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8)
2023(8732)
2022(7241)
2021(6551)
2020(5544)
2019(12151)
2018(11643)
2017(22909)
2016(12407)
2015(13236)
2014(12801)
2013(12758)
2012(11880)
2011(10646)
2010(10392)
2009(9441)
2008(9327)
2007(8007)
2006(6675)
2005(5738)
作者
(37369)
(31240)
(31192)
(29581)
(20116)
(15398)
(13875)
(12195)
(11824)
(11020)
(10826)
(10501)
(10080)
(9855)
(9674)
(9668)
(9663)
(9247)
(9094)
(9004)
(8053)
(7707)
(7463)
(7104)
(7069)
(6956)
(6914)
(6634)
(6255)
(6247)
学科
(54576)
经济(54513)
(37701)
管理(36584)
方法(31197)
(30155)
企业(30155)
数学(28892)
数学方法(28733)
(15751)
(13054)
中国(12920)
(11257)
贸易(11255)
(10950)
(10763)
(10494)
财务(10485)
财务管理(10464)
业经(10229)
企业财务(10158)
(9471)
农业(9108)
技术(8965)
(8697)
金融(8697)
地方(8409)
(8302)
银行(8265)
(7786)
机构
大学(181619)
学院(178304)
(77100)
经济(75929)
管理(69884)
理学(62593)
理学院(61920)
管理学(60988)
管理学院(60661)
研究(59288)
中国(43074)
科学(37434)
(37369)
(35830)
(35078)
业大(31554)
农业(30047)
(30024)
财经(29484)
研究所(27848)
(27295)
中心(27041)
经济学(25492)
(24264)
经济学院(23507)
财经大学(22557)
北京(21443)
(21089)
商学(20642)
商学院(20468)
基金
项目(131073)
科学(104220)
基金(100284)
(90713)
国家(90014)
研究(86473)
科学基金(76966)
社会(59418)
社会科(56765)
社会科学(56749)
基金项目(53588)
自然(52276)
自然科(51207)
自然科学(51188)
自然科学基金(50366)
(49511)
(42681)
资助(40800)
教育(40051)
编号(30327)
(30119)
重点(29711)
(27855)
(26776)
科研(26451)
国家社会(26203)
创新(26116)
教育部(25879)
计划(25773)
人文(24797)
期刊
(70965)
经济(70965)
研究(47289)
学报(37124)
(31557)
科学(30933)
中国(28958)
大学(27245)
(26817)
学学(26280)
管理(23073)
农业(20957)
(16471)
金融(16471)
财经(15473)
经济研究(13552)
(13121)
技术(11520)
教育(11500)
(11486)
业经(11065)
问题(10075)
业大(9881)
(9846)
商业(8807)
(8736)
技术经济(8593)
科技(8589)
统计(8553)
农业大学(8526)
共检索到241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彬彬  范子英  
文章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级层面的反腐败数据,以省纪委书记异地交流为制度背景,研究了纪委独立性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由于纪委书记的异地交流打破了同级党委对纪委书记人事任免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纪委作为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前提下,纪委书记的异地交流显著提升了区域内的反腐败力度;相比于纪委书记是本地晋升的省份,纪委书记是异地交流的省份其反腐败力度上升14%左右。此外,区域之间的平行交流要显著优于中央—地方之间的交流。研究发现对当前的反腐败工作以及纪委体制的长期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雷  李健  赵丰义  
随着我国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反腐机构的独立性和廉洁性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文章基于对反腐力度测度指标的重新选择,以纪委书记是否为异地交流作为反腐机构独立性的测度,以纪委书记是否存在违纪行为作为反腐机构廉洁性的测度,实证检验了反腐机构独立性和廉洁性对反腐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纪委书记的异地交流能够提高反腐力度,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央"空降"的纪委书记,而其他省份平行调动的纪委书记却对反腐力度没有显著影响。纪委书记自身违纪对反腐力度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反腐机构自身廉洁的重要性。文章结论为我国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蔡正喆  杨其静  
基于1994—2012年中国各省纪检机关的信访执纪数据,本文检验了纪委的实际权威性对反腐力度的影响。我们发现:若省纪委书记在省委常委中排名在前一半,则会显著提高该省纪委的反腐力度;然而,省纪委书记排位过于靠前也会导致该省纪委的反腐力度有所下降。这说明,中央可通过提高纪委在组织内部的实际权威水平来增进反腐力度,但纪委书记排位的提高也可能使其更多地关注地方党委的其他任务而未必总是有利于反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建  王安  
"立案侦查的腐败案件与公职人员数量之比"更为准确的含义是表征政府反腐败的努力,而不是腐败水平。政府反腐败的努力一方面可以显示官员的执政能力并塑造威信,另一方面是不同力量间博弈的结果。那么这些因素会对地方政府反腐败努力程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在中央政府推进的政治改革中,地方纪委书记的异地任职与反腐败努力程度显著正相关;纪委书记与省委书记匹配的检验则进一步发现,异质化的政治构成对地方政府反腐败努力程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反腐败治理者的独立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益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凤羽  王空  史永东  
本文从腐败治理视角探讨城投债信用风险成因和化解的路径,以2013-2014年中纪委开展的地区巡视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如何影响城投债信用风险。研究发现,中纪委地区巡视显著降低了被巡视地区城投债信用利差,这种降低作用在腐败程度较高、行政级别较低、财政透明度较差的地区以及采用抵押或质押担保方式的城投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腐败是中国城投债信用风险累积的重要原因,而中央政府主导的腐败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信用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王洪章一行到我院调研,并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培训工作与学院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在听取学院主要负责人汇报后,王洪章充分肯定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慧慧  刘宇佳  
本文以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行动为政策冲击,基于各地区反腐力度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DID模型评估反腐政策对营商环境的影响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1)加强反腐力度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反腐有利于活跃地区创业进而优化营商环境,但要通过提升公众的公平信任感和满意度进而影响营商环境还需要更多的激励因素。(3)反腐舆论强度与营商环境之间存在正U形关系,加大反腐舆论有利于提升反腐行动给营商环境带来的正向影响。(4)"拍苍蝇"的反腐策略相对于"打老虎"来说更能增强企业和公众的反腐获得感,对营商环境体现出更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加强基层腐败治理,重视反腐舆论引导和应对,提高公众公平感知和政治信任,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翎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商业银行创新工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产品到服务、从管理到技术等各方面都有质的提升,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王华庆:新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步伐确实在不断加快,这不仅体现在具体投放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种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苓玲  任斌  任文晨  
官员交流业已成为我国党政干部管理体制的常态与趋势。在理论上,官员交流对社会保障影响是不确定的,同时,不同性质官员的交流任职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2003-2012年我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任职样本与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我国官员交流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省长、省委书记的频繁交流任职并不利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且省长交流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强于省委书记交流对社会保障的影响;另外,官员任期与社会保障水平呈"U型曲线"关系。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并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和深化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本文以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监督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和审计监督对反腐败成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分权与地区腐败水平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验证了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具有抑制作用的假设;另一方面财政分权对地区腐败水平的影响受到审计监督的约束,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机制,审计监督的处罚力度越大,越有可能增强财政分权对腐败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地区腐败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刚  李树  
中国的官员治理体制是中央政府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官员治理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起来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官员交流)制度。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交流样本,首次系统评估了官员交流的反腐败效应。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显著降低了流入地的腐败程度;同时,官员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反腐败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省长交流的反腐败绩效要优于省委书记交流。此外,官员任期与腐败程度之间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聂辉华  王梦琦  
从长远来看,腐败阻碍了经济发展,因而反腐败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然而,反腐败又会影响政治稳定。因此,反腐败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文章构建了一个最优反腐败力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治周期与反腐败之间的关系。文章推测,在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会减弱。文章收集了2003~2013年中国352个厅级以上官员的腐败案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发现,全国和地方"两会"或春节等政治敏感时期,反腐败力度显著减弱。此外,从中央直接调任纪委书记的省份,或者媒体曝光度越高的省份,政治周期对反腐败力度的影响越是显著。文章的发现对于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