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25)
- 2022(380)
- 2021(376)
- 2020(290)
- 2019(640)
- 2018(679)
- 2017(1218)
- 2016(742)
- 2015(674)
- 2014(732)
- 2013(770)
- 2012(707)
- 2011(675)
- 2010(725)
- 2009(782)
- 2008(786)
- 2007(590)
- 2006(578)
- 2005(638)
- 2004(555)
- 学科
- 济(2360)
- 经济(2356)
- 管理(1757)
- 业(1354)
- 企(1259)
- 企业(1259)
- 中国(1199)
- 教育(1171)
- 学(1147)
- 理论(1069)
- 农(585)
- 和(579)
- 教学(578)
- 方法(578)
- 业经(574)
- 财(547)
- 制(509)
- 图书(509)
- 地方(507)
- 书馆(495)
- 发(495)
- 图书馆(495)
- 策(494)
- 发展(408)
- 工作(401)
- 体(400)
- 展(398)
- 融(383)
- 金融(383)
- 经济学(379)
- 机构
- 大学(10711)
- 学院(9547)
- 研究(4211)
- 济(3015)
- 中国(2945)
- 管理(2943)
- 经济(2888)
- 京(2696)
- 科学(2500)
- 范(2358)
- 师范(2347)
- 理学(2318)
- 理学院(2244)
- 所(2206)
- 管理学(2186)
- 教育(2181)
- 管理学院(2152)
- 师范大学(1990)
- 研究所(1947)
- 北京(1922)
- 江(1823)
- 财(1751)
- 中心(1722)
- 院(1458)
- 州(1411)
- 财经(1272)
- 经(1160)
- 系(1149)
- 省(1090)
- 社会(1088)
共检索到19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洪涛
我国著名的规划专家、工程设计大师,兰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事业的奠基人──任震英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半个世纪以来,他对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科学研究的贡献是业界人所共知的,我们永远怀念他。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汇集几位老同志的感怀文章,缅怀大师,以志纪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利芳
任震英大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建国后,兰州城市发展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领导人和实践者,而且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任震英大师于2005年8月3日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卓有建树的一生和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不朽精神,我们怀念他。正值任震英大师百年诞辰之际,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会刊《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组织一组"任震英大师百年祭"的回顾文章刊出,以资表达崇敬和纪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2005年8月3日,兰州市政府顾问、总建筑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顾问任震英同志在兰州逝世。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任致远曾担任过任老的秘书,特作此文以表悼念。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致远
任震英大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建国后,兰州城市发展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领导人和实践者,而且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任震英大师于2005年8月3日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卓有建树的一生和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不朽精神,我们怀念他。正值任震英大师百年诞辰之际,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会刊《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组织一组"任震英大师百年祭"的回顾文章刊出,以资表达崇敬和纪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都庆
虽然他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形象一直在激励着我。早想将他的事迹写一写,但终因笔拙而未竟,使人觉得此愿未了,如负重债。是一股责任感命令着我,使我终于握笔了。即使难以写出他的全貌,但对青年朋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高一斌
2017年是老领导杨纪琬同志诞辰100周年。杨纪琬同志在财政部工作多年,曾担任财政部会计制度司(后改为"会计事务管理司"、"会计司")司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兼法制委员会委员。他一生致力于会计事业,是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教育家。建国初期至"文革"前,他参与组织会计制度建设,为新中国会计制度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后,他积极倡导会计制度改革和研究会计准则,组织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开创了我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经君健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已届不惑之年了。在这风风雨雨40年中,经济所以孙冶方同志为代表的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与传播方面,在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为经济所自身的发展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严中平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1953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改为经济研究所,严中平先生以党外知名学者被任命为副所长,直至1982年任经济所顾问止,他始终奋斗在这个岗位上。30年来,严先生以极大的热忱投到了经济所的中国经济史研究阵地的建设之中,用自己的心血灌浇了一株茂盛的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龚凤乾
张尧庭先生是一位目光深远的统计学大师。本文认为他生前提出的下述观点即"统计学的发展全靠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推动","为反映整体的、动态的东西统计学必须要有新突破",以及"促进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的学术交流"等,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我们现时的统计学教学与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学 数理统计 经济统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崇德
“双百”纪念王崇德南开大学分析信息产业学系天津情报科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回朔它的学术发端源头,那肯定是仁智互见的。如果从1895年“国际书目学会”(IIB)成立算起,至今已经整整100年了。欣逢《情报理论与实践》发刊100期,本文拟以这一脉络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松义
吴老是我国德高望重、学术名声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他为人低调谦和,并能提携后辈。我与吴老相识受其教诲,那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那是由经君健教授负责主持的有关商业史问题的小型研讨会上,大概是会议的最后一天,组织者敦请吴老给大家讲讲话(题目已忘)。会前,我走到他跟前致意。吴老客气地说:知道,知道。接着又说:头年我去美国作学术访问,带了些书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鸣骥
在全国各行各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举办"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2017学术论坛暨杨纪琬学术思想研讨会",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交流会计前辈的学术思想,研讨会计理论制度创新,推动会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我谨代表财政部,向研讨会的举行表示祝贺,向多年来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会计前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我国会计事业也走过了近七十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杨纪琬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会计前辈,勇立会计事业发展的历史潮头,凭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里程碑意义,回顾了农业粮食改革开放历史背景,浓墨重彩阐述了40春秋改革开放壮举:突破了束缚农业粮食生产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桎梏,开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传统流通制度,建立健全了市场化流通体制机制;突破了捆绑农粮生产者手脚的种种陈规陋矩,赋予农民生产和销售的自主权;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开拓城乡一体化的新途径;突破了导致农业粮食孤立落后的"闭关锁国"的旧制,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40年大改革大变迁的伟大实践,总结出堪称精神财富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迪,创造了中国农业粮业的盛世气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少东
多栽纪念树刘少东多栽纪念树,是全民义务植树的一种好形式。职工群众在生日、入学、毕业、入党、参军、结婚、生育和高退休等有纪念意义的时刻,栽植纪念树,可铭志于树,寄情于林。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有意义的事,如果能栽上纪念树,那将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十分积极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我和荣敬本老师相识于1980年代初,记忆中是通过吴敬琏老师的介绍。当时我读大学本科,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对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一书的书评,得到了顾准的弟弟陈敏之老师的注意,并转给了吴老师。和荣老师第一次见面似乎是在他西单附近的编译局宿舍里,具体谈的细节已经记不得了,但他平易近人的态度至今难忘。1985年,吴敬琏,荣敬本和赵人伟三位老师共同创办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这一杂志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进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也有幸几年后成为了这一杂志的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