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1)
- 2023(11824)
- 2022(9299)
- 2021(8347)
- 2020(6804)
- 2019(15059)
- 2018(14622)
- 2017(26918)
- 2016(15116)
- 2015(16589)
- 2014(16229)
- 2013(15648)
- 2012(14356)
- 2011(12829)
- 2010(12633)
- 2009(11545)
- 2008(11632)
- 2007(10245)
- 2006(9338)
- 2005(8422)
- 学科
- 济(59809)
- 经济(59727)
- 管理(39354)
- 业(38592)
- 企(30046)
- 企业(30046)
- 方法(24507)
- 数学(21295)
- 数学方法(20950)
- 农(18676)
- 中国(18023)
- 学(16658)
- 业经(15317)
- 财(13981)
- 农业(12746)
- 地方(12542)
- 贸(11547)
- 贸易(11542)
- 制(11491)
- 易(11204)
- 银(9291)
- 环境(9285)
- 银行(9225)
- 融(9121)
- 金融(9120)
- 理论(9107)
- 发(8981)
- 技术(8950)
- 行(8784)
- 产业(8638)
- 机构
- 大学(220365)
- 学院(217381)
- 研究(83647)
- 济(83407)
- 经济(81734)
- 管理(76301)
- 理学(66524)
- 理学院(65637)
- 管理学(63938)
- 管理学院(63587)
- 中国(60396)
- 科学(57956)
- 农(52625)
- 京(48117)
- 所(45625)
- 研究所(42436)
- 农业(42274)
- 业大(41561)
- 财(36604)
- 中心(36524)
- 江(33965)
- 院(30764)
- 北京(29672)
- 财经(29475)
- 范(29260)
- 师范(28677)
- 省(27480)
- 农业大学(27257)
- 经(26975)
- 州(26244)
- 基金
- 项目(156185)
- 科学(120976)
- 基金(113632)
- 家(105793)
- 国家(104948)
- 研究(102563)
- 科学基金(86505)
- 社会(65246)
- 社会科(61735)
- 社会科学(61714)
- 省(61356)
- 基金项目(59817)
- 自然(59579)
- 自然科(58219)
- 自然科学(58193)
- 自然科学基金(57166)
- 划(53632)
- 教育(46692)
- 资助(45753)
- 编号(37929)
- 重点(36985)
- 发(34125)
- 计划(33232)
- 部(33092)
- 创(32352)
- 科研(31150)
- 创新(30430)
- 成果(29987)
- 科技(29657)
- 业(28395)
共检索到320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印蹼 吴旭干 王伟 刘智俊 楼宝 成永旭
采用单个体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纯化饲料(A组)、活饵料(章鱼和缢蛏,B组)和混合投喂(纯化饲料和活饵料有规律地交替使用,C组)对三疣梭子蟹幼蟹(初体重0.5 g左右)成活、生长性能、肝胰腺指数(HSI)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3组幼蟹的成活率并无显著差异,均在70%~80%之间;(2)A组和B组幼蟹的增重率、蜕壳周期、特定增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C组幼蟹的第二次蜕壳周期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两组,其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3)3种投喂方式的饵料对幼蟹的肝胰腺指数及其蛋白和脂肪含量影响显著,A组幼蟹肝胰腺指数及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但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祥平 朱筛成 梁梓龙 解志龙 向朝林 邓登 吴旭干
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 L.)幼虫作为一种昆虫源饲料资源,可直接投喂水产动物或在饲料中添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本研究比较了投喂黑水虻幼虫、配合饲料以及二者交替投喂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肝胰腺色泽、消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组幼蟹的成活率和体重差异不显著,但黑水虻幼虫投喂组的早熟率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2)3组幼蟹的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差异,但肝胰腺色泽有显著差异,配合饲料组幼蟹肝胰腺的亮度值(L)和红度值(a)显著高于黑水虻幼虫组;(3)配合饲料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黑水虻幼虫组和交替投喂组;(4)配合饲料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最低。综上,完全投喂黑水虻幼虫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无负面影响,但会对幼蟹性早熟、肝胰腺色泽、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幼蟹养殖过程中可采用配合饲料和黑水虻幼虫交替投喂或混合投喂的办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福 龙晓文 侯文杰 潘桂平 董志国 成永旭 吴旭干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晓琳 高保全 王好锋 刘萍 陈萍 李华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了低盐环境对三疣梭子蟹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家系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盐(15.0、13.0、11.0、9.0)胁迫能够诱导鳃丝和肝胰腺显微结构改变。盐度为15.0时,上皮层变薄,B细胞数量增多;盐度为13.0时,鳃丝不规则增厚,B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多,肝小管中的R细胞的数量减少,柱状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出现许多空泡;盐度为11.0时,上皮层出现解体,鳃腔中的血细胞明显增多,肝细胞空泡化现象更为严重;盐度为9.0时,上皮层破坏直至解体,B细胞中转运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细胞结构损伤严重。以72h的低盐半致死盐度(LD50=11.1)为评价指标,检测24、48、72h共计...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张波 唐启升
20 0 2年 6~ 9月 ,在自然水温 (2 4 0、2 4 9和 2 6 3℃ )和投喂鹰爪虾虾仁的条件下测定了 3个体重组 (0 73± 0 15 g、1 5 5± 35 g和 3 75± 0 5 2g)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和碳收支。结果表明 ,温度和体重对三疣梭子蟹幼蟹的摄食量均有明显影响 ,其中体重的影响更为显著。以湿重和干重(比能值 )计算得到三疣梭子蟹幼蟹的特定生长率 (SGR)和生态转换效率 (Eg)分别为 2 5± 1 33~3 0± 0 95和 19 4± 4 8~ 5 9 4± 2 2 9,2 8± 0 73~ 4 3± 2 2 8和 10 ...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摄食 碳收支 温度 体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艳 吴旭干 杨帆 刘智俊 成永旭
采用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了三疣梭子蟹成熟卵巢的卵黄磷蛋白(vitellin,Vn),采用变性凝胶电泳(SDS-PAGE)确定了Vn亚基数量和分子量,以纯化的Vn为抗原,制备了三疣梭子蟹Vn多克隆抗血清,纯化后得到Vn抗体,在此基础上比较和优化了三疣梭子蟹Vn测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参数,建立了稳定的三疣梭子蟹Vn含量测定的ELISA方法。结果表明:(1)SDS-PAGE显示三疣梭子蟹成熟卵巢中的Vn含有分子量为100、75和66 ku的3个亚基,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这3个亚基均具有较强的免疫特异性;(2)样品直接包被法比双抗体夹心法具有更高的线性相关性,Vn抗体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以家系为分析单元,测量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新品种在80、100日龄的甲宽、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运用"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及SPSS13.0软件,对其生长性能、遗传力及育种值进行分析,探讨育种值选择在三疣梭子蟹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100日龄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6.20%和19.35%,显示了较大的生长优势;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力评估,发现三疣梭子蟹甲宽、体高、体质量8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64、0.304、0.167,10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25、0.241、0.1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磊 李健 高保全 刘萍 戴芳钰 潘鲁青
利用定向交尾技术构建三疣梭子蟹15个半同胞家系和38个全同胞家系。测量每个家系80d、100d和120d的全甲宽(X1)、甲宽(X2)、甲长(X3)、体高(X4)和体重(Y)。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日龄各性状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结果表明,5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在0.759~0.972之间,遗传相关系数在0.170~0.975之间。经显著性检验,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都呈极显著水平(PX2>X3>X4,100d:X1>X3>X2>X4,120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路允良 王芳 赵卓英 董双林 马甡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盐度(15,20,25,30,35)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生长、蜕壳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探讨了三疣梭子蟹生长的最适盐度、蜕壳与生长的关系以及不同盐度水平下蟹的蜕壳同步性。实验时间为50 d,结果显示:1、盐度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的摄食、生长和能量利用。盐度20、25和30组,三疣梭子蟹的日摄食率(FId)较小,但其食物转化效率(FCEd)较高,其中盐度30组蟹的食物转化效率显著高于盐度15和35组(P0.05)。盐度20、25和30组的能量吸收效率(K1)和净生长效率(K2)显著高于...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盐度 生长 蜕壳 能量利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赵恒亮 姜晓东 葛永春 王幼鹏 成永旭
于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对池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观测扣蟹和成蟹阶段的生长规律、成活率、早熟率、性腺发育速度、产量、规格分布和饲料系数等。结果表明:(1)扣蟹阶段雌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WG)和特定增长率(sGr)为先上升后下降,整个扣蟹培育阶段的平均sGr为1.9%/d左右;平均成活率和早熟率分别为10.0%和4.9%,雌体的早熟率显著高于雄体(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强 金显仕 栾青杉 陈卫 左涛 陈瑞盛 王俊
根据2011年及2013年6个航次的调查,结合历史资料,统计分析了莱州湾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及二者敌害生物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的长期变化,研究了目前二者的饵料生物密度以及饵料生物与敌害生物的数量分布。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以及二者敌害生物的cpue均呈历史低位水平。放流期间,莱州湾浮游植物饵料等级为Ⅴ级(很丰富),底栖动物饵料等级为Ⅳ级(丰富);中国对虾的饵料生物密度分别以莱州湾东北部(5月)和中东部(6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鲁青 王奎琪
在三疣梭子蟹幼体发育过程中,五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三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而且在蚤状幼体Ⅰ期时就较高,淀粉酶活力逐渐减小,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极微。氨基酸含量随幼体发育逐渐增加。必需氨基酸中以亮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含量最低;非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者为谷氨酸,最低者为脱氨酸。同时单个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A/E)在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略有差异,但基本趋于一致。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幼体 消化酶活力 氨基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娜 王芳 路允良 董双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干露时间(0.5、1.5和3 h)胁迫对三疣梭子蟹抗氧化能力和应激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能够较灵敏地指示梭子蟹健康状况的胁迫指标。结果显示:(1)干露时间胁迫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干露时间显著影响肝胰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量和肌肉乳酸含量(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石林 吴旭干 成永旭 王春琳 朱冬发 周波 王金峰 龚良军
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单卵干重、湿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来源和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持续增加,由受精卵时的(24.5±1.72)×106μm3增加到孵化前的(39.2±2.8)×106μm3(P<0.01);胚胎体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水分绝对量由受精卵的(19.88±1.65)μg上升到心跳期的(28.82±1.77)μg,单卵水分含量升高了44.97%,故单卵湿重显著上升(P<0.0...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胚胎发育 生化组成 能量来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冬发 王春琳 李志强
实验用三疣梭子蟹于2003年3月-2004年6月购自浙江象山石浦港。以成熟卵、精巢、胚胎及状幼体等为材料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的研究。染色体制片采用组织切片法和气干法,用Olympus显微镜进行观测、摄影,依据Levan等的染色体分类标准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精巢最适宜进行三疣梭子蟹染色体计数,卵内状幼体最适宜做核型分析。三疣梭子蟹染色体的数目是2n=106,n=53。核型分析显示,三疣梭子蟹有20对(第1~20号)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3对(第21~23号)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和30对(第24~53号)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因此,三疣梭子蟹核型为2n=106=40m+6s...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染色体 核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_(AHPND))自然感染三疣梭子蟹
莱州湾三疣梭子蟹的生化遗传分析
不同近交程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料磷脂对已交配和未交配雌性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组织学和卵黄蛋白原表达的影响
盐度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越冬期间投喂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扣蟹存活、营养组成、消化及免疫力的影响
水温和单体筐养对三疣梭子蟹雌体卵巢发育和常规生化成分的影响
三疣梭子蟹Drosha和Exportin 5基因克隆及其在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三疣梭子蟹甲基转移酶2基因克隆及在胚胎、幼体和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人工饲料和浒苔饲喂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