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2)
- 2023(6572)
- 2022(5412)
- 2021(4855)
- 2020(4034)
- 2019(8670)
- 2018(8172)
- 2017(15199)
- 2016(8649)
- 2015(9035)
- 2014(8461)
- 2013(8227)
- 2012(7504)
- 2011(6808)
- 2010(6545)
- 2009(5740)
- 2008(5563)
- 2007(4835)
- 2006(4184)
- 2005(3384)
- 学科
- 济(30662)
- 经济(30628)
- 管理(23370)
- 业(22933)
- 企(17675)
- 企业(17675)
- 方法(14936)
- 数学(13528)
- 数学方法(13427)
- 农(9296)
- 学(8660)
- 财(8107)
- 中国(7845)
- 贸(7498)
- 贸易(7497)
- 业经(7373)
- 易(7325)
- 农业(6634)
- 技术(6069)
- 环境(5758)
- 地方(5059)
- 务(4938)
- 财务(4935)
- 财务管理(4926)
- 制(4921)
- 产业(4883)
- 划(4797)
- 企业财务(4708)
- 银(4375)
- 银行(4325)
- 机构
- 大学(121076)
- 学院(120243)
- 济(46818)
- 经济(46074)
- 管理(43899)
- 研究(43865)
- 理学(39638)
- 理学院(39119)
- 管理学(38266)
- 管理学院(38083)
- 农(34478)
- 科学(32318)
- 中国(30282)
- 农业(27896)
- 业大(27614)
- 京(24839)
- 所(24250)
- 研究所(22919)
- 农业大学(19118)
- 中心(19044)
- 财(18726)
- 江(16948)
- 院(15781)
- 财经(15764)
- 省(15352)
- 室(15241)
- 北京(14660)
- 科学院(14583)
- 经(14582)
- 业(14510)
- 基金
- 项目(93264)
- 科学(72365)
- 基金(69272)
- 家(65503)
- 国家(64993)
- 研究(56952)
- 科学基金(53951)
- 自然(38654)
- 自然科(37845)
- 自然科学(37827)
- 基金项目(37570)
- 社会(37500)
- 省(37263)
- 自然科学基金(37208)
- 社会科(35655)
- 社会科学(35644)
- 划(32134)
- 资助(26902)
- 教育(25947)
- 重点(21654)
- 计划(21197)
- 创(20178)
- 发(19684)
- 编号(19679)
- 部(19475)
- 科技(19392)
- 科研(19067)
- 创新(18939)
- 业(18539)
- 农(16408)
共检索到161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艳菲 闫伯前 丁轲 王宗义 张忠杰 韩涛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在不同纯化程度下的抗氧化性能,为开发富集木脂素的五味子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超声波联用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得木脂素粗提液;首先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液初步纯化,用p H10、体积分数100%的乙醇进行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分析,检测方法为:Venusil XBP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梯度洗脱条件:0~7 min(67%B)、7~13 min(67%~75%B)、13~22 min(75%~80%B)、22~30 min(80%~67%B),检测波长220 nm,流速0.8 m 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悦怡 赵岩 刘勇慧 温馨 程铭 盛彦玲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目的】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五味子种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以木脂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因素和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应用SAS 9.1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木脂素提取率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验证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五味子种子木脂素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超声时间32min,液固比299mL/g。在此条件下,经过多次验证试验,发现木脂素提取率为2.47%,与理论值(2.59%)十分接近。【结论】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邓白罗 谢碧霞 王森 梁文斌 陈冠群
华中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有明显的促进肝糖元生成、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与果实中木脂素的代表物质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其中根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最高,分别达1.464%和1.644%,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实(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201 3%和0.117 4%)、新梢愈伤组织(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47 45%和0.021 48%)、新梢(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366 2%和0.0183 1%)、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凯 阮栋俭 战歌 甘西 罗永巨 龚竹林
通过饲喂不同过氧化值油脂的饲料,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O·aureus)的生长性能、肝胰腺抗氧化能力与氧化油脂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油脂导致罗非鱼的增重率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相对于过氧化值较低的饲料,饲料过氧化值(POV)为73·44mmol/kg时,肝胰腺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增高(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牛化欣 雷霁霖 常杰 周兴 贾玉东 高淳仁
选用750尾初体质量为(114.2±6.5)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鱼,分别投喂在高脂基础饲料中添加0(D-0)、120(D-120)、240(D-240)、480(D-480)和960 mg/kg(D-960)的DL-α-生育酚醋酸酯5种试验饲料养殖110 d,考察维生素E(VE)对高脂饲料养殖大菱鲆生长、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240组大菱鲆末均质量最高,且显著高于D-0组(对照组)(P0.05);D-120组和D-240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0组(P<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肖朋 隋 勇 关亚飞 褚乾梅 孙智达 谢笔钧
以莲原花青素低聚体(lotus 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LSOPC)为添加物,研究其在菜籽油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0.02%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相当于0.02%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其含量增至0.10%时,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仍明显小于0.02%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油脂在氧化过程中,酸价从0.99升至1.19;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当量)从 48.4 μg/g降至0.99 μg/g;油脂的白度由24.5...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新华 张勇 冯冲
将紫花苜蓿黄酮粗提物以0.02%,0.05%,0.2%,0.5%,1%的比例加入到猪油中,70℃恒温保藏,定期取样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POV值,并与0.02%BHT、0.05%VC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添加苜蓿黄酮粗提物对猪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添加0.2%者抗氧化效果最佳,但不如BHT和VC效果好;另外VC和VE等对苜蓿黄酮粗提物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2%黄酮粗提物和VC、BHT。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黄酮粗提物 猪油 抗氧化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孙爱东 高雪娟 陶晓赟 王姗姗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蓝莓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80%,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min,pH为3.5;提取物浓缩后,采用聚酰胺树脂对蓝莓提取物中花青素进行纯化,得率为4.29%,样品纯度为85.75%。对纯化后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蓝莓花青素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禹华娟 孙智达 谢笔钧
【目的】研究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新型健康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以及将原花青素和卵磷脂等抗氧化剂复配,研究原花青素在油酸和各类动植物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采用亚油酸氧化体系表征原花青素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抑制。【结果】原花青素对油酸和动植物油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对试验所用的油脂抗氧化效果依次为:茶籽油>猪油>棉籽油>豆油,其中茶籽油的氧化诱导期延长了2.2倍;并且卵磷脂和维生素E对原花青素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尤其与维生素E的复配,能将油酸的诱导期延长14.7倍,猪油的诱导期延长3.6倍。在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方面,原花青素与茶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婷婷 李琦 朱浩拥 王和伟 李二超 陈立侨
以鱼油、豆油、亚麻籽油等比例混合,配成脂肪含量分别为5.45%(L1)、7.00%(L2)、10.44%(L3)、14.37%(L4)、16.34%(L5)、18.91%(L6)及20.15%(L7)的等氮饲料,饲喂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6.20±0.02)g]8周。实验结果表明,L3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最大,但与L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L3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且饲料系数最低。L6和L7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阳洋 于海波 武文一 钟明智 邢君霞 周继术 吉红 薛敏
为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匙吻鲟生长、体组成、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鱼油与豆油等比例混合作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分别为3.01%、5.12%、7.14%、9.35%和11.64%的5种等氮膨化实验饲料,将270尾匙吻鲟[初始体质量(81.38±0.14) g]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在室外养殖系统微流水养殖56 d。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实验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比(HSI)及肥满度(CF)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回归分析确定,当SG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7.88%;当PER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47%;(2)实验鱼肌肉、肝脏粗脂肪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上升,11.64%组显著高于3.01%、5.12%和7.14%组,全鱼及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3.0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7.14%、9.35%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实验鱼肌肉和肝脏主要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和肝脏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比例升高,n-3/n-6降低,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随着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而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C18:1n-9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肌肉和肝脏脂肪酸组成中,组间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n-3 PUFA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4)7.14%组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9.35%组,肝脏淀粉酶活性在脂肪水平7.14%以上组趋于稳定,肝脏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5)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B)浓度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呈上升趋势,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11.64%组显著高于3.01%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未受到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6)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回归分析得出当SOD活性达到最大值时,饲料脂肪水平为9.69%;但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肝脏SOD活性11.64%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GSHPx活性9.35%组显著高于3.01%、5.12%、7.14%组,与11.64%组没有显著性差异,GSH、MDA含量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饲喂不同脂肪水平饲料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率、鱼体组成、消化酶活性及鱼体健康等方面指标综合分析,认为本实验条件下,匙吻鲟适宜脂肪水平为7.88%~9.6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小万 曹必好 陈国菊 陈清华 雷建军
选用10个具有代表性辣椒品种(系),于人工气候室内分别在正常和高温高湿条件下,研究苗期抗氧化系统生理性状的变化以及不同品种(系)抗氧化性差异。结果表明:10个辣椒品种(系)抗坏血酸(AsA)含量增加,谷胱甘肽(GSH)、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下降,类黄酮(Fla)含量变化不一致;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根据各生理指标的相对值通过隶属函数法10个辣椒品种(系)的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I>C>W>D>J>H>F>G>E>K。
关键词:
高温高湿 辣椒 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茜 颜廷才 张娟 史琳 孟宪军
为探索抗氧化剂对寒富苹果酒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寒富苹果为原料,对其发酵过程中的营养成分、色泽以及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生产优质寒富苹果酒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寒富苹果酒发酵过程中,0.1%氯化钠(NaCl)、200mg·L-1赖氨酸(Lys)、200mg·L-1维生素C(Vc)、0.1%柠檬酸(CA)、200mg·L-1葡萄糖氧化酶(GOD)5种抗氧化剂的添加对寒富苹果酒的可溶性固形物、酒精度变化影响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在发酵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由初始的22%降至15d的2.2%,20d降到2%;酒精度在发酵期内呈快速上升趋势,发酵15d上升至8.0%vol以上,发酵20d时的酒精度达到8.5%vol(CK、NaCl、Lys处理),而经过CA和GOD处理后,酒精度于发酵结束时达到最低值8.0%vol。色泽方面,Vc处理护色效果最佳,投入初始就可保证发酵液呈黄色,而其他处理组发酵液此时呈深褐色,发酵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浅,发酵后期CA处理组也有较好护色效果。总酚含量在发酵的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5d达到最大值;含量由最初的297.54mg·L-1增加到最大值为707.94mg·L-1(Vc处理),发酵结束时最低为119.63mg·L-1(Lys处理);Vc在5种抗氧化剂中保护酚类能力最为突出。抗氧化剂处理后发酵液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最初95%降至82%。T-AOC总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变化波形具有一致性,Vc处理能明显增强发酵液还原Fe3+的能力。清除ABTS+·的能力在发酵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波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Vc处理能增强发酵液清除ABTS+·的能力。综上所述,抗氧化剂对寒富苹果酒的发酵进程无明显控制作用,能够保证发酵正常进行,Vc在寒富苹果酒护色方面,提高寒富苹果酒营养及功能方面,表现突出,可应用于寒富苹果酒生产制造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培磊 焦竹青 王振兴 张庆田 李晓红 刘迎雪 赵滢 杨义明
运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来指示植物早期休眠的状态,为调控植物休眠提供便捷有效的参考指标。以五味子一年生幼苗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对五味子叶片休眠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成像中叶脉变得突出;五味子进入休眠前,初始荧光Fo,qP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显著升高,而最大荧光Fm,Fv/Fm,NPQ及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显著降低。说明随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降低,反应中心受到损伤失活,电子传递严重受阻,无法将过剩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光损伤情况加重,光保护能力下降。综上,Fv/Fm,Y(NPQ...
关键词:
五味子 叶绿素荧光 休眠 光合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