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4)
2023(15393)
2022(12766)
2021(11234)
2020(9283)
2019(20667)
2018(20439)
2017(40112)
2016(21579)
2015(24031)
2014(24053)
2013(24103)
2012(22256)
2011(19807)
2010(20043)
2009(19048)
2008(19083)
2007(17388)
2006(15986)
2005(15209)
作者
(60793)
(50915)
(50854)
(48168)
(32538)
(24132)
(22859)
(19594)
(19484)
(18408)
(17848)
(17210)
(16726)
(16535)
(16229)
(15556)
(15030)
(14664)
(14588)
(14499)
(12904)
(12537)
(12359)
(11886)
(11505)
(11501)
(11465)
(11433)
(10156)
(10018)
学科
(102541)
经济(102398)
(88367)
管理(80757)
(78185)
企业(78185)
(34882)
方法(34509)
业经(32075)
(31982)
中国(29060)
数学(26039)
数学方法(25872)
地方(25729)
(24036)
农业(22828)
(22437)
财务(22406)
(22400)
财务管理(22375)
企业财务(21246)
税收(20913)
(20732)
环境(19353)
技术(19045)
(17905)
(17510)
(17493)
(16874)
银行(16853)
机构
学院(310705)
大学(304155)
(137206)
经济(134613)
管理(121325)
研究(105705)
理学(102171)
理学院(101122)
管理学(99974)
管理学院(99379)
中国(86083)
(71884)
(64995)
科学(59314)
财经(53866)
(52727)
(51219)
(50512)
(48589)
中心(48240)
研究所(46278)
经济学(42135)
业大(41396)
北京(41293)
(39737)
财经大学(39250)
农业(38785)
(38467)
经济学院(37911)
(37270)
基金
项目(193379)
科学(154810)
研究(146646)
基金(141374)
(121074)
国家(119945)
科学基金(104842)
社会(97113)
社会科(92242)
社会科学(92223)
(77032)
基金项目(74159)
教育(64826)
自然(64204)
(62817)
自然科(62670)
自然科学(62656)
自然科学基金(61588)
编号(58628)
资助(56415)
成果(47453)
(47035)
重点(43386)
(43321)
(43047)
(42665)
课题(41109)
国家社会(40733)
(39894)
创新(39805)
期刊
(167999)
经济(167999)
研究(102355)
中国(72001)
(59148)
管理(51751)
(49262)
科学(41312)
学报(39945)
(34381)
金融(34381)
农业(33219)
大学(31769)
学学(30220)
业经(29192)
教育(29175)
技术(27809)
财经(27116)
经济研究(26095)
(23413)
问题(21776)
(19000)
(18749)
技术经济(17284)
(16715)
(16471)
世界(15856)
现代(15805)
国际(15442)
财会(15305)
共检索到503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甘行琼   许启凡  
如何协调好低碳转型与稳增长的关系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土地要素对制造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我国部分地级市2014年开始实施的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级差制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将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引入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级差制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对制造业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级差制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协同发展,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级差制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能够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提高区域工业用地配置效率等渠道推动制造业低碳转型与稳增长协同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征收后返还,当期直接减免的税收优惠方式对制造业的激励作用更强;当分级减免幅度差异较小、税收减免幅度设置更加平滑时,级差制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的促进效果更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虹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我国在土地保有环节征收的唯一税种。本文利用全国各省1995-2006年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GDP的面板数据,通过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弹性的回归,发现各省份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弹性各不相同,且东、中、西部各省份税收弹性的变化没有呈现显著的变化趋势,并据此提出了完善我国物业税税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慰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刘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既体现在专业化分工所致的相互剥离,又显现为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发达,而且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智能化转型缓慢,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为此,需要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有效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加大顶层设计和统计决策制度建设力度,推动形成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刘涛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既体现在专业化分工所致的相互剥离,又显现为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发达,而且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智能化转型缓慢,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为此,需要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有效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加大顶层设计和统计决策制度建设力度,推动形成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古旻  
<正>重庆市下辖的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3个区县(以下简称万开云)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渝鄂陕结合部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万开云作为三峡库区核心,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大规模拆迁安置,一度出现“产业空心化”,此后在国家和市级相关政策扶持下,制造业逐步恢复,形成以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能源电子等为主导,
关键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李阳  
研究目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灰色GM(1,N)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度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协同演化发展程度以及制造业各子行业TFP的变化情况,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两产业间协同发展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良好协同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但在不同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的门槛区间内,其两产业间协同效应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研究创新:针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互动关系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任家禛  刘珅  
入世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对企业创新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2000—2007年中国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的样本数据,研究中间品关税减免与制度环境变化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关税减免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本土型企业、出口型企业和一般贸易型企业抑制作用较强,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还弱化了中间品关税减免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而且对非国有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促进作用较强,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繁华  范瀚文  曾帅  
利用中国2006~2013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对信息技术发展与制造业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软件技术提高、互联网广泛应用以及二者的共同作用都对制造业工资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于这种工资增长具有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支撑作用,所以不必担心由此引发的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因而促进制造业信息化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必由之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硕   张鹏杨   张瀚元   刘蕙嘉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转型是破解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实现国际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区分投入要素的一般均衡模型明确了环境规制对企业投入要素调整的作用与机制,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及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测度了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水平,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研究城市低碳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检验了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低碳发展显著增强了制造业企业的投入服务化,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2)城市低碳发展呈现出了较强的环境规制约束力,一方面倒逼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提升城市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这是城市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投入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机制;(3)进一步拓展分析表明城市低碳发展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生产中服务要素投入对其他要素的替代,以及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向以服务要素投入依赖为特征的高技术产品转换。本文研究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矫萍  林秀梅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FDI和制造业FDI协同集聚的产业属性和空间属性,分析二者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增长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4-2013年我国24个省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二者的协同集聚关系及二者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FDI在我国省际间存在协同集聚现象,制造业FDI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FDI集聚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协同集聚效应能够促进制造业增长,尽管对制造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大,但其在促进本地区制造业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地区制造业的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红  卢万国  韦永贵  
对城市效率与产业集聚的互动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拓展,运用DEA数据包络法中的可变规模模型测算了广东和广西35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采用改进的空间集聚指数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效率不完全取决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两广地区的产业协同有下降趋势;城市效率对产业协同的改善有正向作用,且在经济相对落后、产业协同较差的地区,城市效率对产业协同集聚的改善反而更显著;城市产业规模扩张、基础设施改善、加大政府投入均能促进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外资进入会阻碍城市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协同集聚普遍较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中  张楠  
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其产出比和能源消费比较大,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受制于制造业的影响,因而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力、市场拉力、技术驱动力构成了制造业低碳转型的三重合力,因而实现转型的路径方法也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激励与规制改革、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和交易平台并构建其推广体系、完善产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等工作,实现有效驱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