算2011-2015年的每日SDR美元价值,测度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SDR定值的影响。通过计算SDR价值与IMF公布的SDR价值的三组数据的变异系数作比较分析,得出人民币加入SDR后有助于提高SDR的定值稳定性的结论。同时,人民币加入SDR强化了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稳定的SDR可成为央行切实可行的投资工具,人民币作为重要的储备货币选择,可为全球提供重要的流动性补充,有利于全球的金融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 变异系数 定值稳定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 赵天荣
汇率改革前后,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在均值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利率对汇率的反馈机制有了一定的加强。实证检验证明,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能稳定利率波动的假设只在长期内存在,而短期内人民币弹性的增大实际上加剧了利率的波动。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汇率弹性 利率波动 利率政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秋菊
运用1992~2015年的国内外年度数据,以人民币正式踏入国际化轨道为前提,探究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把被解释变量进行合理的加权处理用作新的因变量,运用VAR模型、IRF分析法、方差分解分析法等计量方法探索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储备FER、货币供应量M2、进出口总额MI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受前期的汇率影响显著,占据绝对优势的影响份额,FDI和M2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大,进出口总额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微弱,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外汇储备对未来的汇率影响具有确定性的趋势。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波动 影响因素 VAR模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鼎立
人民币纳入SDR有助于提高特别提款权的稳定性和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计价资产的信心,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声望和功能。但在当前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推进滞后的背景下,人民币纳入SDR将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资本外流风险加剧。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所形成的正向影响与倒逼机制,努力推进资本账户完全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离岸市场建设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政府部门应协同推进与之配套的经济改革措施,从根本上克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激进与盲从,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佳佳 张鑫然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易行健
本文首先对1996-2003年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的季度数据进行估算,然后从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货币替代与资本外流的影响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显著影响我国的货币替代程度与资本外流规模。最后就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逸群 铁瑛
本文从汇率的“事前”效应这一新视角出发,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出口关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汇率变动的“事前筛选”机制,为“汇率调整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均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新生出口关系中持续性出口的发生概率,通过“事前筛选”促进了出口稳定。进一步讨论发现,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作用主要在高生产率企业中起效,而且会阻碍新企业出口关系的建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事前筛选”虽然促进了出口稳定,但却以牺牲更多潜在出口关系的建立为代价,从而可能对出口增长潜力产生长期危害。这意味着,政府需要在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事前筛选” 出口关系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